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增强型体外反搏在男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
翟嘉文
玄绪军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多维0/1D-3D耦合模型的PCI术后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的血流动力学响应研究 |
王志博
许璇昊
张琦
伍贵富
田帅
|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应力环境影响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
杜健航
伍贵富
郑振声
戴刚
冯铭哲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4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 |
周国强
黄宗青
肖剑伟
张娟
刘淑娟
王玉光
晏晓琨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5
|
增强型体外反搏增加心脏骤停犬颈总动脉血流量 |
刘荣
廖晓星
李欣
胡春林
魏红艳
冯铭哲
伍贵富
戴刚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6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 |
刘韶瑞
李小敏
陈慧
田臻
卫国红
谢强
朱文珲
骆荣江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7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观察 |
刘韶瑞
马翠萍
骆荣江
卫国红
谢强
廖瑞端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8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
李公信
江玲
刘芃
缪绯
张培东
刘映峰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9
|
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熊艳
何小洪
罗景云
马虹
谢强
方典秋
刘东红
王奎健
伍贵富
陈国伟
郑振声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0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
陆丽
吴伟康
张苗青
郑振声
谢焕娣
詹澄扬
|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12
|
|
11
|
耳穴压豆加心可舒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中的应用 |
郭晓梅
刘艳军
翟瑶瑶
|
《辽宁中医杂志》
|
2023 |
6
|
|
12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患者眼压的影响 |
朱文珲
张焰
方意昀
廖鹰
廖瑞端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3
|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药物治疗眼部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
史健
许前
|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增强型体外反搏在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康复训练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刘苗苗
樊俊雅
刘贞
张照
黄鑫
张辉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68
|
|
15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的影响 |
刘贞
赵佳佳
樊俊雅
张照
刘苗苗
张辉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20
|
|
16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蔡晓娜
何益平
翟小亚
彭放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7
|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强度间歇训练对冠心病心肺储备能力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
钟玲
邢军
赵保礼
王翠华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9
|
|
18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
黄鑫
赵佳佳
樊俊雅
刘贞
张照
刘苗苗
张辉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25
|
|
19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
周国强
黄宗青
肖剑伟
王玉光
晏晓琨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20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的影响 |
周国强
黄宗青
张志
肖剑伟
张娟
王玉光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