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浸酸铬鞣剂在复鞣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金伟 吴佳城 +2 位作者 付美梅 孙宏斌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为了研究不浸酸铬鞣剂在复鞣中应用的可行性,将不浸酸铬鞣剂在填充前和填充后应用于皮革复鞣工序,对所得革坯和复鞣废液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蓝湿革先经填充再进行铬复鞣,所得革坯增厚率大,物理力学性能好,皮革中Cr2O3含... 为了研究不浸酸铬鞣剂在复鞣中应用的可行性,将不浸酸铬鞣剂在填充前和填充后应用于皮革复鞣工序,对所得革坯和复鞣废液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蓝湿革先经填充再进行铬复鞣,所得革坯增厚率大,物理力学性能好,皮革中Cr2O3含量、油脂含量高,废液中Cr2O3含量、COD含量低;而蓝湿革先经铬复鞣再进行填充则与之相反。与使用常规铬鞣剂相比,使用不浸酸铬鞣剂进行复鞣操作,尤其是先填充再铬复鞣,可明显提高革坯的增厚率、物理机械强度、皮革中Cr2O3含量和油脂含量,并可降低复鞣、加脂废液中Cr2O3含量、COD含量。总之,不浸酸铬鞣剂这种新型鞣剂可以用于皮革复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剂 复鞣 Cr2O3含量 物理力学性能 增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壁心梗后左心室功能的MRI电影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正光 杨军 +3 位作者 顾峰 朱才松 邵康为 刘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利用MR1评估左室壁心梗后左心室功能。方法:利用快速稳态平衡进动序列对41例受检者行心脏MRI检查,正常组19例,心梗组18例,其他疾病4例予以排除。分别测量左室的射血分数,心脏各层面、各分段的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室壁厚度(mm)、室... 目的:利用MR1评估左室壁心梗后左心室功能。方法:利用快速稳态平衡进动序列对41例受检者行心脏MRI检查,正常组19例,心梗组18例,其他疾病4例予以排除。分别测量左室的射血分数,心脏各层面、各分段的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室壁厚度(mm)、室壁增厚率(%)及室壁运动幅度(mm),分析正常组不同层面之间、同一层面不同分段之间相关参数,再进一步比较正常组与心梗组之间左室射血功能和室壁运动指标。结果:正常组舒张期厚度各层面间存在差异(P<0.05),收缩期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室壁运动幅度中间层面高于心尖部层面及基底部层面,但无统计学差异,室壁增厚率由心尖到基底部逐渐减小,心尖部与中间层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基底部层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基底部及中间部层面收缩期室壁厚度、室壁增厚率、运动幅度在下间隔、前间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分段间无明显差异,但间隔部明显小于其他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各段间相关参数均无明显差异。心梗组的射血分数(40.02%±15.49%)较正常组(69.32%±8.89%)明显降低(P<0.05),心梗组收缩末期室壁厚度、室壁增厚率及室壁运动幅度值也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心梗组舒张末期室壁厚度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电影成像能准确测量左室壁运动参数,对心梗后室壁运动异常进行可靠评价,可以对左心功能作出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快速平衡稳态进动成像 收缩末期室壁厚度 室壁增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对CABG术后左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眉 戴皓洁 路亚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6-459,共4页
目的 通过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整体及局部心功能参数的改变,比较室壁运动(WM)、室壁收缩增厚率(WT)对于评价 CABG术后局部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40 名冠心病患者(男 30 名,女 10 名)于CABG术前及术后3~5周行静... 目的 通过门控心肌断层显像测定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整体及局部心功能参数的改变,比较室壁运动(WM)、室壁收缩增厚率(WT)对于评价 CABG术后局部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40 名冠心病患者(男 30 名,女 10 名)于CABG术前及术后3~5周行静息99Tcm 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采用QGSPECT专用软件程序定量分析整体及局部心室功能结果 CABG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轻度提高[从(47.2±14.0)%到(50.8±15.1)%,t=-3.73,P<0.05],而舒张末容积(EDV)及收缩末容积(ESV)明显减低[分别为从(133.7±59.7) ml到(105.0±54.4) ml,t=5.82,P<0. 01 及从(77.0±54.0) ml到(58.1±44.3) ml, t=5.16,P<0.01]。术前术后 LVEF改变值和整体 WM改变值(r=0.75;P<0.01)、LVEF改变值和整体WT改变值(r=0.79;P<0.01)有良好的相关性。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值(示踪剂相对摄取值)在前壁、间隔、下壁提高,而术后WM值在间隔运动减低,侧壁运动提高,WT值在间隔无减低、在前侧壁无提高。间隔 WT值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值的相关性(r=0.73)高于WM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值的相关性(r=0.24)。结论 CABG术后通过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得到的WM分析低估了间隔室壁运动、高估了侧壁运动。WT值与心肌血流灌注值不论术前还是术后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 室壁运动 室壁增厚率 CABG 断层摄影术 单光子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犬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宾建平 Robert A.Pelberg +3 位作者 刘伊丽 查道刚 Soroosh Firoozan Sanjiv Kaul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与临床冠心病极为相似的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犬动物模型。方法成年犬19只,在左前降支(LAD) 和左回旋支(LCX)近端安放缩窄器,二维超声评价室壁增厚率(%WT),放射性微球定量分析心肌血流量(MBF)。结果 ... 目的建立与临床冠心病极为相似的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犬动物模型。方法成年犬19只,在左前降支(LAD) 和左回旋支(LCX)近端安放缩窄器,二维超声评价室壁增厚率(%WT),放射性微球定量分析心肌血流量(MBF)。结果 术后第 7天 26个(52%)心肌节段表现为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LAD和 LCX供血区的平均%WT低于术前 (P<0.05);但LAD和LCX供血区的MBF在术后第21天才降低(P<0.05)。术后第42天有36个(72%)心肌节段表现为 RWMA,LAD和LCX供血区的平均%WT亦均低于术前(P<0.05),但仅LCX供血区的MBF保持低下(P<0.05)。结论 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犬模型可产生明显的节段性左室收缩功能低下,适宜于慢性可逆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增厚率 心肌血流量 慢性多支冠状动脉狭窄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磷酸酯化亚麻油加脂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琦超 沈一丁 +3 位作者 强西怀 杨凯 朱辉 王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04-1910,共7页
以亚麻油、过氧化氢为原料,合成了环氧值分别为1.16、1.52和2.32mmol/g的3种环氧亚麻油,再与定量的磷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3种结合型氧化-磷酸酯亚麻油皮革加脂剂LCF-P1、LCF-P2和LCF-P3。将其应用于皮革加脂,探究了不同环氧化程度对氧... 以亚麻油、过氧化氢为原料,合成了环氧值分别为1.16、1.52和2.32mmol/g的3种环氧亚麻油,再与定量的磷酸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3种结合型氧化-磷酸酯亚麻油皮革加脂剂LCF-P1、LCF-P2和LCF-P3。将其应用于皮革加脂,探究了不同环氧化程度对氧化-磷酸酯化皮革加脂剂的加脂性能影响,并与市售磷酸酯加脂剂进行了加脂效果对比。用SEM观察了皮革加脂前后断面胶原纤维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环氧值1.52mmol/g的加脂剂LCF-P2表现出良好的加脂性能,加脂后坯革柔软度达10 mm,抗张强度为35.91 N/mm2,撕裂强度为49.56N/mm,皮革增厚率为24.36%。加脂剂LCF-P2在皮革增厚率、机械强度提高方面略优于市售磷酸酯加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油 环氧化 磷酸酯化 加脂性能 增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面畸变对小半径热煨弯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高峰 杨专钊 +3 位作者 刘迎来 聂向晖 许彦 赵金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小半径热煨弯管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截面趋于椭圆、壁厚减薄或增厚等各种截面畸变,上述缺陷有可能会降低管道的承载能力。为了研究截面畸变对小半径热煨弯管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组合工艺参数煨制小半径热煨3D(D表示管道直径)弯管,通过截面... 小半径热煨弯管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截面趋于椭圆、壁厚减薄或增厚等各种截面畸变,上述缺陷有可能会降低管道的承载能力。为了研究截面畸变对小半径热煨弯管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组合工艺参数煨制小半径热煨3D(D表示管道直径)弯管,通过截面几何尺寸分析、畸变分析、理化性能试验、微观组织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了3D弯管和常规5D弯管截面畸变、组织性能情况及其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3D弯管增厚率和减薄率约是5D弯管的2倍,3D弯管圆度是5D弯管的2~4倍;(2)3D弯管截面畸变显著,各部位加热温度差异较大,使得组织形态或含量有所不同,导致3D弯管外弧侧、内弧侧及中性区等各部位力学性能数值分布较为离散;(3)多数弯管内弧侧强度都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强度大小顺序分别为弯管外弧侧、弯管中性区和弯管内弧侧,夏比冲击韧性大小顺序与强度恰好相反;(4)随着圆度的增加,内、外弧侧强度呈下降趋势,随着增厚率的增加,内弧侧强度呈下降趋势,随着减薄率的增加,外弧侧强度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热煨弯管 截面畸变性能 感应线圈 内弧侧 外弧侧 中性区 强度 圆度 增厚率 减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