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 MRA)技术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在83例3D CE MRA检查中,男性64例,女性19例,年龄平均58(29~84)岁。3D CE MRA主要参数为重复时间5ms,回波时间1.5ms,反转角50°。对比剂为钆...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 MRA)技术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在83例3D CE MRA检查中,男性64例,女性19例,年龄平均58(29~84)岁。3D CE MRA主要参数为重复时间5ms,回波时间1.5ms,反转角50°。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萄甲胺(Gd-DTPA),剂量0.3mmol/kg,平均30ml。每次扫描时间为15s左右,不间断重复采集3次。图像重建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和多层面重建。增强扫描前先行横断位FSE序列T_1WI、T_2WI,增强扫描后行横断位FSE T_1WI,可疑撕裂口处行Cine序列。重点观察主动脉有无动脉瘤、夹层、扩张或缩窄以及病变是否累及其分支。结果:83例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均显示清晰,且达到诊断要求。其中动脉瘤32例、夹层动脉瘤37例、其他主动脉病变14例。结论:3D CE MRA可以很好地显示各种主动脉病变,帮助确定诊断。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n CTPV)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表现和特征,探讨对本病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了其特征性的磁共...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n CTPV)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表现和特征,探讨对本病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了其特征性的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表现,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实验室及彩超检查,其中14例经手术治疗,2例肝癌门脉主干癌栓伴CTPV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本组24例CTPV以门静脉主干CTPV为主10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均受累者8例,单纯左支或右支4例,肠系膜上静脉水平发生者2例。9例门静脉成像清楚地显示,数条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跨过阻塞部位向肝内匐形延伸,其中7例可在网状、管状扩张的门静脉内见细条状、小点状低信号的栓子,6例清楚地显示,门静脉全程多条细小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缠绕在一起,扭曲成网状血管结构的影像,其它15例见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走行、分布情况。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能准确地提供CTPV位置、严重程度的信息,可直观地评价CTPV,为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在评价肾动脉狭窄(RAS)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RAS患者共100条肾动脉的CDUS及CE-MRA资料。所有患者最终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认诊断。比较CDU...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在评价肾动脉狭窄(RAS)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RAS患者共100条肾动脉的CDUS及CE-MRA资料。所有患者最终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认诊断。比较CDUS与CE-MRA对RAS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DUS与CE-MRA对RAS的诊断效能。结果CDUS与CE-MRA对RAS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比60.0%,P>0.05)。CDUS诊断R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 CI 0.810.90),CE-MRA诊断R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 CI 0.71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5,P<0.05)。结论CDUS及CE-MRA均具有较高的RAS检出率,其中CDUS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 MRA)技术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在83例3D CE MRA检查中,男性64例,女性19例,年龄平均58(29~84)岁。3D CE MRA主要参数为重复时间5ms,回波时间1.5ms,反转角50°。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萄甲胺(Gd-DTPA),剂量0.3mmol/kg,平均30ml。每次扫描时间为15s左右,不间断重复采集3次。图像重建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和多层面重建。增强扫描前先行横断位FSE序列T_1WI、T_2WI,增强扫描后行横断位FSE T_1WI,可疑撕裂口处行Cine序列。重点观察主动脉有无动脉瘤、夹层、扩张或缩窄以及病变是否累及其分支。结果:83例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均显示清晰,且达到诊断要求。其中动脉瘤32例、夹层动脉瘤37例、其他主动脉病变14例。结论:3D CE MRA可以很好地显示各种主动脉病变,帮助确定诊断。
文摘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n CTPV)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表现和特征,探讨对本病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了其特征性的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表现,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实验室及彩超检查,其中14例经手术治疗,2例肝癌门脉主干癌栓伴CTPV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本组24例CTPV以门静脉主干CTPV为主10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均受累者8例,单纯左支或右支4例,肠系膜上静脉水平发生者2例。9例门静脉成像清楚地显示,数条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跨过阻塞部位向肝内匐形延伸,其中7例可在网状、管状扩张的门静脉内见细条状、小点状低信号的栓子,6例清楚地显示,门静脉全程多条细小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缠绕在一起,扭曲成网状血管结构的影像,其它15例见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走行、分布情况。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能准确地提供CTPV位置、严重程度的信息,可直观地评价CTPV,为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文摘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在评价肾动脉狭窄(RAS)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RAS患者共100条肾动脉的CDUS及CE-MRA资料。所有患者最终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认诊断。比较CDUS与CE-MRA对RAS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DUS与CE-MRA对RAS的诊断效能。结果CDUS与CE-MRA对RAS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比60.0%,P>0.05)。CDUS诊断R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 CI 0.810.90),CE-MRA诊断R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 CI 0.71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5,P<0.05)。结论CDUS及CE-MRA均具有较高的RAS检出率,其中CDUS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