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对增减记帐法的看法 |
西村明
|
《武汉财会》
|
1985 |
0 |
|
2
|
论增减记帐法的科学性 |
张以宽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3
|
完成使命的增减记帐法评述 |
王建刚
|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4
|
改善增减记帐法的探索 |
李孝林
|
《财贸研究》
|
1983 |
0 |
|
5
|
增减记帐法学术交流简讯 |
商燕
|
《武汉财会》
|
1985 |
0 |
|
6
|
增减记帐法下帐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方法质疑 |
成瑞珩
|
《会计之友》
|
1990 |
0 |
|
7
|
最早的增减记帐法 |
|
《财会月刊》
|
1995 |
0 |
|
8
|
也谈真假复式记帐法 |
丁时勇
|
《财会通讯(上)》
|
1995 |
0 |
|
9
|
复式记帐法也要辨别真假 |
彭玉书
|
《财会通讯(上)》
|
1995 |
0 |
|
10
|
论借贷记帐法的数学原理和科学实质 |
陶丘山
|
《财会月刊》
|
1997 |
2
|
|
11
|
对《如何理解复式记帐法》一文的几点看法 |
张颖
|
《财会通讯(上)》
|
1996 |
0 |
|
12
|
如何理解复式记帐法 |
熊开基
|
《财会通讯(上)》
|
1995 |
0 |
|
13
|
关于记帐方法之争——由个性到共性地认识帐户两方所记内容 |
易庭源
|
《武汉财会》
|
1985 |
0 |
|
14
|
为早日实现记帐方法的统一而努力 |
吴多铭
|
《会计之友》
|
1984 |
0 |
|
15
|
改“借”“贷”记帐符号为“权”“责”记帐符号的探讨 |
欧阳璞
|
《财会月刊》
|
1995 |
0 |
|
16
|
个体工商业户记帐方法及会计科目 |
伍穗山
|
《武汉财会》
|
1987 |
0 |
|
17
|
1985~97年中国股市发展对会计思想的影响 |
蒋义宏
|
《证券市场导报》
|
1998 |
1
|
|
18
|
“资金运用=资金来源”并非“舶来品” |
彭玉书
|
《财会通讯(上)》
|
1996 |
0 |
|
19
|
让会计的中国特色自生自灭 |
张蕾
|
《会计之友》
|
1998 |
1
|
|
20
|
也谈“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
郭也
|
《财会通讯(上)》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