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阶段目标增强网络的低照度复杂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田子建 吴佳奇 +3 位作者 张文琪 陈伟 杨伟 王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1340,共10页
从低照度户外环境中航拍采集的绝缘子影像,存在照度低、背景复杂、绝缘子故障目标小等缺陷,严重影响低照度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TOE-Net的低照度复杂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提出TOE-Net进行... 从低照度户外环境中航拍采集的绝缘子影像,存在照度低、背景复杂、绝缘子故障目标小等缺陷,严重影响低照度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TOE-Net的低照度复杂环境下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提出TOE-Net进行图像预处理方法,再使用YOLOv7-OL作为故障检测模块检测小目标绝缘子故障。在二阶段目标增强网络(two-stage object enhancement network,TOE-Net)中,设计零目标图像增强损失函数实现预增强网络(preparation enhancement network,PreEnNet)和深度增强网络(deep enhancement network,DeepEnNet)的无监督学习;使用信道级注意力模块跳跃式通道注意力机制(skip squeeze excitation networt,Skip_SENet)和跳跃式通道注意力机制(skip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Skip_CBAM)模块改进原始小目标特征增强单次多框检测算法(small object detection enhancement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DE-SSD),从而提升定位网络的小目标检测能力;设计弱监督机制使预增强网络根据小目标特征增强SSD的要求来提升图像增强能力,直到小目标特征增强SSD能够从增强图像中准确定位绝缘子串位置;使用深度增强网络深度增强绝缘子串区域,提升各类故障的特征显著性。故障检测模块中,将YOLOv7目标检测算法改进为面向小目标YOLOv7,在原模型中添加结合多尺度特征自适应融合网络的小目标检测通道,并将原始损失函数的CIOU改进为BIOU,从而提高模型的小目标检测性能。在低照度环境绝缘子故障检测实验中,该算法与5种目前常用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并且相较于低光目标检测算法IA-YOLO、GenISP with RetinaNet,m AP提升9.77%、10.35%,检测速度提升7.23%、10.16%,证明该算法适用于低照度复杂环境下小目标绝缘子故障检测任务;在正常光照绝缘子故障检测实验中该算法仍保持出色性能,证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常规光照条件下绝缘子小目标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故障检测 低光复杂环境目标检测 小目标检测 二阶段目标增强网络 弱监督机制 零目标图像增强损失函数 小目标特征增强SSD YOLOv7小目标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低对比度图像增强 被引量:11
2
作者 倪雪 李庆武 陈小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88-190,共3页
针对传统图像增强方法用于低对比度图像时,存在对噪声敏感、局部过增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增强方法。将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Curvelet变换;引入分段非线性函数的思想,调整低频子带系数,提高图像整体的对比度;... 针对传统图像增强方法用于低对比度图像时,存在对噪声敏感、局部过增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二代Curvelet变换的增强方法。将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Curvelet变换;引入分段非线性函数的思想,调整低频子带系数,提高图像整体的对比度;对各尺度的高频子带系数进行非线性加权,增强图像细节,并进行阈值降噪。实验表明,该方法优于常用的空间域直方图均衡化和小波域图像增强法,能有效地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降低噪声,并且较好地保留边缘信息,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VELET变换 小波变换 低对比度图像 图像增强 非线性增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噪声图像自适应增强新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红霞 成礼智 吴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4,59,共5页
针对图像增强算法通常会放大原图像中噪声分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新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二进小波变换的平移不变性和各尺度上小波系数间的相关性,有效改善了增强过程中噪声放大和边缘失真问题。此外,算法... 针对图像增强算法通常会放大原图像中噪声分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新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二进小波变换的平移不变性和各尺度上小波系数间的相关性,有效改善了增强过程中噪声放大和边缘失真问题。此外,算法具有高度的自适应能力,适用性更强。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已有的各类多尺度图像增强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抑制噪声和凸显图像特征两方面均有明显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图像增强 二进小波变换 增强函数 尺度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降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非线性图像增强新算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林 朱兆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86-1790,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去图像噪声算法的限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降采样(Nonsubsampled)Contourlet变换的增强新算法(NNIEM-NSCT)。此新算法通过充分利用方向子带相关性的自适应贝叶斯阈值,既保护了图像边缘细节,又可更好地抑制图像噪声。其次,... 为了克服传统去图像噪声算法的限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降采样(Nonsubsampled)Contourlet变换的增强新算法(NNIEM-NSCT)。此新算法通过充分利用方向子带相关性的自适应贝叶斯阈值,既保护了图像边缘细节,又可更好地抑制图像噪声。其次,文中构造的非线性增强匹配函数,通过改变变换域的系数能有效对图像强弱边缘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强。实验结果证明,该文新算法在图像细节处理上,优于基于NSCT的方法,细节方差(DV)大约为NSCT的2倍,背景方差(BV)基本保持不变,并且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非线性增强函数 非降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 自适应贝叶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农业图像增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永华 王波 +1 位作者 王阿珍 张兴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985-18986,19007,共3页
阐述了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农业图像增强算法,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更有效地增强农业图像的重要特征,获得良好的效果,方便了农业专家和对农产品进行害虫检测与分级。
关键词 图像增强 CONTOURLET变换 循环平移 增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胸部CT的改进模糊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弘 庄天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26-102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合论的图像增强算法 ,同传统模糊集合论的图像增强算法相比 ,该算法有良好的细节刻画作用 ,对整体优化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避免了由于图像增强引起的两端的灰度损失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比传统算法在很多方面都有...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合论的图像增强算法 ,同传统模糊集合论的图像增强算法相比 ,该算法有良好的细节刻画作用 ,对整体优化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避免了由于图像增强引起的两端的灰度损失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比传统算法在很多方面都有改进 ,适用于胸部 CT的整体图像增强 ,可以在两个不同的背景窗内同时进行图像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图像增强算法 模糊集合论 胸部CT 模糊域增强算法 增强函数 灰度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小波的医学图像增强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海英 吐尔洪江.阿布都克力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6期59-62,共4页
在二进小波理论的基础上对图像的增强做了研究。经大量实验证明:提升二进小波滤波器处理的图像的信息熵和对比度改善指数与初始二进小波滤波器处理的图像相比有较大的提高,表明提升滤波器在图像处理中的有效性;在增强函数的选取上,将分... 在二进小波理论的基础上对图像的增强做了研究。经大量实验证明:提升二进小波滤波器处理的图像的信息熵和对比度改善指数与初始二进小波滤波器处理的图像相比有较大的提高,表明提升滤波器在图像处理中的有效性;在增强函数的选取上,将分段线性函数和连续非线性函数结合起来对图像进行增强,并根据不同分解层高频系数的特点选取不同的阈值与增强因子对图像进行增强,与使用单一的增强函数相比,图像的信息熵和对比度改善指数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à trous算法 二进小波滤波器 增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增强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海英 吐尔洪江.阿布都克力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3期3261-3263,共3页
在二进小波理论的基础上对图像的增强做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新提出的二维àtrous算法和构造的新的B-样条二进小波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图像的视觉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发现随着分解层数的增加,图像的增强效果越来越好... 在二进小波理论的基础上对图像的增强做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新提出的二维àtrous算法和构造的新的B-样条二进小波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图像的视觉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发现随着分解层数的增加,图像的增强效果越来越好,但是,并非分解层数越多越好。经过反复实验比较,图像在三层分解情况下的增强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小波 二维劋trous算法 增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小波与融合方法的医学图像增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冯惠 吐尔洪江.阿布都克力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4期233-237,共5页
医学图像清晰度的增加,能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小波与融合方法的医学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一幅图像经过分解后,先使用一种增强函数对高频系数进行相应处理;再使用另一种增强函数也对高频系数进行相应处理。此后... 医学图像清晰度的增加,能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小波与融合方法的医学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一幅图像经过分解后,先使用一种增强函数对高频系数进行相应处理;再使用另一种增强函数也对高频系数进行相应处理。此后,将对应的高频图像进行融合。最终,利用分解得到的低频信息和增强融合后的高频信息进行反变换。实验及结论表明:采用该增强算法能有效地提升医学图像的清晰度,达到增强医学图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二进小波 增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域内循环平移操作的图像高分辨率重建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阿卜杜如苏力·奥斯曼 艾力米努·阿布力江 祖丽哈也提·艾合买提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9-287,共9页
为解决传统的图像插值算法因具有全局性而不能较好地处理图像边缘细节信息,且易在细节区域产生锯齿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增强算法。该算法先用小波零填充算法得到高分辨率图像,并通过纠正残差过程来弥补丢失的边缘和... 为解决传统的图像插值算法因具有全局性而不能较好地处理图像边缘细节信息,且易在细节区域产生锯齿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分辨率和对比度增强算法。该算法先用小波零填充算法得到高分辨率图像,并通过纠正残差过程来弥补丢失的边缘和纹理特征,然后对其进行定向循环平移操作。考虑到图像小波分解后水平、垂直、对角方向的高频分量能够反映图像这3个方向的边缘变化情况,从而利用图像不同方向的高频分量来刻画图像像素点不同方向的突变程度。根据这个突变程度来实现循环平移操作的自适应融合过程,这样可以避免过度抑制边缘细节信息。最后对重建的高分辨率图像小波分解后的高频分量使用非线性增强函数,提高图像对比度,突出边缘和轮廓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增强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同时,保留了原图像包含的边缘和轮廓信息,不仅有较好的视觉效果,还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零填充 小波变换 循环平移操作 增强函数 高分辨率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自适应幂变换处理大型集装箱扫描图像
11
作者 徐丹 陈志强 +1 位作者 张丽 刘以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9-250,共2页
动态自适应幂变换是一种根据像素邻域灰度值动态调整图像灰度值对比度增强函数的方法,并且其对比度增强系数也可以根据像素邻域的灰度值进行动态地调整。使用这种变换可以应用不同的对比度系数函数以适应不同的图像增强需要。动态自适... 动态自适应幂变换是一种根据像素邻域灰度值动态调整图像灰度值对比度增强函数的方法,并且其对比度增强系数也可以根据像素邻域的灰度值进行动态地调整。使用这种变换可以应用不同的对比度系数函数以适应不同的图像增强需要。动态自适应幂变换可以对整个灰度值域值范围内的图像进行增强,改进了传统幂变换中只能增强高端或低端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自适应幂变换 图像增强 对比度增强函数 对比度增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核磁共振图像模糊边缘检测算法
12
作者 张久彪 王辅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72-1475,共4页
文章针对模糊边缘检测传统算法即Pal算法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边缘检测算法;通过定义有界函数作为隶属函数、采取更高效的模糊增强函数、引入P-M非线性扩散模型平滑图像噪声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传统Pal算法对低灰度、低对比度区域边缘检测... 文章针对模糊边缘检测传统算法即Pal算法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边缘检测算法;通过定义有界函数作为隶属函数、采取更高效的模糊增强函数、引入P-M非线性扩散模型平滑图像噪声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传统Pal算法对低灰度、低对比度区域边缘检测效果差的缺陷;把改进算法用于对核磁共振图像的边缘检测,对比分析了不同边缘检测算法的边缘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模糊增强函数 P-M模型 Pal算法 核磁共振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节闭式挤锻工艺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杰 齐文涛 +1 位作者 陶亚平 曹金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8-1113,共6页
针对现有转向节成形过程中出现的材料利用率低、能耗大等问题,提出闭式挤压制坯-模锻新工艺.首先简述闭式挤压制坯的工艺优势和重要的结构参数;其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样本以及响应值,将遗传算法应用在以对数路径函数... 针对现有转向节成形过程中出现的材料利用率低、能耗大等问题,提出闭式挤压制坯-模锻新工艺.首先简述闭式挤压制坯的工艺优势和重要的结构参数;其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样本以及响应值,将遗传算法应用在以对数路径函数为核函数的增强RBF近似模型上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挤压工艺参数:圆角半径R=10 mm,挤压长度a=112 mm,冲头凸模两侧预留距离b=83 mm、c=72 mm;最后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生产实践验证,证明了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汽车转向节闭式挤锻工艺中充型不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节 闭式挤锻 增强的径向基函数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要素替代弹性估计 被引量:52
14
作者 郝枫 盛卫燕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1,共10页
要素替代弹性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对经济增长和要素分配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变系数面板模型估计我国替代弹性时间序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0... 要素替代弹性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对经济增长和要素分配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变系数面板模型估计我国替代弹性时间序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0.23~0.55),改革时期基本呈上升趋势;目前劳动增强型技术表现出资本偏向,构成近期我国劳动份额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替代弹性 有偏技术进步 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跨国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小克 胡巧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50,共14页
偏向性技术进步代表技术进步的一般形态,然而,鲜有文献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TFP)演变的特征及其来源。本文基于标准化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使用跨国层面的数据系统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TFP增长的收敛性及其影... 偏向性技术进步代表技术进步的一般形态,然而,鲜有文献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TFP)演变的特征及其来源。本文基于标准化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使用跨国层面的数据系统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TFP增长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国家间技术进步表现出明显的要素偏向,不同类型国家间偏向性技术进步情境下,TFP增长大致以1999年为界,其平均离散程度呈现先缩小后扩大趋势。第二,不同类型国家皆表现出明显的绝对β收敛,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间始终保持条件β收敛态势,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国家的TFP增长经历了先发散后向自身稳态水平靠近的演变阶段,而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国家的TFP演变趋势与之相反,这与长期依赖资本投入驱动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有关。与同比增长率法相比,本文使用几何平均增长率法计算的TFP增长率降低了生产率波动对收敛检验结果的影响,其条件β收敛检验模型结果更为可靠。第三,教育水平提升、产业结构转变、要素禀赋结构优化、经济自由度提升等都有利于促进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TFP增长,而政府规模过度扩张引起生产率损失,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因变量选择性偏差和删除样本离群值后亦成立。因此,推进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向性技术进步 TFP增长 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 收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阔叶树对毛竹生物量的影响
16
作者 宋伙林 许顾巍 +2 位作者 吴毅 董丽娜 时培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检验阔叶树是否会对临近毛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方法]调查江苏南京紫金山一块30 m×30 m的毛竹林地,根据毛竹胸径大小划分出案例组(胸径最大的前1/4部分)和对照组(余下部分),使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探索案例... [目的]检验阔叶树是否会对临近毛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方法]调查江苏南京紫金山一块30 m×30 m的毛竹林地,根据毛竹胸径大小划分出案例组(胸径最大的前1/4部分)和对照组(余下部分),使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探索案例组的空间分布类型;同时,调查样地内胸径超过5 cm阔叶树的种类和数量,将其视作点源,使用点源模型分析它们对案例组的空间分布是否具有显著性影响,并估算阔叶树的影响距离范围。[结果]在给定的距离尺度内(0~8 m),案例组毛竹呈现出泊松随机分布,样地内阔叶树有朴树和榔榆2种,每种各2棵,发现榔榆对大胸径毛竹(即案例组)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而距离样地中心较近的榔榆对案例组影响程度(P<0.01)强于靠近样地边缘的榔榆(0.01<P<0.05),最强影响距离为0~6.1 m,然后快速递减,影响的最大距离可达15 m。[结论]虽然有的阔叶树对毛竹胸径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并非所有阔叶树都有影响,暗示在竹阔混交的经营模式中,必须合理安排阔叶树的种类、数量和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项回归 案例-对照 极大似然估计 点源模型 风险增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ntinuous differentiable wavelet threshold function for speech enhancement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海蓉 张雪英 白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219-2225,共7页
Enhanced speech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wavelet threshold function had auditory oscillation distortion and the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new continuous differentiable thresh... Enhanced speech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wavelet threshold function had auditory oscillation distortion and the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new continuous differentiable threshold function for speech enhancement was presented. Firstly, the function adopted narrow threshold areas, preserved the smaller signal speech, and improved the speech quality; secondly,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ntinuous differentiable and non-fixed deviation, each area function was attained graduall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derivation. It ensured that enhanced speech was continuous and smooth; it removed the auditory oscillation distortion;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Bark wavelet packets, it further improved human auditory percep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gmental SNR and PESQ (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 of the enhanced speech using this method increase eff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speech enhancement algorithms based on wavelet thresho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differentiable wavelet threshold fimction speech enhancement Bark wavelet packet non-fixed deviation no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ing supervised classifiers with unlabeled data
18
作者 刘雪艳 张雪英 +1 位作者 李凤莲 黄丽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176-1182,共7页
Ensemble learning is a wildly concerned issue.Traditional ensemble techniques are always adopted to seek better results with labeled data and base classifiers.They fail to address the ensemble task where only unlabele... Ensemble learning is a wildly concerned issue.Traditional ensemble techniques are always adopted to seek better results with labeled data and base classifiers.They fail to address the ensemble task where only unlabeled data are available.A label propagation based ensemble(LPBE)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further combine bas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with unlabeled data.First,a graph is constructed by taking unlabeled data as vertexes,and the weights in the graph are calculated by correntropy function.Averag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gained from base classifiers,and then propagated under a regularization framework and adaptively enhanced over the graph.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further enriched when small labeled data are available.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evaluated on several UCI benchmark data sets.Results of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chieve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existing ensembl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ntropy unlabeled data regularization framework ensembl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