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刺参体腔液补体类似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峰 王海峰 +1 位作者 宫晶 常少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3-416,共4页
首次应用酶联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hemiluminesent Immunoassay,CLIA)技术测定仿刺参体腔液补体类似物AjC3和AjC4。羊抗人C3、C4抗体吸附到经过紫外线处理的聚苯乙烯管内,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过氧化氢和鲁米诺为辣根过氧化... 首次应用酶联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hemiluminesent Immunoassay,CLIA)技术测定仿刺参体腔液补体类似物AjC3和AjC4。羊抗人C3、C4抗体吸附到经过紫外线处理的聚苯乙烯管内,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过氧化氢和鲁米诺为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捕获抗体包被最适浓度为1μg/ml,免疫反应20℃孵育2h达到平衡。HRP-IgC3、IgC4抗体复合物适宜稀释度为1:2000,HRP-IgC3I、gC4抗体复合物4℃下保存8d性能稳定,室温下5d内性能稳定。标准品浓度在0.1~10ng/ml范围内时与化学发光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检测灵敏度为0.1ng/ml。结果表明应用酶联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到仿刺参体腔液中含有补体类似物,AjC3含量为6.58±1.4μg/ml,AjC4含量为0.67±0.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体腔液 补体类似物AjC3、AjC4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妥因代谢物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瑞 吕月霞 +2 位作者 黄登宇 王云贵 李涛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1,共7页
对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乙内酰脲( AHD)进行半抗原改造,采用活化酯法将半抗原与卵清蛋白( OVA)偶联为包被原,与标准品竞争AHD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鼠二抗,建立了AHD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 对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乙内酰脲( AHD)进行半抗原改造,采用活化酯法将半抗原与卵清蛋白( OVA)偶联为包被原,与标准品竞争AHD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鼠二抗,建立了AHD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 CLEIA)检测法,并对化学发光液、包被原与抗体最优稀释度、包被条件、封闭液和竞争时间五项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IC50为0.753 ng/mL,在鸡肉组织中的检测限为0.028μg/kg,添加回收率在80.54%~102.64%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国标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LC-MS/MS)和我国出入境行业标准中酶联免疫检测法( ELISA)相比,不仅降低了检测限,而且操作简便,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妥因代谢物的残留提供了准确、便捷的分析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妥因代谢物 包被原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体腔细胞CD35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峰 张莉 +1 位作者 倪慧 张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hemiluminesent Immunoassay,CLIA)技术检测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CD35。单克隆CD35一抗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鼠IgG二抗,选择对碘苯酚作为发光增强剂,鲁米诺和过氧化氢作为辣根过氧化...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hemiluminesent Immunoassay,CLIA)技术检测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CD35。单克隆CD35一抗抗体,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鼠IgG二抗,选择对碘苯酚作为发光增强剂,鲁米诺和过氧化氢作为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对照组用无菌海水代替一抗和二抗,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发光值(1 321 596.00)和对照组(16 773.20)的发光值差异极显著(P<0.01);仿刺参体腔细胞膜上能够检测到CD35的存在,表明仿刺参体腔细胞膜上具有补体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仿刺参 体腔细胞 CD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HCG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宁 罗强 +4 位作者 黄宪章 黄妩姣 庄俊华 张秀明 梁伟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分别选用拜尔、德普和自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34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4个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拜尔ACS180、拜尔CENTAUR、强生VITROSECI、德普immul...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分别选用拜尔、德普和自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34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4个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拜尔ACS180、拜尔CENTAUR、强生VITROSECI、德普immulite-1000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HCG,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厂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的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可靠性分析信度系数α均接近1;以ACS180作标准检测系统对其它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CENTAUR、VITROSECI临床部分可接受,immulite-1000临床不接受。结论:4个检测系统测定HCG结果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但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存在不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 HCG测定 可比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开发 被引量:8
5
作者 周齐洋 黄建荣 +1 位作者 陈祥 王春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88,共4页
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稳定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检测方法。采用微孔板式定量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中SAA的含量,反应原理为双抗夹心法。建立的化学发光法标准曲线r^2>0.99,线性范围为5~800ng/mL,最低检测限为3ng/mL,批内精密... 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稳定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检测方法。采用微孔板式定量化学发光法检测人血清中SAA的含量,反应原理为双抗夹心法。建立的化学发光法标准曲线r^2>0.99,线性范围为5~800ng/mL,最低检测限为3ng/mL,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CV)分别小于8%和10%,与西门子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2为0.98。建立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完全满足临床测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用于伏马菌素B_1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贝贝 于斐 +2 位作者 玉崧成 刘利娥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1,共6页
以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及化学发光为基础,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伏马菌素B_1(FB_1)为半抗原、鲁米诺-H_2O_2为发光底物,对羟基联苯为化学发光增强剂,建立了一种新型的FB_1快速检测方法——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相关系数R为0.... 以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及化学发光为基础,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伏马菌素B_1(FB_1)为半抗原、鲁米诺-H_2O_2为发光底物,对羟基联苯为化学发光增强剂,建立了一种新型的FB_1快速检测方法——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相关系数R为0.991 6,线性范围为200~1 400μg/L,检测限为91.3μg/L.在不同的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85.9%~115.4%,与之相对应的板内RSD为9.1%~10.2%(n=6),板间RSD为10.6%~12.4%(n=6),与其他真菌毒素交叉反应率较低.与传统的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检测快速,能够用于大批量实际样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 伏马菌素B1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涉及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建文 陈艳宁 路士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1-1388,共8页
为实现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在深入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过程的基础上,对其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过程的3个关键环节:加样、洗涤和测量,提炼出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涉及的3项关键技术:微量液体... 为实现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在深入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过程的基础上,对其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过程的3个关键环节:加样、洗涤和测量,提炼出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涉及的3项关键技术:微量液体试样精确加样技术、免疫复合物充分无损分离技术、微弱闪光信号精确测量技术。在液体加样方面,通过微升级别液体加注过程的分析及仿真给出加样模块相关参数的优化原则;在免疫复合物分离方面,通过复合物颗粒磁分离过程的分析给出磁场设计原则;在光检方面,给出了测量室设计原则及光电信号数据处理原则。在攻克上述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Autolumis 3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并成功实现临床应用。测试结果表明,仪器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为5%,最大检测速度为每小时180次,达到国外同类高端仪器的水平,表明所研究的关键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免疫检测 医疗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Z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峻峰 张峰 吕丽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6-369,共4页
以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和卵清蛋白(OVA)偶联物为包被抗原,与AOZ样品或标准品竞争呋喃唑酮多克隆抗体,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羊抗兔抗体(IgG),研制AOZ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以鲁米诺-过氧化氢为发光底物进行化学发光酶联... 以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和卵清蛋白(OVA)偶联物为包被抗原,与AOZ样品或标准品竞争呋喃唑酮多克隆抗体,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羊抗兔抗体(IgG),研制AOZ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以鲁米诺-过氧化氢为发光底物进行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分析灵敏度为0.005μg/L,比传统的ELISA试剂盒高出一个数量级,拥有更低的检测限,批内变异系数为2.1%~7.9%,批间变异系数为5.2%~9.5%,批内回收率为93%~113%,批间回收率为94%~110%。与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及呋喃妥因代谢物(AHD)之间无明显交叉反应。此试剂盒可用于水产品中AOZ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唑酮代谢物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的研发 被引量:4
9
作者 卢菲 王世杰 +2 位作者 陈祥 白仲虎 杨艳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2,共5页
研究建立了一种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并开发成检测试剂盒,能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叶酸的含量。首先用样本处理剂快速将血清中结合态叶酸完全释放,再用高亲和力的叶酸结合蛋白进行检测,建立一种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对试... 研究建立了一种叶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并开发成检测试剂盒,能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叶酸的含量。首先用样本处理剂快速将血清中结合态叶酸完全释放,再用高亲和力的叶酸结合蛋白进行检测,建立一种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对试剂盒中各组分的优化,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为1 ng/mL,线性测量范围为1.5~50 ng/m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稳定性好,37℃加速稳定性能维持10 d, 2℃~8℃能稳定维持为16个月。通过对200份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与国外著名试剂盒厂家(贝克曼)的相关性系数(R)可达到0.9847。该叶酸检测技术创新地运用了生物素-亲和素反应体系,改变了传统抗原抗体反应存在不均一不稳定等弊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研制出新的样本处理试剂和方法,使血清中叶酸释放更加迅速和完全,提高了试剂盒的准确度并降低了成本。试剂盒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且成本较低,检测量大,可替代国外同类型检测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生物素-亲和素体系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复合物磁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玉峰 赵建文 李全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7-302,共6页
本文面向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基于钕-铁-硼构建磁分离过程中不同环节所需的不同磁场,探索免疫复合物磁颗粒的快速无损分离技术。在磁颗粒受力及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磁场的设计原则。将磁分离过程分解为三个环节,给出各机构的协调运动... 本文面向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基于钕-铁-硼构建磁分离过程中不同环节所需的不同磁场,探索免疫复合物磁颗粒的快速无损分离技术。在磁颗粒受力及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磁场的设计原则。将磁分离过程分解为三个环节,给出各机构的协调运动规划方案和时间要求。构建包含进给机构、洗涤机构及磁场结构体的磁分离模块,将所研究的磁分离技术用于课题组自行研发的Autolumis3000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磁分离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免疫检测 磁分离 医疗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宇平 彭庆军 +3 位作者 于海浪 郑迎春 贾芳芳 冯月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114,共4页
通过卡那霉素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制备出卡那霉素半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再由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得到抗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从而制备出能够检测牛奶和奶粉样本中卡那霉素药物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试剂盒... 通过卡那霉素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制备出卡那霉素半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再由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得到抗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从而制备出能够检测牛奶和奶粉样本中卡那霉素药物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试剂盒对奶粉的检测限为0.95g/kg,对牛奶的检测限为0.89g/kg,对牛奶的回收率为80.6%~105.6%,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均<10%。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与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7.1%、9.0%、4.6%。试剂盒至少能够在4℃保存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那霉素 单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 免疫检测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云飞 邹晓楠 +4 位作者 张露露 吴莹莹 戴明雁 陈宗伦 张明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69,75,共5页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含量。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抗体包被最佳稀释倍数为64000倍,最佳酶标抗原稀释倍数为256000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回归曲线方程为y=-13.898x+110...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含量。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抗体包被最佳稀释倍数为64000倍,最佳酶标抗原稀释倍数为256000倍。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回归曲线方程为y=-13.898x+110.38(R。=0.9893),检测线性范围为3-810pg/mL,IC50为69.63pg/mL,ICm为1.41pg/mL;鸡肉、鱼肉、虾肉、蜂蜜、牛奶空白组织样品中恩诺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76、4.59、2.85、2.65、4.20pg/mL,最低定量限分别为6.13、7.35、3.57、3.73和6.48pg/mL,回收率在88.28%-102.6%,板内和板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61%和4.71%。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满足动物源性食品恩诺沙星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呋喃妥因代谢物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亚楠 王瑞 +2 位作者 李涛 王云贵 黄登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1-235,共5页
建立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妥因代谢物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采用棋盘法确定抗体和酶标抗原的最佳稀释度,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包被条件、封闭液种类和竞争反应时间,建立直接竞争抑制曲线,并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精密度... 建立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妥因代谢物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采用棋盘法确定抗体和酶标抗原的最佳稀释度,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包被条件、封闭液种类和竞争反应时间,建立直接竞争抑制曲线,并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表明,经优化,最佳反应条件为抗体稀释度1∶4 000,酶标抗原稀释度1∶80,包被条件为37℃2h后4℃过夜,封闭液为1%牛血清白蛋白,竞争反应1h。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30~10.595 ng/m L,IC_(50)为0.559 ng/m L;加标回收率为84.9%~103.4%,批内变异系数为3.4%~7.8%,批间变异系数为4.7%~11.8%;除与呋喃妥因原药交叉反应率为36.2%,与其他结构类似物及衍生化试剂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动物组织中呋喃妥因代谢物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妥因 1-氨基-乙内酰脲 直接竞争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动物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纳米球探针构建的超灵敏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丙肝核心抗原检测与临床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心安 阮福明 +1 位作者 郁金红 周镇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57-1260,1277,共5页
目的:制备硅纳米球包裹的Ru(bpy)_3^(2+)(SiO_2@Ru)作为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ECL)探针的生物传感器,评价其在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g)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油包水"的微乳剂方案,制备SiO... 目的:制备硅纳米球包裹的Ru(bpy)_3^(2+)(SiO_2@Ru)作为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ECL)探针的生物传感器,评价其在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g)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油包水"的微乳剂方案,制备SiO_2@Ru纳米复合物,纳米粒子粒径一致,因此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应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实现抗体与硅球的交联。SiO_2@Ru可作为ECL探针,通过夹心法检测HCVcAg。结果:HCVcAg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 000 fmol/L,最低检出限为3 fmol/L。与临床HCV RNA比较,有较好的相关性,线性相关系数R^2=0.937 9。结论 :构建HCVcAg的检测的硅纳米免疫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很好的重复性,可用于临床诊断、疗效评价以及血液中心的血源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Ru纳米复合物 HCVcAg 夹心法免疫检测 电致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中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
15
作者 王勇 徐大雄 +6 位作者 朱一川 许士坤 邹俊伟 齐莉 周蓉 李海珠 和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147-147,共1页
增强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中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王勇徐大雄(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系100088)朱一川许士坤邹俊伟齐莉周蓉李海珠(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100035)和平(陕西省华阴市场88#西安714200)增强化学发光... 增强化学发光分析仪器中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王勇徐大雄(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系100088)朱一川许士坤邹俊伟齐莉周蓉李海珠(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100035)和平(陕西省华阴市场88#西安714200)增强化学发光(EnhancedChemil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化学发光 光电检测系统 分析仪器 应用研究 设计与实验 基因分析 实验研究设计 单光子计数 化学发光免疫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增强液的发光性能及其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包德泉 刘一兵 +3 位作者 官国英 王玉肖 韩世泉 罗志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 /鲁米诺 /增强剂 /过氧化氢 (HRP/luminol/enhancer/H2 O2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中 ,加入一系列辅助试剂 ,获得了一种灵敏度高、发光持续稳定、可长期贮存的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增强液。该增强液灵敏度为 2 4amol/孔 ,发光...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 /鲁米诺 /增强剂 /过氧化氢 (HRP/luminol/enhancer/H2 O2 )增强化学发光体系中 ,加入一系列辅助试剂 ,获得了一种灵敏度高、发光持续稳定、可长期贮存的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增强液。该增强液灵敏度为 2 4amol/孔 ,发光半衰期为 4 0min ,工作液在室温可稳定存放 1个月 ,在 37℃下可稳定存放 14d。在此基础上 ,在TSH BASECLEIA和AFPECLEIA上进行了应用。TSH BASE CLEIA测量范围为 0 17~ 35mIU/L ,信噪比大于 5;分析灵敏度为 0 0 4mIU/L ,功能灵敏度为0 0 6mIU/L ;批内变异系数为 2 96 %~ 5 0 5% ,批间变异系数为 4 0 1%~ 7 56 % ;回收率为 10 1%~119% ;稀释实验相关方程为y =4 4.6 50x + 0 .352 ,r =0 .996 ;与BayerACS :180系统进行方法学比较 ,相关方程为 y=0 .889x - 0 .351,r =0 .984。AFPECLEIA测量范围为 5~ 2 0 0 0ng/mL ,信噪比大于 4。动力学实验表明 ,加入发光液之后 15min测量 ,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化学发光增强 发光性能 免疫分析 灵敏度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检测光子计数的统计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文洋 邹明强 +1 位作者 刘峰 李锦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4-859,共6页
对于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而言,检测结果、计数效率、信噪比等重要参数不仅与光子计数装置有关,而且与光学发光体系的光子脉冲发射统计过程相关。本文实验测量了增强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光子脉冲的统计特性,并根据其脉冲发射时间... 对于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而言,检测结果、计数效率、信噪比等重要参数不仅与光子计数装置有关,而且与光学发光体系的光子脉冲发射统计过程相关。本文实验测量了增强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光子脉冲的统计特性,并根据其脉冲发射时间统计特性对化学发光光子计数检测装置的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发光的光子脉冲发射间隔呈Weibull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光子计数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增强法测定奶粉中铁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成根 牛春敏 +1 位作者 容涛 徐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8-210,共3页
在碱性条件下,KIO4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本文系统讨论了Fe(Ⅱ)对鲁米诺-KIO4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条件下,Fe(Ⅱ)对鲁米诺-KIO4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增强法测定铁的分析方法。该法测定... 在碱性条件下,KIO4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本文系统讨论了Fe(Ⅱ)对鲁米诺-KIO4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条件下,Fe(Ⅱ)对鲁米诺-KIO4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增强法测定铁的分析方法。该法测定Fe(Ⅱ)的线性范围为5.0×10-6~5.0×10-9mol/L,检出限为4.4×10-10mol/L。对2.0×10-7mol/L的铁(Ⅱ)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该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应用于成功地用于奶粉中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米诺 高碘酸钾 铁(Ⅱ) 化学发光增强 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沙栩正 邹应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6-340,共5页
叙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及特点,从发光底物、增强剂、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及其他方面,对鲁米诺类化合物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34篇。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发光底物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合物对Luminol-KIO_4-H_2O_2体系化学发光的抑制和增强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3-601,共9页
研究了36种有机化合物对鲁米诺-高碘酸钾-过氧化氢(lum inol-K 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其大部分能抑制或增强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并且抑制或增强化学发光强度的能力与化学发光体系的pH值以及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芳香环上功能基... 研究了36种有机化合物对鲁米诺-高碘酸钾-过氧化氢(lum inol-K 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其大部分能抑制或增强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并且抑制或增强化学发光强度的能力与化学发光体系的pH值以及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芳香环上功能基(—OH和—NH2)的数目、位置,取代基的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等有关。讨论了化学发光强度抑制或增强的机理。基于24种有机化合物对体系化学发光的抑制或增强考察了其分析应用的可能性,发现数个化合物的检测限可达ng.mL-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化学发光 鲁米诺 增强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