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官”还是“宜宫”?——徐闻汉墓墓砖文字辨识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明金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在徐闻汉代古墓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物,其中有几块带有小篆篆书的墓砖,经一些专家鉴定,认为其篆书是吉利语,初步定为“宜官”。而从古代哲学思想史和文字学史的角度考察,其篆书应该是“宜宫”而非“宜官”。
关键词 海上丝路 汉代古 墓砖 佛教思想 篆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周大利稽氏墓砖 被引量:7
2
作者 罗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70,共3页
1994年11月间,宁夏固原县西郊乡北十里村在平田整地时,推土机推出一座古墓,墓葬遭毁@宁夏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工作人员闻迅后赴现场调查,并征集到一块墓砖,墓砖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图一).
关键词 宁夏 墓砖 大利稽氏 北周时期 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堆的墓砖纹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伟卿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2-53,共2页
两汉之际,是云南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转形期。在主要的交通线以及平坝地区,由于汉族移民的大量涌入,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甚至还出现买卖田地的情况。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就开始蜕变,据《华阳国志·南中志》... 两汉之际,是云南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转形期。在主要的交通线以及平坝地区,由于汉族移民的大量涌入,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甚至还出现买卖田地的情况。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就开始蜕变,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说:(东汉)“章帝时,蜀郡王阜为益州太守,治化尤异……始兴文学,渐迁其俗”。反映在葬俗上,便是滇族的竖穴土坑墓,逐渐为有高大封土的砖室墓所代替。这种砖室墓,在滇东北被称之为“梁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砖 画像 大泉五十 货泉 菱形网 几何纹 蜀汉 南中 云南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出土西魏墓砖铭商榷
4
作者 马永强 孙爱芹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成阳市 西魏 墓砖铭文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的东汉砖室墓和墓砖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雨林 《文博》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东汉时期,崇尚孝道的社会氛围,使得厚葬死者成为一种风尚,各地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奢华坟墓。三峡库区的东汉奢华墓葬,主要是用各种特制的墓砖砌筑的多种形状的砖室墓。特别是这些特制的墓砖,其种类、花纹、规格、用途等方面,是其他时代的... 东汉时期,崇尚孝道的社会氛围,使得厚葬死者成为一种风尚,各地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奢华坟墓。三峡库区的东汉奢华墓葬,主要是用各种特制的墓砖砌筑的多种形状的砖室墓。特别是这些特制的墓砖,其种类、花纹、规格、用途等方面,是其他时代的墓砖难以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东汉 墓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地区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墓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启良 《文博》 1991年第2期16-28,101+2,共15页
以砖筑墓之风在汉代已广泛流行。安康地区发现的汉魏六朝砖室墓葬,不仅造墓的构思巧妙,制砖的工艺精良,而且在墓砖上施以华缛的纹饰,特别是有大量的铭文砖和画像砖,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这些遗物既是重... 以砖筑墓之风在汉代已广泛流行。安康地区发现的汉魏六朝砖室墓葬,不仅造墓的构思巧妙,制砖的工艺精良,而且在墓砖上施以华缛的纹饰,特别是有大量的铭文砖和画像砖,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这些遗物既是重要的考古资料,同时也是古代书法、绘画的珍品,现剔选其中的主要部分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 南北朝时期 画像 古代书法 天监 司马德宗 晋惠帝 白河县 正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朝两方券墓砖
7
作者 贾麦明 《文博》 1986年第6期87-,共1页
西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现藏有两方南北朝楔形纪年墓砖,一为“东魏天平砖”,河南洛阳出土,一是“刘宋元嘉砖”,出土地点不详。现介绍如下: (一)东魏天平券砖砖为泥质深灰陶,火候较高,整砖呈楔形。砖的两头各有一凸凹半圆形榫。长35、... 西北大学历史系文物陈列室,现藏有两方南北朝楔形纪年墓砖,一为“东魏天平砖”,河南洛阳出土,一是“刘宋元嘉砖”,出土地点不详。现介绍如下: (一)东魏天平券砖砖为泥质深灰陶,火候较高,整砖呈楔形。砖的两头各有一凸凹半圆形榫。长35、宽13、厚端为6.5、薄端5厘米。凸凹半圆榫半径一样,皆2.5厘米。砖边微残,从结构,造形上分析,均甚符合力学原理。此方砖有一面饰弧形粗绳纹。厚度较薄的一端有“天平元年大□劳”,七字,字系阳文楷书。字体方整精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地点 大学历史系 灰陶 刘宋 楔形 字系 方整 河南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延安蛇连沟宋金砖室墓发掘简报
8
作者 雷升龙(绘图) 贺鹏波(绘图) +1 位作者 段毅(执笔/照相) 段宇遥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66,共19页
蛇连沟墓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蛇连沟村。2013年6~9月,为配合延安至延川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古墓葬24座,窑址1座,其中宋金时期的砖室墓7座。宋墓墓室内多带仿木结构。其中M11仿木构件... 蛇连沟墓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蛇连沟村。2013年6~9月,为配合延安至延川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古墓葬24座,窑址1座,其中宋金时期的砖室墓7座。宋墓墓室内多带仿木结构。其中M11仿木构件制作精细,经解剖发现一周手印砖和具有完整编号系统的仿木结构砖,为以往宋墓发掘中所罕见。该批墓葬的集中发现,为研究该地区宋金墓葬的分布和形制特点等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延安市 宋金时期 仿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绍兴兰亭棋盘山晋墓发掘简报
9
作者 李晖达 王策 +1 位作者 陈利平(绘图) 李晖达(摄影)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5,F0003,共11页
2020年3~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柯桥区兰亭街道娄宫村的杭绍台高速棋盘山南麓项目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代墓葬20座,其中的5座两晋时期砖室墓特征鲜明、内涵丰富,有一座带有“永和元年”纪年。5座晋墓共出土随葬品1... 2020年3~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柯桥区兰亭街道娄宫村的杭绍台高速棋盘山南麓项目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代墓葬20座,其中的5座两晋时期砖室墓特征鲜明、内涵丰富,有一座带有“永和元年”纪年。5座晋墓共出土随葬品17件,除铜钱外,均为青瓷器,造型精美。这批墓葬的发掘,对于研究绍兴晋代墓葬的形制、构筑技法、丧葬习俗和青瓷特征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绍兴市 晋代 瓷灯 点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双室砖券墓的“神龙模式”
10
作者 李明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目前已发现的唐代双室砖券墓,唐中宗朝至玄宗朝初期下葬的15个墓例具备典型规律和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命名为“神龙模式”墓葬。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神龙模式”墓葬作以综合分析,认为其密集出现是由“后武则天时代”的特殊政治... 目前已发现的唐代双室砖券墓,唐中宗朝至玄宗朝初期下葬的15个墓例具备典型规律和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命名为“神龙模式”墓葬。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神龙模式”墓葬作以综合分析,认为其密集出现是由“后武则天时代”的特殊政治背景决定的。“神龙模式”的积极制作者是“后武则天时代”的宗室女性,其消失是缘于唐玄宗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墓葬规模和葬礼规格关乎政治秩序,当“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环境已经不存在了,“神龙模式”这种利用葬礼表达政治意图的手段也就自然失去了市场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后武则天时代 双室 神龙模式 女性参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安唐李博乂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
11
作者 刘呆运(文\照相) 党晓婷(绘图) +4 位作者 王学文(绘图) 李文发(绘图\照相) 李明(照相\文) 冉万里 裴琳娟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7,共10页
2003~200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唐陇西郡王李博乂夫妇合葬墓是目前仅见的三室砖墓,其为探讨唐高宗时期高等级墓葬的形制、结构及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关键词 陕西西安市 唐代 陇西郡王 李博乂 三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安唐韦君墓发掘简报
12
作者 赵晶 吴雪(绘图) +3 位作者 杨海越(绘图) 张振鹏(绘图) 李昌林(摄影) 邰紫琳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2,F0002,F0003,共15页
2017年6~9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神禾原畔发掘了数十座唐代墓葬,其中M30规模较大,为前后双室砖室壁画墓,石质封门,墓道、前后甬道及前后室均绘有壁画,出土随葬品丰富。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推测该墓为唐中宗韦皇... 2017年6~9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神禾原畔发掘了数十座唐代墓葬,其中M30规模较大,为前后双室砖室壁画墓,石质封门,墓道、前后甬道及前后室均绘有壁画,出土随葬品丰富。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推测该墓为唐中宗韦皇后的堂兄韦洽之墓,这对研究唐中宗时期所谓“神龙模式”一类墓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西安市 唐代 前后双室 韦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奉节康乐镇土寨子墓地发掘简报
13
作者 范鹏 文朝安(绘图) +5 位作者 秦波(绘图) 赵国成(绘图) 陈芙蓉(绘图) 王铭(照相) 孙治刚 张勇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共11页
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奉节县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联合对重庆市奉节县土寨子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东汉中晚期墓葬12座。其中,砖室墓11座、石室墓1座,均为带甬道的单室墓,随葬品基本组合为釜、灶、罐、钵、... 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奉节县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联合对重庆市奉节县土寨子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东汉中晚期墓葬12座。其中,砖室墓11座、石室墓1座,均为带甬道的单室墓,随葬品基本组合为釜、灶、罐、钵、壶及各类陶俑,在墓葬形制和器物组合上与三峡地区的同时期墓葬较为一致。土寨子墓地是在奉节境内高海拔地区首次发现的规划有序、排列整齐的汉代墓地,对汉代人地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寨子 东汉中晚期 石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安老烟庄唐墓M96发掘简报
14
作者 苗轶飞 李震 +6 位作者 梁依倩 宋远茹 李琴(照相) 张锦阳(照相) 张蕊侠(绘图) 李博(绘图) 张渊博(绘图)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1,F0003,共10页
2022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高新区老烟庄发掘了一处隋唐墓地。其中M96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的单室砖室墓,出土了一批较为精美的三彩器,丰富了西安地区唐三彩墓葬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唐代三彩器的造型艺术、制作工艺及产地等具有... 2022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高新区老烟庄发掘了一处隋唐墓地。其中M96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的单室砖室墓,出土了一批较为精美的三彩器,丰富了西安地区唐三彩墓葬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唐代三彩器的造型艺术、制作工艺及产地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西安市 唐代 三彩器 单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西晋墨书题记画像砖墓及相关内容考论 被引量:19
15
作者 殷光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106,F0003,共12页
关键词 画像 题记 敦煌 考论 西晋 地域特点 艺术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测绘简报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明浩 李若水 +3 位作者 莫嘉靖 黄雯兰 杭侃 徐怡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2,共8页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于1958年7月发掘,其后搬迁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保护及展示,2013年7月我们对墓室进行了详细测绘,重点记录了墓内仿木构形制及其加工砌筑方式,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在测绘的基础之上,通...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于1958年7月发掘,其后搬迁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保护及展示,2013年7月我们对墓室进行了详细测绘,重点记录了墓内仿木构形制及其加工砌筑方式,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在测绘的基础之上,通过简要的对比研究,我们初步认为该墓的年代处于宋末金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七里河 宋金 仿木构 加工砌筑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晋时期河西走廊砖墓穹顶技术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6,I0004,共5页
本文通过对汉晋时期砖墓考古资料的收集整理,发现外来穹顶技术在河西走廊影响甚微,这里的砖砌穹顶始终以双曲扁壳顶为主,且在起拱技术愈发成熟、断面曲线日趋合理的情况下,模仿斗帐的倾向愈加明显。显然,河西走廊汉晋砖穹顶砌筑技术具... 本文通过对汉晋时期砖墓考古资料的收集整理,发现外来穹顶技术在河西走廊影响甚微,这里的砖砌穹顶始终以双曲扁壳顶为主,且在起拱技术愈发成熟、断面曲线日趋合理的情况下,模仿斗帐的倾向愈加明显。显然,河西走廊汉晋砖穹顶砌筑技术具有典型的中原建筑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汉晋 拱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晋墓葬看河西走廊砖拱顶建筑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7-132,共6页
西汉时期,当砖拱顶技术面向帝国各地推广传播之际,地域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促使河西走廊成为了较早接受先进技术的地区之一。后经东汉、曹魏至五凉时期发展,砖拱技术仿木构建筑的倾向愈发明显,手法渐趋成熟。然而,它也阻碍了新兴拱... 西汉时期,当砖拱顶技术面向帝国各地推广传播之际,地域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促使河西走廊成为了较早接受先进技术的地区之一。后经东汉、曹魏至五凉时期发展,砖拱技术仿木构建筑的倾向愈发明显,手法渐趋成熟。然而,它也阻碍了新兴拱顶技术的引入与采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能针对戈壁绿洲特殊的自然及人文背景,进行相应的变化与调适,从而形成了独具地域建筑技术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汉晋 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勉县红庙“元兴元年”纪年砖室墓应为东汉中期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志国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2,共2页
1972年,勉县红庙公社红光一队发掘一座砖室墓,墓中出土一件铸有“元兴元年堂狼作”(图一,右)铭文的铜洗和一批随葬器物,唐金裕、郭清华认为“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但是,胡顺利以《后汉书·郡国志》无堂狼县设置为由,否... 1972年,勉县红庙公社红光一队发掘一座砖室墓,墓中出土一件铸有“元兴元年堂狼作”(图一,右)铭文的铜洗和一批随葬器物,唐金裕、郭清华认为“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但是,胡顺利以《后汉书·郡国志》无堂狼县设置为由,否定其年代为东汉,认为它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元兴元年(公元402年)益州朱提郡堂狼县制作,由此把该墓的年代后延了近3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勉县 纪年 东汉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宝塔区北宋社火秧歌内容画像砖墓葬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沛 《文博》 2008年第6期12-17,共6页
  2006年,我所业务人员在延安市宝塔区丰林故城遗址旁清理了一座被盗的北宋画像砖古墓葬.……
关键词 画像 延安市 葬形制 秧歌 宝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