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浪情欲与仕婚理念的错位整合——白朴杂剧《墙头马上》的泛人文内涵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大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不仅突破了原始素材"止淫奔"的劝诫题旨,传达了在异质文化浸润下以张扬人类本能情欲为表征的"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婚姻理想,也形象地揭示了剧作家强烈的个性解放欲... 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不仅突破了原始素材"止淫奔"的劝诫题旨,传达了在异质文化浸润下以张扬人类本能情欲为表征的"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婚姻理想,也形象地揭示了剧作家强烈的个性解放欲求与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对峙抗衡,并力图凭借人性与情欲这条具有超时空特质的精神纽带,实现人类原欲与仕婚理念的联姻媾和,使全剧呈现出张扬个性与皈依礼法相互扭结的泛人文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头马上 人类原欲 仕婚理念 泛人文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朴《墙头马上》的俗化倾向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石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1-194,共4页
相比《梧桐雨》而言,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是一部带有明显俗化倾向的作品。这种俗化与其所继承的俗文学传统有关,其中语言的俚俗则是这种俗化倾向的重要表现,而这种俗的语汇所带来的在行文上活泼与生动的面貌,也是传统诗词文学中很难... 相比《梧桐雨》而言,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是一部带有明显俗化倾向的作品。这种俗化与其所继承的俗文学传统有关,其中语言的俚俗则是这种俗化倾向的重要表现,而这种俗的语汇所带来的在行文上活泼与生动的面貌,也是传统诗词文学中很难见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元杂剧 白朴 艺术创作 墙头马上 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 被引量:5
3
作者 胡世厚 《中州学刊》 1981年第1期90-96,共7页
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是元代的四大爱情喜剧之一,是我国古典戏曲的优秀作品;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以其出色的成就,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墙头马上》的基本情节是:墙头看花的李千金与马上买花的裴少俊相爱,自主结合,... 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是元代的四大爱情喜剧之一,是我国古典戏曲的优秀作品;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以其出色的成就,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墙头马上》的基本情节是:墙头看花的李千金与马上买花的裴少俊相爱,自主结合,私奔长安;两人在裴家花园同居七年,被裴父发现拆散,后来少俊应试得官,裴父到李家赔礼,方得团圆。其主题思想是:通过裴李爱情故事的曲折描写,热情地歌颂了男女婚姻自主的合理性,猛烈地抨击了戕害青年身心的封建礼教,鲜明地表现了青年追求理想爱情与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头马上 李千金 白朴 封建礼教 杂剧 休书 爱情 性格 贵公子 封建势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国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77-83,共7页
本文从喜剧心理学的角度,对元代白朴的代表作《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了探讨。具体论述该剧在观众(读者)审美心理流程中的四种心理因素的基本特征:既奇且新的审美感知,激烈碰撞的审美记忆,出乎其外的审美思维,异质同构的审美情感... 本文从喜剧心理学的角度,对元代白朴的代表作《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了探讨。具体论述该剧在观众(读者)审美心理流程中的四种心理因素的基本特征:既奇且新的审美感知,激烈碰撞的审美记忆,出乎其外的审美思维,异质同构的审美情感。并指出这四个方面在整个审美心理活动中各有自身的功能,但又互相联系、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从而构成一个喜剧性的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头马上 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感知 审美记忆 审美思维 审美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千金身份之谜试解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维江 王雪枝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6-121,共6页
结合白朴词曲作品和有关记载,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墙头马上》一剧中作为“官宦之女”的李千金,从角色性格上讲实为一位下层女性的形象,具有大家闺秀和市井女性这样双重的剧本身份和性格身份。这一现象的形成与作者厕身市井醉心杂剧创作... 结合白朴词曲作品和有关记载,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墙头马上》一剧中作为“官宦之女”的李千金,从角色性格上讲实为一位下层女性的形象,具有大家闺秀和市井女性这样双重的剧本身份和性格身份。这一现象的形成与作者厕身市井醉心杂剧创作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这一形象体现的是作者对下层女性美好品质的审美,实为作者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生活理想所塑造的一个“完美”的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朴 词曲 墙头马上 李千金 身份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代婚恋剧的伦理美
6
作者 王昊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元代婚恋剧 婚恋伦理 独立人格 伦理纲常 伦理美 宝黛爱情 墙头马上 元杂剧 《聊斋志异》 市民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流红叶》与《箭射双雕》
7
作者 胡世厚 《中州学刊》 1988年第2期78-79,共2页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一生创作了十六部杂剧,今日仅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部完整的杂剧和《流红叶》,《箭射双雕》两部杂剧的残曲。长时期以来,学术界曾对三部完整的杂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表过许多真知灼见,然而...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一生创作了十六部杂剧,今日仅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部完整的杂剧和《流红叶》,《箭射双雕》两部杂剧的残曲。长时期以来,学术界曾对三部完整的杂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表过许多真知灼见,然而对两部杂剧的残曲鲜有问津,几乎没有看到一篇真正全面研究评论的文章。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白朴的杂剧创作,笔者在这里,对两部杂剧的残曲讲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流红叶》 《流红叶》,据《录鬼簿》著录,题目作“于祐之金沟送情诗”,正名作“韩翠颦御水流红叶”,简称《流红叶》。“流红叶”的故事,唐孟棨《本事诗》,唐范摅《云溪友议》和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都有记载,但主公人姓名不同。宋人张实根据这类传说,渲染加工,写成传奇《流红记》,文见《青琐高议》。白朴的杂剧《流红叶》就是根据《流红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梦琐言》 杂剧 墙头马上 元曲四大家 《梧桐雨》 白朴 李克用 研究评论 云溪友议 《录鬼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史识论古今——读吴新雷教授的《中国戏曲史论》
8
作者 朱万曙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文心史识论古今——读吴新雷教授的《中国戏曲史论》朱万曙研治中国戏曲史的人对吴新雷教授的论文并不陌生。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吴先生就陆续在《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研究心得,直到今天,仍笔耕不辍。然而,当代报刊的繁... 文心史识论古今——读吴新雷教授的《中国戏曲史论》朱万曙研治中国戏曲史的人对吴新雷教授的论文并不陌生。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吴先生就陆续在《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研究心得,直到今天,仍笔耕不辍。然而,当代报刊的繁多以及查阅的不便,又常常使我们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史 史识 文心 研究对象 史家主体意识 “场上之曲” 学术品格 马致远杂剧 墙头马上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史上的“四”
9
《山东农机化》 1996年第6期31-31,共1页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元曲四大爱情剧:《墙头马上》、《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
关键词 国文 墙头马上 《拜月亭》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孽海花》 谴责小说 离魂 《老残游记》 大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