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勤 张晋宇 +3 位作者 王露露 刘昌峨 王勇 万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目的以慢病毒作为载体,制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慢病毒包装采用三质粒系统。3个质粒分别为转基因质粒FUGW、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质粒psPAX2以及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MD2.G... 目的以慢病毒作为载体,制作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小鼠,建立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平台。方法慢病毒包装采用三质粒系统。3个质粒分别为转基因质粒FUGW、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质粒psPAX2以及病毒包膜蛋白表达质粒pMD2.G。病毒包装时,用磷酸钙沉淀法将三质粒共转染来源于人胚肾细胞系的293FT细胞,培养48h后,收取含病毒的上清,并通过高速离心浓缩病毒。将含浓缩病毒液作梯度稀释后感染293F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病毒滴度。用显微注射法将浓缩的病毒液注射至FVB/N小鼠1-细胞期胚胎透明带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胚胎EGFP的表达。将注射后发育至2-细胞期的胚胎移植至假孕受体母鼠,得F0代小鼠。通过紫外光照射观测EGFP在小鼠活体内的表达水平。结果病毒液浓缩前的滴度≥106TU/ml(transducing unit,TU),经过高速离心对病毒进行浓缩和纯化,其滴度达到109TU/ml以上。将浓缩病毒液注射至小鼠1-细胞期胚胎透明带下,注射后胚胎的2-细胞期卵裂率为81.8%(1189/1453),利用荧光显微镜分别在注射后60、84、132h观察胚胎,均发现有较强荧光。在2-细胞期,每一视野下胚胎阳性率>90%,说明包装的病毒成功并高效地转染小鼠胚胎。胚胎移植后假孕母鼠妊娠率为42.9%(12/28),首建鼠阳性率为60.8%(73/120),转基因小鼠的总体研制效率(转基因小鼠数/注射胚胎数)为5.0%(73/1453)。将F0代EGFP转基因小鼠分别与野生型小鼠交配,在其F1、F2、F3代小鼠中均获得了EGFP阳性小鼠,阳性率分别为91.4%(32/35)、93.8%(30/32)、93.1%(27/29)。结论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小鼠1-细胞期胚胎可有效地制备转基因小鼠。我们已初步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小鼠制备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柞蚕蛹中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林美 张波 +5 位作者 叶博 赵振军 李树英 李文利 岳冬梅 范琦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2-799,共8页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养细胞Pc-01后,用末端稀释法筛选获得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将该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P在柞蚕蛹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柞蚕蛹感染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后6 d,EG-FP就有明显的表达;感染后12~18 d,蛹体液中的EGFP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EGFP标准样品定量分析EGFP在柞蚕蛹体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1 mg/mL;感染后30~39 d仍可以检测到蛹体液中EGFP的表达,而且蛋白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表达载体,可在柞蚕蛹中高效稳定地表达EGFP,并且EGFP在雌雄蛹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蛹 核型多角体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樗蚕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筛选稳定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琦 邹志余 +3 位作者 杨瑞泽 邓洪利 张蕊 周劲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9-623,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感染兔BMSCs的最佳条件,筛选稳定转染的兔 BMSCs 。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 目的分离、培养并鉴定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感染兔BMSCs的最佳条件,筛选稳定转染的兔 BMSCs 。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获得兔BMSCs;茜素红、甲苯胺蓝及油红O染色对BMSCs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进行鉴定;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检测CD44及CD90的表达;不同浓度嘌呤霉素筛选BMSCs的最小致死浓度;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0、100、150、200的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转染B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表达,并用嘌呤霉素筛出稳定转染系。结果当MOI为150,慢病毒载体介导eGFP感染兔BMSCs效率最高;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转染兔BMSCs的最适质量浓度是1.0 μg/mL。结论成功培养了兔BMSCs,用慢病毒介导的GFP标记了兔BMSCs并筛选出了稳定转染的兔BMSCs,建立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干细胞标记方法,为BMSCs在动物体内实验标记示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染 嘌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胶质细胞生长因子双基因载体在脊髓内共转染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梅洋 董艳 +4 位作者 李家顺 薛亚军 韩晞 王长峰 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7-939,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和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glialgrowthfactor2,GGF2)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GGF2,研究GGF2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胎脑组织总RNA中... 目的: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和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glialgrowthfactor2,GGF2)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GGF2,研究GGF2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胎脑组织总RNA中扩增出GGF2全序列cDNA,利用脑炎心肌炎病毒的内部核糖进入位点(internalribosomeentrysite,IRES),构建GGF2与EGFP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GGF2。采用基因注射法将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am和pIRES2EGFPGGF2基因混合后转染至大鼠胸段脊髓组织中,观察GGF2在大鼠脊髓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IRES2EGFPGGF2质粒,在转染的局部脊髓内观察到GGF2mRNA表达显著增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注射局部灰质和白质神经元内均有较多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能介导EGFP和GGF2双基因载体在脊髓内同时表达,EGFP可作为报告基因观察GGF2在脊髓内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生长因子2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脂质体 转染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袁小松 沈继龙 +2 位作者 汪学龙 董慧芬 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异源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电穿孔技术将质粒pEGFP-C1导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提取分离体外培养48小时成虫的基因组DNA、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探讨异源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表达的可能性。方法运用电穿孔技术将质粒pEGFP-C1导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提取分离体外培养48小时成虫的基因组DNA、总RNA和全虫蛋白,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基因在成虫体内的存在、转录和翻译。同时,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EGFP在成虫体内进行定位。结果PCR和RT-PCR分别成功的扩增出760bp和276bp的预期大小的片断,Western-blot证实了EGFP基因在成虫体内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EGFP主要定位在成虫的皮层,口吸盘和尾部尤为明显。结论电穿孔技术成功地将异源基因引入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并获得表达,为转基因血吸虫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技术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血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家蚕同源重组质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桂慕燕 叶向群 +1 位作者 吴春旭 熊秀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8-633,共6页
以含家蚕丝心蛋白重链基因同源片段的质粒pG35 0为出发质粒 ,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构建成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载体 pMD Fib IE EGFP ,通过PCR及酶切鉴定表明EGFP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原始质粒中 ,通过脂质体介... 以含家蚕丝心蛋白重链基因同源片段的质粒pG35 0为出发质粒 ,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构建成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载体 pMD Fib IE EGFP ,通过PCR及酶切鉴定表明EGFP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原始质粒中 ,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胃癌细胞能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 ,表明该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P 家蚕 同源重组质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转基因蚕 载体构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标记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宝岐 文勇 +5 位作者 黄海云 崔军 梁晋 马晓妮 兰晶 徐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研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载体标记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理想条件,以获得稳定高表达eGFP的人PDLSCs。方法 eGFP慢病毒载体以25、50、100、200和400的感染复数(MOI)转染人PDLSCs48 h,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研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载体标记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的理想条件,以获得稳定高表达eGFP的人PDLSCs。方法 eGFP慢病毒载体以25、50、100、200和400的感染复数(MOI)转染人PDLSCs48 h,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转染效率和荧光强度,MTT法评价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细胞多向分化能力以及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状况,从而确定理想的转染条件。结果 eGFP慢病毒作用48 h,不同组的转染效率分别为44.7%、60.9%、71.7%、85.8%、86.9%;除MOI为400时以外,eGFP慢病毒转染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MOI为200时,转染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未受影响,ALP活性与未转染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I为200作用48 h对细胞的增殖分化无明显影响,是eGFP慢病毒载体标记PDLSCs的理想条件,保持了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成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晓 王家宁 +2 位作者 黄永章 郭凌郧 孔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7,I0011,共6页
目的研究PEP-1-EGFP融合蛋白穿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能力。方法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并纯化EGFP蛋白和PEP-1-EGFP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两种蛋白和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分别观察其进入细胞的能力及PEP-1-EGFP进入细胞的时... 目的研究PEP-1-EGFP融合蛋白穿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能力。方法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并纯化EGFP蛋白和PEP-1-EGFP融合蛋白,将纯化后的两种蛋白和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孵育,分别观察其进入细胞的能力及PEP-1-EGFP进入细胞的时间依赖性、剂量依赖性和稳定性,并用MTT法检测PEP-1-EGFP融合蛋白对细胞的毒性。结果EGFP蛋白不能进入细胞内。PEP-1-EGFP融合蛋白可在5min内穿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其穿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能力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进入细胞后27h仍可观察到微量绿色荧光。PEP-1-EGFP蛋白浓度达200μmol/L时对细胞仍无毒性。结论PEP-1能有效携带目的蛋白进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这为将来用细胞穿透肽PEP-1介导有生物活性的抗氧化物质穿透内皮细胞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透肽 蛋白转导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对人成纤维细胞转染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钧丰 孔永 +1 位作者 葛良鹏 魏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HFB)的转染效率。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鉴定,按照感染复数(multiple of in-fection,MOI)为104、10... 目的比较2种不同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HFB)的转染效率。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鉴定,按照感染复数(multiple of in-fection,MOI)为104、105、106转染传2代的人成纤维细胞,流式细胞检测AAV2-EGFP和AAV2/1-EGFP对HFB的转染效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荧光强度。MTT法检测AAV2-EGFP和AAV2/1-EGFP对HFB的毒性。结果腺相关病毒AAV2-EGFP对HFB的转染效率随着MOI增加而增高,MOI为104时转染效率为(7.68±1.18)%,当MOI达到105后,转染效率稳定在(22.16±5.59)%,随着MOI增加,最高至MOI 106转染效率无显著提高。而病毒AAV2/1对于HFB的转染效率在MOI为106转染效率仅为(3.47±0.93)%。2种病毒在转染过程中,细胞生长正常,MTT显示各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的吸光度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AV2载体对体外培养的HFB转染效率高于AAV2/1,但2种病毒载体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转染效率均不高,AAV2/1-EGFP对HFB几乎无感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转染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芝祥 谭浅 +2 位作者 刘双珍 刘丹 李忠庆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889-892,共4页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2,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的转染和病毒载体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2,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的转染和病毒载体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探讨rAAV2作为后囊膜混浊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rAAV2-EGFP按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4、105、2×105、106转染N/N1003A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中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2-EGFP对N/N1003A细胞的转染效率,MTT比色法测定rAAV2载体对N/N1003A增生的影响。结果EGFP在细胞中的表达呈绿色,弥漫于整个胞浆。rAAV2-EGFP的转染效率随着MOI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MOI=106时,转染后第7d达到71.12%.MTT法显示各转染组与未转染组A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可以介导EGFP基因高效稳定转染晶状体上皮细胞,并且对细胞增生无抑制作用,腺相关病毒作为后囊膜混浊基因治疗载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雪梅 李芳菲 +2 位作者 姜蓉 王莎莉 王亚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到质粒pEGFP-Nl中,形成重组表达载体pEGFP-Nl/lif,并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T-PCR及Western杂交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lif,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实现表达,检测到融合蛋白EGFP-LIF.结论重组pEGFP-N1/lif载体构建成功,可用于标记LIF蛋白,为进一步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ela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军 陈晓黎 +2 位作者 苏宝山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719,F0004,共4页
目的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Hela细胞系。方法PCR和DNA测序鉴定pEGFP-C1真核表达质粒,采用Qiagen tip 500进行pEGFP-C1真核表达质粒DNA的提取和纯化;cellfectin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有限稀释法单克隆培养,荧光显微镜进行... 目的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Hela细胞系。方法PCR和DNA测序鉴定pEGFP-C1真核表达质粒,采用Qiagen tip 500进行pEGFP-C1真核表达质粒DNA的提取和纯化;cellfectin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有限稀释法单克隆培养,荧光显微镜进行荧光检测EGFP的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器检测荧光特性。结果PCR和DNA测序证实pEGFP质粒结构正确;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转染24h后,部分Hela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转染72h时,大约80%Hela细胞内均可见绿色荧光。加入含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培养,选择荧光较强的Hela细胞经有限稀释,持续筛选及克隆化培养,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的Hela细胞克隆,扩大培养并传至10代以上,将此细胞株命名为Hela-EGFP。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在蓝光(-395nm)激发时,Hela-EGFP细胞绿色荧光激发波长为395nm,最大发射峰为509nm。结论Hela-EGFP细胞株具备稳定表达EGFP的能力,为实时可视化进行宫颈癌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宫颈癌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原核表达纯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艳 陈雪梅 吴爱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 :进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的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以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为以后纯化EGFP融合蛋白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pGEX 4T3 EGFP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进行原核表达 ,用亲和层析法纯化GST EGFP ,免疫BAB/C小鼠制... 目的 :进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的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以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为以后纯化EGFP融合蛋白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pGEX 4T3 EGFP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进行原核表达 ,用亲和层析法纯化GST EGFP ,免疫BAB/C小鼠制备EGFP多克隆抗体。结果 :①目的蛋白GST EGFP表达量为 8g/L。②获得纯抗体溶液 5ml,浓度为 0 .4g/L。③EGFP抗体在 1 10 0 0 0 0稀释度时 ,Westernblot检测条带清晰 ,背景干净。结论 :通过优化诱导条件 ,利用大肠杆菌可低成本获得大量GST EGFP。直接使用GST EGFP融合蛋白免疫BAB/C小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原核 表达 纯化 多克隆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启动子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郝萍 王东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 研究人 0 3kb的AFP启动子序列对EGFP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启动子 (AFPpromoter)序列 ,分别构建含有AFP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 目的 研究人 0 3kb的AFP启动子序列对EGFP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启动子 (AFPpromoter)序列 ,分别构建含有AFP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及AFP启动子序列和DT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F EGFP、pAF DTA ;将pAF EGFP转染HepG2、SMMC 772 1及NIH3T3后进行荧光强度检测。结果 转染pAF EGFP质粒细胞的EGFP表达量在HepG2细胞中明显高于SMMC 772 1、NIH3T3细胞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AFP启动子可以特异性地启动它后面的目的基因在AFP阳性的细胞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人肝癌细胞 启动子 EGFP 高效表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SMMC-7721 酶切位点 目的基因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重组PCR构建猪源膜联蛋白A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江涛 吉艳红 +3 位作者 王光祥 尚佑军 刘艳红 刘湘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3,共6页
膜联蛋白A2是膜联蛋白多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在Ca2+存在时能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最近研究显示,膜联蛋白A2在病毒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和PCR方法分别获得了猪源膜联蛋白A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然后用重... 膜联蛋白A2是膜联蛋白多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在Ca2+存在时能与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最近研究显示,膜联蛋白A2在病毒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和PCR方法分别获得了猪源膜联蛋白A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然后用重组PCR技术成功构建了膜联蛋白A2-EGFP融合基因,为研究膜联蛋白A2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以及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CR 膜联蛋白A2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后复合生物衍生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晓兵 刘霆 +3 位作者 邓力 智伟 李秀群 孟文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0-1364,1369,共6页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本身是否可以改变细胞复合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从而影响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正确评价。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技术成功标记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再与人源生...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本身是否可以改变细胞复合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从而影响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正确评价。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技术成功标记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再与人源生物衍生骨复合培养;同时设立未转染EGFP基因的骨髓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直接与人源生物衍生骨复合培养作为对照,通过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比观察。结果:发现转染EGFP基因的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能够成功地复合于人源生物衍生骨上,且生长状态较好。与未转染组细胞复合材料的情况相比,转染组与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EGFP基因转染技术没有对MSCs诱导分化的成骨样细胞复合衍生骨的能力以及增殖生长活性造成明显损害,从而不会影响对于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正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成骨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组织工程人源生物衍生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莉 陈雪梅 +2 位作者 任秀花 闫志勇 臧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制备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兔多克隆抗体。方法:用谷胱甘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ST-EGFP)融合抗原加福氏完全佐剂背部皮内注射首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第28天用GST-EGFP融合抗原加福氏不完全佐剂同样剂量加强免疫,第35天时再... 目的:制备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兔多克隆抗体。方法:用谷胱甘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ST-EGFP)融合抗原加福氏完全佐剂背部皮内注射首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第28天用GST-EGFP融合抗原加福氏不完全佐剂同样剂量加强免疫,第35天时再次免疫。第49天心脏采血30mL,4℃静置过夜,收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血清中EGFP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免疫印迹法检测EGFP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利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该抗体和观察转染EGFP贴壁生长的大鼠脑皮层混合培养细胞中EGFP的表达。结果:ELISA检测EGFP多克隆抗体滴度最高为1:9549;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特异性高;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在混合培养细胞中EGFP呈阳性表达。结论:直接使用GST-EGFP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可在较短时间内制备大量EGFP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强 李露斯 +1 位作者 范文辉 杨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77-878,892,I0001,共4页
目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体外培养,探讨NSCs作为基因靶细胞,以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标记NSCs的可行性。方法:胚胎小鼠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无血清细胞培养,免疫细... 目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体外培养,探讨NSCs作为基因靶细胞,以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标记NSCs的可行性。方法:胚胎小鼠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无血清细胞培养,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技术鉴定。NucleofectorTM转染仪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导入NSCs,用G418筛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EGFP表达最强的克隆,并做免疫荧光鉴定及诱导分化细胞的鉴定。结果:从胚胎小鼠脑组织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的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后能高效表达,且不影响其增殖、分化能力。结论: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培养;神经干细胞可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转染EGFP的神经干细胞表达稳定且对NSCs的增殖和分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DH5α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晓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00-203,共4页
采用PCR技术从pEGFPpA-CAN克隆载体中扩增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插入到pGEM-Teasy载体中,构建pGT-EGFP重组质粒,其中的SP6启动子可用来表达EGFP蛋白。携带pGT-EGFP重组载体的DH5α大肠杆菌较普通DH5α大肠杆菌菌液略带淡绿色... 采用PCR技术从pEGFPpA-CAN克隆载体中扩增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插入到pGEM-Teasy载体中,构建pGT-EGFP重组质粒,其中的SP6启动子可用来表达EGFP蛋白。携带pGT-EGFP重组载体的DH5α大肠杆菌较普通DH5α大肠杆菌菌液略带淡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能够清晰观察该大肠杆菌的形态,带有绿色荧光。同时超声裂解携带pGT-EGFP重组载体的DH5α大肠杆菌,提取菌体总蛋白,SDS-PAGE显示EGFP蛋白是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的,分子质量大约为30kD,与其理论值大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pGEM-T EASY DH5α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思齐 夏晓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转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视网膜组织块法培养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振荡法分离纯化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转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视网膜组织块法培养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振荡法分离纯化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负载pEGFP-N1质粒转染Müller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后12、24、48、72h的转染效率。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转染和未转染细胞的活力,明确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对Müller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成功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传代后90%以上的细胞呈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质粒pEGFP-N1转染Müller细胞后12、24、48、72h的转染效率分别为(9.7±1.9)%、(18.1±16)%、(17.2±2.5)%、(16.9±1.7)%。台盼蓝排斥实验显示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前后活细胞率分别为(98.2±5.6)%、(96.1±6.2)%。结论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可安全有效地介导Müller细胞的转染,为进一步明确Müller细胞的病理、生理功能及靶向Müller细胞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脂质体 转染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