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增强植被指数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动态对比和适宜性分析
1
作者 孙康业 孙倩 +2 位作者 高坤 木卡得斯·斯得克 穆菲代·力瓦衣丁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1-8,共8页
为分析比较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适宜性,了解不同植被指数在反映植被覆盖状况和生态环境监测中的表现差异和相关性,以2016—2020年的NDVI和EVI为数据源,对比2种植被指数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 为分析比较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适宜性,了解不同植被指数在反映植被覆盖状况和生态环境监测中的表现差异和相关性,以2016—2020年的NDVI和EVI为数据源,对比2种植被指数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反演二者的变化程度及其季节性变化,从而选择最优植被指数来解释该地区的植被状况。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的植被覆盖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NDVI和EVI均能够较优地表征植被覆盖情况;NDVI和EVI的标准差在整体空间格局上表现一致,变化趋势表现不同,NDVI由北至南逐渐增加,而EVI则呈现出降低-增加-降低的态势;NDVI与EVI在季节变化中表现一致,除冬季外二者的相关性均显著;NDVI和EVI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波动程度一致性较高,有很高的契合度,而在研究区内EVI能更好地表征植被覆盖程度,并且比NDVI的敏感程度更高,适宜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NDVI evi 时空变化 相关性 适应性 新疆阿勒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不同生态分区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虎威 张福平 +1 位作者 燕玉超 雷声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6-273,共8页
利用2000—2014年MODIS EVI数据、27个气象站点逐月气温和降雨量、MOD16蒸散量数据,分析了山西省15年来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温、降水和蒸散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省植被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增速为2.6%·10a^(-1),不同生... 利用2000—2014年MODIS EVI数据、27个气象站点逐月气温和降雨量、MOD16蒸散量数据,分析了山西省15年来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温、降水和蒸散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山西省植被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增速为2.6%·10a^(-1),不同生态分区中Ⅱ东部大行山山地>Ⅲ中部盆地>Ⅳ西部山地>Ⅰ晋北山地>Ⅴ晋西黄土丘陵区。(2)山西省植被覆盖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其中东南部的EVI明显高于西北部,EVI频度图呈现"单峰结构",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呈现不变或增加趋势,显著面积比例为25.95%,严重退化面积比例为1.04%。(3)基于年尺度的EVI与降水、蒸散量呈正相关,与温度负相关,基于月尺度的EVI与气温、蒸散量呈显著正相关,蒸散量与EVI的相关性好于降水、温度单一因子,而降雨量对EVI变化存在一个阈值。(4)从生长季考虑,从春季到夏季各大生态区蒸散量与EVI均为正相关并且逐渐加强,秋季除Ⅲ中部盆地外其它自然区均为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 生态分区 蒸散量 气候因子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1984-2023年30m年最大植被指数数据集
3
作者 曾珂 慈萌瑶 +4 位作者 朱泓恺 张淑怡 王玥 张艺玟 刘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555-568,共14页
植被生长状况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城市化,导致大量自然地表和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植被面积和绿度大幅减少,对生态环境和空间资源造成压力。卫星遥感是对生态系统状况开展时空连续监测的有效工具,... 植被生长状况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城市化,导致大量自然地表和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植被面积和绿度大幅减少,对生态环境和空间资源造成压力。卫星遥感是对生态系统状况开展时空连续监测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生成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1984-2023年30 m分辨率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核归一化植被指数(Kernel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k NDVI)数据集,以反映区域植被生长状况及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为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采用线性插值和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波段进行平滑处理,有效去除光谱域中的噪音;此外,借助稳定长时间序列的影像产品MODIS13Q1对3个植被指数年最大值的出现时间分别进行验证,进一步增强数据的可读性和可用性。本数据集的构建可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长江三角洲 NDVI evi kNDVI 1984-2023 遥感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反演草地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54
4
作者 王正兴 刘闯 +1 位作者 赵冰茹 刘爱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6,共7页
利用2002年5-9月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NDVI及同期地上生物量(ANPP)资料,分别按照5个月份、4种草地类型、2种植被指数,建立了VI-ANPP的线性模型和幂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地面样地采样时间对模型影响较大,7月份模型相关性高,6,9月份... 利用2002年5-9月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NDVI及同期地上生物量(ANPP)资料,分别按照5个月份、4种草地类型、2种植被指数,建立了VI-ANPP的线性模型和幂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地面样地采样时间对模型影响较大,7月份模型相关性高,6,9月份相关性低.按照4种草地类型,草甸和典型草地模型相关性高,沙地和荒漠模型相关性低.按照植被指数,月份EVI-ANPP的相关性比NDVI-ANPP的相关性普遍提高,尤其是草地已经开始衰退的9月份;但草地类型EVI-ANPP的相关性只有在草甸和荒漠这两种草地中有明显改善,而在典型草地和沙地草地中相关性降低.按照不同模型类型,幂函数模型比线性模型的相关性普遍提高,只有当线性模型已经很好的草甸才例外.如果只使用5,7,8三个月的样地建立VI-ANPP模型,则相关性普遍提高.NDVI-ANPP线性模型的R2由原来的0.49增加为0.59,NDVI-ANPP幂模型的R2由原来的0.54增加为0.71;EVI-ANPP线性模型的R2由原来的0.52增加为0.63,NDVI-ANPP线性模型的R2由原来的0.55增加为0.73.在这种普遍增长趋势下,只有荒漠草地的EVI-ANPP线性模型的R2由原来的0.54降低为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 植被指数 地上生物量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ra与Aqua 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县级水稻总产遥感估算 被引量:4
5
作者 彭代亮 黄敬峰 +1 位作者 孙华生 王福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6-522,共7页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研究区域,在比较分析Terra卫星与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基础上,结合这两个卫星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250m、时间分辨率为16d的植被指数产品,建立水稻各主要生育期增强型植被指数平均值乘以水稻面积... 以湖南省醴陵市为研究区域,在比较分析Terra卫星与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基础上,结合这两个卫星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250m、时间分辨率为16d的植被指数产品,建立水稻各主要生育期增强型植被指数平均值乘以水稻面积的结果与乡镇级水稻总产的一次线性、二次非线性及逐步回归模型。通过误差分析,选择最优遥感拟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下一年水稻总产。结果显示,水稻种植区Terra卫星与Aqu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增强型植被指数有超过50%的偏差绝对值小于0.03;93.22%、99.50%的偏差绝对值分别小于0.08、0.10。水稻遥感拟合模型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小于0.1%,预测模型的估产结果比遥感拟合模型的拟合结果的误差大,但相对误差仍然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增强型植被指数 水稻 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水线的增强型植被指数快速提取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夏炯 侯柏成 +1 位作者 韩道军 马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27-2830,共4页
针对传统的并行方法难以对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提取链进行加速的问题,结合EVI提取算法的特点,依靠流水线在遥感影像多级连续处理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流水线模型的EVI快速提取算法。为了解决相邻处理阶段... 针对传统的并行方法难以对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提取链进行加速的问题,结合EVI提取算法的特点,依靠流水线在遥感影像多级连续处理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流水线模型的EVI快速提取算法。为了解决相邻处理阶段吞吐率的差异问题,在流水线相邻节点间加入双缓冲队列来存储节点处理的中间结果,进一步提高EVI提取算法各步骤并行度。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EVI快速提取算法的提取效率要高于传统的EVI多线程提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 遥感影像 增强型植被指数 双缓冲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对增强型植被指数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小茗 李瑞平 +3 位作者 李鑫磊 潘红梅 王向东 李玉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1,165,共9页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对作物生长的联合影响,以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主要种植作物(小麦、玉米、葵花)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增强型植被指数,野外试验获取0~20、0~4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及地下水埋深数据,构建双...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对作物生长的联合影响,以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主要种植作物(小麦、玉米、葵花)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增强型植被指数,野外试验获取0~20、0~4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及地下水埋深数据,构建双因素坐标系确定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含盐量对植被指数的联合响应,统计得出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含盐量及地下水埋深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5—6月小麦生长地下水埋深最适宜的范围分别为0.99~2.01、1.03~1.54 m,其对应的土壤含盐量分别为1.00~1.30、1.53~2.02 g·kg^(-1);(2)6—8月玉米生长地下水埋深最适宜的范围分别为1.56~1.80、1.82~2.00、1.43~2.31 m;其对应的土壤含盐量分别为1.24~1.68、1.25~1.55、0.98~1.40 g·kg^(-1);(3)7—8月葵花生长地下水埋深最适宜的范围分别为0.75~1.70、1.20~1.61 m,其对应的土壤含盐量分别为1.46~1.70、5.55~5.84 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土壤盐渍化 增强型植被指数 作物生长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 被引量:14
8
作者 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8-485,共8页
基于2005—2019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分析陕北地区E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9年,陕北地区植被EV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 基于2005—2019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分析陕北地区E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9年,陕北地区植被EV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2005—2019年,各环境因子对EVI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年平均降水量>干燥度指数>植被类型>地貌类型>≥10℃积温>土壤类型>坡度>年平均气温>高程>坡向。其中,年平均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解释力均在40%以上,是影响EVI变化的主要因子。各环境因子对陕北地区EVI变化的影响存在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 环境因子 驱动机理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从AVHRR-NDVI到MODIS-EVI 被引量:519
9
作者 王正兴 刘闯 HUETE Alfredo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79-987,共9页
目前应用广泛的植被指数 AVHRR- NDVI仍有一些缺陷 ,主要表现在 :(1 )在植被高覆盖区容易饱和 ,这除了红光通道就容易饱和外 ,主要是基于 NIR/Red比值的 NDVI算式本身存在容易饱和的缺陷 ;(2 )没有考虑树冠背景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3 ) N... 目前应用广泛的植被指数 AVHRR- NDVI仍有一些缺陷 ,主要表现在 :(1 )在植被高覆盖区容易饱和 ,这除了红光通道就容易饱和外 ,主要是基于 NIR/Red比值的 NDVI算式本身存在容易饱和的缺陷 ;(2 )没有考虑树冠背景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3 ) NDVI的比值算式和最大值合成算法 (MVC)确实消除了某些内部和外部噪音 ,但最终的合成产品仍然有较多噪音 ;(4) MVC不能确保选择最小视角内的最佳像元。所有这些 AVHRR- NDVI的局限性 ,在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MODIS)”的“增强型植被指数 (EVI)”产品中 ,都有不同程度改善。MODIS- EVI改善表现在 :(1 )大气校正包括大气分子、气溶胶、薄云、水汽和臭氧 ,而 AVHRR- NDVI仅对瑞利散射和臭氧吸收做了校正 ;这样 MODIS- EVI可以不采用基于比值的方法 ,因为比值算式是以植被指数饱和为代价来减少大气影响 ;(2 )根据蓝光和红光对气溶胶散射存在差异的原理 ,采用“抗大气植被指数 (ARVI)对残留气溶胶做进一步的处理 ;(3 )采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减弱了树冠背景土壤变化对植被指数的影响 ;(4)综合 ARVI和 SAVI的理论基础 ,形成“增强型植被指数 (EVI)”,它可以同时减少来自大气和土壤噪音的影响 ;(5 )采用“限定视角内最大值合成法 (CV-M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AVHRR—NDVI MODIS—evi 覆盖程度 植被 植被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植被指数的西北农业灌溉区生物量估算 被引量:11
10
作者 于嵘 蔡博峰 +1 位作者 温庆可 王长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144,314,共5页
利用新疆艾比湖农业灌溉地区MODIS EVI遥感影像数据和同期野外调查获得的75个样方生物量数据,对比分析了EVI与地表生物量多个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进而建立了EVI与农作物生物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地表农作物生物量与EVI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大... 利用新疆艾比湖农业灌溉地区MODIS EVI遥感影像数据和同期野外调查获得的75个样方生物量数据,对比分析了EVI与地表生物量多个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进而建立了EVI与农作物生物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地表农作物生物量与EVI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幂函数>指数方程>三次多项式方程>一元线性拟合方程,同时采用13个独立样方采样数据进行误差分析,证明幂函数模型拟合精度最高。因此采用幂函数模型对研究区农作物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在人工灌溉地区,作物生长茂盛,生物量分布于1~10 kg/m2区间;而在非浇灌地区,地表植被稀疏,多为耐旱耐盐碱植物,地表生物量多在1 kg/m2以下。西北农业灌溉地区地表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人工灌溉是影响地表农作物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区 植被指数 生物量 evi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高原不同海拔高度高寒草甸植被指数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沈振西 孙维 +4 位作者 李少伟 何永涛 付刚 张宪洲 王江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91-1598,共8页
藏北高寒草甸是全球高寒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植被类型之一。关于高寒草地植被指数与环境温湿度因子的关系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这限制了准确预测高寒草地植被生长对将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定量化高寒草地植被指数与... 藏北高寒草甸是全球高寒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植被类型之一。关于高寒草地植被指数与环境温湿度因子的关系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这限制了准确预测高寒草地植被生长对将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定量化高寒草地植被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利于预测将来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影响。该研究基于相关分析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藏北高原不同海拔高度(4300、4500和4700 m)的高寒草甸2011─2014年每年6─9月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差的相互关系。相关分析表明,3种海拔的NDVI(4 300 m:r=0.79,P=0.000;4 500 m:r=0.80,P=0.000;4 700 m:r=0.52,P=0.005)和EVI(4 300 m:r=0.61,P=0.001;4 500 m:r=0.66,P=0.000;4 700 m:r=0.53,P=0.004)都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显著增加;3种海拔的NDVI(4 300 m:r=-0.68,P=0.000;4 500 m:r=-0.56,P=0.002;4 700 m:r=-0.40,P=0.037)和EVI(4 300 m:r=-0.56,P=0.002;4 500 m:r=-0.49,P=0.008;4 700 m:r=-0.46,P=0.014)都随着饱和水汽压差的增加显著降低;植被指数与环境温湿度因子的相关系数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NDVI和EVI与环境温湿度因子的相关系数存在差异。多重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湿度一个因子解释了3种海拔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海拔4 300和4 500 m的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变异,而海拔4 700 m的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共同了解释了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变异,其中土壤湿度的贡献较大。因此,在藏北高寒草甸,植被指数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可能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NDVI和EVI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可能不同,土壤湿度主导着NDVI和EVI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归一化植被指数 增强型植被指数 藏北高原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勒河流域陆地水储量与植被指数的时空耦合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岳东霞 苗俊霞 +4 位作者 朱敏翔 周妍妍 邹明亮 陈冠光 郭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268-5278,共11页
干旱区水资源与植被生长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耦合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水文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02-2016期间GRACE卫星反演的陆地水储量变化(TWSA)和MODIS的增强... 干旱区水资源与植被生长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耦合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水文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02-2016期间GRACE卫星反演的陆地水储量变化(TWSA)和MODIS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两个指标开展了基于像元的流域水资源和植被状态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其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疏勒河流域的TWSA和EVI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以及趋势性规律;(2)在空间尺度上,基于像元的流域TWSA和EVI均呈明显的空间异质性;(3)在时空耦合关系方面,年均TWSA与EVI在流域整体尺度上呈中度负相关;在子分区尺度上,中部平原区呈高度负相关,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相关性不显著;在像元尺度上,年均TWSA与EVI呈高度负相关、中度负相关、低度负相关的像元分别占全流域的19%、32%和31%;仅有18%的像元呈低度正相关,说明疏勒河流域的TWSA与EVI的时空耦合关系复杂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尺度效应。研究结论将为疏勒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为实现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卫星 陆地水储量变化(TWSA)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时空耦合关系 疏勒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琳雅 黄晓东 +1 位作者 方金 梁天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6-1116,共11页
以位于青海和西藏两省内的青藏高原牧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统计分析不同草地类型2002-2008年的植被指数(MODIS-EVI)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2006年8月地面实测数据,研究草地植被指数与草地覆盖度、草群高度的关... 以位于青海和西藏两省内的青藏高原牧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统计分析不同草地类型2002-2008年的植被指数(MODIS-EVI)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2006年8月地面实测数据,研究草地植被指数与草地覆盖度、草群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地覆盖度和草群高度均与EVI呈高度正相关。各种草地类型的植被指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符合自然条件下植被的生长变化情况,植被特征相近的草地类型EVI差异较小,体现出不同草地类型地域上的连续性、过渡性和时空上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MODIS 增强型植被指数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中国森林植被E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铭鑫 李俊 +4 位作者 同小娟 于裴洋 王雅婷 史倩 王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850-10863,共14页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维持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动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指数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对优化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0年MODIS-EVI数据及气象数据,利用趋势...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维持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动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指数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对优化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0年MODIS-EVI数据及气象数据,利用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季植被指数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2001—2020年中国森林植被EVI以0.028/10a的速率增长,显著改善区占总面积的39.63%。生长季,植被指数与气温、降水量、太阳辐射和土壤湿度均呈正相关,其中土壤湿度对其影响最为显著,在中南地区尤为突出。EVI对各气候因子响应的时滞效应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六个区域EVI对气温的响应均不存在时滞效应;对太阳辐射响应的滞后期均为3个月;西北地区、西南地区EVI对降水量响应的滞后期分别为3个月、6个月,华东地区EVI对土壤湿度的响应滞后期为6个月,其余地区EVI对降水量和土壤湿度的响应均不存在时滞效应。整体上看,土壤湿度是影响生长季植被变化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长季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气候因子 时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指数的高分一号遥感影像火烧迹地提取评价 被引量:16
15
作者 廖瑶 李雪 +3 位作者 刘芸 黄林峰 田鹏举 谷晓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9-206,共8页
贵州省每年2—5月份是森林火灾高发期,火烧迹地提取是林火损失评估的基础,在林火生态气候研究、植被灾后恢复、保险理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兴仁市2019年2月发生的一次林火为例,介绍利用高分一号WFV影像开展植被指数提取贵州火... 贵州省每年2—5月份是森林火灾高发期,火烧迹地提取是林火损失评估的基础,在林火生态气候研究、植被灾后恢复、保险理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兴仁市2019年2月发生的一次林火为例,介绍利用高分一号WFV影像开展植被指数提取贵州火烧迹地的效果评估。经过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正射校正等预处理步骤对高分一号遥感影像进行处理,使用不同波段组合计算了研究区范围内的过火区识别指数(BA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全球环境监测指数(GEMI),比较了不同植被指数区分度,并计算了火烧迹地和其他类别的分离度。经区分度和分离度评估,BAI指数为区分火烧迹地和其他类别最优的植被指数。通过分析所有类别的BAI均值,选取水体样本的平均BAI指数作为BAI指数提取火烧迹地的阈值,最大限度提取出火烧迹地,并根据6.67 hm^(2)的面积阈值去除了绝大部分非火烧迹地,只剩下煤矿场地还混淆在火烧迹地里,并发现了提取火烧迹地的云阴影、水体为易混淆源,山体阴影为易漏提源。利用高分二号融合影像目视提取的火烧迹地,对高分一号BAI指数提取的火烧迹地进行精度评估,提取的制图精度、用户精度、总体精度均达到90%以上,Kappa系数为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 火烧迹地 过火区识别指数(BAI)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全球环境监测指数(GE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8年黄河流域生长季植被指数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62
16
作者 解晗 同小娟 +3 位作者 李俊 张静茹 刘沛荣 于裴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36-4549,共14页
黄河流域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其植被指数变化和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对该地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河流域2000—2018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加型植被指数和气象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和相关分... 黄河流域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其植被指数变化和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对该地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河流域2000—2018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加型植被指数和气象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两种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机制,探讨了NDVI与EVI在反映植被变化和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2000-2018年,黄河流域地区植被NDVI、EVI分别以0.059/10a、0.038/10a的变化率增加,空间上以显著改善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77.13%和75.27%,大多分布在1000-1500 m海拔处,中游地区改善较为良好,林地改善率最高。显著退化区域较小,主要分布在巴颜喀拉山西北部、西宁市、银川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太原市、西安市及关中盆地和洛阳市周边,建设用地退化率最高。在生长季期间,植被指数变化与气温和降水以正相关为主,气温滞后时间为1个月,降水滞后时间为3个月,都为草地最为相关;与辐射之间为负相关,滞后时间为3个月,其中林地最为相关。在0.05显著性检验水平下,驱动黄河流域生长季植被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为降水和辐射。整体上看降水对该地区植被变化影响较大。在时间和空间上,黄河流域地区NDVI比EVI反应植被变化更敏感,且与降水和辐射的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植被指数 气候因子 NDVI e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植被指数的TRMM数据降尺度及误差校正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寒博 韦梦思 +2 位作者 覃金兰 徐勇 窦世卿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4-223,共10页
[目的]对不同时间尺度的热带测雨卫星(TRMM)数据进行空间降尺度及误差校正研究,为华中地区洪涝灾害监测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主要借助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实现2001-2019年华中地... [目的]对不同时间尺度的热带测雨卫星(TRMM)数据进行空间降尺度及误差校正研究,为华中地区洪涝灾害监测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主要借助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实现2001-2019年华中地区TRMM数据的空间降尺度,并结合地理差异分析(GDA)和地理比率分析(GRA)对年、季和月的降尺度结果进行误差校正,通过气象站数据对校正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TRMM数据和气象站数据的决定系数(R 2)在年(0.630)、季(0.710~0.865)和月(0.637~0.875)尺度都表明了TRMM数据在华中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②通过GWR模型实现了TRMM数据空间分辨率由0.25°到1 km的降尺度转换,且TRMM EVI数据精度优于TRMM NDVI数据,说明华中地区TRMM数据与EVI的关系比NDVI更为密切;③对优选的TRMM EVI数据分别进行GDA,GRA校正,结果表明GDA校正结果优于GRA校正,且在降雨量越多的月份校正效果越好。[结论]在华中地区,EVI比NDVI更加适合TRMM数据降尺度研究。降尺度数据采用GDA校正比GRA校正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测雨卫星数据(TRMM)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降尺度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地理差异分析(GDA) 华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A/MERSI植被指数区域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金龙 张学艺 +3 位作者 李阳 韩颖娟 赵慧 李万春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7期32-34,共3页
为确定适用于宁夏不同类型区域的植被指数,基于研究区多时相FY-3A/MERSI和TERRA/MODIS数据,通过频率统计、误差分析方法比较了NDVI与EVI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宁夏全区,在低植被区EVI更有优势,在高植被区NDVI更有优势;②中部干旱带、南... 为确定适用于宁夏不同类型区域的植被指数,基于研究区多时相FY-3A/MERSI和TERRA/MODIS数据,通过频率统计、误差分析方法比较了NDVI与EVI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宁夏全区,在低植被区EVI更有优势,在高植被区NDVI更有优势;②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草地、旱地,在中度植被区,NDVI更有优势;③基于FY-3A/MERSI与TERRA/MODIS的EVI相关性高于NDVI、误差低于NDVI。比较FY-3A植被指数区域适用性为科学认识宁夏植被长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evi 植被指数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山东省植被指数影像数据库的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0-1892,1903,共4页
基于MODIS数据,利用ENVI软件分析处理得到山东省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影像数据,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分块、编码和建立索引,建立了山东省NDVI和EVI植被指数影像数据库,并可提供数据下载服务。
关键词 山东省 归一化植被指数 增强型植被指数 影像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生成高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思源 叶真妮 +2 位作者 毛勇伟 陈玉玲 曾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7-435,共9页
【目的】针对时空融合方法在遥感植被状况调查及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比对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STARFM)、增强型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ESTARFM)、回归拟合空间滤波和残差补偿模型(Fit-FC)和规则集回归树融合模型(RPRTM)等4种... 【目的】针对时空融合方法在遥感植被状况调查及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比对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STARFM)、增强型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ESTARFM)、回归拟合空间滤波和残差补偿模型(Fit-FC)和规则集回归树融合模型(RPRTM)等4种时空融合模型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融合效果。【方法】以三江源地区2块具有差异性地表特征的区域为研究样地,采用上述4种时空融合方法,融合空间分辨率30 m的Landsat 8影像和250 m时间步长16 d的MODIS NDVI数据,生成步长为16 d的30 m空间分辨率的NDVI数据。基于Landsat NDVI影像通过定性的目视判别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来评价不同融合模型结果的空间特征模拟效果,并以真实的MODIS NDVI时间动态为参考,分析了不同融合方法对地表植被动态特征的拟合效果。【结果】(1)关于空间特征的捕捉,在地表覆盖状况较复杂的区域,RPRTM融合效果最佳(R2=0.82);而对于输入影像差异较大的区域,ESTARFM融合效果最佳(R2=0.95)。(2)关于时间动态的捕捉,RPRTM针对不同的植被型均取得了最佳效果(R2为0.97~0.99)。(3)相对于模型输入数据的时空可比性,地表异质性对STARFM和ESTARFM融合效果的影响更大。【结论】4种时空融合模型能有效用于生成高时空分辨率的NDVI数据,不同模型其融合效果各有不同,RPRTM在复杂地表区域与模拟植被生长动态变化中均有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融合 归一化植被指数 增强型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 规则集回归树融合模型 回归拟合空间滤波和残差补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