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嵌入、制造业服务投入质量与服务国内增加值出口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夏 张俊东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63,共24页
本文基于以自由贸易协定(FTA)网络为载体促成的服务开放,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为切入点,利用世界银行深度贸易协定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2016)数据系统考察和检验了一国FTA网络地位对该国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本文基于以自由贸易协定(FTA)网络为载体促成的服务开放,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为切入点,利用世界银行深度贸易协定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2016)数据系统考察和检验了一国FTA网络地位对该国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结合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探究了由服务质量差异引致的制造业服务投入结构调整对FTA网络地位综合作用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以一国自身FTA缔约数量、缔约质量和FTA伙伴国的平均缔约数量、质量分别刻画的FTA网络地位,通过服务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重作用渠道显著促进该国服务国内增加值出口。具体表现为生产步长延伸效应、技术提升效应和规模扩张效应。但嵌入FTA网络也会因国内外过大的技术差距抑制国内服务业创新,从而不利于服务出口,尤其是低收入国家。同时,一国制造业服务投入质量整体上对FTA网络地位的促进效应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根据效应分解结果分析,这主要是由制造业国内服务投入质量引起的,质量匹配驱动下国内外中间服务产品的再配置,削弱了FTA网络地位在供给端依托国外服务发展国内服务的作用效果。而来自非FTA伙伴的国外服务投入质量呈现正向调节效应。此外,上述调节效应在不同的分类型服务业、分类型制造业及不同国内投入密度的服务部门体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A网络地位 制造业服务投入质量 服务国内增加值出口 要素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与生产率进步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春明 江小敏 李宏兵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7-116,共10页
本文在测算增加值出口和多边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关税数据,系统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对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并细致区分不同国家的增加值出口和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多种方案的稳健性检验... 本文在测算增加值出口和多边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关税数据,系统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对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并细致区分不同国家的增加值出口和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多种方案的稳健性检验和中介效应均证实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首先,无论是总体回归还是分国别回归,增加值出口显著促进了生产率进步,且对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增加值出口的生产率效应强于对金砖国家和印尼等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其次,考虑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交互影响,增加值出口强化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且对制造业中间品贸易自由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要小于对服务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此外,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中间品关税的下降能够增加进口的中间品种类,进而有利于行业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增加值出口 生产率进步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共生对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分析——以“一带一路”为背景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宏 潘雨晨 刘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76,共10页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基于"产业共生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7年相关数据,从融合、竞争、互补和依存四个方面研究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制造业共生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双边...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基于"产业共生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7年相关数据,从融合、竞争、互补和依存四个方面研究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制造业共生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双边制造业的融合、依存和竞争有利于中国对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而互补则存在负向结果;分组来看,区域内"意愿"国家的表现好于"非意愿"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好于发达国家;分行业来看,中国对沿线国家增加值出口在食品、运输装备等行业表现较好,在纺织品、皮革与鞋等行业表现较差。随后,为促进区域内的"合作共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造业 产业共生 增加值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就业结构效应——基于WIOD数据与MRIO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明 代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41,共9页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本文利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分行业增加值出口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增加值出口有助于中国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分行业来看,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增加值出口对出口就业...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本文利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分行业增加值出口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增加值出口有助于中国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分行业来看,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增加值出口对出口就业结构与国内就业结构的优化作用更为显著,服务行业增加值出口对出口就业结构的优化作用相对较强,而对国内就业结构的优化作用相对较弱;入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增加值出口对国内就业结构的优化作用,而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则产生了抑制作用,但该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出口 就业结构 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MRIO模型 出口贸易 劳动力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国内增加值出口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金龙 张润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97,共16页
过去30年,全球价值链和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两大新特征。旨在加强成员间“贸易政策协调”的深层次自由贸易协定(FTA)超越了WTO授权范围,对全球价值链驱动下的增加值贸易产生了深刻影响。实证分析表明:首先,自由贸易... 过去30年,全球价值链和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两大新特征。旨在加强成员间“贸易政策协调”的深层次自由贸易协定(FTA)超越了WTO授权范围,对全球价值链驱动下的增加值贸易产生了深刻影响。实证分析表明:首先,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成员国的总出口和增加值出口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次,自由贸易协定不仅提高了简单价值链和复杂价值链贸易的出口水平,而且对各子项增加值出口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应。深入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成员间的经济水平差异和组成结构对增加值出口具有异质性效应。此外,从自由贸易协定内容条款来看,WTO-X条款对国内增加值的出口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A深度 国内增加值出口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报酬与增加值出口——基于引力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4,共8页
近年来,人口的低生育和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越来越棘手,劳动力资源不断稀缺;教育普及程度和科技发展也推动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使得劳动价值在不断增加。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劳动报酬不断上涨,此种情况下探讨出口会受到何种影响具有一定的... 近年来,人口的低生育和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越来越棘手,劳动力资源不断稀缺;教育普及程度和科技发展也推动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使得劳动价值在不断增加。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劳动报酬不断上涨,此种情况下探讨出口会受到何种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借助引力模型,使用WIOD数据库,基于新兴经济体样本,实证研究增加值出口和劳动报酬的关系。研究表明,基于新兴经济体样本劳动报酬增加会显著提高增加值贸易,主要是通过生产率和促进产业升级两个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出口 劳动报酬 引力模型 新兴经济体 生产率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OFDI、技术差距与增加值出口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祎 杨水利 +1 位作者 叶建华 陈晓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6,共8页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借助制造业OFDI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培育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利用2005—2016年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OFDI数据,从产业链各投资环节分析制造业OFDI对增加值出口的作用机理,验证技术差距的调节...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借助制造业OFDI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培育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利用2005—2016年中国制造业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OFDI数据,从产业链各投资环节分析制造业OFDI对增加值出口的作用机理,验证技术差距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横向嵌入型和纵向嵌入型OFDI对增加值出口的促进效应显著,其中后向一体化嵌入型OFDI的促进作用最强;中国与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在制造业OFDI与增加值出口间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与沿线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则在两者之间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OFDI 技术差距 增加值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增加值出口潜力及效率测算
8
作者 胡晓燕 蒋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文章从增加值出口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出发,利用2016年最新发布的WIOD数据库,计算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增加值出口的总体特征。并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了影响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计算出中国对41个贸易伙伴国的增加值... 文章从增加值出口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出发,利用2016年最新发布的WIOD数据库,计算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增加值出口的总体特征。并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了影响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影响因素,计算出中国对41个贸易伙伴国的增加值出口效率值。结果表明,中国对各区域的增加值出口效率在2008年出现下滑,随后缓慢回升,并在2014年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对北美洲、大洋洲的增加值出口效率明显高于欧洲、亚洲。除印度、法国、德国外,中国对传统贸易伙伴大国的增加值出口效率均大于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出口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出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业增加值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测算及国际比较研究
9
作者 黎谧 张亚斌 冯迪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98,共6页
基于对出口价值构成中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形式、流向以及途径的区分,从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12个主要贸易大国1995~201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贸易格局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发达国家在... 基于对出口价值构成中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形式、流向以及途径的区分,从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12个主要贸易大国1995~201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贸易格局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巩固制造业高端环节优势的同时又将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商务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渗透进来,建立起服务于全球的新体系,新兴市场国家则逐渐在不同要素密集度以及不同层次的制造业方面加紧布局。加强贸易与产业的结合,有助于我国通过增加值间接出口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增加值 显性比较优势 跨国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增加值出口的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光耀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94,共3页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研究了中国增加值出口的驱动因素。实证结果发现,驱动因素中交叉效应最大、竞争力效应其次、结构效应最小。中国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使得产品更具有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增加值进口和出口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先行”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11
作者 祝树金 李丹 汤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45,共20页
行业发展,标准先行。新时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建设工作。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以及中国工业标准存量数据,探讨了标准建设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标准... 行业发展,标准先行。新时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建设工作。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以及中国工业标准存量数据,探讨了标准建设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标准建设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并且该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成本、市场势力与国内中间品使用强度在标准建设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出口贸易方式的转换以及市场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提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先行 标准建设 标准化治理 出口国内增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差距是否阻碍了出口增加值折返?——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12
作者 盛新宇 王厚双 董琴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6,共13页
基于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就数字经济发展差距与出口增加值折返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体双边数字经济发展差距对出口增加值折返存在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差别,由于数字经济发展差距程度的不同... 基于对中国制造业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就数字经济发展差距与出口增加值折返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体双边数字经济发展差距对出口增加值折返存在显著且稳健的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差别,由于数字经济发展差距程度的不同,其影响存在非线性门槛特征;而因双边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对水平差别以及分工伙伴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差异,数字经济发展差距的负向影响亦存在异质性;此外,在清关效率、物流水平快速提升,贸易流程便利化调节效应的影响下,数字经济发展差距对出口增加值折返的阻碍作用也有所缓解。在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日益凸显,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当下,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基于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强化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差距 出口增加值折返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来自“宽带中国”战略的证据
13
作者 张蒙 姜佳彤 裴建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5,共16页
如何实现出口贸易“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与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堆叠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 如何实现出口贸易“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与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堆叠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DVAR。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提升效应在民营企业、数字化投入水平较高、进口中间投入比例较高以及契约密集度较高的行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主要通过降低国内外中间品价格比,促使企业增加国内中间品投入,从而提升出口DVAR。通过识别策略有效性、稳健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控制及排除其他同期政策干扰等一系列检验,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出口国内增加值 宽带中国 信息摩擦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中竞争政策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玉红 李金哲 张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5,共15页
以64个国家1995—2017年141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在测度竞争政策规则深度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其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有助于提升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该结果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 以64个国家1995—2017年141个区域贸易协定为样本,在测度竞争政策规则深度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其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有助于提升缔约方出口国内增加值。该结果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缔约方制度质量加强了竞争政策规则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促进作用,但区域贸易协定灵活度会阻碍该促进作用。区分条款发现,横向原则与国有企业条款可以促进出口国内增加值;区分国别发现,竞争政策规则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存在异质性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竞争政策规则的强化对第三方国家存在溢出效应。因此,中国应有意识地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设计竞争政策条款并逐步提升执行度,打造更为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竞争政策规则 增加值贸易 出口国内增加值 真实利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机器换人到人机协同——最低工资标准视角下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提升的机理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维林 李雪家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169,共22页
工业机器人引发了生产方式和分工模式的深刻变革,在大幅提升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与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基于劳动要素禀赋形成的价值链分工格局,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劳动替代与劳动扩展双重属性对中国企业的贸易利得产生双重影响... 工业机器人引发了生产方式和分工模式的深刻变革,在大幅提升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与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基于劳动要素禀赋形成的价值链分工格局,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劳动替代与劳动扩展双重属性对中国企业的贸易利得产生双重影响,而劳动者素质可能是决定工业机器人促进还是抑制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样本实证考察了工业机器人使用和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多重叠加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且最低工资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和生产率提升效应,使“人机协同”取代“机器换人”,从而强化二者关系,该结论在多重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技能行业和非国有企业“机器换人”的负面影响更大,但均能发挥最低工资的“人机协同”促进作用,且一般贸易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能更好地协调人机关系并提升企业出口利得。“劳动要素收益提升”和“中间品替代”则是机器人使用影响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重要传导路径。本文认为应促进中国制造数智化转型、强化知识技能重塑和催生优质劳动供给来根本改善中国企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使用 出口国内增加值 最低工资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中间品转换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被引量:1
16
作者 祝树金 王梓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1,共16页
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采用时变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可以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当期... 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采用时变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可以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降低当期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中间品转换效应降低当期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进口中间品相对比例增加是对外直接投资降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中介渠道;对地理距离较远和进口中间品关税较高国家的投资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效应更显著。此外,中间品转换效应的内在动因是进口高质量中间品而非低价格中间品;从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将显著提升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国内增加值 中间品转换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会提高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吗?——基于WIOD产业与微观企业统一体系估计
17
作者 高静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8,共11页
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大但攀升高度不足。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对企业层面全球价值链攀升高度进行测算,并对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高度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位置越高、离世界最前沿... 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大但攀升高度不足。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对企业层面全球价值链攀升高度进行测算,并对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高度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位置越高、离世界最前沿分工距离越近,越能提高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越大,进口质量越高、进口规模越大、进口下游度越大越能降低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加工贸易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不能提高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微笑曲线失灵。外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提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微笑曲线存在;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能够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中间品进口规模、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聚来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鉴于此,我国应该加快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快中间品内向化与国内价值链构建、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来推动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全球价值链高度 进口下游度 出口国内增加值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健外交关系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4,共15页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度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该结果经过...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度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该结果经过变量替换、更换回归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和提高企业加成率两条途径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显著提高低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但对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却表现为抑制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在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加征关税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外交关系 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 企业加成率 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数字经济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 被引量:2
19
作者 米军 王怡凡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7,共13页
在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基于2010—2019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 在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过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基于2010—2019年3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数据,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且主要通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和出口比较优势提升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并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的提升作用仅显著存在于中度以下老龄化国家和非中心网络地位国家中。中国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推动产业高级化发展,加强培育技术密集型中间品的出口优势,打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环境,更大限度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以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出口国内增加值网络地位 数字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全球价值链嵌入、贸易成本与增加值贸易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秀香 黄伟凤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5,共14页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产品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农业全球价值链在农产品贸易过程中加速形成,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改善对先进技术和知识的获取,推动农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文章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选择OECD AM...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产品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农业全球价值链在农产品贸易过程中加速形成,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助于改善对先进技术和知识的获取,推动农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文章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选择OECD AMNE 2023版数据库中76个经济体为样本,探究了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增加值贸易收益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农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和后向参与度均能促进农业增加值贸易收益增长;机制检验表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促进增加值贸易收益增长;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影响对发展中经济体尤为明显。为此,我国应积极融入农业全球价值链,进一步扩大农业开放、优化贸易环境和保障要素供给,以提高增加值贸易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球价值链 贸易成本 出口增加值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