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9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花菜采摘后保叶增产效果及技术要点
1
作者 柴小佳 肖静 +2 位作者 王本辉 韩丽 杜倩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黄花菜采后保叶技术是在黄花菜采摘结束后禁止割叶饲喂牛羊,并加强锈病防治,以确保其绿叶功能时间的最大延长,可增加翌年产量,提高收益。甘肃庆阳黄花菜属于全国知名农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随着庆阳黄花菜价格稳中上升,种植黄... 黄花菜采后保叶技术是在黄花菜采摘结束后禁止割叶饲喂牛羊,并加强锈病防治,以确保其绿叶功能时间的最大延长,可增加翌年产量,提高收益。甘肃庆阳黄花菜属于全国知名农产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随着庆阳黄花菜价格稳中上升,种植黄花菜的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数量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增产效果 家庭农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 锈病防治 采摘后 保叶 割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增产效果分析
2
作者 杨靖峰 耿以工 +1 位作者 孙树莉 李海燕 《天津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42-46,共5页
粮食作物生产中施用微生物菌剂是近些年的一项新技术,对粮食作物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简要概述了微生物菌剂在粮食作物生产中的作用。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分析了2002-2024年所有小麦、玉米、水稻应用微生物菌剂的试验数据,结果发现... 粮食作物生产中施用微生物菌剂是近些年的一项新技术,对粮食作物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简要概述了微生物菌剂在粮食作物生产中的作用。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分析了2002-2024年所有小麦、玉米、水稻应用微生物菌剂的试验数据,结果发现小麦、玉米在常规施肥常规用药的情况下,增施微生物菌剂有10%左右的增产效果,水稻有8%左右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小麦 玉米 水稻 粮食作物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宁县西瓜施用沼肥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3
作者 马坤云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4期7-9,共3页
为探明沼肥在西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别利用沼肥、土杂肥及复合肥作底肥进行种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沼肥作底肥,西瓜增产增值效果非常突出,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西瓜 沼肥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沪苏1号” 增产效果明显
4
《海洋与渔业》 2025年第2期32-33,共2页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自然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流域,主要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是典型的草食性淡水鱼类。2023年全国草鱼养殖产量达594.1万吨,占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的近18%,其...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自然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流域,主要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是典型的草食性淡水鱼类。2023年全国草鱼养殖产量达594.1万吨,占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的近18%,其中广东、湖北的养殖产量超过80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四大家鱼 草食性 江河湖泊 增产效果 养殖产量 草鱼养殖 淡水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在辣椒种植中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龙继岩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辣椒是我国云贵川渝等地区热衷的日常调味用品,也是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和销售的农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销售市场。因此,如何高质量地提高辣椒产量成为辣椒种植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根本性问题。通过合理施肥,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养分,促进辣... 辣椒是我国云贵川渝等地区热衷的日常调味用品,也是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和销售的农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销售市场。因此,如何高质量地提高辣椒产量成为辣椒种植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根本性问题。通过合理施肥,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养分,促进辣椒生长,为辣椒果实发育输送充足养分。基于此,提出平衡施肥的方法,对平衡施肥的概念进行了相应阐述,明确平衡施肥的重要应用价值与意义。紧接着指出辣椒的需肥特征,了解辣椒种植和生长培育所需的养分。而后对平衡施肥方法应用于辣椒种植中对其增产目标的具体影响进行探究。最后提出了辣椒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运用平衡施肥方法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施肥 辣椒种植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减量对水稻增产效果的对比试验
6
作者 周雷 李双龙 +2 位作者 周娟 廖小梦 丁雪莲 《湖北植保》 2024年第4期35-36,39,共3页
为了解氮肥减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持续推进化肥减量,2022年和2023年在远安县开展水稻常规施肥和定额施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22年和2023年定额施氮区较常规施肥区的纯氮肥用量分别减少1.88 kg/667m^(2)和1.95 kg/667m^(2)的情况... 为了解氮肥减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持续推进化肥减量,2022年和2023年在远安县开展水稻常规施肥和定额施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22年和2023年定额施氮区较常规施肥区的纯氮肥用量分别减少1.88 kg/667m^(2)和1.95 kg/667m^(2)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分别增收7.7 kg/667m^(2)和20.0 kg/667m^(2),提高百分率分别为1.24%和3.64%,减肥和增产效果明显,建议在生产实际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肥减量 增产效果 远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为油菜授粉增产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石元元 管翠 +2 位作者 曾志将 安建东 罗术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4-999,1005,共7页
种植赣杂3号油菜,在油菜开花前,把种植的油菜分为自然授粉、蜜蜂授粉和无蜂授粉三个区。然后测定座果率、产量、千粒重、畸形率、发芽率、出油率、油菜籽成分、柱头上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子房中的RNA含量等指标,并统计授... 种植赣杂3号油菜,在油菜开花前,把种植的油菜分为自然授粉、蜜蜂授粉和无蜂授粉三个区。然后测定座果率、产量、千粒重、畸形率、发芽率、出油率、油菜籽成分、柱头上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子房中的RNA含量等指标,并统计授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区油菜籽产量比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分别提高40.16%和114.98%,实际亩产油量比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分别高7.59%和25.12%,并且蜜蜂授粉区的千粒重、发芽率、柱头上的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数量、子房中RNA的含量都是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蜜蜂授粉区油菜籽畸形率极显著低于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蜜蜂 授粉 增产效果 授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塬黑垆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氮的去向及增产效果 被引量:20
8
作者 党廷辉 蔡贵信 +3 位作者 郭胜利 郝明德 郭明航 王百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塬区陕西省长武县的黑垆土上 ,用田间小区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的增产效果 ,水分利用率以及尿素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氮肥的增产效果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 ,施N量为 1 0 0和 1 5 0kghm- 2 时每kg肥料N分别增产小麦 1... 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塬区陕西省长武县的黑垆土上 ,用田间小区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的增产效果 ,水分利用率以及尿素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氮肥的增产效果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 ,施N量为 1 0 0和 1 5 0kghm- 2 时每kg肥料N分别增产小麦 1 2 .1kg和6.4kg。施用氮肥亦提高了水分利用率 ,无氮区和施肥区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 7.6kghm- 2 mm- 1和 9.7~ 1 0 .5kghm- 2 mm- 1。15N微区试验结果表明 ,尿素作基肥混施入耕层后 ,小麦利用率为36.6%~ 38.4% ,土壤残留率为 2 9.2 %~ 33.6% ,标记氮肥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迅速降低。小麦吸收的氮素来自肥料氮的比例在 33%~ 40 %之间 ,来自土壤氮素的比例在 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氮去向 冬小麦 黑垆土 增产效果 水分利用率 黄土旱塬 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及施用量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增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5
9
作者 王孝忠 田娣 邹春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8-1004,共7页
【目的】施用锌肥是改善作物缺锌、提高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重要措施。锌肥的施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总结自70年代以来锌肥施用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年代、锌肥施用方式、锌肥用量对这三大作物... 【目的】施用锌肥是改善作物缺锌、提高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重要措施。锌肥的施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总结自70年代以来锌肥施用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年代、锌肥施用方式、锌肥用量对这三大作物产量影响的进程,探讨锌肥的适宜用量和施用方式。【方法】利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查阅了1970至2013年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锌肥施用相关的田间试验文献333篇,剔除文献中没有产量数据、没有具体施肥相关信息如施肥量、施肥方式等文献,有效样本数总计为1656个。采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分析。【结果】锌肥增产效果受锌肥施用方式、施用量、年代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锌肥施用方式土壤施用、叶面喷施和种子处理在小麦上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1.3%、10.0%和11.1%;在玉米上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3.7%、12.7%和12.1%;水稻上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5.0%、9.8%和9.7%。与叶面喷施和种子处理相比,无论是小麦、玉米还是水稻,土施锌肥的增产效果最好。2)锌肥施用量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增产率随土施锌肥量增加而增加,当施锌量达到一定量后,随施肥用量的进一步增大,增产率有所降低。小麦、玉米和水稻土施锌肥的合适用量分别为15~45 kg/hm2、20~30 kg/hm2、20~30kg/hm2。小麦增产率与喷施锌肥的浓度关系不明显,叶面喷施浓度在0.4%~0.5%ZnSO4·7H2O时增产效果最佳;而玉米、水稻增产率和叶面喷施锌肥的浓度变化趋势与土施锌肥变化趋势一致。过去40年玉米和水稻适宜喷施锌肥浓度分别是0.1%~0.3%、0.2%~0.4%ZnSO4·7H2O。3)施肥年代随着年代的变化,不同作物施用锌肥的增产幅度不同。随着年代的推进,同一锌肥施用方式在小麦上增产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锌肥土施和叶面喷施在玉米上的增产率呈下降趋势;锌肥土施在水稻上的增产率呈下降趋势,而叶面喷施在水稻的增产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种子处理方式在水稻和玉米上的增产率随年代的变化不明显。【结论】施用锌肥能有效提高小麦、玉米和水稻的产量,但是其增产效果受锌肥施用方式、施用量、年代的影响。因此,今后在锌肥施用方面,农户应根据作物、土壤、环境等条件,选择恰当的施肥方式及锌肥用量,来提高锌肥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肥施用方式 锌肥用量 增产效果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抗旱驱鼠剂对田间小麦促长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明春 韩崇选 +4 位作者 杨学军 胡忠朗 杨林 师建银 吴凤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78-683,共6页
通过多效抗旱驱鼠剂浸种与拌种的田间试验 ,对小麦 1 2个生长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测定与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RPA浓度是决定促长与增产效果的关键 ,药剂 A的 70 0倍水溶液浸种或 30~ 50倍液拌种对苗期促长作用最好 ;与对照相比 ,... 通过多效抗旱驱鼠剂浸种与拌种的田间试验 ,对小麦 1 2个生长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测定与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RPA浓度是决定促长与增产效果的关键 ,药剂 A的 70 0倍水溶液浸种或 30~ 50倍液拌种对苗期促长作用最好 ;与对照相比 ,除 B的 70 0倍水溶液浸种处理小麦种子 ,小麦产量比对照降低 2 .79% ,其它处理均有增产作用 ,增产率为 4.79%~98.67%。其中以药剂 A的 70倍水溶液拌种和 C的 60 0倍液浸种 ,增产效果最为显著 ,增产幅度达 98.49%~ 98.67% ;对 1 1个影响产量因子的通径分析表明 ,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是决定产量增长率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多效抗旱驱鼠剂 浸种 拌种 促长作用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井壁稳定及增产效果的页岩气水平井段方位优化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翔宇 吴昊 +4 位作者 殷晟 夏宏泉 陈平 雷梦 覃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4-99,共6页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常见的井壁失稳垮塌问题,为提高井壁稳定性和为后期压裂增产提供良好的条件,分析了层理面产状和地应力类型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压裂缝与水平井段夹角,以及与水平气井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常见的井壁失稳垮塌问题,为提高井壁稳定性和为后期压裂增产提供良好的条件,分析了层理面产状和地应力类型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压裂缝与水平井段夹角,以及与水平气井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通过对水平井段方位的优化来提高井壁稳定性和改善压裂增产效果的技术思路:利用川南地区页岩气井的测井、地应力及岩石力学资料,通过页岩层理面破坏模型及本体破坏模型分析计算出不同方位角下的井壁坍塌压力,找出井壁稳定性最好时井眼与层理面产状和地应力类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压裂缝延伸方向的分析,得出了压裂缝的一般延伸规律;利用产能公式计算裂缝与水平井段呈不同夹角时的产量,以此获得了裂缝与水平井段夹角影响压裂效果的规律。还以川南地区的W201-H3井为例,充分考虑页岩气井壁稳定及增产效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水平井段方位优化设计,使该井能在保持良好井壁稳定性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段 方位 优化 井壁失稳 增产效果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尼平甙及其复方对黄瓜增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伯熙 詹选怀 +3 位作者 单永年 张劼 邱迎君 唐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51-355,共5页
京尼平甙及其复方对鲜黄瓜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在播种前用 1 0mg/kg京尼平甙复方 2号水溶液浸泡黄瓜种子 1 0h,可增产 2 5 .7% ,达极显著水平。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果数的增加所致。
关键词 京尼平甙 复方 黄瓜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营养液对水稻增产效果的试验 被引量:15
13
作者 俞建瑛 翁清清 +1 位作者 黄德崇 刘宗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1-533,共3页
研究了以氨基酸为主要成分并与多种微量元素复配而成的氨基酸营养液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使水稻产量提高 4.44% ~9.7% ,且氨基酸的种类对水稻增产有影响。
关键词 水稻 微量元素 速效肥料 氨基酸营养液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专用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制种玉米增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春梅 秦嘉海 +5 位作者 王爱勤 闫治斌 肖占文 赵芸晨 程红玉 毛小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0-615,共6页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Zea mays)田内,采用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筛选了多功能专用肥配方,评价了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增产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功能专用肥最佳组合比例为聚乙烯醇30kg、保水剂30kg、(NH4)2HPO4420kg、Zn...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Zea mays)田内,采用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筛选了多功能专用肥配方,评价了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增产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功能专用肥最佳组合比例为聚乙烯醇30kg、保水剂30kg、(NH4)2HPO4420kg、ZnSO4.7H2O 52kg、CO(NH2)2 736kg和糠醛渣225kg。多功能专用肥与传统化肥功效比较,土壤总孔隙度、团聚体、自然含水量、蓄水量、有机质分别增加了1.50%、1.29%、1.02%、16.60m3.hm-2和0.44g.kg-1,土壤容重、pH值分别降低了0.04g.cm-3和0.06;制种玉米幼苗生长速度、地上部分干质量分别增加了0.73mm.d-1和0.80g.株-1,穗粒数、穗粒质量、百粒重、产量分别增加了12.68粒、33.96g、0.20g和311.63kg.hm-2;增产值、施肥利润分别增加了1 558和517元.hm-2。本研究表明,多功能专用肥的施用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专用肥 土壤 理化性质 玉米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及群体生理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海泉 陈怡 +5 位作者 满为群 栾晓燕 刘鑫磊 来永才 马岩松 杜维广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8-543,共6页
以高光效大豆品种黑农40为材料、设覆膜、未覆膜(CK)两个处理,在岗地和平地上研究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及群体生理。结果表明: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栽培技术,展览田试验(平地... 以高光效大豆品种黑农40为材料、设覆膜、未覆膜(CK)两个处理,在岗地和平地上研究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及群体生理。结果表明: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和推广价值的栽培技术,展览田试验(平地)增产21%,东岗试验(岗地)增产25.4%;黑农40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光合生产率、群体中单叶光合速率、根瘤数及根瘤鲜重、地上部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积累及分配,在黑农40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东岗试验(岗地)和展览田试验(平地)均是行间覆膜栽培高于未覆膜栽培(对照)。这些结果揭示了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群体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行间覆膜 增产效果 群体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北部夏玉米适期早播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13
16
作者 任三学 周广胜 +2 位作者 赵花荣 田晓丽 耿金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93,共13页
播期调整是直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负面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揭示播期变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在华北北部的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19—2021年设置早播10 d、晚播10 d、晚播20 d和正常播期4个播期,进行... 播期调整是直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负面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揭示播期变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在华北北部的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19—2021年设置早播10 d、晚播10 d、晚播20 d和正常播期4个播期,进行了夏玉米同一品种播期调整的大田试验,监测其生育期变化、植株干物质累积、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灌浆特征,以及成熟期取样测定产量构成等要素。结果表明:夏玉米播期提前,苗期、穗期及全生育期延长,尤其有效灌浆持续日数随播期提前而延长,播期每提前10 d有效灌浆持续日数延长4.7 d,播期提前10 d平均灌浆速率比对照和晚播10,20 d的平均偏高4.04%,籽粒灌浆、累积增加,百粒质量提高5.459 g。夏玉米穗粒数、穗粒质量、百粒质量等主要产量构成要素在不同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随播期提前而递增,在6月8日—7月8日试验期理论产量随播期每提前10 d增产速率为1395.4 kg/hm ^(2)。夏玉米关键生育期平均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播期每提前10 d提高0.764μmol/(m 2·s),播期提前10 d比对照和晚播10,20 d的平均Pn提高7.31%。光合速率提高使得干物质生产、积累及向籽粒转运量增加,穗粒质量、百粒质量分别比对照和晚播10,20 d的平均偏高24.01%,18.00%。播期提前,株高低,茎秆粗壮,抗倒伏,个体绿叶面积大,群体叶面积指数(LAI)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高,播期每提前10 d成熟期地上干物质分配率:籽粒质量递增率2.26%,植株营养器官—果穗籽粒间干物质的源—库分配关系改变,穗粒质量、百粒质量提高和籽粒增产。研究认为: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资源,合理调配茬口,夏玉米适期早播,延长生育期和籽粒灌浆时间,可有效提高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华北北部 播种期 生长特征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对甘蔗的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德龙 牛安妮 +4 位作者 邓挺 钱发军 石琴 罗铁贤 黎雪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3-95,共3页
硅肥对甘蔗试验效果表明,在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上,每公顷施硅肥750kg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增产率达10.9%~23.2%。施用硅肥后的甘蔗,植株生长挺拔,叶片清秀、光亮,病中害减少,抗逆性好。施用硅肥平均每公顷增收5... 硅肥对甘蔗试验效果表明,在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上,每公顷施硅肥750kg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增产率达10.9%~23.2%。施用硅肥后的甘蔗,植株生长挺拔,叶片清秀、光亮,病中害减少,抗逆性好。施用硅肥平均每公顷增收5242.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甘蔗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春虎 张胜利 +1 位作者 张志宏 杨文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7-49,共3页
通过对夏玉米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比施用化肥(对照)增产1 199.00 kg/hm2,增产率达到12.53%;施用鸡(鸽)干粪比施用化肥增产821.56 kg/hm2,增产率达到8.58%;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比施用鸡(鸽)干粪增产377.44... 通过对夏玉米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比施用化肥(对照)增产1 199.00 kg/hm2,增产率达到12.53%;施用鸡(鸽)干粪比施用化肥增产821.56 kg/hm2,增产率达到8.58%;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比施用鸡(鸽)干粪增产377.44 kg/hm2,增产率达到3.63%。尽管在株高,植株地上部分、植株地下部分的鲜、干重,鲜重干重比率,单株叶面积,出籽率等性状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可以看到有明显的差别,多方面优势的集合使产量出现了质的飞跃,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鸡(鸽)粪肥 玉米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黄腐酸及其系列产品对小麦根腐病的防病增产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桂珍 暴增海 +2 位作者 杨文兰 袁静 吕国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1,共3页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黄腐酸 -稀土螯合物和黄腐酸复合物 -双抗剂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 ,对小麦根腐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田间药效试验中也表现了较好的防病保产效果。生化黄腐酸单用 ,在供试的浓度范围内 ,在人工培养...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黄腐酸 -稀土螯合物和黄腐酸复合物 -双抗剂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 ,对小麦根腐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田间药效试验中也表现了较好的防病保产效果。生化黄腐酸单用 ,在供试的浓度范围内 ,在人工培养基上对小麦根腐病菌无抑制作用 ,与三唑酮混配使用 ,提高了杀菌剂的防病效果 ,弥补了三唑酮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具有抑制作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黄腐酸 防病增产效果 小麦 根腐病 复合黄腐酸-双抗剂 黄腐酸-稀土螯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师甜瓜嫁接栽培的防病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胜利 陈小青 陈青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3,共5页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伽师甜瓜为接穗,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和育苗方法,研究了嫁接对伽师甜瓜幼苗和植株生物学特性及枯萎病抗性、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嫁接方法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在无土育苗条件下,嫁接苗成活率均在77.7%以上,...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伽师甜瓜为接穗,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和育苗方法,研究了嫁接对伽师甜瓜幼苗和植株生物学特性及枯萎病抗性、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嫁接方法都有较强的亲和性,在无土育苗条件下,嫁接苗成活率均在77.7%以上,显著高于有土育苗的成活率(68.1%)。各嫁接伽师瓜幼苗根系比自根苗根系发达,嫁接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尤其是伽师瓜嫁接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地上干样质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田间防效达到95.4%以上,无土育苗嫁接效果比有土育苗好,嫁接伽师甜瓜比自根伽师甜瓜增产75.9%~112.3%,增产效果主要表现在后期产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甜瓜 嫁接栽培 防病增产效果 育苗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