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的道德载体:明清商人墓碑文中的价值观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立杰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5,160,共11页
商人墓碑文作为明清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商人个体和家族的意志,也反映当时社会对商人角色和地位的认知与态度。墓碑文的书写通常生动直接,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这些墓碑文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当时商人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以... 商人墓碑文作为明清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商人个体和家族的意志,也反映当时社会对商人角色和地位的认知与态度。墓碑文的书写通常生动直接,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这些墓碑文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当时商人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以及对家族和社会的贡献与意义;揭示他们在财富积累过程中对儒家伦理的坚守;显示商人阶层在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微妙平衡,反映商人的价值取向,同时也突显士人对商人地位的审视与期待;塑造商人们既具有经济实力又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典范形象。这种从现实到文本、再从文本到现实的互动关系,突显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及其对商人身份和价值观的传承与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商人墓碑文 儒家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人墓碑文看士女风尚及社会教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兰翠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74,共5页
唐代墓碑文空前繁盛,与南北朝相比,唐人自撰墓碑文的现象十分普遍,小人物和女性墓碑文增多,文学色彩增加。透视这些墓碑文,我们可以看到唐代士女对于性情温良、追求个性、简傲狂放以及怀抱利器、饱读诗书等才学的崇尚。士女们的这些优... 唐代墓碑文空前繁盛,与南北朝相比,唐人自撰墓碑文的现象十分普遍,小人物和女性墓碑文增多,文学色彩增加。透视这些墓碑文,我们可以看到唐代士女对于性情温良、追求个性、简傲狂放以及怀抱利器、饱读诗书等才学的崇尚。士女们的这些优良品行和过人才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于唐代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引领高尚的士女道德风尚,起到了很好的促动和教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墓碑文 士女风尚 社会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聂耳死因的调查及郭沫若的墓碑文
3
作者 向延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7-160,共4页
1935年底中国留日学生出版的《聂耳纪念集》里,刊登有郭沫若写作的聂耳悼诗(这年10月31日已刊载于上海出版的《中华日报》)。诗中只是"问海神你如何不淑?为我辈夺去了斯人!"1954年云南省文化局在原址整修聂耳墓,中国文联主席... 1935年底中国留日学生出版的《聂耳纪念集》里,刊登有郭沫若写作的聂耳悼诗(这年10月31日已刊载于上海出版的《中华日报》)。诗中只是"问海神你如何不淑?为我辈夺去了斯人!"1954年云南省文化局在原址整修聂耳墓,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应邀题写了新墓碑"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墓碑文的最后却说:"聂耳……不幸而死于敌国,为憾无极。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犹未能明焉!"文章就郭沫若悼诗和墓碑文的不同,探索聂耳的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悼诗 墓碑文 聂耳 死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晚明女性墓碑文之研究价值
4
作者 黄曼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77-182,共6页
无论从史学或是文学角度立论,实用文体都应该获得较之目前更多的重视。文章以晚明女性墓碑文为研究对象,重点揭橥此一文体对于女性生活史及性别史的研究价值和启发意义。墓碑文作为生动精微的女性史料,为我们矫正以往认识偏见、重塑历... 无论从史学或是文学角度立论,实用文体都应该获得较之目前更多的重视。文章以晚明女性墓碑文为研究对象,重点揭橥此一文体对于女性生活史及性别史的研究价值和启发意义。墓碑文作为生动精微的女性史料,为我们矫正以往认识偏见、重塑历史中女性的面貌提供了依据,墓碑文也是我们建构晚明性别社会秩序的参考。此外,文章对墓碑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谀墓"加以澄清。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晚明女性墓碑文写作的大致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碑文 晚明 女性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班固墓记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川 《文博》 1993年第1期32-33,共2页
春暖花开的时节,出扶风县城沿西宝公路东行,翻过浪店沟,爬上东边坡塬,顾不上观赏田园五彩缤纷的锦绣风光,来到太白乡肖家沟北,西宝公路南侧,我去拜谒了久久敬仰的班固之墓。这是一个距扶风县城十公里的偏乡僻壤,空旷寂寞的去处。我急急... 春暖花开的时节,出扶风县城沿西宝公路东行,翻过浪店沟,爬上东边坡塬,顾不上观赏田园五彩缤纷的锦绣风光,来到太白乡肖家沟北,西宝公路南侧,我去拜谒了久久敬仰的班固之墓。这是一个距扶风县城十公里的偏乡僻壤,空旷寂寞的去处。我急急环视一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一米见方的雕刻着宝鸡市人民政府1983年10月所立的“班固墓”的水泥碑铭,将我的目光吸往一座与平民百姓坟墓大不了多少的小土丘墓冢上。啊。墓旁一切历史古迹荡然无存,竟是野草丛生,一片凄凉荒芜。此情此景,不由使我怅惆若失,亦不觉为此伤神。班固墓,呈圆形,直径6、高3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百姓 太白乡 历史古迹 窦宪 班兰台集 中护军 秘书郎 两都赋 墓碑文 丘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勉之兴办“金陵琴社”
6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3期51-51,共1页
清朝末年,北京有一位从南方来的琴师,门口挂着“金陵琴社”的招牌,召收入门弟子传授琴艺,他就是黄勉之。黄勉之生于1853年,原籍江苏江宁。为什么孤身一人到北方落户呢?对此,传说纷纭,有人说他本来不姓黄而是姓童,后来因为什么事情犯了案... 清朝末年,北京有一位从南方来的琴师,门口挂着“金陵琴社”的招牌,召收入门弟子传授琴艺,他就是黄勉之。黄勉之生于1853年,原籍江苏江宁。为什么孤身一人到北方落户呢?对此,传说纷纭,有人说他本来不姓黄而是姓童,后来因为什么事情犯了案,于是隐姓埋名到南京削发为僧。不久,又与人打起官司,在南京无法存身,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当时杨宗稷的《黄勉之传》、王树枬的《琴师黄勉之墓碑文》中都提到这件事。而黄勉之本人虽承认出家当过和尚,却另有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勉之 墓碑文 广陵琴 管平湖 五知斋琴谱 自远堂 广陵派 宗稷 门弟子 枯木禅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