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用于伏马菌素B_1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贝贝 于斐 +2 位作者 玉崧成 刘利娥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1,共6页
以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及化学发光为基础,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伏马菌素B_1(FB_1)为半抗原、鲁米诺-H_2O_2为发光底物,对羟基联苯为化学发光增强剂,建立了一种新型的FB_1快速检测方法——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相关系数R为0.... 以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及化学发光为基础,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伏马菌素B_1(FB_1)为半抗原、鲁米诺-H_2O_2为发光底物,对羟基联苯为化学发光增强剂,建立了一种新型的FB_1快速检测方法——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相关系数R为0.991 6,线性范围为200~1 400μg/L,检测限为91.3μg/L.在不同的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85.9%~115.4%,与之相对应的板内RSD为9.1%~10.2%(n=6),板间RSD为10.6%~12.4%(n=6),与其他真菌毒素交叉反应率较低.与传统的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检测快速,能够用于大批量实际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 伏马菌素B1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花生过敏原Ara h 2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耀 郭开通 +7 位作者 王成宾 宋乾召 李才云 葛梦鋆 蔡文锦 孙亚宁 邢云瑞 胡骁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66-272,共7页
Ara h 2是花生主要过敏原之一,为开发食物中Ara h 2过敏原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减少因误食导致花生过敏事件的发生,该研究采用鼠源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兔源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通过棋盘法优化抗体工作浓度,建立了一种检测花生... Ara h 2是花生主要过敏原之一,为开发食物中Ara h 2过敏原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减少因误食导致花生过敏事件的发生,该研究采用鼠源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兔源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通过棋盘法优化抗体工作浓度,建立了一种检测花生过敏原Ara h 2的间接双抗夹心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85 ng/mL,线性范围为3.12~200 ng/mL,添加回收率为78.30%~94.3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且特异性良好,与其他常见食物过敏原无交叉反应。该方法与相同抗体所建立的间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相比,在灵敏度上表现出一定优势。该研究开发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可对花生食品生产过程中和消费前的Ara h 2过敏原成分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花生过敏原 Ara h 2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水产品药物残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萨仁托雅 张峰 +1 位作者 郑有虎 卢亚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6-491,共6页
对检测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和氯霉素(CAP)药物残留的两种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EIA)和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药物残留检测中,CLEIA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均优于ELISA法,且两... 对检测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和氯霉素(CAP)药物残留的两种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EIA)和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药物残留检测中,CLEIA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均优于ELISA法,且两种免疫分析法的添加回收率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用CLEIA法检测AOZ的检出限为0.01μg/kg,线性范围为0.01~2.56μg/kg,检测CAP的检出限为0.016μg/kg,线性范围为0.025~6.400μg/kg;用ELISA法检测AOZ的检出限为0.1μg/kg,线性范围为0.10~1.62μg/kg,检测CAP的检出限为0.05μg/kg,线性范围为0.05~4.05μg/kg;用CLEIA法检测CAP的批内变异系数(RSD)为5.5%~11.3%,批间RSD为12.3%~20.9%,检测AOZ的批内RSD为6.6%~11.1%,批间RSD为15.6%~18.3%。研究表明,用CLEIA法检测水产品药物残留较ELISA法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虽然检出CAP和AOZ的变异系数均高于ELISA法,但仍符合《兽药残留酶联免疫试剂(盒)备案参考评判标准》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免疫分析 氯霉素 呋喃唑酮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少文 羿利华 +3 位作者 孙远明 雷红涛 柳春红 沈玉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8-183,共6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为研究目标,以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半抗原,通过重氮法偶联载体蛋白并免疫动物,制备针对DEP的特异性兔多克隆抗体。通过棋盘滴定法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的实验参数,即包被抗原浓度... 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为研究目标,以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半抗原,通过重氮法偶联载体蛋白并免疫动物,制备针对DEP的特异性兔多克隆抗体。通过棋盘滴定法和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的实验参数,即包被抗原浓度为50ng/mL,4℃环境下包被12h;抗体用T液稀释;药物缓冲液选用pH5.4、0.005mol/L的PBS缓冲液;酶标二抗用P液稀释,稀释度为1/3000;反应时间是:一抗:二抗=30min:40min。基于此建立了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检测DEP。该方法对DEP的最低检测限(LOD)为3.09ng/mL,检测范围(IC20~IC80)为5.93—42.03ng/mL,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6.57ng/mL,与14种结构类似物及功能类似物交叉反应均远低于0.5%,通过对白酒样品添加回收率的测定,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适用于白酒中DEP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化学发光免疫 间接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同时检测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30
5
作者 邹茹冰 柳颖 +3 位作者 王双节 张亚 郭逸蓉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5,共9页
利用能同时识别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的宽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同时测定这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比较了间接竞争(ic-CLEIA)和直接竞争(dc-CLEIA)2... 利用能同时识别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的宽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同时测定这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比较了间接竞争(ic-CLEIA)和直接竞争(dc-CLEIA)2种反应模式,优化了相关理化参数,确立了最适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间接竞争CLEIA法检测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的抑制中浓度(IC_(50))分别为5.57、2.30和2.62μg/kg,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39~100、0.39~25和0.39~25μg/kg;直接竞争CLEIA法检测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的抑制中浓度(IC_(50))分别为5.43、1.34和1.24μg/kg,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39~100、0.10~25和0.10~25μg/kg。所建立的CLEIA方法基本能满足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在谷物和果蔬中最大残留限量的检测要求,为研制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试剂盒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有机磷农药 残留 单克隆抗体 宽谱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38
6
作者 门守山 商发奎 +2 位作者 韩春花 宋金香 韩景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采用新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雅培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共计66 298份;对TP-ELISA法阴性而TP-CMIA法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期采用新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雅培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共计66 298份;对TP-ELISA法阴性而TP-CMIA法阳性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证。结果:在66 29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中,TP-ELISA法检出250份阳性,阳性率0.38%;TP-CMIA法检出297份阳性,阳性率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不一致的4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TP-WB法检测确证,有32份阳性,15份阴性,而TP-ELISA法全阴性。结论:TP-CMIA法敏感性高于TP-ELISA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检测快速,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筛查 化学发光 免疫印迹法 免疫吸附法 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禽肉中金刚烷胺和氯霉素残留 被引量:22
7
作者 许小炫 苏晓娜 +6 位作者 谭庶 钟翠丽 曾道平 张燕 徐振林 王序 杨金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5-312,共8页
为快速检测禽肉中残留的金刚烷胺和氯霉素,结合高效的前处理方法,建立检测金刚烷胺和氯霉素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ndirect competitive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CLEIA)。对包被原与抗... 为快速检测禽肉中残留的金刚烷胺和氯霉素,结合高效的前处理方法,建立检测金刚烷胺和氯霉素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ndirect competitive chemiluminescenc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CLEIA)。对包被原与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竞争时间、酶标二抗稀释倍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刚烷胺的IC50为0.33μg/L,线性范围为0.06~1.77μg/L;氯霉素的IC50为0.039μg/L,线性范围为0.010~0.179μg/L。样品经乙酸乙酯和碳酸钾溶液提取后,取上清液用氮气吹干,净化后进行检测。金刚烷胺和氯霉素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55%~105.14%和92.00%~112.50%,变异系数均低于10.48%,且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与仪器方法相关性良好(R2>0.98),表明建立的ic-CLEIA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该方法将为涉及多种药物残留的免疫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应的前处理技术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肉 金刚烷胺 氯霉素 化学发光免疫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增强液的发光性能及其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包德泉 刘一兵 +3 位作者 官国英 王玉肖 韩世泉 罗志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 /鲁米诺 /增强剂 /过氧化氢 (HRP/luminol/enhancer/H2 O2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中 ,加入一系列辅助试剂 ,获得了一种灵敏度高、发光持续稳定、可长期贮存的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增强液。该增强液灵敏度为 2 4amol/孔 ,发光...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 /鲁米诺 /增强剂 /过氧化氢 (HRP/luminol/enhancer/H2 O2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中 ,加入一系列辅助试剂 ,获得了一种灵敏度高、发光持续稳定、可长期贮存的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增强液。该增强液灵敏度为 2 4amol/孔 ,发光半衰期为 4 0min ,工作液在室温可稳定存放 1个月 ,在 37℃下可稳定存放 14d。在此基础上 ,在TSH BASECLEIA和AFPECLEIA上进行了应用。TSH BASE CLEIA测量范围为 0 17~ 35mIU/L ,信噪比大于 5;分析灵敏度为 0 0 4mIU/L ,功能灵敏度为0 0 6mIU/L ;批内变异系数为 2 96 %~ 5 0 5% ,批间变异系数为 4 0 1%~ 7 56 % ;回收率为 10 1%~119% ;稀释实验相关方程为y =4 4.6 50x + 0 .352 ,r =0 .996 ;与BayerACS :180系统进行方法学比较 ,相关方程为 y=0 .889x - 0 .351,r =0 .984。AFPECLEIA测量范围为 5~ 2 0 0 0ng/mL ,信噪比大于 4。动力学实验表明 ,加入发光液之后 15min测量 ,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增强 发光性能 免疫分析 灵敏度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波 柳心梅 +3 位作者 卢迪莎 程勇健 罗林 肖治理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74-1481,共8页
以吡虫啉原药和3-巯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吡虫啉半抗原,通过活泼酯法将其与载体蛋白钥孔血蓝蛋白(KLH)、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得到完全抗原,经免疫Balb/c雌性小鼠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吡虫啉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用于吡虫啉检测的间... 以吡虫啉原药和3-巯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吡虫啉半抗原,通过活泼酯法将其与载体蛋白钥孔血蓝蛋白(KLH)、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得到完全抗原,经免疫Balb/c雌性小鼠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吡虫啉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用于吡虫啉检测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ic-CLEIA)。优化了方法的包被原稀释倍数、抗体稀释倍数、缓冲液种类、缓冲液的pH值、一抗竞争反应时间、酶标二抗稀释倍数等条件,最适条件为:包被原质量浓度62.50 ng/mL(稀释16000倍),抗体质量浓度103.12 ng/mL(稀释64000倍),缓冲液PBS(pH 7.4),抗原与抗体竞争反应时间30 min,酶标二抗稀释倍数1∶7000。结果表明,在最适条件下该方法的检出限(IC_(10))为0.03 ng/mL,IC_(50)为0.57 ng/mL,线性检测范围(IC_(20)~IC_(80))为0.083~3.99 ng/mL。与氯噻啉的交叉反应率为2.2%,与噻虫胺、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啉、噻虫嗪5种吡虫啉结构类似物无明显交叉反应。对黄瓜和苹果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2.0%~11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与HPLC仪器方法相关性良好(r^(2)=0.989)。结果表明,所建立的ic-CLEI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食品中吡虫啉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单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苏丹红Ⅰ 被引量:15
10
作者 范艳 孟玮 +4 位作者 朱立鑫 刘仁荣 许龙 裘雪梅 杨帆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为检测食品中苏丹红Ⅰ残留,建立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法。通过优化包被抗原中本抗原与载体物质的量比、包被抗原质量浓度、抗体稀释比例,建立竞争抑制曲线。线性范围为0.156~5 ng/m... 为检测食品中苏丹红Ⅰ残留,建立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法。通过优化包被抗原中本抗原与载体物质的量比、包被抗原质量浓度、抗体稀释比例,建立竞争抑制曲线。线性范围为0.156~5 ng/m L,最低检测限为0.078 9 ng/m L,IC50为0.679 ng/m L。CLEIA回收率为75.08%~112.18%,变异系数为8.89%~15.61%;通过与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进行比较,在相同抗原抗体质量浓度条件下,CLEIA法测定的IC50较ELISA方法降低3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免疫吸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检测鱼虾中氯霉素残留 被引量:15
11
作者 高彬文 张素霞 +2 位作者 沈建忠 王战辉 刘金凤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化学发光分析 光电检测技术 氯霉素残留 免疫 鱼虾 放射免疫分析 免疫分析 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水产品中残留的麻醉剂丁香酚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强 王旭峰 +2 位作者 赵东豪 张英霞 黄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360,共7页
将丁香酚(Eul)与4-溴丁酸叔丁酯进行衍生化反应,合成了半抗原4-(4-烯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丁酸(Eul-4-Tbl)。通过偶联载体蛋白并免疫动物后获取丁香酚多克隆抗体,建立了丁香酚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ic-CLEIA)。水产样品... 将丁香酚(Eul)与4-溴丁酸叔丁酯进行衍生化反应,合成了半抗原4-(4-烯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丁酸(Eul-4-Tbl)。通过偶联载体蛋白并免疫动物后获取丁香酚多克隆抗体,建立了丁香酚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ic-CLEIA)。水产样品经乙腈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用于测定。结果表明,ic-CLEI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原质量浓度为0.125μg/mL,抗体稀释40000倍,抗体反应时间为30 min,药物稀释液为PBS。该方法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1.28μg/L,检测线性范围为0.25~6.43μg/L,检出限(LOD,IC_(10))为0.11μg/L。样品中丁香酚的加标回收率为76.6%~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9%~12%,测定结果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04),可用于水产品中麻醉剂丁香酚残留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麻醉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多克隆抗体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邱云青 王伟 李凤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32-435,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OA)快速灵敏化学发光酶免疫方法。方法: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OA-BSA抗原的包被质量浓度、包被量以及一抗和二抗的工作稀释度,建立间接竞争抑制曲线,确定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回收率。结果:确定的检测工作条件... 目的:建立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OA)快速灵敏化学发光酶免疫方法。方法: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OA-BSA抗原的包被质量浓度、包被量以及一抗和二抗的工作稀释度,建立间接竞争抑制曲线,确定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回收率。结果:确定的检测工作条件为:OA-BSA最佳包被质量浓度60ng/mL,抗OA单克隆抗体的最佳工作稀释度1:400,校正曲线线性范围6~400ng/mL,赭曲霉毒素的检出限为0.02ng/mL,50%抑制质量浓度145ng/mL,在100~2000ng/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范围为83.6%~105.8%。用所建方法对质控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符合率达到100%。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食品中OA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星 许杨 何庆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4-208,共5页
建立了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该方法IC50为112 pg/mL,检出限是2.47 pg/m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03%和14.7%。在大米和小麦样本中添加浓度1.5~6μg/kg的OTA标品,平均回收率在66.97%~97... 建立了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该方法IC50为112 pg/mL,检出限是2.47 pg/mL,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03%和14.7%。在大米和小麦样本中添加浓度1.5~6μg/kg的OTA标品,平均回收率在66.97%~97.96%之间,与其他常见真菌毒素未见交叉反应。将该方法应用于30份谷物样本(包括20份大米样本和10份小麦样本)中OTA的检测,检测结果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的相关系数R2=0.942 4。该方法简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谷物中OT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β-兴奋剂化学发光酶免疫试剂盒分析检测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宁霄 张伟清 +2 位作者 梁瑞强 曹进 张庆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8-242,共5页
选取3种市售β-兴奋剂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检测试剂盒,从线性关系、灵敏度、选择性、检出限、准确度、重复性及变异性等方面进行实验,并经农业部1025号公告—18—2008中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验证比较,初步建立了一套化学发光酶免疫... 选取3种市售β-兴奋剂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检测试剂盒,从线性关系、灵敏度、选择性、检出限、准确度、重复性及变异性等方面进行实验,并经农业部1025号公告—18—2008中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验证比较,初步建立了一套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检测试剂盒质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沙丁胺醇、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3种试剂盒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分别为0.7、1.8、1.0 ng/mL,检出限分别为0.2、0.1、0.2 ng/mL,猪肝、猪肉和牛肉的回收率在81.9%-115.2%之间,重复性变异系数为3.3%-9.7%,批间变异系数为9.9%-16.5%,交叉反应率均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可以用于猪肝、猪肉、牛肉样品中沙丁胺醇、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盐酸克伦特罗 莱克多巴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试剂盒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中三唑磷农药残留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丽华 金茂俊 +5 位作者 杜鹏飞 金芬 邵华 佘永新 王珊珊 王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8-765,共8页
运用棋盘法确定直接竞争CLEIA法抗体和酶标半抗原的最适工作浓度,以4-(咪唑-1-基)苯酚(4-IMP)作为增强剂,运用L2,(5^6)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增敏液配方,建立了农产品中三唑磷农药残留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优化的最适工作条... 运用棋盘法确定直接竞争CLEIA法抗体和酶标半抗原的最适工作浓度,以4-(咪唑-1-基)苯酚(4-IMP)作为增强剂,运用L2,(5^6)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增敏液配方,建立了农产品中三唑磷农药残留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优化的最适工作条件:抗体包被浓度为2.0μg/mL,酶标半抗原浓度为0.006μg/mL;增敏液最佳配方为:6.4%DMF,0.01mmol/LpH9.0的Tris—HCl缓冲液,0.6mmol/L鲁米诺,2mmol/LH202,1mmol/L4-IMP。优化后方法灵敏度为0.489ng/mL,线性范围为0.16—20.00ng/mL,相关系数为0.9964。该方法能实现对苹果、节瓜、大米、柑橘、荔枝及甘蓝等样品中三唑磷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2.8%-118.4%,与GC—MS法的相关性(r2)为0.957。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农产品中三唑磷农药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增敏液 三唑磷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ANT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丽民 贺广彩 +2 位作者 陈杞 董长安 龚贻芬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本文报道了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ANT的实验研究.兔抗ANT抗血清滴度1/500~1/104,ANT检测范围0~10μg/ml.
关键词 免疫 ANT 梯恩梯 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抗原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学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雪峰 刘一兵 +4 位作者 贾娟娟 许文革 李子颖 陈永利 韩世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应用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体系建立定量测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的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测量范围为1.5~80μg/L,灵敏度为0.12μg/L,批内变异<5%,批间变异<15%。回收率为83.8%~118.7%,稀释实验测定值与稀释度呈... 应用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体系建立定量测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的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测量范围为1.5~80μg/L,灵敏度为0.12μg/L,批内变异<5%,批间变异<15%。回收率为83.8%~118.7%,稀释实验测定值与稀释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本方法与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的相关方程y=1.07x+0.68,相关系数r=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沙栩正 邹应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6-340,共5页
叙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及特点,从发光底物、增强剂、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及其他方面,对鲁米诺类化合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34篇。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发光底物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它酮代谢物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月霞 王瑞 +2 位作者 黄登宇 王云贵 李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1-75,86,共6页
采用以对碘苯酚为增强剂的鲁米诺-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建立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它酮代谢物5-吗啉甲基-2-氨基-2-僫唑烷基酮(AMOZ)残留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dc-CLEIA)。结果表明:此方法IC50为0.62 n... 采用以对碘苯酚为增强剂的鲁米诺-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建立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它酮代谢物5-吗啉甲基-2-氨基-2-僫唑烷基酮(AMOZ)残留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dc-CLEIA)。结果表明:此方法IC50为0.62 ng/m L,检测限为15.52 pg/m L,线性范围0.038~9.78 ng/m L,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中抗体除了与呋喃它酮原药有一定交叉外,与其他结构类似物无交叉,表现了良好的特异性;鸡肉样品添加回收率为83%~94%,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为实际动物组织中AMOZ残留提供了便捷、准确、快速筛查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它酮代谢物 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鸡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