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中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规划选址研究
1
作者 王兴平 赵胜波 张帆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70,共11页
境外合作产业园区规划选址分析是解决“何地建”并兼顾回答“何时建”的重要决策过程,是境外合作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境外合作产业园区规划选址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对其开发建设区位的多方案比较和优选,其本质是对区位对... 境外合作产业园区规划选址分析是解决“何地建”并兼顾回答“何时建”的重要决策过程,是境外合作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境外合作产业园区规划选址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对其开发建设区位的多方案比较和优选,其本质是对区位对应的投资风险、建设成本和投资收益的分析与研判。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保障投资安全、利于前期建设、利于组织生产、利于产品销售、利于协同发展等选址原则,研究梳理了不同开发阶段影响园区规划选址决策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了由宏观到微观和从投资风险-潜在收益-潜在成本评价主导的区位评价体系。实证部分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国既有境外合作产业园区为样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和对应的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与评价,指出了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区位条件差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并针对既有园区的问题和新建园区的规划需求,提出区位优化和规划选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境外合作产业园区 规划 选址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合作区的建立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政策评估
2
作者 李光勤 陈小珏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3,I0001,共12页
作为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境外合作区逐渐成为中外经济和贸易合作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境外合作区的建立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境外合作区的建立显著减少了非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 作为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境外合作区逐渐成为中外经济和贸易合作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境外合作区的建立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境外合作区的建立显著减少了非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促进了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进而优化了出口产品结构;机制检验表明,境外合作区主要通过扩大OFDI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制度质量来减少非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促进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进而优化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境外合作区建设对出口产品结构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营企业主导的合作区;进一步分析发现,境外合作区的建设能够显著地促进中国低技术产品和中技术产品的出口,但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加快经济“走出去”战略,实现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合作 出口产品结构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倩 张丹英 +2 位作者 李磊 赵琛 张立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42-2345,共4页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合作,成功申请了欧盟唯一官方认可的中医学硕士项目。该项目前2届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我们对授课老师以及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以调查教学工作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合作,成功申请了欧盟唯一官方认可的中医学硕士项目。该项目前2届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我们对授课老师以及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以调查教学工作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结果显示,教师们认为课程设置符合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以及准备时间等问题,大部分老师认为在线教学确有必要,学生对于教学工作满意度较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英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的完善、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以及团队管理对于做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研究生教育 境外合作办学 教学实践 英文授课 中医硕士 巴塞罗那大学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罗斯境外合作园区特征及规划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施一峰 王兴平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中国与独联体国家合作园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往西延伸的重要链接载体,其规划体系的同根性为中国园区规划“走出去”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在总结独联体区域内境外合作园区宏观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 中国与独联体国家合作园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往西延伸的重要链接载体,其规划体系的同根性为中国园区规划“走出去”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在总结独联体区域内境外合作园区宏观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3个层面特征的基础上,以该区域内样板园区中白工业园区为例,从规划传导、编制管理以及实施参与3个角度对比两国规划体系的异同,提出加强合作国家间区域的顶层设计来强化顶层引领、融入地方规划体系强化产业专项规划以及管理开发分离和公众参与的规划实施互动3方面策略建议,以期为境外同类型园区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合作园区 规划体系 策略建议 白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格局转换下中国境外合作区与对外援助的战略协同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志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5-85,共11页
全球经济格局转换之下的中国,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境外合作区与对外援助作为中国走出去的重要资源和平台,正在成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由于缺乏战略视野,中国境外合作区与对外援助普遍存在资源浪... 全球经济格局转换之下的中国,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境外合作区与对外援助作为中国走出去的重要资源和平台,正在成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由于缺乏战略视野,中国境外合作区与对外援助普遍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不足、国际舆论不理想等问题,对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作用非常有限。与此同时,国际形势日益复杂,驱动中国在国际责任与发展需求之间进行更加宏观的统筹协调。中国"走出去"战略中的境外合作区建设与对外援助,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全球发展与国际责任之间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境外合作区与对外援助尚未从战略高度进行协同考虑,不但各自的推进遇到瓶颈,也大大弱化了作为重要外交举措的作用。基于境外合作区与对外援助目前的困境,结合二者自身的战略溢出特性、借鉴协同论的相关论点,本文建议未来二者在资源、行动和机制等角度加强战略协调,一方面为中国走出去大战略的落实开创新的思路、汲取新的经验,另一方面尽可能最大化地维护国家海外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格局 境外合作 对外援助 战略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茶业企业境外合作项目审计研究
6
作者 曹阳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2期52-53,共2页
本文从“一带一路”背景下茶叶企业境外合作项目的现状出发,在明确“一带一路”倡议中茶叶企业境外合作项目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为茶叶企业境外合作项目审计带来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审计监管难度大、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及... 本文从“一带一路”背景下茶叶企业境外合作项目的现状出发,在明确“一带一路”倡议中茶叶企业境外合作项目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为茶叶企业境外合作项目审计带来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审计监管难度大、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及时调整变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和审计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四方面,最后从审计监督体系、审计人才和审计法律制度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完善茶叶企业境外合作项目审计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境外合作项目 境外合作项目审计 茶叶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合作园区投融资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祚翔 李晨妹 王圣博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78-181,共4页
境外合作园区作为承接国际产能合作的抓手,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载体。目前,在境外合作园区投资设厂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主要形式,对促进投资目的国的出口和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境外合作园区的建设和运... 境外合作园区作为承接国际产能合作的抓手,逐渐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载体。目前,在境外合作园区投资设厂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主要形式,对促进投资目的国的出口和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境外合作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往往会面临资金投入大和盈利周期较长的挑战,不清晰的投融资体系可能成为制约境外园区发展的瓶颈。本文梳理总结了中国境外合作园区的主要投融资模式,并从初始基础建设阶段和后续持续发展两个阶段,对有代表性的境外合作园区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针对境外合作园区开发的投融资参考模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合作园区 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模式 新结构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研究
8
作者 谢心荻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5,共11页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枢纽链接国际循环、联通国际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机遇。在...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枢纽链接国际循环、联通国际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机遇。在搭建境外经贸合作区历史演进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揭示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规划类型与主导产业,进而阐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应从中国政府、合作区开发企业与中介平台三个层面协同发力,提升战略高度,谨慎进行选址决策,多元化组合利用东道国区位优势,统筹国内资源,推动省际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 新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现实反思与实践进路——基于对职业教育服务中非产能合作的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梅雪 李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平台,以职业教育“走出去”引领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共建及中非产能合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我国职教改革形成的重要成果与在非海外分校的运营管理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在...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平台,以职业教育“走出去”引领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共建及中非产能合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我国职教改革形成的重要成果与在非海外分校的运营管理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化培养非洲本土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与优势,并形成了“鲁班工坊”等标志性实践载体。职业教育要真正服务于中非产能合作,关键在于实现较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但非洲本土的产业条件、教育质量及我国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挑战构成了现实的关键瓶颈。面向未来,我国需凝练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念及话语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制度,稳步推进境外办学机制探索,以系统增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能力与水平,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产能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非产能合作 职业教育国际化 职业教育对外开放 境外合作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恒龙 田聪莹 宋厚霖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4,共15页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承接点,也是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如何评估合作区建设对考察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成效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实践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6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样...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承接点,也是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如何评估合作区建设对考察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成效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实践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6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样本数据,通过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可对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内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东道国经济特征和合作区类型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可以显著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其中,外商投资流入和贸易规模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二,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异质性,对收入水平较低、营商制度较差的国家具有更强的经济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境外经贸合作 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规划编制体系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新国 王兴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6,共6页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在积极稳健的发展态势之下,合作区“走出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既有所在国投资环境方面的,也有我国顶层设计方面的,当然还有合作区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了合作区更好地“走出去”,亟...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在积极稳健的发展态势之下,合作区“走出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既有所在国投资环境方面的,也有我国顶层设计方面的,当然还有合作区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了合作区更好地“走出去”,亟待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合作区重点发展区域、产业方向和配套政策,制定合作区规划标准,发挥顶层设计的统筹、引领、前瞻的作用。文章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基于合作区不同阶段的问题,探讨了探索合作区规划编制体系的必要性;针对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作用对象,提出了合作区从诞生到深度开发过程中,前期研究类、总体指导类、空间建设类和阶段评估类4种类型规划所组成的规划体系,明确了规划的内容、达到的目的,从而前置性地解决相应问题,降低合作区“走出去”风险,提升合作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境外经贸合作 规划体系 全生命周期 共性与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境外农业合作区设立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会青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0-113,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更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让经济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加速沿线国家的市场融合,并推动沿线各国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境外农业合作区作为农业领域合作的载体,研究其...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更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让经济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加速沿线国家的市场融合,并推动沿线各国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境外农业合作区作为农业领域合作的载体,研究其如何影响农产品的贸易是评价境外农业合作区政策效应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构建扩展贸易引力模型,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对2004-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境外农业合作区的建立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对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境外农业合作 农产品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双边贸易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中刚 李秋韵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1,共11页
基于1998—202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数量显著扩大了中国与东道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主要通过改善东道国基础设施和提升营商便利度这两种可能的机制促进双边贸易增长。在人均GD... 基于1998—202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数量显著扩大了中国与东道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主要通过改善东道国基础设施和提升营商便利度这两种可能的机制促进双边贸易增长。在人均GDP相对较低、劳动人口并不充足的东道国以及邻近的“一带一路”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对双边贸易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建设科技研发、商贸物流和农业产业型的经贸合作区对双边贸易的促进效应也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中国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载体,从产能国际合作走向区域价值链共建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 双边贸易 基础设施 营商便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经贸合作区对外贸易效应研究
14
作者 高云龙 董慧 詹梓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4,共5页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对中国与东道国的对外贸易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基于详尽的合作区名录,结合1998-2020年中国国际贸易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对外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境外合作区对中...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对中国与东道国的对外贸易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基于详尽的合作区名录,结合1998-2020年中国国际贸易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对外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境外合作区对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对外贸易整体上呈正向促进作用,但合作区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出口贸易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与中国签订FTA国家或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区均能促进对外贸易;在低收入或高收入国家建立合作区均可扩大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但在中低收入或中高收入国家则会产生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 对外贸易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经贸合作区如何助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心荻 严兵 张禹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95,共19页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力引擎和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有效途径。面对部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绩效的问题,探索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载体进行高质量OFDI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力引擎和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有效途径。面对部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绩效的问题,探索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载体进行高质量OFDI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国家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投资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合作区不仅显著提高中国对东道国OFDI的规模,更从技术创新、产业协调、生态绿色和开放共享等方面推动了中国OFDI高质量发展。合作区对高质量投资的带动主要通过影响东道国制度质量、税收优惠力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来实现。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由投资大国转向投资强国提供了新颖路径,为中国企业找准高质量对外投资着力点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 对外直接投资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一带一路”上的产能合作平台 被引量:40
16
作者 沈铭辉 张中元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国际产能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新条件下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而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实施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载体和平台,能够大幅降低"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 国际产能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新条件下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而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实施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载体和平台,能够大幅降低"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经营的风险和筹建成本,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从顶层设计和规划走向落地实施,为扩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带来了更多机遇,但目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没有可以照搬的成熟建设模式,为了便于我国企业更加直接地参与国际竞争,进而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我国必须促进境外经贸合作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 一带一路 产能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股权合作、无形资源优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基于无形资源理论对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剖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7-81,共5页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改革是一项以股权合作为纽带、以获取境外优势无形资源为目的、以国际竞争力提升为导向的战略举措;战略引资这种股权合作形式是在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中资银行促进自身无形资源优化升级的一条有效途...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改革是一项以股权合作为纽带、以获取境外优势无形资源为目的、以国际竞争力提升为导向的战略举措;战略引资这种股权合作形式是在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中资银行促进自身无形资源优化升级的一条有效途径。鉴于无形资源存在形式隐默性、发挥作用适配性和积淀长期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获得境外优势无形资源,宏观层面银行监管部门在制度设计上应鼓励中外双方适度加深融合,微观层面中资银行应着眼于无形资源整体,并注重对优势无形资源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资银行 境外股权合作 无形资源优化 国际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非境外经贸合作区升级的困境应对及风险防范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连和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8,43,共9页
未来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将是量质"双升"的增长,而实现这种"双升"的最佳选择是升级中国在非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在非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快速发展将会对双边多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其发展仍遇到诸多困难和... 未来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将是量质"双升"的增长,而实现这种"双升"的最佳选择是升级中国在非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在非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快速发展将会对双边多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其发展仍遇到诸多困难和面临多种风险。如何改变困境,并防范风险是中国在非境外经贸合作区升级时应考虑的两大主题。因此,以高水平投资、高质量扩建和新建为路径,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使其向境外现代产业集群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应从政府、集群、企业层面,构建中国在非境外经贸合作区国家风险的防范体系,保障其安全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非投资 境外经贸合作 合作区升级 国家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特点、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英奎 敦志刚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3期96-101,共6页
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和促进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合作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巩固和深化了... 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和促进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合作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巩固和深化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合作区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政府合作机制、完善合作区服务体系、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促进合作区转型升级、注重防范国际化经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 合作机制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园中园”发展模式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梁育填 周克杨 +1 位作者 张家熙 曾佳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0-988,共9页
以发展较为成功的中国·印尼经济贸易合作区(简称"中印合作区")为例,讨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成功发展经验与"园中园"发展模式。中印合作区是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的第一批国... 以发展较为成功的中国·印尼经济贸易合作区(简称"中印合作区")为例,讨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成功发展经验与"园中园"发展模式。中印合作区是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的第一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采用"园中园"发展模式。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的方法,构建"园中园"发展模式分析框架,从构建多主体间的合作网络、根植地方的制度文化环境、提供优质的园区环境这3个维度重点分析了中印合作区的发展过程与特征。归纳总结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未来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提供案例借鉴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 “园中园” 合作网络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