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刚成核剂对低熔抗冲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微 刘杰 秋彦辉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39,43,共4页
以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低熔抗冲聚丙烯C7025N(记为PP-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种增刚成核剂对PP-1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与2种商业化产品(分别记为PP-2,PP-3)进行了结构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2种增刚成核剂均能提升PP-1的熔体流动速率... 以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低熔抗冲聚丙烯C7025N(记为PP-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种增刚成核剂对PP-1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与2种商业化产品(分别记为PP-2,PP-3)进行了结构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2种增刚成核剂均能提升PP-1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但缺口冲击强度变化不明显,同时,结晶温度和热变形温度均明显升高,且刚韧平衡性均与PP-2、PP-3处于同一水平,满足制品要求,所得制品在跌落测试和四层堆叠测试中均有良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抗冲 增刚成核剂 特性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刚成核剂对中MFR高抗冲共聚聚丙烯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冉崇文 闫维鹏 +1 位作者 胡斌 张宝林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6期26-28,共3页
考察了4种增刚成核剂对抗冲共聚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成核剂用量对中熔体流动速率(MFR)高抗冲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成核剂用量。结果表明:随着成核剂用量的增加,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冲击强度稍有降低,刚性逐渐提高,随后趋于... 考察了4种增刚成核剂对抗冲共聚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成核剂用量对中熔体流动速率(MFR)高抗冲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成核剂用量。结果表明:随着成核剂用量的增加,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冲击强度稍有降低,刚性逐渐提高,随后趋于平缓。工业化应用后,成核剂的加入使产品的弯曲模量提高了约28%,拉伸屈服应力、结晶度及熔融结晶性能亦有所提高,同时产品韧性并未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 共聚聚丙烯 增刚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增刚成核剂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祖平 马国庆 +1 位作者 周雪云 艾照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6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丙烯增刚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对增刚剂类别中关于有机磷酸酯类、有机羧酸类、二亚苄基山梨醇类、酰胺类、松香类以及复合型增刚剂对聚丙烯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聚丙烯中增刚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烯烃 增刚成核剂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刚成核剂对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世元 邸麟婷 +4 位作者 伍剑 樊洁 张翠玲 李艳芹 郭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7,138,共6页
为解决高熔体流动速率(MFR)聚丙烯(PP)材料加工过程中,加工成型周期长而引发的翘曲变形大、光学性能差及外观美感性低等技术问题,将氢调法工艺生产的MFR为75~85 g/10 min的PP和不同厂家生产的成核剂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等比例制备了四种... 为解决高熔体流动速率(MFR)聚丙烯(PP)材料加工过程中,加工成型周期长而引发的翘曲变形大、光学性能差及外观美感性低等技术问题,将氢调法工艺生产的MFR为75~85 g/10 min的PP和不同厂家生产的成核剂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等比例制备了四种高MFR的PP,分别利用激光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法、透光率雾度测定仪、万能试验机等手段,对比分析了不同粒径的α型成核剂对PP的熔融结晶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粒径大小对于PP的光学性能、MFR、横向和纵向收缩有一定影响,其中较小粒径及较窄粒径分布的增刚成核剂能得到雾度良好的PP,蓝相成核剂的加入能使PP获得更好的光学性能优良、额外的色素添加对于PP的力学性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刚成核剂 聚丙烯 高熔体流动速率 光学性能 收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