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竞争机制的FMS分布式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时晓明 颜永年 俞新陆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33,共3页
分析比较FMS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重声、研究分布式控制系统在FMS中的应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引入“竞争机制”的方法来改善分布式系统整体性能的思想,并举例简要介绍有关竞争规则及算法的建立。
关键词 MFS 分布式控制系统 竞争机制 柔性制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NewSQL数据库数据协同持久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左顺 李永坤 许胤龙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现代NewSQL数据库为了提供数据的高可用性,通常会为数据提供多个副本,以便在某个副本不可用时,可以从其他的副本中获取数据。而在数据多副本的情况下,又需要考虑副本间的数据一致性问题,即在某一时刻不同客户端读取某个数据时得到的结... 现代NewSQL数据库为了提供数据的高可用性,通常会为数据提供多个副本,以便在某个副本不可用时,可以从其他的副本中获取数据。而在数据多副本的情况下,又需要考虑副本间的数据一致性问题,即在某一时刻不同客户端读取某个数据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因此引入了事务处理机制。在一个包含多个写操作的交互式事务处理过程中,由于数据存在多个副本,因此每个写入操作需要对所有的主备副本进行写入操作。然而主备副本通常分散在不同的机器上,因此会引入写远端副本的时延,其最终将会增大整个事务的处理时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数据协同持久化的方案,其主要思想是让客户端在本地缓存事务的写操作日志,在最终提交事务时,客户端首先将事务中的写操作日志进行持久化,并将该日志发送给事务的协调者节点,让协调者进行日志数据的分发处理,从而达到两者协同持久化事务数据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同步持久化方案,协同持久化方案不仅能降低交互式事务处理的时延,还能提高约38%左右的系统极限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数据库 并发控制 数据持久化 数据一致性 高数据竞争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Petri网的资源竞争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辛 韩江洪 黎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9-402,共4页
文章以随机Petri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资源竞争环境下的排队网络模型,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对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该模型对分布式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其估计算法可以较为全面的分析系统的性能,并能得到更为直观的综... 文章以随机Petri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资源竞争环境下的排队网络模型,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对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该模型对分布式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其估计算法可以较为全面的分析系统的性能,并能得到更为直观的综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PETRI网 分布式控制系统 竞争 稳态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竞争的时分多址MAC协议
4
作者 张本宏 吴浩浩 俞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4-159,共6页
车辆的高速移动及网络拓扑变化频繁等特性,使得可靠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仍难满足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低延迟和高吞吐量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竞争的时分多址MAC协议,将道路按照通信半径分段,周期性地为每个路段的车辆组织通信,每个通信... 车辆的高速移动及网络拓扑变化频繁等特性,使得可靠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仍难满足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低延迟和高吞吐量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竞争的时分多址MAC协议,将道路按照通信半径分段,周期性地为每个路段的车辆组织通信,每个通信周期根据功能分为静态段和动态段两部分,静态段使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通信,动态段用于新接入的车辆竞争静态段中的发送时隙。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DTMAC协议相比,该协议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吞吐量,降低车辆之间发生冲突的概率,减少新加入车辆发送数据的等待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自组织网络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分布式调度 通信竞争 时隙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802.11e动态自适应调整竞争窗口的算法
5
作者 朱艳飞 宋顺林 姜自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2-1104,共3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高负载状况下服务质量的性能,在原有的IEEE 802.11e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竞争窗口动态自适应调整的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时隙利用率因子估计网络当前负载状况,然后在不同优先级下根据时隙利用率... 为了进一步改善高负载状况下服务质量的性能,在原有的IEEE 802.11e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竞争窗口动态自适应调整的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时隙利用率因子估计网络当前负载状况,然后在不同优先级下根据时隙利用率动态调整竞争窗口,降低了信道接入的竞争,提高了网络的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实时业务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时延,显著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质量 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 竞争窗口 时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802.11协议的EDCC算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宏 李建东 +1 位作者 盛敏 李维英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34,共10页
该文对IEEE 80 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 .原有的DCC算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减少高负荷网络中各节点接入共享信道的碰撞次数 ,但其没有有效... 该文对IEEE 80 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 .原有的DCC算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减少高负荷网络中各节点接入共享信道的碰撞次数 ,但其没有有效地利用高负荷网络中连续两次发送时隙利用率的相关性对时隙利用率进行平滑处理 ,导致对时隙利用率的估值与现实中的结果存在偏差 .改进后的EDCC算法采用一维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α)平滑处理的方法 ,改进了原有DCC算法对时隙利用率估计方差较大的缺点 ,提高了DCC算法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协议 分布式协调功能 分布式竞争控制 增强型分布式竞争控制 ARMA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支持WLAN的接入算法研究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宏 李建东 +1 位作者 盛敏 李维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0,35,共6页
对IEEE80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改进后的EDCC算法采用一维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α)平滑处理的方法,克服了原有DCC算法对时隙利用率估... 对IEEE802 11协议的DCF功能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原有的DCC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增强型的DCC算法———EDCC算法.改进后的EDCC算法采用一维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α)平滑处理的方法,克服了原有DCC算法对时隙利用率估计方差较大的缺点,提高了DCC算法的性能,保持了原有算法的简单性、完全分布性、无开销性及其自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EDCC算法不但能够提高网络的通过率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网络的业务负荷,实现降低节点能源消耗的目的,性能优于原有的DCC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1协议 分布式协调功能 分布式竞争控制 增强型分布式竞争控制 ARMA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WLAN服务质量的MAC协议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11-113,共3页
提出一种提高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性能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描述该协议的工作机制,并对该协议传输实时语音数据时的平均延时和归一化吞吐率与802.11e的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作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所有负荷情况下该协议传输实时数... 提出一种提高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性能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描述该协议的工作机制,并对该协议传输实时语音数据时的平均延时和归一化吞吐率与802.11e的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作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所有负荷情况下该协议传输实时数据时性能优于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信道的利用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服务质量 介质访问控制 增强型分布式协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e EDCA在CFB模式下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志昊 李珊君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5期133-135,共3页
基于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快速发展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EEE提出的802.11e提供了对QoS的支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比分析了IEEE802拟软件,仿真网络中视频、音频和FTP数据流在不同MAC协议的网络中的性能表现,证实了IEEE802.1.1... 基于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快速发展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EEE提出的802.11e提供了对QoS的支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比分析了IEEE802拟软件,仿真网络中视频、音频和FTP数据流在不同MAC协议的网络中的性能表现,证实了IEEE802.1.11中原有的DCF和IEEE802.11e中的EDCA这两种MAC接入机制;然后运用NS网络模1e EDCA能提供QoS支持,提升WLAN性能。对IEEE802.11e EDCA的CFB模式下各种参数的网络表现进行了仿真,证明CFB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但是在TXOP等参数的选择上还要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802.11e 增强型分布式协调接入 竞争空闲脉冲 发送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