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对猪肉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硕 李细芬 +3 位作者 生威 张燕 杨泽琳 方国臻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建立了猪肉中克伦特罗(CLB)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dc—CLEIA)方法。通过优化离子强度、pH值确立了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的标准曲线,优化后dc—CLEIA的检出限可达0.02μg/L。猪肉中的盐酸克伦特罗用高氯酸提取、SPE净化后绘制... 建立了猪肉中克伦特罗(CLB)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dc—CLEIA)方法。通过优化离子强度、pH值确立了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的标准曲线,优化后dc—CLEIA的检出限可达0.02μg/L。猪肉中的盐酸克伦特罗用高氯酸提取、SPE净化后绘制基质曲线,基质曲线与标准曲线吻合,说明基质影响基本消除。测定0.10、1.0、5.0μg/kg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83%~98%,批内与批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进一步研究了dc—CLEIA与HPLC两种方法测定猪肉样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r=0.9647,说明所建立的直接化学发光酶免疫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竞争 化学发光免疫 克伦特罗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牛奶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源珍 生威 +3 位作者 刘恩梅 韩静 秦沛 王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78-81,共4页
建立可同时检测牛奶中氧氟沙星(OFL)、麻保沙星(MAR)、氟罗沙星(FLE)残留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dc—CLEIA),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3、0.04ng/mL。牛奶中的氧氟沙星、麻保沙星、氟罗沙星用7.5%的三氯乙酸提... 建立可同时检测牛奶中氧氟沙星(OFL)、麻保沙星(MAR)、氟罗沙星(FLE)残留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dc—CLEIA),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3、0.04ng/mL。牛奶中的氧氟沙星、麻保沙星、氟罗沙星用7.5%的三氯乙酸提取,测定200、100、50、20、10ng/mL5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平均回收率在75.4%-94.1%之间。HPLC与dc—CLEIA测定的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所建立的dc—CLEIA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麻保沙星 氟罗沙星 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田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金沙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LIA及综合检查,以综合检查诊断结果为...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金沙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LIA及综合检查,以综合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LISA、CLIA诊断HBV感染的效能。结果:综合诊断结果显示,HBV感染阳性50例,阴性10例。CLIA检测HBV核心抗体、HBV表面抗体、HBV e抗原、HBV e抗体、HBV表面抗原的阳性符合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应用于HBV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稳定检出血清标志物,可为HBV感染的诊断及后续临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免疫吸附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猪肉中磺胺嘧啶 被引量:7
4
作者 楚金申 许杨 +2 位作者 何庆华 王刘花 卢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4-129,共6页
建立一种检测猪肉中磺胺嘧啶的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采用改良的过碘酸钠法制备酶标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作为化学发光体系。经优化该方法检测条件为:利用柠檬酸缓冲液稀释抗原包被质... 建立一种检测猪肉中磺胺嘧啶的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采用改良的过碘酸钠法制备酶标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作为化学发光体系。经优化该方法检测条件为:利用柠檬酸缓冲液稀释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0.8μg/mL,酶标抗体2000倍稀释,竞争反应25min;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2.96ng/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8.32%,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3.4%,以猪肉为样品的分析回收率为75.6%~103.7%,与其他结构类似物未见明显交叉,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22、检测线性范围为4.14~244ng/mL、检测时间为25min,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 辣根过氧化物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猪肉中的氯霉素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玲 管笛 +3 位作者 周欣 高书涛 臧晓欢 魏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5-309,共5页
建立以磁性微球为固定相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定量检测猪肉中的氯霉素含量。此方法为在微孔中加入羊抗鼠磁性微球、样品和抗体,反应一定时间,之后补加酶标抗原,继续反应一定时间后清洗磁珠,加入发光液反应10 min后分析测定。通过磁珠用... 建立以磁性微球为固定相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定量检测猪肉中的氯霉素含量。此方法为在微孔中加入羊抗鼠磁性微球、样品和抗体,反应一定时间,之后补加酶标抗原,继续反应一定时间后清洗磁珠,加入发光液反应10 min后分析测定。通过磁珠用量、酶标抗原量、抗体量和反应模式的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检测猪肉中氯霉素的磁性化学发光酶免疫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13μg/kg,线性范围在0.060~2.421μg/kg之间,回收率在85.24%~93.5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 氯霉素 磁性微球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薛海玲 曾昭伟 +1 位作者 孙兰菊 常艳敏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46-50,共5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采用RFQ-RT-PCR检测HCV RNA。529例健康查...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采用RFQ-RT-PCR检测HCV RNA。529例健康查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精密度试验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精密度,绘制浓度与S/CO曲线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灵敏度。特异度实验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特异度。根据719例份(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529例健康查体者)空腹促凝血HCV-Ab检测结果,比较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阴性、阳性一致率及总一致率。结果 190例份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中,CMIA法检测HCV-Ab阳性、阴性分别为190、0例,ELISA法分别为145、45例。529例份健康查体者标本中CMIA法检测阳性、阴性分别为0、529例,ELISA法分别为156、563例。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内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 70%±0. 27%、7. 11%±0. 90%(P <0. 05),水平2分别为19. 10%±0. 59%、22. 08%±2. 22%(P <0. 05),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间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 64%±0. 16%、6. 71%±0. 81%(P <0. 05),水平2分别为19. 11%±0. 48%、21. 39%±1. 67%(P <0. 05)。CMIA法检测HCV-Ab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P <0. 05)。CMIA法与ELISA法检测HCV-Ab阴性一致率为97. 92%,阳性一致率为72. 32%,总一致率为92. 21%,两者一致率比较,χ2=4. 400,P <0. 05;CMIA与ELISA法HCV R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4. 21%和46. 32%,CMIA法的HCV RNA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法(χ2=51. 045,P <0. 05)。结论与ELISA法比较,CMIA法测定HCV-Ab的精密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免疫吸附 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江 许杨 +1 位作者 楚金申 谢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应用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0.09 ng/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9.1... 应用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0.09 ng/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9.1﹪,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4.7﹪,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9.6﹪~97.6﹪,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884,检测线性范围为0.104~1.69 ng/mL,检测时间为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ZEN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CLEI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它酮代谢物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月霞 王瑞 +2 位作者 黄登宇 王云贵 李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1-75,86,共6页
采用以对碘苯酚为增强剂的鲁米诺-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建立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它酮代谢物5-吗啉甲基-2-氨基-2-僫唑烷基酮(AMOZ)残留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dc-CLEIA)。结果表明:此方法IC50为0.62 n... 采用以对碘苯酚为增强剂的鲁米诺-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建立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它酮代谢物5-吗啉甲基-2-氨基-2-僫唑烷基酮(AMOZ)残留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dc-CLEIA)。结果表明:此方法IC50为0.62 ng/m L,检测限为15.52 pg/m L,线性范围0.038~9.78 ng/m L,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中抗体除了与呋喃它酮原药有一定交叉外,与其他结构类似物无交叉,表现了良好的特异性;鸡肉样品添加回收率为83%~94%,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为实际动物组织中AMOZ残留提供了便捷、准确、快速筛查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它酮代谢物 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鸡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唑酮代谢物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登宇 高文静 +3 位作者 黄种乾 高丽霞 冯敏 杨秀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94-299,共6页
建立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利用对醛基苯甲酸(4-CBA)将AOZ衍生化为CPAOZ,利用活化酯法将CPAOZ与卵清蛋白(OVA)偶联,生成完全抗原CPAOZ-OVA。对包被原与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封闭液浓度... 建立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利用对醛基苯甲酸(4-CBA)将AOZ衍生化为CPAOZ,利用活化酯法将CPAOZ与卵清蛋白(OVA)偶联,生成完全抗原CPAOZ-OVA。对包被原与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封闭液浓度、竞争时间、酶标二抗稀释倍数进行优化,建立标准曲线,同时对方法的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被抗原最佳稀释倍数为2000倍,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为20000倍、封闭液为2%脱脂乳粉、竞争时间为2 h、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4000倍;线性范围是0.075~7.396 ng/m L,半抑制浓度IC_(50)为0.74 ng/m L,对呋喃唑酮原药的交叉反应率为23.4%,与其他结构类似物及衍生化试剂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为监管部门对于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AOZ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唑酮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 动物源性食品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5
10
作者 林静 罗伟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7期138-141,共4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患者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0例疑似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接受诊断的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根据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所...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患者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0例疑似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接受诊断的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根据血清学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所有疑似乙肝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5例;实验组应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而酶联免疫法应用于对照组,将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62.22%)明显低于实验组的阳性检测率(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血清分析结果均低于实验组,且在不同浓度下检测,实验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疑似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率、检测精确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法,且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的检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化学发光 血清学检验 乙肝病毒 检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效果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秀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对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效果。方法 20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对200份血清分别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种乙肝病毒标... 目的对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效果。方法 20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对200份血清分别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种乙肝病毒标志物,比较两种方法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率及灵敏度。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e抗体(HBeAb)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结论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免疫吸附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ELISA用于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华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9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和ELISA在丙型肝炎抗体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接收的丙型肝炎患者3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166例,抽取患者血液,检测其丙型肝炎抗体。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ELISA法的...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和ELISA在丙型肝炎抗体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接收的丙型肝炎患者3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166例,抽取患者血液,检测其丙型肝炎抗体。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ELISA法的检测其阳性检出率,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其阳性检出率。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该抗体为97.6%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法的92.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抗AMA-M2抗体的概率是78.3%,明显高于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12.7%;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对于抗3 E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72.9%,明显高于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13.3%;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阳性抗SP100抗体概率是38.0%,明显高于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14.5%;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阳性抗PML抗体概率为56.0%,高于ELISA法的11.4%;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出阳性抗GP210抗体的概率为48.2%,明显高于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6.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阳性检出率明显的好于ELISA法检测,可以推广于丙型肝炎抗体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 ELISA 丙型肝炎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光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1期160-161,共2页
目的:研究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分别采用化学... 目的:研究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对其进行HBV血清学检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HBsAb、HBeAb、HBsAg、HBeAg、HBcAb的阳性检出率及用这两种检测方法对其进行HBV血清学检测时的最低检测限值。结果:用化学发光法对这68例患者进行HBV血清学检测时其HBeAb和HBsAg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用酶联免疫法对其进行HBV血清学检测时其HBeAb和HBsAg的阳性检出率,P<0.05。用化学发光法对这68例患者进行HBV血清学检测时的最低检测限值低于用酶联免疫法对其进行HBV血清学检测时的最低检测限值,P<0.05。结论:与用酶联免疫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血清学检测相比,用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HBV血清学检测可提高其HBeAb和HBsAg的阳性检出率,且最低检测限值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免疫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14
作者 楚金申 许杨 +1 位作者 何庆华 卢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07-410,共4页
应用抗脱氧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谷物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10.7ng/mL,批内变异系... 应用抗脱氧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用于检测谷物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所建立的方法分析灵敏度为10.7ng/mL,批内变异系数小于8.1%,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2.8%,玉米的加标回收率为91.2%~99.5%,与其他常见真菌毒素未见明显交叉,所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02,检测线性范围为12.9~163.7ng/mL,检测时间为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CLEI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增强液的发光性能及其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包德泉 刘一兵 +3 位作者 官国英 王玉肖 韩世泉 罗志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 /鲁米诺 /增强剂 /过氧化氢 (HRP/luminol/enhancer/H2 O2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中 ,加入一系列辅助试剂 ,获得了一种灵敏度高、发光持续稳定、可长期贮存的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增强液。该增强液灵敏度为 2 4amol/孔 ,发光...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 /鲁米诺 /增强剂 /过氧化氢 (HRP/luminol/enhancer/H2 O2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中 ,加入一系列辅助试剂 ,获得了一种灵敏度高、发光持续稳定、可长期贮存的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增强液。该增强液灵敏度为 2 4amol/孔 ,发光半衰期为 4 0min ,工作液在室温可稳定存放 1个月 ,在 37℃下可稳定存放 14d。在此基础上 ,在TSH BASECLEIA和AFPECLEIA上进行了应用。TSH BASE CLEIA测量范围为 0 17~ 35mIU/L ,信噪比大于 5;分析灵敏度为 0 0 4mIU/L ,功能灵敏度为0 0 6mIU/L ;批内变异系数为 2 96 %~ 5 0 5% ,批间变异系数为 4 0 1%~ 7 56 % ;回收率为 10 1%~119% ;稀释实验相关方程为y =4 4.6 50x + 0 .352 ,r =0 .996 ;与BayerACS :180系统进行方法学比较 ,相关方程为 y=0 .889x - 0 .351,r =0 .984。AFPECLEIA测量范围为 5~ 2 0 0 0ng/mL ,信噪比大于 4。动力学实验表明 ,加入发光液之后 15min测量 ,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增强 发光性能 免疫分析 灵敏度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静 孙璀 于箭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对比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检验的效果。方法 186例疑似乙肝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e抗体(HBeAb... 目的研究对比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检验的效果。方法 186例疑似乙肝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e抗体(HBe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结果化学发光法HBeAb、HBeAg、HBcAb、HBsAb、HBsAg检出率分为45.16%、29.57%、48.39%、54.84%、25.81%,明显高于酶联免疫法的32.26%、20.43%、35.48%、35.48%、1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均对乙肝病毒标志物有一定的检出率,其中化学发光法的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烷胺残留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7
作者 崔廷婷 冯才伟 +5 位作者 吴小胜 王兆芹 焦强 李静 张颖 万宇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75-279,共5页
建立金刚烷胺残留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方法。对酶标抗原与磁标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反应时间、底物发光时间进行优化,建立标准曲线,同时对方法的检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0%抑制浓度(IC50)为0.481μg/L,线性范围是0.085~... 建立金刚烷胺残留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方法。对酶标抗原与磁标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反应时间、底物发光时间进行优化,建立标准曲线,同时对方法的检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0%抑制浓度(IC50)为0.481μg/L,线性范围是0.085~2.729μg/L;在动物组织、兽药、饲料中的检测限为0.1μg/kg,样本添加回收率为80.2%~94.5%,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10%。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动物组织、兽药、饲料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胺 化学发光免疫 动物组织 兽药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抗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程木好 王业涌 高广彬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对照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艾滋病(HIV)抗体的效果,以便探究CLIA检测HIV抗体的可行性。方法于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随机抽查我市3 542例艾滋病高危人员,采集血清,分别采用CLIA与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 目的对照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艾滋病(HIV)抗体的效果,以便探究CLIA检测HIV抗体的可行性。方法于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随机抽查我市3 542例艾滋病高危人员,采集血清,分别采用CLIA与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HIV抗体,并采用蛋白印迹检测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证。结果 ELISA法检测显示血清标本为阳性的56份,阳性率为1.58%,而CLIA检测阳性61份,阳性率为1.72%;3 542份血清标本中,11份标本ELISA法与CLIA法检测结果不一致;CLIA法的阳性预测值为96.72%,检测灵敏度为98.33%,特异度为99.94%;ELISA法的阳性预测值为96.43%,检测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9.94%;ELISA法与CLIA法在阳性预测值、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上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CLI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高,可用于HIV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免疫 艾滋病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永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177-178,共2页
目的:比较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灌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 目的:比较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灌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均采用CLIA与ELISA检测其血液标本中抗-HCV的浓度。然后比较用这两种方法对这些患者进行血清抗-HCV检测的结果。结果:用CLIA对这些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抗-HCV检测的阳性率高于用ELISA对其血清标本进行抗-HCV检测的阳性率,P<0.05。用CLIA对这些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抗-HCV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用ELISA对其血清标本进行抗-HCV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P<0.05。结论:与用ELISA检测抗-HCV相比,用CLIA检测抗-HCV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HBV感染者血清乙肝标志物的检测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焦阳 李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7期3225-3226,共2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乙肝标志物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确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ELISA法、CLIA法检测受试者...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乙肝标志物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确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ELISA法、CLI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水平。比较ELISA、CLIA的阳性检出率及对低水平HBsAg的检测效果。结果 CLIA对HBsAg、HBeAg、HBeAb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LIA对HBcAb、HBsAb阳性检出率与ELI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0例HBV感染者中共32例HBsAg处于低水平。HBsAg水平0.06~0.50 IU·mL-1时CLIA检出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水平0.51~3.00 IU·mL-1时CLIA、ELIS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ELISA、CLIA法均能有效检测血清乙肝抗原及抗体水平,CLIA的检测效果及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 抗体 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