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增稳系数评价钾肥配合秸秆还田对作物的增产稳定性效应 被引量:8
1
作者 邢素丽 刘孟朝 何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1,共5页
根据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提出增产稳定性系数(增稳系数)指标,据此研究化学钾肥和秸秆配合施用对小麦玉米产量的持续增产稳定性效应,以期更合理评价钾肥配合秸秆还田这一施肥方式对作物增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1)只施... 根据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提出增产稳定性系数(增稳系数)指标,据此研究化学钾肥和秸秆配合施用对小麦玉米产量的持续增产稳定性效应,以期更合理评价钾肥配合秸秆还田这一施肥方式对作物增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1)只施氮磷肥的对照(NP);(2)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NPSt);(3)在对照基础上加施钾肥(NPK);(4)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和钾肥(NPKSt)。结果表明:增稳系数可以作为评价施肥方案对作物产量长期持续增产效应的综合指标;不同施肥方案的长期持续增产效应定量分析表明,钾肥配合秸秆还田方案不但促进作物增产,还能提高增产的持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产稳定性 增产稳定性系数 钾肥配合秸秆还田 小麦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笼统酸化方式优选方法
2
作者 欧阳惠 李沁 +4 位作者 伊向艺 陈文玲 刘旭 代朝辉 龙国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815-5822,共8页
水平井笼统酸化技术是碳酸盐岩气藏简便且重要的改造手段,常用的酸化方式包括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两大类。合理选择水平井酸化方式,对高效开采碳酸盐岩气藏和优化工艺方案有重要意义。推导了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酸化无因次采气指数计算式... 水平井笼统酸化技术是碳酸盐岩气藏简便且重要的改造手段,常用的酸化方式包括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两大类。合理选择水平井酸化方式,对高效开采碳酸盐岩气藏和优化工艺方案有重要意义。推导了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酸化无因次采气指数计算式,建立了利用碳酸盐岩酸化增产系数优选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笼统酸化方式的方法,分析了地质和工程因素对酸化增产系数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现场验证与应用。研究发现:当碳酸盐岩酸化增产系数RJH>1时,基质酸化井的产能大于压裂酸化井;当RJH<1时,压裂酸化井的产能大于基质酸化井。当气藏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压裂裂缝数量和酸液用量增大,碳酸盐岩酸化增产系数减小;当气藏孔隙度、水平段长增大,碳酸盐岩酸化增产系数增大。当气藏孔隙度小于7.3%时,压裂酸化井的产能更高;当水平段长为500 m、压裂裂缝数量大于4时,酸化增产系数RJH<1,压裂酸化井的产能更高;当酸液用量为600 m^(3)时,酸液溶解能力X>0.08的情况下,压裂酸化井的产能更高。利用川东北区块碳酸盐岩储层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增产系数法进行工艺优选后增产效果显著。研究结果为优选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的酸化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气藏 水平井 工艺优选 酸化增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高海红 曲占庆 赵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6,共4页
压裂缝改变了水平井周围的渗流场,是影响压裂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压裂前需研究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趋势。利用电模拟实验研究了水平井筒与压裂缝成不同夹角的压裂水平井的等压线分布特点及压裂缝各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 压裂缝改变了水平井周围的渗流场,是影响压裂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压裂前需研究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趋势。利用电模拟实验研究了水平井筒与压裂缝成不同夹角的压裂水平井的等压线分布特点及压裂缝各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夹角改变了压裂水平井等压线的形状,等压线因夹角而发生了扭转,随夹角增大相同压力的等压线所控制的泄流面积增加,且产能随夹角α的增大而增大,与sinα成明显的线性关系;在具体的油藏地质条件下,存在裂缝夹角、裂缝数、裂缝长度、水平井筒长度及裂缝间距的最优匹配关系。电模拟实验结果为压裂水平井的施工设计和其产能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电模拟 裂缝 等压线 增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井压锥控制底水锥进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梁丹 曾祥林 房茂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0,共4页
底水锥进是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关井压锥是现场普遍采用的抑制底水锥进的方法之一。为了指导关井压锥措施在现场的应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机理分析、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影响关井压锥措施效果的因素及... 底水锥进是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关井压锥是现场普遍采用的抑制底水锥进的方法之一。为了指导关井压锥措施在现场的应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机理分析、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影响关井压锥措施效果的因素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定义了一个评价关井压锥措施效果的无因次参数——增产系数,该系数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评价关井压锥效果更准确。研究结果表明:关井压锥措施起到了增油效果,压锥效果与关井时间长短及关井时的含水率有关,关井时间越长、关井时的含水率越高,增油量越低,但增加的油量比关井阶段损失的油量小,即油井总体上表现为累计产油量降低。关井压锥在渤海底水油藏的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的结果。因此,建议在开发底水油藏时慎用关井压锥措施来解决底水锥进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气藏 底水锥进 关井 压锥 增产系数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