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顶层抽柱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比较分析
- 1
-
-
作者
田丰
解恒燕
郑鑫
-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
出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19E07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三横三纵支持计划(TDJH202005)。
-
文摘
由于所涉及的荷载和房屋层数最少、对原框架的影响最小,因此顶层抽柱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抽柱改造工程中较常见。针对目前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如何使抽柱后结构承受增加的荷载,而对于抽柱后框架整体抗震性能关注和研究不多的现状,文中以某一顶层抽柱教学楼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符合现行规范要求的单榀未抽柱的原框架模型、顶层抽柱后形成的增大原梁截面框架模型和预应力梁框架模型,对三框架模型进行模拟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三框架模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及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变化规律。对三框架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抽柱的原框架相比,增大原梁截面框架和预应力梁框架水平承载力降低,延性也稍降低。原框架初始刚度最大,加载后期三框架刚度退化速率相近,但原框架刚度稍大。在耗能方面,预应力梁框架后期等效粘滞阻尼系数最大,表明抽柱后预应力梁框架耗能能力优越。框架顶层抽柱后结构的抗震性能总体降低,增大原梁截面框架和预应力梁框架的抗震性能表现各有优劣,但预应力梁框架整体表现相对更优。
-
关键词
原框架
增大原梁截面框架
预应力梁框架
模拟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
Keywords
original frame
enlarged beam section frame
prestressed beam frame
reversed cyclic loading test simulation
seismic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U352.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