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72
篇文章
<
1
2
…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通地区复垦地酿酒高粱增产增效关键技术研发
1
作者
王春红
徐曙
+3 位作者
孙健
赵中华
王舒宁
冀俊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7期68-70,共3页
南通地区拥有一定面积的岗坡地、复垦地等低产田,其中洼地易涝、岗地易旱、复垦地难种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玉米、大豆、水稻等常规农作物的生长。高粱兼具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及耐冷凉等多重抗逆性和适应性,在复垦地种...
南通地区拥有一定面积的岗坡地、复垦地等低产田,其中洼地易涝、岗地易旱、复垦地难种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玉米、大豆、水稻等常规农作物的生长。高粱兼具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及耐冷凉等多重抗逆性和适应性,在复垦地种植比其他农作物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既能解决抛荒问题,又符合农业发展需求。针对产业发展瓶颈,本研发首次在南通地区复垦地规模种植酿酒高粱,建立新品种筛选比较区,成功研发出适用于南通复垦地的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的酿酒高粱栽培技术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建立高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促成优质丰产高粱新品种在南通地区的推广利用、辐射带动南通高粱适度规模发展,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对增加南通特色产业,科学合理利用复垦地资源、提高种植收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地
酿酒高粱
增产增效
技术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效分期管理技术
2
作者
卜凡军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期44-45,共2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改单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实现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该模式集成了品种搭配、扩行缩株、营养调控、减量施肥、绿色防控...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改单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实现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该模式集成了品种搭配、扩行缩株、营养调控、减量施肥、绿色防控、封闭除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行优势
品种搭配
绿色防控
增产增效
减量施肥
营养调控
间套种技术
模式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色低碳 增产增效
3
作者
赵昕
《农家致富》
2025年第14期56-57,共2页
水稻是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3300万亩,其中优质水稻种植品种达1800万亩。优质稻米产业是江苏重点培育的八大千亿元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然而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却面临化肥与农药利用率较低、稻田碳排放较高的难题...
水稻是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3300万亩,其中优质水稻种植品种达1800万亩。优质稻米产业是江苏重点培育的八大千亿元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然而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却面临化肥与农药利用率较低、稻田碳排放较高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2025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实施了南京市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水稻绿色丰产机膜一体化栽插关键技术协同推广”项目。近日,由项目组主办的“水稻机膜一体化栽插关键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南京市六合区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产增效
水稻
江苏省
化肥利用率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美人柑橘提质增产增效技术探究
4
作者
周荣新
陈洪
+2 位作者
谢佳荣
谢地平
邹明卫
《果农之友》
2025年第4期56-58,共3页
柑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而红美人柑橘作为柑橘品种中的“爱玛仕”,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更是人们口中“瑰宝”级的存在。在玉山县,随着柑橘产业的发展、新品种的不断引进,红美人作...
柑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而红美人柑橘作为柑橘品种中的“爱玛仕”,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更是人们口中“瑰宝”级的存在。在玉山县,随着柑橘产业的发展、新品种的不断引进,红美人作为新引进品种,在各乡镇示范推广种植,经济效益可观。然而,为了提高红美人柑橘的产量和品质,需要以适合当地的高效栽培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就红美人柑橘的特性、种植条件以及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期望为红美人柑橘提质增产增效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美人
柑橘
提质
增产增效
技术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农机 增产增效
5
作者
江玉麒
《农家致富》
2025年第14期12-13,共2页
田间地头,无人农机自动行走;多功能复式农机可同时完成插秧、覆膜、洒肥等多项作业;农机生产数据实时上传网络,作业成果可视化……2025年夏季,江苏省南京市多类型新型智能农机登场,助力“三夏”大忙增产增效。
关键词
智能农机
无人农机
多功能复式农机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口黑鲈生态养殖模式增产增效
6
作者
赵昕
《农家致富》
2025年第4期6-7,共2页
大口黑鲈肉实味美刺少,营养价值高,且价格实惠,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其抗病力强,病害少,在池中可单养或鱼塘中混养,也适宜在网箱中高密度养殖,养殖经济效益较高。市场前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某家庭农场,采取主养大口黑鲈搭配鲢鳙,同时在...
大口黑鲈肉实味美刺少,营养价值高,且价格实惠,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其抗病力强,病害少,在池中可单养或鱼塘中混养,也适宜在网箱中高密度养殖,养殖经济效益较高。市场前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某家庭农场,采取主养大口黑鲈搭配鲢鳙,同时在池塘中投放螺蛳的生态养殖模式,增产效果显著。该模式有利于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速度,减少病害发生,更能减少养殖水域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大口黑鲈
高密度养殖
饵料系数
养殖水域
生态养殖模式
增产增效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疆咸水补灌区棉花根土界面降碱抑盐与增产增效技术
7
作者
武玉坤
彭懿
+4 位作者
袁泉
王丁霞
王潭刚
盛建东
冯固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1期50-54,共5页
针对新疆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生产中微咸水补灌带来的盐分积累问题,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集成磷肥种类与土壤性质匹配技术、磷肥早施提高空间有效性的启动磷技术、硫酸铵诱导根际降碱解磷溶钙抑盐技术以及“激发碳”靶向调控解...
针对新疆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生产中微咸水补灌带来的盐分积累问题,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集成磷肥种类与土壤性质匹配技术、磷肥早施提高空间有效性的启动磷技术、硫酸铵诱导根际降碱解磷溶钙抑盐技术以及“激发碳”靶向调控解磷微生物功能的技术,建立了咸水补灌区棉花根土界面降碱抑盐与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对该技术模式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该技术关键操作环节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包括磷肥品种选择,硫酸铵及基于目标产量养分需求量的化肥用量和激发碳的用量、施肥时间与方式,微咸水的矿化度、微咸水补灌的时间与灌水定额等,为南疆咸水补灌区膜下滴灌棉田绿色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咸水补灌
根际调控
降碱抑盐
解磷微生物
灌溉
施肥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猪品种改良及养殖增产增效方法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仕碧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规模化、集约化是生猪养殖的主要目标,通过加强对生猪品种的改良,能从源头控制生猪繁殖质量、生长质量,常见品种改良技术有母猪发情鉴定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可为生猪养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运用养殖增产增效方法,...
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规模化、集约化是生猪养殖的主要目标,通过加强对生猪品种的改良,能从源头控制生猪繁殖质量、生长质量,常见品种改良技术有母猪发情鉴定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可为生猪养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运用养殖增产增效方法,能保证生猪产量及猪肉产品品质,让养殖户获得更多收益。围绕生猪品种改良及养殖增产增效带来的有利影响、高效率养殖生产要求进行分析,总结生猪品种改良方法与养殖增产增效策略的运用要点,旨在提升养殖场的发展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品种改良
养殖技术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定县马场镇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滕树春
赵敏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5期70-71,共2页
根据近年来小麦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成果及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宜普定县马场镇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为马场镇小麦大规模绿色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马场镇
小麦
绿色
增产增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增产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0
作者
芦娟
刘金蓉
+3 位作者
李永德
孙学保
王文庆
吴楠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47-48,53,共3页
为探索增产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增产增效剂,以希森6号为供试马铃薯品种,以8种不同增产增效剂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了不同增产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为探索增产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增产增效剂,以希森6号为供试马铃薯品种,以8种不同增产增效剂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了不同增产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增施汇能聚谷氨酸7 500 mL/hm^(2)、薯管家丰源1号600 mL/hm^(2)、好田美酵素7 500 mL/hm^(2)+蟹大力7 500 mL/hm^(2)、康而健225 mL/hm^(2)+利姆3 L/hm^(2)可以使马铃薯产量提高7.29%~15.61%,以施用汇能聚谷氨酸7 500 mL/hm^(2)马铃薯产量最高,增产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汇能聚谷氨酸能够增加马铃薯茎粗和单株薯重,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薯管家丰源1号可增加单株薯重及产量,提高马铃薯商品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增产增效
剂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颍州区麦-玉精耕细作周年增产增效技术模式
11
作者
马斐
李娜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7期80-81,共2页
从品种选用、播种方式、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措施方面介绍了阜阳市颍州区麦-玉精耕细作周年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以期为颍州区小麦、玉米的高产创建与示范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颍州区
麦-玉精耕细作
周年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增产增效技术应用
12
作者
高青
宋德平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1期85-86,共2页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是一种具有产量、效益、质量优势的种植机制,能够合理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促进生产与生态的平衡。在农业种植区域中,农民需要积极尝试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并根据地质条件与种植基础条件选择合适的玉米、大...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是一种具有产量、效益、质量优势的种植机制,能够合理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促进生产与生态的平衡。在农业种植区域中,农民需要积极尝试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并根据地质条件与种植基础条件选择合适的玉米、大豆品种,做好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为玉米、大豆创造出良好的生产环境,促进间作套种技术应用价值的提升。本文讲解了玉米大豆间作套种增产增效技术应用价值,并对应用策略进行了浅析,期望能够给予农业种植人员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套种技术
增产增效
应用价值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增产增效绿色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3
作者
杨玲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5期65-67,共3页
小麦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种类之一,其不仅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用途较广,且因其适应性较强,在各地均有一定种植范围。但就实际而言,现如今仍有较多地区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采取传统种植方式,难以保证小麦产量与综合品质。加之部分地区对绿色...
小麦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种类之一,其不仅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用途较广,且因其适应性较强,在各地均有一定种植范围。但就实际而言,现如今仍有较多地区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采取传统种植方式,难以保证小麦产量与综合品质。加之部分地区对绿色种植新技术认识不足,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难以合理利用,不仅不利于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同时影响其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对此还应加大力度探讨小麦绿色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实现小麦增产增效的目标,为我国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增产增效
绿色种植
新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管齐下机收减损 良机良法增产增效
14
作者
潘春华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5期12-13,共2页
2024年夏收期间,江苏省南通市55个机收减损监测点显示,全市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低于1%,油菜分段式收割损失率控制在6%以内,总体维持较好水平。机收减损是降低农业生产环节损耗、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南通市通过引进良机、推...
2024年夏收期间,江苏省南通市55个机收减损监测点显示,全市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低于1%,油菜分段式收割损失率控制在6%以内,总体维持较好水平。机收减损是降低农业生产环节损耗、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南通市通过引进良机、推广良法等方式,努力做好机收减损工作,将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江苏省南通市
增产
潜力
增产增效
分段式
多管齐下
减损
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平原小麦新型耕作施肥播种方式增产增效研究
被引量:
8
15
作者
徐萍
杨宪杰
+6 位作者
冯佐龙
孙彦玲
杨震
张西群
邓学斌
史家益
张正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1-841,共11页
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玉米-冬小麦主产区,但长期大面积免耕播种玉米和旋耕播种小麦,导致耕层普遍变浅,增产增效幅度下降,同时华北平原又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现代节水农业发展重点区。为了打破犁底层、提高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耕...
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玉米-冬小麦主产区,但长期大面积免耕播种玉米和旋耕播种小麦,导致耕层普遍变浅,增产增效幅度下降,同时华北平原又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现代节水农业发展重点区。为了打破犁底层、提高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耕种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并增产增效,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前茬设置免耕玉米播种和遁耕分层施肥玉米播种2个处理,免耕玉米播种主区里设置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1)、人工施肥-旋耕深松-小麦条播(T2)2个副区;玉米遁耕分层施肥处理主区后茬为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3)、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小麦宽幅匀播(T4)2个副区处理,在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差异比较;最后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玉米-小麦周年总产及产出/投入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4处理模式明显能够降低0~40 cm耕层土壤容重,增加深层土壤含水率,同时优化了耕层养分分布,增加了小麦株高、分蘖、地上部干物质重量、0~40 cm耕层的根干重,进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实现节水高产;籽粒产量表现为T4(8333.75 kg∙hm^(−2))>T3(8222.63 kg∙hm^(−2))>T2(7778.17 kg∙hm^(−2))>T1(7000.35 kg∙hm^(−2));T4、T3、T2处理分别比T1处理显著增产19.05%、17.46%和11.1%;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T4处理累计全年粮食总产达19469.7 kg∙hm^(−2),超过了吨粮田(15000 kg∙hm^(−2)),产出/投入比达3.76,是华北平原玉米-小麦周年节水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耕作模式。本文揭示了不同耕作施肥播种条件下,小麦产量形成的生长发育特征和增产要素及玉米-小麦周年增产增效特征。建议加快在华北平原示范推广“小麦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宽幅匀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旋耕
深松
分层施肥
播种方式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体系氮肥增产增效综合调控
被引量:
14
16
作者
李小坤
任涛
鲁剑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0,共8页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油菜主要产区,水稻-油菜轮作是主要种植模式。施肥是维持和提升轮作系统生产力的物质基础,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对提高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施用不仅造成作物抗逆能力弱、氮肥利用率低、品质和经...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油菜主要产区,水稻-油菜轮作是主要种植模式。施肥是维持和提升轮作系统生产力的物质基础,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对提高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施用不仅造成作物抗逆能力弱、氮肥利用率低、品质和经济效益差,而且导致养分在环境中累积,影响大气、水体质量和人畜健康。本文针对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体系耕层土壤碳氮含量低,氮肥用量高、损失严重、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水稻-油菜轮作体系周年养分运筹、土壤碳氮协同调控、缓/控释肥料施用对氮损失的阻控、施肥方法的改进、高产高效栽培等技术协同优化建立综合调控模式,以期为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体系氮肥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水稻-油菜轮作
农业绿色发展
碳氮协同调控
秸秆还田增碳
缓/控释肥料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增产增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17
作者
王鑫
张涛
+2 位作者
李树杰
孙伟
王丽娟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6期89-93,共5页
为探索马铃薯全膜覆土机械种植技术的增产潜力,实现半干旱及干旱地区马铃薯抗旱种植技术的机械操作。采用同田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将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机具为2CM—2型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机)与当地大垄机械覆膜人工穴播、...
为探索马铃薯全膜覆土机械种植技术的增产潜力,实现半干旱及干旱地区马铃薯抗旱种植技术的机械操作。采用同田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将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机具为2CM—2型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机)与当地大垄机械覆膜人工穴播、黑色全膜马铃薯大垄侧穴播人工种植、秸秆覆盖种植、露地种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产量测定、劳动力成本核算等对该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比露地种植和人工覆膜种植单位面积(每公顷)分别增产10 558.5kg与5 592kg;同时比露地种植单位面积节约劳动力成本4 549.5元,比人工覆膜种植单位面积节约劳动力成本5 299.5元,比露地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纯收益17 220.15元,比人工覆膜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纯收益12 009.9元。本研究有助于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的推广,而且为其它机械化种植增效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
马铃薯
机械种植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与生姜间作复种系统增产增效分析
被引量:
2
18
作者
耿广东
宋碧
+2 位作者
冯道友
徐发友
韦美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8991-8991,8996,共2页
[目的]为推广复种系统提供依据。[方法]以玉米(兴黄单999)和生姜(当地种)为试材,设4种间作处理,带宽分别为1.67(CK)、2.33、2.67和3.00m,研究了不同带宽间作方式的玉米和生姜的产量和产值。[结果]不同带宽间作处理方式对2种作物产量的...
[目的]为推广复种系统提供依据。[方法]以玉米(兴黄单999)和生姜(当地种)为试材,设4种间作处理,带宽分别为1.67(CK)、2.33、2.67和3.00m,研究了不同带宽间作方式的玉米和生姜的产量和产值。[结果]不同带宽间作处理方式对2种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同。2.33、2.67和3.00m带宽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比对照的降低22.21%、20.66%和27.72%;3.00m处理的生姜产量最高,为21750.0kg/hm2;2.33m带宽处理的最低,为19927.5kg/hm2。玉米生姜间作时,2.33、2.67和3.00m带宽处理的2种作物的产值分别为31404.30、32450.40和32413.20元/hm2,分别比对照(14752.80元/hm2)增加了112.87%、119.96%和119.71%,2种作物的纯收入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8.87%、138.94%和132.40%。[结论]2.67m带宽处理是玉米和生姜间作的最佳复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姜
复种系统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生增产增效新技术及实现机械化收获的建议
被引量:
7
19
作者
王才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8-680,共3页
本文介绍了花生单粒精播、缓控防倒防早衰和"两肥一减"高效施氮等成熟新技术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技术指标、实施效果和使用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花生机械收获"准"成熟新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方向和研...
本文介绍了花生单粒精播、缓控防倒防早衰和"两肥一减"高效施氮等成熟新技术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技术指标、实施效果和使用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花生机械收获"准"成熟新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上述技术可作为目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提高我国花生生产水平的主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增产增效
新技术
机械化收获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柑橘覆膜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20
作者
邓正春
孙元学
+4 位作者
吴平安
廖林凤
杨宇
彭永胜
杜登科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179-180,共2页
常德市柑橘种植面积8.67万hm2,其中温州蜜柑6.93万hm2,占柑橘总面积的80%。前些年,由于栽培技术滞后,柑橘品质差、产量低、生产效益不高。为了提升柑橘内在品质,提高产量和效益,2011年开展了柑橘覆膜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试验。试验结...
常德市柑橘种植面积8.67万hm2,其中温州蜜柑6.93万hm2,占柑橘总面积的80%。前些年,由于栽培技术滞后,柑橘品质差、产量低、生产效益不高。为了提升柑橘内在品质,提高产量和效益,2011年开展了柑橘覆膜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柑橘覆膜后品质增强、产量提高,效益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覆膜
提质
增产增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通地区复垦地酿酒高粱增产增效关键技术研发
1
作者
王春红
徐曙
孙健
赵中华
王舒宁
冀俊
机构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
出处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7期68-70,共3页
文摘
南通地区拥有一定面积的岗坡地、复垦地等低产田,其中洼地易涝、岗地易旱、复垦地难种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玉米、大豆、水稻等常规农作物的生长。高粱兼具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及耐冷凉等多重抗逆性和适应性,在复垦地种植比其他农作物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既能解决抛荒问题,又符合农业发展需求。针对产业发展瓶颈,本研发首次在南通地区复垦地规模种植酿酒高粱,建立新品种筛选比较区,成功研发出适用于南通复垦地的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的酿酒高粱栽培技术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建立高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促成优质丰产高粱新品种在南通地区的推广利用、辐射带动南通高粱适度规模发展,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对增加南通特色产业,科学合理利用复垦地资源、提高种植收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复垦地
酿酒高粱
增产增效
技术研发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效分期管理技术
2
作者
卜凡军
机构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乡村振兴中心
出处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期44-45,共2页
文摘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改单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实现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该模式集成了品种搭配、扩行缩株、营养调控、减量施肥、绿色防控、封闭除草。
关键词
边行优势
品种搭配
绿色防控
增产增效
减量施肥
营养调控
间套种技术
模式集成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低碳 增产增效
3
作者
赵昕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家致富》
2025年第14期56-57,共2页
文摘
水稻是江苏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3300万亩,其中优质水稻种植品种达1800万亩。优质稻米产业是江苏重点培育的八大千亿元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然而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却面临化肥与农药利用率较低、稻田碳排放较高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2025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实施了南京市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水稻绿色丰产机膜一体化栽插关键技术协同推广”项目。近日,由项目组主办的“水稻机膜一体化栽插关键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南京市六合区召开。
关键词
增产增效
水稻
江苏省
化肥利用率
绿色低碳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美人柑橘提质增产增效技术探究
4
作者
周荣新
陈洪
谢佳荣
谢地平
邹明卫
机构
江西省玉山县横街镇人民政府
江西省玉山县六都乡人民政府
出处
《果农之友》
2025年第4期56-58,共3页
文摘
柑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而红美人柑橘作为柑橘品种中的“爱玛仕”,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更是人们口中“瑰宝”级的存在。在玉山县,随着柑橘产业的发展、新品种的不断引进,红美人作为新引进品种,在各乡镇示范推广种植,经济效益可观。然而,为了提高红美人柑橘的产量和品质,需要以适合当地的高效栽培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就红美人柑橘的特性、种植条件以及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期望为红美人柑橘提质增产增效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
红美人
柑橘
提质
增产增效
技术探究
分类号
S6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农机 增产增效
5
作者
江玉麒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家致富》
2025年第14期12-13,共2页
文摘
田间地头,无人农机自动行走;多功能复式农机可同时完成插秧、覆膜、洒肥等多项作业;农机生产数据实时上传网络,作业成果可视化……2025年夏季,江苏省南京市多类型新型智能农机登场,助力“三夏”大忙增产增效。
关键词
智能农机
无人农机
多功能复式农机
增产增效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口黑鲈生态养殖模式增产增效
6
作者
赵昕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家致富》
2025年第4期6-7,共2页
文摘
大口黑鲈肉实味美刺少,营养价值高,且价格实惠,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其抗病力强,病害少,在池中可单养或鱼塘中混养,也适宜在网箱中高密度养殖,养殖经济效益较高。市场前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某家庭农场,采取主养大口黑鲈搭配鲢鳙,同时在池塘中投放螺蛳的生态养殖模式,增产效果显著。该模式有利于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速度,减少病害发生,更能减少养殖水域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大口黑鲈
高密度养殖
饵料系数
养殖水域
生态养殖模式
增产增效
环境污染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疆咸水补灌区棉花根土界面降碱抑盐与增产增效技术
7
作者
武玉坤
彭懿
袁泉
王丁霞
王潭刚
盛建东
冯固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1期50-54,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900102)
中国农业大学“阿克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文摘
针对新疆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花生产中微咸水补灌带来的盐分积累问题,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集成磷肥种类与土壤性质匹配技术、磷肥早施提高空间有效性的启动磷技术、硫酸铵诱导根际降碱解磷溶钙抑盐技术以及“激发碳”靶向调控解磷微生物功能的技术,建立了咸水补灌区棉花根土界面降碱抑盐与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对该技术模式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该技术关键操作环节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包括磷肥品种选择,硫酸铵及基于目标产量养分需求量的化肥用量和激发碳的用量、施肥时间与方式,微咸水的矿化度、微咸水补灌的时间与灌水定额等,为南疆咸水补灌区膜下滴灌棉田绿色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棉花
咸水补灌
根际调控
降碱抑盐
解磷微生物
灌溉
施肥
增产增效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猪品种改良及养殖增产增效方法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仕碧
机构
重庆市长寿区畜牧兽医事务中心
出处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文摘
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规模化、集约化是生猪养殖的主要目标,通过加强对生猪品种的改良,能从源头控制生猪繁殖质量、生长质量,常见品种改良技术有母猪发情鉴定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可为生猪养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运用养殖增产增效方法,能保证生猪产量及猪肉产品品质,让养殖户获得更多收益。围绕生猪品种改良及养殖增产增效带来的有利影响、高效率养殖生产要求进行分析,总结生猪品种改良方法与养殖增产增效策略的运用要点,旨在提升养殖场的发展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生猪品种改良
养殖技术
增产增效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定县马场镇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滕树春
赵敏
机构
普定县马场镇农业服务中心
普定县植保植检站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5期70-71,共2页
文摘
根据近年来小麦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成果及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宜普定县马场镇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为马场镇小麦大规模绿色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马场镇
小麦
绿色
增产增效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增产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0
作者
芦娟
刘金蓉
李永德
孙学保
王文庆
吴楠民
机构
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天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47-48,53,共3页
基金
甘肃省教育厅“双一流”科研重点项目(GSSYLXM-02)
武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WW2201YFN011)。
文摘
为探索增产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增产增效剂,以希森6号为供试马铃薯品种,以8种不同增产增效剂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了不同增产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增施汇能聚谷氨酸7 500 mL/hm^(2)、薯管家丰源1号600 mL/hm^(2)、好田美酵素7 500 mL/hm^(2)+蟹大力7 500 mL/hm^(2)、康而健225 mL/hm^(2)+利姆3 L/hm^(2)可以使马铃薯产量提高7.29%~15.61%,以施用汇能聚谷氨酸7 500 mL/hm^(2)马铃薯产量最高,增产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汇能聚谷氨酸能够增加马铃薯茎粗和单株薯重,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薯管家丰源1号可增加单株薯重及产量,提高马铃薯商品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马铃薯
增产增效
剂
生长发育
产量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颍州区麦-玉精耕细作周年增产增效技术模式
11
作者
马斐
李娜
机构
阜阳市颍州区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7期80-81,共2页
文摘
从品种选用、播种方式、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措施方面介绍了阜阳市颍州区麦-玉精耕细作周年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以期为颍州区小麦、玉米的高产创建与示范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颍州区
麦-玉精耕细作
周年
增产增效
Keywords
Yingzhou district
Wheat-maize intensive cultivation
Anniversary
Yield increasing and efficiency increasing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增产增效技术应用
12
作者
高青
宋德平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滨州市农业农村局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1期85-86,共2页
文摘
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是一种具有产量、效益、质量优势的种植机制,能够合理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促进生产与生态的平衡。在农业种植区域中,农民需要积极尝试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并根据地质条件与种植基础条件选择合适的玉米、大豆品种,做好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为玉米、大豆创造出良好的生产环境,促进间作套种技术应用价值的提升。本文讲解了玉米大豆间作套种增产增效技术应用价值,并对应用策略进行了浅析,期望能够给予农业种植人员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套种技术
增产增效
应用价值
应用策略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增产增效绿色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3
作者
杨玲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时集镇人民政府
出处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5期65-67,共3页
文摘
小麦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种类之一,其不仅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用途较广,且因其适应性较强,在各地均有一定种植范围。但就实际而言,现如今仍有较多地区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采取传统种植方式,难以保证小麦产量与综合品质。加之部分地区对绿色种植新技术认识不足,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难以合理利用,不仅不利于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同时影响其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对此还应加大力度探讨小麦绿色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以实现小麦增产增效的目标,为我国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
小麦
增产增效
绿色种植
新技术
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管齐下机收减损 良机良法增产增效
14
作者
潘春华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5期12-13,共2页
文摘
2024年夏收期间,江苏省南通市55个机收减损监测点显示,全市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低于1%,油菜分段式收割损失率控制在6%以内,总体维持较好水平。机收减损是降低农业生产环节损耗、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南通市通过引进良机、推广良法等方式,努力做好机收减损工作,将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
关键词
粮食产量
江苏省南通市
增产
潜力
增产增效
分段式
多管齐下
减损
良机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平原小麦新型耕作施肥播种方式增产增效研究
被引量:
8
15
作者
徐萍
杨宪杰
冯佐龙
孙彦玲
杨震
张西群
邓学斌
史家益
张正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
山东驰象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1-841,共11页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326403D)资助。
文摘
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玉米-冬小麦主产区,但长期大面积免耕播种玉米和旋耕播种小麦,导致耕层普遍变浅,增产增效幅度下降,同时华北平原又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现代节水农业发展重点区。为了打破犁底层、提高水分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耕种作业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并增产增效,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前茬设置免耕玉米播种和遁耕分层施肥玉米播种2个处理,免耕玉米播种主区里设置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1)、人工施肥-旋耕深松-小麦条播(T2)2个副区;玉米遁耕分层施肥处理主区后茬为人工施肥-旋耕-小麦条播(T3)、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小麦宽幅匀播(T4)2个副区处理,在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差异比较;最后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玉米-小麦周年总产及产出/投入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4处理模式明显能够降低0~40 cm耕层土壤容重,增加深层土壤含水率,同时优化了耕层养分分布,增加了小麦株高、分蘖、地上部干物质重量、0~40 cm耕层的根干重,进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实现节水高产;籽粒产量表现为T4(8333.75 kg∙hm^(−2))>T3(8222.63 kg∙hm^(−2))>T2(7778.17 kg∙hm^(−2))>T1(7000.35 kg∙hm^(−2));T4、T3、T2处理分别比T1处理显著增产19.05%、17.46%和11.1%;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偏氮肥生产力;T4处理累计全年粮食总产达19469.7 kg∙hm^(−2),超过了吨粮田(15000 kg∙hm^(−2)),产出/投入比达3.76,是华北平原玉米-小麦周年节水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耕作模式。本文揭示了不同耕作施肥播种条件下,小麦产量形成的生长发育特征和增产要素及玉米-小麦周年增产增效特征。建议加快在华北平原示范推广“小麦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宽幅匀播技术”。
关键词
小麦
旋耕
深松
分层施肥
播种方式
增产增效
Keywords
Wheat
Rotary tillage
Deep loosening
Delamination fertilization
Seeding method
Yield and efficiency increasing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体系氮肥增产增效综合调控
被引量:
14
16
作者
李小坤
任涛
鲁剑巍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土壤健康诊断与绿色修复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0108)。
文摘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油菜主要产区,水稻-油菜轮作是主要种植模式。施肥是维持和提升轮作系统生产力的物质基础,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对提高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施用不仅造成作物抗逆能力弱、氮肥利用率低、品质和经济效益差,而且导致养分在环境中累积,影响大气、水体质量和人畜健康。本文针对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体系耕层土壤碳氮含量低,氮肥用量高、损失严重、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水稻-油菜轮作体系周年养分运筹、土壤碳氮协同调控、缓/控释肥料施用对氮损失的阻控、施肥方法的改进、高产高效栽培等技术协同优化建立综合调控模式,以期为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体系氮肥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水稻-油菜轮作
农业绿色发展
碳氮协同调控
秸秆还田增碳
缓/控释肥料
增产增效
Keywords
Yangtze River Basin
rice-oilseed rape rotation system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carbon and nitrogen synergistic regulation
carbonation of straw returning
slow/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分类号
S5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增产增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
8
17
作者
王鑫
张涛
李树杰
孙伟
王丽娟
机构
甘肃省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出处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6期89-93,共5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1504NKCA002)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0-P18)
文摘
为探索马铃薯全膜覆土机械种植技术的增产潜力,实现半干旱及干旱地区马铃薯抗旱种植技术的机械操作。采用同田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将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机具为2CM—2型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机)与当地大垄机械覆膜人工穴播、黑色全膜马铃薯大垄侧穴播人工种植、秸秆覆盖种植、露地种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产量测定、劳动力成本核算等对该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比露地种植和人工覆膜种植单位面积(每公顷)分别增产10 558.5kg与5 592kg;同时比露地种植单位面积节约劳动力成本4 549.5元,比人工覆膜种植单位面积节约劳动力成本5 299.5元,比露地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纯收益17 220.15元,比人工覆膜种植提高单位面积纯收益12 009.9元。本研究有助于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的推广,而且为其它机械化种植增效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膜
马铃薯
机械种植
增产增效
Keywords
whole film
potato
mechanical planting
increasing yield and efficiency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与生姜间作复种系统增产增效分析
被引量:
2
18
作者
耿广东
宋碧
冯道友
徐发友
韦美才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省农业厅农机总站
贵州省兴义市农技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8991-8991,8996,共2页
基金
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NZ字2005-3001)
文摘
[目的]为推广复种系统提供依据。[方法]以玉米(兴黄单999)和生姜(当地种)为试材,设4种间作处理,带宽分别为1.67(CK)、2.33、2.67和3.00m,研究了不同带宽间作方式的玉米和生姜的产量和产值。[结果]不同带宽间作处理方式对2种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同。2.33、2.67和3.00m带宽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比对照的降低22.21%、20.66%和27.72%;3.00m处理的生姜产量最高,为21750.0kg/hm2;2.33m带宽处理的最低,为19927.5kg/hm2。玉米生姜间作时,2.33、2.67和3.00m带宽处理的2种作物的产值分别为31404.30、32450.40和32413.20元/hm2,分别比对照(14752.80元/hm2)增加了112.87%、119.96%和119.71%,2种作物的纯收入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8.87%、138.94%和132.40%。[结论]2.67m带宽处理是玉米和生姜间作的最佳复种模式。
关键词
玉米
生姜
复种系统
增产增效
Keywords
Maize
Ginger
Multiple cropping system
Yield and effect increase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生增产增效新技术及实现机械化收获的建议
被引量:
7
19
作者
王才斌
机构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8-680,共3页
基金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
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1-3-28-nsh和10-3-3-20-nsh-2)
文摘
本文介绍了花生单粒精播、缓控防倒防早衰和"两肥一减"高效施氮等成熟新技术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技术指标、实施效果和使用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花生机械收获"准"成熟新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上述技术可作为目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提高我国花生生产水平的主推技术。
关键词
花生
增产增效
新技术
机械化收获
建议
Keywords
Peanut
High yield and benefit
New technology
Mechanized harvesting
Suggestion
分类号
S565.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柑橘覆膜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20
作者
邓正春
孙元学
吴平安
廖林凤
杨宇
彭永胜
杜登科
机构
常德市农业局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179-180,共2页
文摘
常德市柑橘种植面积8.67万hm2,其中温州蜜柑6.93万hm2,占柑橘总面积的80%。前些年,由于栽培技术滞后,柑橘品质差、产量低、生产效益不高。为了提升柑橘内在品质,提高产量和效益,2011年开展了柑橘覆膜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柑橘覆膜后品质增强、产量提高,效益增加。
关键词
柑橘
覆膜
提质
增产增效
研究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通地区复垦地酿酒高粱增产增效关键技术研发
王春红
徐曙
孙健
赵中华
王舒宁
冀俊
《黑龙江粮食》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增产增效分期管理技术
卜凡军
《农家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绿色低碳 增产增效
赵昕
《农家致富》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红美人柑橘提质增产增效技术探究
周荣新
陈洪
谢佳荣
谢地平
邹明卫
《果农之友》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智能农机 增产增效
江玉麒
《农家致富》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口黑鲈生态养殖模式增产增效
赵昕
《农家致富》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南疆咸水补灌区棉花根土界面降碱抑盐与增产增效技术
武玉坤
彭懿
袁泉
王丁霞
王潭刚
盛建东
冯固
《中国棉花》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生猪品种改良及养殖增产增效方法
刘仕碧
《河南畜牧兽医》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普定县马场镇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滕树春
赵敏
《农村实用技术》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同增产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芦娟
刘金蓉
李永德
孙学保
王文庆
吴楠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颍州区麦-玉精耕细作周年增产增效技术模式
马斐
李娜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增产增效技术应用
高青
宋德平
《农村实用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小麦增产增效绿色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杨玲
《农家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多管齐下机收减损 良机良法增产增效
潘春华
《农家致富》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华北平原小麦新型耕作施肥播种方式增产增效研究
徐萍
杨宪杰
冯佐龙
孙彦玲
杨震
张西群
邓学斌
史家益
张正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长江流域水稻-油菜轮作体系氮肥增产增效综合调控
李小坤
任涛
鲁剑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黑色全膜覆土马铃薯机械种植增产增效试验研究
王鑫
张涛
李树杰
孙伟
王丽娟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玉米与生姜间作复种系统增产增效分析
耿广东
宋碧
冯道友
徐发友
韦美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花生增产增效新技术及实现机械化收获的建议
王才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柑橘覆膜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
邓正春
孙元学
吴平安
廖林凤
杨宇
彭永胜
杜登科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