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种植的棉花增密减肥轻简高效技术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长琴 周治国 +2 位作者 陈德华 郑曙峰 张志刚 《中国棉花》 2018年第10期1-4,共4页
为促进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棉区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和配套栽培技术存在的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问题,基于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研究形成了轻型育苗、机械化移栽和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方式;并开展了新型种植方式下... 为促进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棉区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和配套栽培技术存在的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问题,基于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研究形成了轻型育苗、机械化移栽和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方式;并开展了新型种植方式下配套的增密和减肥技术研究,建成了适于长江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的棉花增密减肥轻简高效技术体系,为轻简高效植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栽培技术 长江流域棉区 麦(油)棉两熟 增密减肥 轻简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肥增密和肥料类型对早熟油菜生长和产量及肥料利用的影响
2
作者 吴俊杰 廖莉 +9 位作者 吴雪朋 陈虎 常涛 洪波 赵东方 周冰倩 毛佳俊 姚茗尧 官春云 官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89,共13页
为助力早熟油菜生产降本增效,探索适宜三熟制地区的早熟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2022-2023生长季对早熟油菜阳光131进行了减肥增密试验。试验设置了两个肥料类型(A1:常规肥;A2:缓释肥)、三个肥料用量(B1:氮磷钾有效含量300.00 kg/hm2;B2... 为助力早熟油菜生产降本增效,探索适宜三熟制地区的早熟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2022-2023生长季对早熟油菜阳光131进行了减肥增密试验。试验设置了两个肥料类型(A1:常规肥;A2:缓释肥)、三个肥料用量(B1:氮磷钾有效含量300.00 kg/hm2;B2:基于B1减量15%;B3:基于B1减量30%)和三个种植密度(C1:3.75×105/hm^(2);C2:基于C1增密15%;C3:基于C1增密30%),共计18个处理。试验分别在长沙和昆明两地进行,以系统评价不同肥料类型、肥料用量和种植密度对早熟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缓释肥(A2)相比常规肥(A1)显著提高了阳光131的多个生长指标:株高增加2.81%~9.09%、SPAD值增加4.85%~9.26%、单株干物质量增加4.82%~19.02%、单株产量增加8.28%~9.21%、单产增加8.32%~9.19%。此外,氮积累量增加33.84%~46.09%、磷积累量增加14.71%~16.30%、钾积累量增加9.09%~14.01%、氮农学利用率增加11.87%~16.64%、氮偏生产力增加8.25%~9.30%、氮回收效率增加16.05~17.01个百分点。减少肥料用量显著提升了氮农学利用率(增加9.81%~30.83%)和氮偏生产力(增加12.94%~34.27%),但对其它指标均有不利影响。增加种植密度虽然限制了单株发育,但显著提升了群体产量(增加5.25%~10.68%)、氮积累量(增加2.72%~15.59%)、磷积累量(增加16.00%~39.30%)、钾积累量(增加7.04%~21.87%)、氮农学利用率(增加5.56%~11.75%)、氮偏生产力(增加5.41%~10.73%)、氮回收效率(增加0.72~4.85个百分点)及经济效益(增加4.88%~10.02%)。在长沙和昆明两地,均在处理A2B1C3下获得最大单产,分别为2685.00 kg/hm^(2)和2306.40 kg/hm^(2)。此外,在长沙和昆明地区分别在处理A2B2C3和A2B3C3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分别为6882.75 CNY/hm^(2)和3404.55 CNY/hm^(2)。综上所述,施用缓释肥,适当减少肥料用量并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将对植株个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并显著提升早熟油菜的群体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减肥 早熟油菜 产量 肥料积累及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三熟制油菜减肥增密效应
3
作者 朱智亮 彭炼波 +3 位作者 刘桅 应国勇 贺超凡 王欢 《江西农业》 2020年第6期34-34,共1页
为了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配套集成与应用推广,开展了三熟制油菜增密减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减肥情况下阳光131、丰油730品种的最优播种量分别为400 g/667 m^2与300 g/667 m^2。
关键词 三熟制油菜 减肥 播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型机械移栽方式下不同肥密处理水稻生长及产量差异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楠 陈崇怡 +6 位作者 文双雅 胡海燕 高志强 舒畅 严玲玲 颜妙珺 王小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2,97,共6页
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印刷播种无盘育秧大苗机插技术、机钵体育秧有序抛栽技术下不同肥密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有序机抛移栽方式水稻茎蘖数比大苗机插移栽方式多,两种移栽方式下均是减... 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印刷播种无盘育秧大苗机插技术、机钵体育秧有序抛栽技术下不同肥密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有序机抛移栽方式水稻茎蘖数比大苗机插移栽方式多,两种移栽方式下均是减肥增密处理低于常肥常密处理;水稻各生育时期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有序机抛移栽方式高于大苗机插方式,两种移栽方式下减肥增密处理高于常肥常密处理12.00%~14.00%。两种移栽方式下移栽密度为17 cm×25 cm、肥料减施24%时产量较高,比对照(常肥常密)提高4.54%~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印刷播种机插大苗技术 有序机抛秧技术 增密减肥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水稻地上部干物质与叶面积指数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石楠 高志强 +4 位作者 陈崇怡 文双雅 舒畅 汤洪 严玲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8,共9页
为研究“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技术下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增长特性,以晶两优华占为材料,在3种大田种植密度(常规密度D0:16万穴·hm;、中密度D1:19万穴·hm^(-2)、高密度D2:24万穴·hm^(-2))和2种施肥(常规... 为研究“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技术下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增长特性,以晶两优华占为材料,在3种大田种植密度(常规密度D0:16万穴·hm;、中密度D1:19万穴·hm^(-2)、高密度D2:24万穴·hm^(-2))和2种施肥(常规施肥处理N0、减施肥处理N1:常规施肥基础上减肥24.19%)下比较其产量形成差异,运用Logistic方程对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学产量增长动态及其特征参数进行模拟,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减少施肥量可增加产量。结果表明,D2N1处理产量较D0N0处理高2.53%,其主要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产量。通过Logistic模型拟合参数发现,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群体叶面积指数拐点集中于38.63~43.79 d,R;值为0.909~0.998;地上部干物质量拐点集中于63.80~82.14 d,R2值为0.960~0.996,通过实际观测值与拟合曲线估计值比较发现,群体叶面积指数实际观测值与拟合曲线估计值决定系数大于0.90,地上部干物质量实际观测值与拟合曲线估计值决定系数大于0.95,均较好模拟群体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增长特性。采用“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技术,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肥料24.19%,增加33.30%移栽密度,可增产2.53%;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群体叶面积指数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量增长特性符合Logistic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有效评价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量水稻群体生长发育,为建立水稻高产群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增密减肥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指数 产量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