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家蚕同源重组质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桂慕燕 叶向群 +1 位作者 吴春旭 熊秀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8-633,共6页
以含家蚕丝心蛋白重链基因同源片段的质粒pG35 0为出发质粒 ,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构建成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载体 pMD Fib IE EGFP ,通过PCR及酶切鉴定表明EGFP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原始质粒中 ,通过脂质体介... 以含家蚕丝心蛋白重链基因同源片段的质粒pG35 0为出发质粒 ,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构建成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载体 pMD Fib IE EGFP ,通过PCR及酶切鉴定表明EGFP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原始质粒中 ,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胃癌细胞能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 ,表明该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p 家蚕 同源重组质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基因 载体构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C型禽偏肺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禹 程晶 +2 位作者 左玉柱 范京惠 姜海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1-2100,共10页
【目的】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rus,aMPV)是副黏病毒科偏肺病毒属成员,其所造成的鸡肿头症和产蛋率下降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为更好地预防aMPV并研究其发病机制,本研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 【目的】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rus,aMPV)是副黏病毒科偏肺病毒属成员,其所造成的鸡肿头症和产蛋率下降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为更好地预防aMPV并研究其发病机制,本研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插入C型aMPV(aMPV/C)基因组中,构建表达EGFP的重组aMPV,并使用不同的载体及启动子构建aMPV迷你基因组,来优化aMP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reverse genetic system,RGS)的构建。【方法】将EGFP插入pBluescript-aMPV RGS的P和M蛋白之间非编码区并进行拯救,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重组病毒滴度及遗传稳定性。为优化RGS的构建,采用含有T7启动子的pBluescript SK(+)和含有T7、CMV启动子的pcDNA3.1两种载体构建aMPV迷你基因组。首先将aMPV/C基因组两端的先导区(leader)和尾随区(trailer)与EGFP的cDNA进行PCR扩增,并切胶回收;其次将各胶回收片段按照leader-EGFP-trailer的顺序进行无缝克隆连接,并测序验证;最后将连接完整的迷你基因组反向插入两个载体中,构建aMPV/C的迷你基因组(pBR-aMPV/C和pc-aMPV/C)。在拯救迷你基因组的试验中,将两个aMPV/C迷你基因组与3个表达N、P和L蛋白的质粒共转染到BHK-21细胞中,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拯救的aMPV-EGFP重组病毒测序结果显示,EGFP已成功插入aMPV基因组中,并在前3代aMPV-EGFP重组病毒中稳定表达。aMPV-EGFP重组病毒滴度在感染96 h后达到105.5 TCID 50/mL。而pBR-aMPV/C和pc-aMPV/C两个重组质粒的测序结果也证明了含有EGFP的aMPV迷你基因组构建完成。将3个重组质粒分别与辅助质粒共转染至BHK-21细胞中,转染24 h后观察到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证明aMPV-EGFP重组病毒及pBR-aMPV/C和pc-aMPV/C两个aMPV迷你基因均都成功表达了EGFP。【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两个aMPV迷你基因组并拯救了aMPV-EGFP重组病毒,重组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而CMV和T7作为aMPV/C RGS中的启动子时,二者的拯救效率相同。pBluescript SK(+)和pcDNA3.1均可用于aMPV/C RGS的构建,本研究为aMPV/C RGS的构建提供了多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禽偏肺病毒 迷你基因 反向遗传系统 CMV启动子 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T7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勤 张晋宇 +3 位作者 王露露 刘昌峨 王勇 万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目的以慢病毒作为载体,制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慢病毒包装采用三质粒系统。3个质粒分别为转基因质粒FUGW、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质粒psPAX2以及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MD2.G... 目的以慢病毒作为载体,制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慢病毒包装采用三质粒系统。3个质粒分别为转基因质粒FUGW、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质粒psPAX2以及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MD2.G。病毒包装时,用磷酸钙沉淀法将三质粒共转染来源于人胚肾细胞系的293FT细胞,培养48h后,收取含病毒的上清,并通过高速离心浓缩病毒。将含浓缩病毒液作梯度稀释后感染293F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病毒滴度。用显微注射法将浓缩的病毒液注射至FVB/N小鼠1-细胞期胚胎透明带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胚胎EGFP的表达。将注射后发育至2-细胞期的胚胎移植至假孕受体母鼠,得F0代小鼠。通过紫外光照射观测EGFP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水平。结果病毒液浓缩前的滴度≥106TU/ml(transducing unit,TU),经过高速离心对病毒进行浓缩和纯化,其滴度达到109TU/ml以上。将浓缩病毒液注射至小鼠1-细胞期胚胎透明带下,注射后胚胎的2-细胞期卵裂率为81.8%(1189/1453),利用荧光显微镜分别在注射后60、84、132h观察胚胎,均发现有较强荧光。在2-细胞期,每一视野下胚胎阳性率>90%,说明包装的病毒成功并高效地转染小鼠胚胎。胚胎移植后假孕母鼠妊娠率为42.9%(12/28),首建鼠阳性率为60.8%(73/120),转基因小鼠的总体研制效率(转基因小鼠数/注射胚胎数)为5.0%(73/1453)。将F0代EGFP转基因小鼠分别与野生型小鼠交配,在其F1、F2、F3代小鼠中均获得了EGFP阳性小鼠,阳性率分别为91.4%(32/35)、93.8%(30/32)、93.1%(27/29)。结论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小鼠1-细胞期胚胎可有效地制备转基因小鼠。我们已初步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小鼠制备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袁小松 沈继龙 +2 位作者 汪学龙 董慧芬 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异源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电穿孔技术将质粒pEGFP-C1导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提取分离体外培养48小时成虫的基因组DNA、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探讨异源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电穿孔技术将质粒pEGFP-C1导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提取分离体外培养48小时成虫的基因组DNA、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基因在成虫体内的存在、转录和翻译。同时,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EGFP在成虫体内进行定位。结果PCR和RT-PCR分别成功的扩增出760bp和276bp的预期大小的片断,Western-blot证实了EGFP基因在成虫体内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EGFP主要定位在成虫的皮层,口吸盘和尾部尤为明显。结论电穿孔技术成功地将异源基因引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并获得表达,为转基因血吸虫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技术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血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胶质细胞生长因子双基因载体在脊髓内共转染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梅洋 董艳 +4 位作者 李家顺 薛亚军 韩晞 王长峰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7-939,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和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glialgrowthfactor2,GGF2)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GGF2,研究GGF2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胎脑组织总RNA中...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和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glialgrowthfactor2,GGF2)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GGF2,研究GGF2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胎脑组织总RNA中扩增出GGF2全序列cDNA,利用脑炎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进入位点(internalribosomeentrysite,IRES),构建GGF2与EGFP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GGF2。采用基因注射法将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am和pIRES2EGFPGGF2基因混合后转染至大鼠胸段脊髓组织中,观察GGF2在大鼠脊髓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IRES2EGFPGGF2质粒,在转染的局部脊髓内观察到GGF2mRNA表达显著增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注射局部灰质和白质神经元内均有较多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能介导EGFP和GGF2双基因载体在脊髓内同时表达,EGFP可作为报告基因观察GGF2在脊髓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脂质体 转染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雪梅 李芳菲 +2 位作者 姜蓉 王莎莉 王亚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到质粒pEGFP-Nl中,形成重组表达载体pEGFP-Nl/lif,并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T-PCR及Western杂交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lif,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实现表达,检测到融合蛋白EGFP-LIF.结论重组pEGFP-N1/lif载体构建成功,可用于标记LIF蛋白,为进一步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汤明芳 陆晓和 +3 位作者 高基民 钟彦彦 罗微 周明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9-741,745,共4页
目的评价1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1)作为新生血管性角膜病变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rAAV1-EGFP按转染倍数(MOI)5×103,5×104,5×105转染ECV304细胞,转染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CV304细胞中GFP阳性表达情况和细胞生... 目的评价1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1)作为新生血管性角膜病变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rAAV1-EGFP按转染倍数(MOI)5×103,5×104,5×105转染ECV304细胞,转染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CV304细胞中GFP阳性表达情况和细胞生长形态特点等,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1-EGFP对EVE304细胞的转染效率。MTT法检测rAAV1-EGFP对EVC30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转染后2d,MOI=5×105组细胞中的GFP开始表达;表达强度随MOI值的增高而增强,同时GFP的表达强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转染后第7天达到高峰,此时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1-EGFP对ECV304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45.90%(MOI=5×103),58.56%(MOI=5×104),68.31%(MOI=5×105)。AAV1-EGFP转染ECV304细胞后,细胞生长及形态正常,MTT法显示转染后72、96h各转染组与未转染组之间A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AAV1-EGFP对ECV304细胞转染稳定、有效,重组腺相关病毒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重组腺相关病毒可作为基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脐静脉内皮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重组PCR构建猪源膜联蛋白A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江涛 吉艳红 +3 位作者 王光祥 尚佑军 刘艳红 刘湘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3,共6页
膜联蛋白A2是膜联蛋白多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在Ca2+存在时能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最近研究显示,膜联蛋白A2在病毒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和PCR方法分别获得了猪源膜联蛋白A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然后用重... 膜联蛋白A2是膜联蛋白多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在Ca2+存在时能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最近研究显示,膜联蛋白A2在病毒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和PCR方法分别获得了猪源膜联蛋白A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然后用重组PCR技术成功构建了膜联蛋白A2-EGFP融合基因,为研究膜联蛋白A2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以及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CR 膜联蛋白A2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武强 李露斯 +1 位作者 范文辉 杨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77-878,892,I0001,共4页
目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体外培养,探讨NSCs作为基因靶细胞,以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标记NSCs的可行性。方法:胚胎小鼠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无血清细胞培养,免疫细... 目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体外培养,探讨NSCs作为基因靶细胞,以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标记NSCs的可行性。方法:胚胎小鼠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无血清细胞培养,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技术鉴定。NucleofectorTM转染仪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导入NSCs,用G418筛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EGFP表达最强的克隆,并做免疫荧光鉴定及诱导分化细胞的鉴定。结果:从胚胎小鼠脑组织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的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后能高效表达,且不影响其增殖、分化能力。结论: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培养;神经干细胞可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转染EGFP的神经干细胞表达稳定且对NSCs的增殖和分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后复合生物衍生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晓兵 刘霆 +3 位作者 邓力 智伟 李秀群 孟文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0-1364,1369,共6页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本身是否可以改变细胞复合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从而影响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正确评价。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技术成功标记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再与人源生...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本身是否可以改变细胞复合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从而影响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正确评价。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技术成功标记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再与人源生物衍生骨复合培养;同时设立未转染EGFP基因的骨髓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直接与人源生物衍生骨复合培养作为对照,通过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比观察。结果:发现转染EGFP基因的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能够成功地复合于人源生物衍生骨上,且生长状态较好。与未转染组细胞复合材料的情况相比,转染组与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EGFP基因转染技术没有对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复合衍生骨的能力以及增殖生长活性造成明显损害,从而不会影响对于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正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成骨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组织工程人源生物衍生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思齐 夏晓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转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视网膜组织块法培养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振荡法分离纯化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转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视网膜组织块法培养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振荡法分离纯化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负载pEGFP-N1质粒转染Müller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后12、24、48、72h的转染效率。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转染和未转染细胞的活力,明确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对Müller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成功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传代后90%以上的细胞呈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质粒pEGFP-N1转染Müller细胞后12、24、48、72h的转染效率分别为(9.7±1.9)%、(18.1±16)%、(17.2±2.5)%、(16.9±1.7)%。台盼蓝排斥实验显示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前后活细胞率分别为(98.2±5.6)%、(96.1±6.2)%。结论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可安全有效地介导Müller细胞的转染,为进一步明确Müller细胞的病理、生理功能及靶向Müller细胞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脂质体 转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对原代培养的人软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12
作者 江逊 曾耀英 +7 位作者 何贤辉 徐丽慧 狄静芳 冯铮 肇静娴 王青 王通 史剑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4-928,共5页
目的 :观察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后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 ,建立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示踪方法。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扩增pEGFP -N1质粒 ,通过Amaxa细胞核转染仪将pEGFP -N1质粒转入原代培养... 目的 :观察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后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 ,建立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示踪方法。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扩增pEGFP -N1质粒 ,通过Amaxa细胞核转染仪将pEGFP -N1质粒转入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转染过程及瞬时表达情况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转染 2 4h后得到了明显表达 ,4 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率为 35 37% ,细胞周期没有明显的改变 ,且未影响软骨细胞的贴壁过程。结论 :经pEGFP -N1质粒转染的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仍能在体外存活 ,对软骨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 ,pEGFP -N1是转染原代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较为理想的瞬时表达载体 ,也是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成过程的良好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生物医学 软骨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转移技术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3
作者 姜晓兵 赵洪洋 周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78-2080,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EGFP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应用:PCR的方法从pBSK/U6质粒上扩增出 U6启动子及其下游的Xbal、SalI和BamHI酶切位点,并增加NotI位点。将扩增的产物连入pEGFP-C1载体MluI位 点处,构建成携带EGFP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 目的:构建携带EGFP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应用:PCR的方法从pBSK/U6质粒上扩增出 U6启动子及其下游的Xbal、SalI和BamHI酶切位点,并增加NotI位点。将扩增的产物连入pEGFP-C1载体MluI位 点处,构建成携带EGFP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该载体介导针对EGFP的短发夹环RNA(pEGFP/U6/EGFP),转 染U251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EGFP的表达,验证所构建载体在细胞内产生RNA干扰的效果。结 果:与对照组比较pEGFP/U6/EGFP在细胞内对EGFP的抑制效果达89.8%。结论:成功构建携带EGFP的shRNA真 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 U5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L1A1启动子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建立人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细胞模型
14
作者 王磊 金香淑 +5 位作者 董慧君 欧国敏 赖鑫源 庄辉 李彤 向宽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6-885,共10页
目的:建立评价人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Ⅰα1肽链(collagen Iα1 chain,COL1A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可视化报告系统,判断细胞的活化状态,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COL1A1启动... 目的:建立评价人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Ⅰα1肽链(collagen Iα1 chain,COL1A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可视化报告系统,判断细胞的活化状态,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COL1A1启动子序列。在pLVX-AcGFP1-N1质粒基础上构建以COL1A1启动子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pLVX-COL1A1-EGFP。使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将pLVX-COL1A1-EGFP稳定转染至永生化的人肝星状细胞LX-2中,并筛选单克隆细胞株。对该细胞株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激活及2种具有潜在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药物处理。使用荧光显微镜及ImageJ 1.49软件对细胞中EGFP荧光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再分别使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胞内COL1A1和EGFP的mRNA水平与蛋白质水平。结果:构建了由COL1A1启动子调控EGFP表达的重组慢病毒质粒pLVX-COL1A1-EGFP,并加入了Kozak序列以增强EGFP的表达,获得了稳定转染pLVX-COL1A1-EGFP的LX-2单克隆细胞株LX-2-CE。LX-2-CE经过TGF-β1和具有潜在抗肝纤维化作用的5μmol/L二氢丹参酮Ⅰ共处理24 h后,其总荧光强度和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TGF-β1单处理组(P<0.05);胞内COL1A1和EGFP的mRNA水平与蛋白质水平同样均低于TGF-β1单处理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基于COL1A1启动子调控EGFP表达的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报告系统,可在体外直观报告肝星状细胞活化相关标志物COL1A1表达,为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筛选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LX-2细胞 Ⅰ型胶原蛋白α1肽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鲍庆东 刘太祥 +1 位作者 罗鑫 田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转染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guinea pig scleral fibroblast,GSF)的转染效率及安全性,筛选合适的基因...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转染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guinea pig scleral fibroblast,GSF)的转染效率及安全性,筛选合适的基因转染载体。方法原代分离培养GSF并鉴定,利用AAV2、AAV5、AAV8、AAV9介导EGFP基因并按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0、100、1000、10000转染GSF,空白对照组加入空白培养基,转染后2 d、3 d、4 d、5 d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强度及细胞生长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率及凋亡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AAV感染GSF后2 d各组均可见弱荧光,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及MOI值增大而增强,而AAV9-EGFP组全程弱荧光,空白对照组全程无荧光。转染后5 d,MOI=10000时各组荧光最强,基因转染率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AAV8-EGFP组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Annexin V阳性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在450 nm波长处光密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AAV8能有效地转染GSF,且对细胞凋亡、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9
16
作者 傅建新 王玮 +2 位作者 卢大儒 岑建农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1-265,共5页
逆转录病毒载体被广泛用作对造血细胞进行基因转移的工具 ,转导方法的改进有赖于应用可快速分析并被高效选择的基因标志。为此 ,我们克隆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并构建可表达EGFP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GSN ,通过脂质体转染和交... 逆转录病毒载体被广泛用作对造血细胞进行基因转移的工具 ,转导方法的改进有赖于应用可快速分析并被高效选择的基因标志。为此 ,我们克隆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并构建可表达EGFP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GSN ,通过脂质体转染和交互感染方法建立高滴度的逆转录产病毒细胞 ,用以分析对造血细胞标记EGFP基因的可行性。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 ,EGFP病毒转录的GP +envAm12细胞和K5 62细胞均可发出稳定的绿色荧光信号 ,阳性率可分别达 97%和 86% ;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显示LGSN转导细胞内有原病毒的整合。上述结果提示 ,作为新一代选择性标志 ,EGFP是适于研究对造血细胞基因转移与表达的报告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表达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柞蚕蛹中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林美 张波 +5 位作者 叶博 赵振军 李树英 李文利 岳冬梅 范琦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2-799,共8页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养细胞Pc-01后,用末端稀释法筛选获得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将该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P在柞蚕蛹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柞蚕蛹感染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后6 d,EG-FP就有明显的表达;感染后12~18 d,蛹体液中的EGFP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EGFP标准样品定量分析EGFP在柞蚕蛹体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1 mg/mL;感染后30~39 d仍可以检测到蛹体液中EGFP的表达,而且蛋白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表达载体,可在柞蚕蛹中高效稳定地表达EGFP,并且EGFP在雌雄蛹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蛹 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樗蚕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筛选稳定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琦 邹志余 +3 位作者 杨瑞泽 邓洪利 张蕊 周劲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9-623,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感染兔BMSCs的最佳条件,筛选稳定转染的兔 BMSCs 。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感染兔BMSCs的最佳条件,筛选稳定转染的兔 BMSCs 。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获得兔BMSCs;茜素红、甲苯胺蓝及油红O染色对BMSCs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进行鉴定;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检测CD44及CD90的表达;不同浓度嘌呤霉素筛选BMSCs的最小致死浓度;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0、100、150、200的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转染B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并用嘌呤霉素筛出稳定转染系。结果当MOI为150,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感染兔BMSCs效率最高;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转染兔BMSCs的最适质量浓度是1.0 μg/mL。结论成功培养了兔BMSCs,用慢病毒介导的GFP标记了兔BMSCs并筛选出了稳定转染的兔BMSCs,建立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干细胞标记方法,为BMSCs在动物体内实验标记示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染 嘌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标记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宝岐 文勇 +5 位作者 黄海云 崔军 梁晋 马晓妮 兰晶 徐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研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载体标记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理想条件,以获得稳定高表达eGFP的人PDLSCs。方法 eGFP慢病毒载体以25、50、100、200和400的感染复数(MOI)转染人PDLSCs48 h,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研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载体标记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理想条件,以获得稳定高表达eGFP的人PDLSCs。方法 eGFP慢病毒载体以25、50、100、200和400的感染复数(MOI)转染人PDLSCs48 h,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转染效率和荧光强度,MTT法评价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细胞多向分化能力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状况,从而确定理想的转染条件。结果 eGFP慢病毒作用48 h,不同组的转染效率分别为44.7%、60.9%、71.7%、85.8%、86.9%;除MOI为400时以外,eGFP慢病毒转染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MOI为200时,转染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未受影响,ALP活性与未转染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I为200作用48 h对细胞的增殖分化无明显影响,是eGFP慢病毒载体标记PDLSCs的理想条件,保持了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成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转染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丁芝祥 谭浅 +2 位作者 刘双珍 刘丹 李忠庆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889-892,共4页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2,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的转染和病毒载体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2,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的转染和病毒载体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探讨rAAV2作为后囊膜混浊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rAAV2-EGFP按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4、105、2×105、106转染N/N1003A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中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2-EGFP对N/N1003A细胞的转染效率,MTT比色法测定rAAV2载体对N/N1003A增生的影响。结果EGFP在细胞中的表达呈绿色,弥漫于整个胞浆。rAAV2-EGFP的转染效率随着MOI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MOI=106时,转染后第7d达到71.12%.MTT法显示各转染组与未转染组A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可以介导EGFP基因高效稳定转染晶状体上皮细胞,并且对细胞增生无抑制作用,腺相关病毒作为后囊膜混浊基因治疗载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