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社会性质犯罪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倪瑞平 程培良 柯葛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39,共4页
黑社会性质犯罪和防治对策倪瑞平程培良柯葛壮黑社会组织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的犯罪集团。黑社会犯罪,长期来成为困扰各国政府和国际刑警组织的一大难题。黑社会与贩毒、恐怖主义活动共同构成当今世界三大灾难性犯罪,是人类和平... 黑社会性质犯罪和防治对策倪瑞平程培良柯葛壮黑社会组织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的犯罪集团。黑社会犯罪,长期来成为困扰各国政府和国际刑警组织的一大难题。黑社会与贩毒、恐怖主义活动共同构成当今世界三大灾难性犯罪,是人类和平生活的一大祸害。在新的形势下,境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犯罪 境外黑社会组织 黑社会犯罪 有组织犯罪 犯罪集团 反黑工作 防治对策 综合治理 违法犯罪活动 犯罪团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成因与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方政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21-27,共7页
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成因与控制方政军黑社会组织的犯罪一直是困扰国际刑警机构的问题。在我国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也出现死灰复燃之势,尤其是境外黑势力正在加紧向我内地和沿海渗透,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 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成因与控制方政军黑社会组织的犯罪一直是困扰国际刑警机构的问题。在我国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也出现死灰复燃之势,尤其是境外黑势力正在加紧向我内地和沿海渗透,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为威胁一些地方治安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犯罪 黑社会组织 犯罪行为 犯罪亚文化 犯罪团伙 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 黑社会势力 境外黑社会 亚文化群 黑社会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社会组织的特征
3
作者 韩树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49-50,11,共3页
预防和打击国外、境外黑社会组织的渗透活动;预防和打击国内的集团犯罪活动,这是公安机关面临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但在处置预防、打击的工作中,往往出现黑社会组织、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犯罪团伙、犯罪集团、共同犯罪、帮会组织... 预防和打击国外、境外黑社会组织的渗透活动;预防和打击国内的集团犯罪活动,这是公安机关面临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但在处置预防、打击的工作中,往往出现黑社会组织、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犯罪团伙、犯罪集团、共同犯罪、帮会组织等概念混淆使用的情况,这对正确适用法律是不利的。为了从理论上把这些概念弄清楚,本刊发表韩树凯和赵可同志的文章,他们认为黑社会组织和有组织犯罪是同一个概念,黑社会组织与帮会不能等同,俗称的犯罪团伙不等于都是黑社会组织的组成部分。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本刊欢迎大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黑社会组织 犯罪团伙 共同犯罪 犯罪活动 公安机关 黑社会性质 帮会组织 打击 特征 犯罪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黑社会犯罪研究综述
4
作者 李贤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27-31,共5页
近年来,黑社会犯罪问题已引起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由于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透彻地认识这一问题尚需一定的的时间。好在许多同志已敏锐地感觉到研究这一问题的迫切性,从不同角度撰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形成了... 近年来,黑社会犯罪问题已引起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由于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新问题,透彻地认识这一问题尚需一定的的时间。好在许多同志已敏锐地感觉到研究这一问题的迫切性,从不同角度撰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形成了一个研究气候。为了进一步推动讨论,笔者特将散见于各种报刊的文章观点做一系统综述。一、黑社会犯罪问题的酝酿和提出关于黑社会犯罪问题,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中国成立,一度猖獗的黑社会帮派被扫除贻尽。此后,黑社会在大陆基本绝迹。对境外黑社会的渗透也一直未放松警惕,预防黑社会的死灰复燃和境外渗透始终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外开放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黑社会组织 黑社会犯罪 犯罪问题 黑社会势力 犯罪组织 犯罪团伙 实际工作 黑社会性质 公安机关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现阶段黑社会问题的认识及对策探讨
5
作者 肖跃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4-17,共4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陆地区已成为境外黑社会势力渗透的热点,境内早已绝迹多年的黑社会势力又沉渣泛起,使社会治安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黑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应采取怎样的有效对策?这是摆在我国政法界,特别是各...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陆地区已成为境外黑社会势力渗透的热点,境内早已绝迹多年的黑社会势力又沉渣泛起,使社会治安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黑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应采取怎样的有效对策?这是摆在我国政法界,特别是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有关资料和“邵阳反黑战”的实践,就这个问题谈些个人认识。一、我国现阶段是否存在黑社会问题目前,在政法界,特别是公安机关对我国现阶段黑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一是不承认主义。认为我国自建国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现阶段 境外黑社会组织 黑社会势力 公安机关 黑社会性质 黑社会犯罪 社会问题 犯罪集团 社会治安 帮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社会势力在中国大陆
6
作者 周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5期24-28,共5页
提起黑社会,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刀光剑影、血肉模糊、烈火熊熊……可谓触目惊心。旧社会的黑社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国大陆逐渐消亡。近几年,黑社会势力又沉渣泛起,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成为街谈巷议的治安热点话题之一... 提起黑社会,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刀光剑影、血肉模糊、烈火熊熊……可谓触目惊心。旧社会的黑社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国大陆逐渐消亡。近几年,黑社会势力又沉渣泛起,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成为街谈巷议的治安热点话题之一。中国大陆的黑社会势力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还将如何发展?本文根据已经揭露的典型事实对此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一、黑社会与黑社会势力黑社会、黑社会势力、有组织犯罪、帮会、犯罪团伙、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是几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我们根据中国大陆现阶段黑社会势力发展的状况,结合国外黑社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势力 中国大陆 境外黑社会 犯罪集团 有组织犯罪 共同犯罪 犯罪活动 犯罪团伙 首要分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浅析
7
作者 谢治东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39-41,共3页
近年来,在我国已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它将成为我国社会的最大危害因素。修订后的刑法为严惩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特增设了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根据修改后刑法第294条规定涉及的具体罪名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 近年来,在我国已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它将成为我国社会的最大危害因素。修订后的刑法为严惩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特增设了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根据修改后刑法第294条规定涉及的具体罪名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境外黑社会渗透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 组织犯罪 境外黑社会组织渗透 犯罪集团 共同犯罪 犯罪组织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违法犯罪活动 社会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国际期货交易中的诈骗犯罪
8
作者 倪瑞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11,共3页
上海国际期货交易中的诈骗犯罪倪瑞平一、情况当前上海出现的利用期货交易进行诈骗犯罪,主要是指境内外,包括国外的刑事犯罪分子,利用我国刚开展期货交易业务不久,有关监督、制约制度不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对期货交易、尤其是跨国期... 上海国际期货交易中的诈骗犯罪倪瑞平一、情况当前上海出现的利用期货交易进行诈骗犯罪,主要是指境内外,包括国外的刑事犯罪分子,利用我国刚开展期货交易业务不久,有关监督、制约制度不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对期货交易、尤其是跨国期货交易操作过程认识不清的机会,以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货交易所 诈骗犯罪 经纪公司 境外黑社会组织 金融期货交易 国际金融 期货业务 期货市场 打击犯罪 犯罪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反假工作要综合治理
9
作者 王兖宁 贾祥更 辛建彬 《山东金融》 1997年第12期57-58,共2页
人民币反假工作要综合治理王兖宁贾祥更辛建彬近年来,假人民币案件大幅度上升,严重危害了正常的货币流通,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已经到了非下大力气治理的地步。笔者现就假币案件近年来增多的特点、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谈一... 人民币反假工作要综合治理王兖宁贾祥更辛建彬近年来,假人民币案件大幅度上升,严重危害了正常的货币流通,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已经到了非下大力气治理的地步。笔者现就假币案件近年来增多的特点、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谈一下看法。一、假币案件的特点1.制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 反假币 专业人员 综合治理 广大人民群众 人民银行 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反假人民币工作 境外黑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组织的敛财新方式
10
作者 白鹏飞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犯罪组织 犯罪集团 伪造货币 拐卖妇女 境外黑社会组织 黑社会性质 高智能化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金融系统 洗钱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理上看我国新刑法修改的进步性
11
作者 朱四明 《远程教育杂志》 1998年第4期32-34,共3页
我国第一部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作为我国的一个基本法律,它在过去十七年的实践中,总的说来,它所规定的原理、原则、制度等是符合当时我国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 我国第一部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作为我国的一个基本法律,它在过去十七年的实践中,总的说来,它所规定的原理、原则、制度等是符合当时我国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其许多具体规定也是可行的。它的实施,对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原刑法亦越来越显出其不足。一是(原)刑法制定时对有些犯罪行为具体分析研究不够,规定得不够具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刑法 刑法修改 原刑法 境外黑社会组织 犯罪行为 罪行法定原则 立法技术 社会生活 黑社会性质组织 黑社会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