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的分辨力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阴浩 刘广荣 +1 位作者 金伟其 米凤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6-100,共5页
分辨力和信噪比是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的两个最主要的参量.为了分析CCD相机分辨力对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分辨力的影响,本文分别用一个高分辨力像增强型CCD相机和一个普通分辨力CCD相机分别与相同的中继透镜、像增强器和前置镜头耦合,得... 分辨力和信噪比是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的两个最主要的参量.为了分析CCD相机分辨力对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分辨力的影响,本文分别用一个高分辨力像增强型CCD相机和一个普通分辨力CCD相机分别与相同的中继透镜、像增强器和前置镜头耦合,得到一套高分辨力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和一套对比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在不同照度下测量了两套实验样机的分辨力和信噪比,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当照度高于1.84×10-3 lx时,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分辨力受器件分辨力和信噪比共同影响,高分辨力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分辨力要高于对比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分辨力.当照度低于1.84×10-3 lx时,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分辨力主要受器件信噪比的影响,高分辨力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与对比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分辨力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ccd 增强 分辨力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型CCD探测器的距离选通三维成像不均匀性补偿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磊 金东东 +3 位作者 纪春恒 裴崇雷 安鸿波 段恩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95-2502,共8页
距离选通三维成像是一种非扫描三维成像技术,一般利用增强型CCD(ICCD)探测器的纳秒级快门时间特性,实现光子飞行时间选通成像。在远距离测绘、水下测量、复杂环境下目标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由于器件工艺的原因,实际ICCD探测器... 距离选通三维成像是一种非扫描三维成像技术,一般利用增强型CCD(ICCD)探测器的纳秒级快门时间特性,实现光子飞行时间选通成像。在远距离测绘、水下测量、复杂环境下目标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由于器件工艺的原因,实际ICCD探测器快门经常存在开关时间不同步的现象,导致距离选通三维成像测量存在严重的不准确性。基于ICCD探测器固有的开门时间特性,通过测试得到不同器件的距离误差矩阵,提出一种距离选通三维成像不均匀性补偿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距离选通三维成像误差,提高实际测量精度,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ccd 距离选通 三维成像 时间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油荧光光谱探测系统不同增益下的光谱定标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俊 亓洪兴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0期2195-220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氘灯、卤钨灯双标准光源对溢油荧光光谱探测系统进行光谱辐照度定标的方法,并使用光纤耦合余弦校准器对光谱仪的定标数据做了余弦校正。用于紫外-可见光波段溢油紫外光诱导荧光光谱的探测,解决了卤钨灯在(250—400)nm波... 提出了一种采用氘灯、卤钨灯双标准光源对溢油荧光光谱探测系统进行光谱辐照度定标的方法,并使用光纤耦合余弦校准器对光谱仪的定标数据做了余弦校正。用于紫外-可见光波段溢油紫外光诱导荧光光谱的探测,解决了卤钨灯在(250—400)nm波段辐射强度弱和大多数光谱仪器在紫外波段响应较差而导致的定标困难问题。对增强型CCD不同的增益情况下分别进行了光谱仪辐射定标,分析了光谱探测信噪比对定标系数与增益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影响。为荧光光谱探测的自动增益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数据。使用定标后的光谱仪获取了柴油和润滑油经宽谱段紫外灯激发的诱导荧光光谱,其紫外光诱导荧光在360 nm处附近存在响应峰值,可以用于水面溢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光源 荧光 紫外光诱导 余弦校准器 增强型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发射光谱法研究正十二烷燃烧反应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岩 李萍 +2 位作者 张传钊 张昌华 李象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采用加热激波管和增强型CCD瞬态光谱测量系统,在波长范围200~900nm,点火压力4.0atm,点火温度(1200~1300)K,当量比0.5、1.0和2.0的条件下,实时测得了正十二烷/空气和正十二烷/氧气/氩气燃烧过程的瞬态发射光谱.结果表... 采用加热激波管和增强型CCD瞬态光谱测量系统,在波长范围200~900nm,点火压力4.0atm,点火温度(1200~1300)K,当量比0.5、1.0和2.0的条件下,实时测得了正十二烷/空气和正十二烷/氧气/氩气燃烧过程的瞬态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燃烧过程在此波段内的主要发射光谱带归属于反应中间产物OH、CH和C2自由基;在不同当量比条件下,燃烧过程中OH(306.4nm)/cH(431.4nm)/c2(516.4nm)的光谱强度显著不同,贫油情形有利于OH自由基生成,富油情形有利于C2自由基生成;浴气的不同会导致燃料燃烧温度的不同,从而引起燃料燃烧发射光谱的不同.所测燃烧反应自由基的时间分辩光谱直观反映出正十二烷燃烧过程中重要中间产物OH、CH和C2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正十二烷燃烧反应特性和验证其燃烧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二烷 瞬态发射光谱 中间自由基 增强型ccd 加热激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诱导石墨等离子体羽辉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素素 王新兵 +1 位作者 尹培琪 左都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6-800,共5页
为了研究C_2的演化规律,采用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DD)直接成像法,通过Nd∶YAG激光器烧蚀石墨靶,使用窄带通滤波片分辨出C_2和C^+的发射位置,研究了在不同空气压力条件下,脉冲激光诱导石墨等离子体中C_2和C^+的发射特性。当空气气压为10... 为了研究C_2的演化规律,采用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DD)直接成像法,通过Nd∶YAG激光器烧蚀石墨靶,使用窄带通滤波片分辨出C_2和C^+的发射位置,研究了在不同空气压力条件下,脉冲激光诱导石墨等离子体中C_2和C^+的发射特性。当空气气压为10^(-2)Pa和3Pa时,C_2发射峰值位于靶材附近,此时C_2的形成主要为靶材的直接发射;气压增大至50Pa时,由于气相重组反应加强,等离子体前端出现另一个C_2的发射峰值,其峰值位置与C^+一致,并且其逐渐占C_2发射的主导地位,此时C_2的形成主要来源于重组反应,C^+发射光强要大于C_2;当气压进一步增大至130Pa时,气相重组反应增加,在等离子体前端出现C_2的发射强度增强,在1. 3μs之后,C_2的发射强度大于C^+。结果表明,随着气压的变化,C_2的发射峰值位置和强度发生明显变化。这一结果对碳等离子体沉积碳纳米材料原理研究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碳等离子体羽辉 增强型ccd成像 C2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