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核算生产增加值若干问题的探讨
- 1
-
-
作者
林继明
-
机构
河南省地矿厅
-
出处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1999年第4期69-70,74,共3页
-
文摘
本文首先阐述了生产增加值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针对实际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按收入法如何正确地核算生产增加值, 明确了生产增加值的内涵、范围及核算口径,
-
关键词
生产增加值
收入法
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
-
分类号
F231.2
[经济管理—会计学]
F40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简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
-
-
作者
邹元江
-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4年第2期8-11,共4页
-
文摘
简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邹元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者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生根本变革的决定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命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人类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在近现代尤为突出。近代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与把科学技术作为直接生产力的导入有着密切...
-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第一生产力
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科技生产力
劳动者
智力劳动
共产主义
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分类号
A849.1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3
-
-
作者
孙德庆
-
机构
扬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1987年第6期77-78,93,共3页
-
文摘
生产力是指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社会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力发展开始的,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替。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根据这个道理,凡是马克思主义者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一文中就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剥夺剥夺者之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十月革命不久,列宁就教育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人民“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的根本任务提到首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也曾提出“
-
关键词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
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阶段
剥夺者
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制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气候变化的植物信号和生态证据
被引量:42
- 4
-
-
作者
袁婧薇
倪健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73,共9页
-
基金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6-33)
-
文摘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降水格局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大等气候变化现象已经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影响,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响应于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间接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据,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以及可持续生态系统管理与发展对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际气候变化的生物学证据研究的大背景下,总结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响应过去气候变化的植物学信号和生态学证据:(1)物种水平:气候变暖导致中国33°N以北大部分地区植物春季物候期包括萌芽、展叶、开花期等显著提前,植被生长季延长;(2)群落水平:群落物种组成和分布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长白山等高山群落交错带物种组成和林线位置的变化以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退化;(3)生态系统水平:全国总体植被盖度增加,植被活动加强,生产力增加;北方和西部地区农业植被的耕作制度、种植结构、耕种面积和产量发生变化,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产量和温度呈负相关,这将威胁到未来的粮食安全。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物候期提前
生长季延长
物种替代
地理分布迁移
林线上移
净第一性生产力增加
-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advances of plant phenophase
increase in growing season
species replacement
shift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shift-up of treeline
increase i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试论《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曹学成
-
机构
山东省体委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4-55,共2页
-
文摘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本文着重就《宣言》关于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作一论述。 《宣言》对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的物质文明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物质文明建设
发展生产力
《宣言》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解放
对外开放
资产阶级
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资本主义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正确理解“在安排好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 6
-
-
作者
柏柳
-
出处
《河北学刊》
1982年第3期24-25,共2页
-
文摘
陈云同志在今年春节邀请国家计委负责同志座谈加强计划经济问题时指出,人民生活是要改善的,第一要吃饭,而且要吃饱,不能吃得太差,但也不能吃得太好。第二要建设,一个国家吃光用光,那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只有吃饱饭后,国家有余力来建设,这才有希望。陈云同志这段话,言简意赅,十分重要。它告诉我们: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必须兼顾,若论主次,则是吃饭第一,建设第二,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的。但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吃饱饭的前提下,有余力进行建设,这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物质基础。上述思想,是陈云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我们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关键词
安排好
正确理解
陈云同志
人民生活
余力
社会主义生产
增加生产
滥发奖金
生产资料的生产
文化生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发展才是硬道理
- 7
-
-
作者
蒋东仁
-
机构
中共江苏省盐城市委宣传部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0-41,共2页
-
文摘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的谈话中精辟指出:稳定和协调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揭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高度结晶,是我国九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发展才是硬道理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发展生产力
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波浪式前进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理论和现实意义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统一经营、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 8
-
-
作者
李旭东
-
出处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65-68,共4页
-
-
关键词
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
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农副产品商品数量和品种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这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目的.目前
我省农村实行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有:专业承包、联产计酬
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到组
统一经营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统一管理包干到户以及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等形式.各地建立起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责任制
对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促进生产的发展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农业生产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
是我们党的一项长期的政策.只要群众满意
经济效果好
就应当稳定下来
进一步充实、完善它的内容.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数据
- 9
-
-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共1页
-
文摘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6%;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8亿元;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同比增长18.0%;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6%;7月外贸进口创新高。
-
关键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居民消费价格
规模以上工业
同比增长
生产增加值
外贸进口
上涨
-
分类号
F127.6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