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磁电方法探测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填图区隐伏地质结构
1
作者 安玉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地球物理方法不仅在发现和勘探隐伏矿体和能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区域地质填图中探测隐伏地质结构方面也大有作为,是地质和遥感填图的重要补充。本文阐述了采用重磁电资料研究内蒙古苏尼特左旗6幅1:5万填图区探测隐伏地质... 地球物理方法不仅在发现和勘探隐伏矿体和能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区域地质填图中探测隐伏地质结构方面也大有作为,是地质和遥感填图的重要补充。本文阐述了采用重磁电资料研究内蒙古苏尼特左旗6幅1:5万填图区探测隐伏地质结构的工作:(1)推断了隐伏断裂构造;(2)推断了隐伏区岩性;(3)反演了一些局部地质体的几何参数与物性参数,以及前中生代地层顶界面和侏罗纪、白垩纪大型花岗岩体下界面的深度;(4)论述了苏尼特左旗复背斜构造;(5)指出了新的成煤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电法 隐伏地质结构 内蒙古 填图区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火山岩区岩性组合-岩相填图试验——以内蒙古西太仆寺破火山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薛怀民 曹光跃 刘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0-2125,共6页
中国陆相火山岩区的填图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几经反复,为了与传统的沉积岩区填图方法相区别,反映火山作用的特点,先后探索过双重填图法(即岩相-地层学填图方法)、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填图法等,在局部地区取得过重要进展和成果。... 中国陆相火山岩区的填图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几经反复,为了与传统的沉积岩区填图方法相区别,反映火山作用的特点,先后探索过双重填图法(即岩相-地层学填图方法)、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填图法等,在局部地区取得过重要进展和成果。但在全国层面的实际填图工作中,没有摆脱将火山岩作为地层(组)的习惯性做法。探索和总结适合陆相火山岩区的填图方法体系,坚持推广反映火山作用特点的填图技术方法仍然是区调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火山岩相是重溯火山作用过程、恢复古火山机构的基础,理应成为火山岩地质图所要表达的核心要素,而岩性组合是确定岩相类型最直接和最可靠的依据。利用岩性组合-岩相进行火山岩区填图能够很好地反映陆相火山作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组合 岩相 火山岩 破火山 太仆寺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大坝站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 被引量:1
3
作者 施炜 张宇 +3 位作者 秦翔 王天宇 杨谦 赵子贤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3-31,共9页
宁夏大坝站幅(J48E012016)1:50 000地质图是"宁夏1:50 000红崖子(J48E011016)、大坝站(J48E012016)、青铜峡铝厂(J48E013016)三幅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区填图试点"子项目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之一,属于"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 宁夏大坝站幅(J48E012016)1:50 000地质图是"宁夏1:50 000红崖子(J48E011016)、大坝站(J48E012016)、青铜峡铝厂(J48E013016)三幅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区填图试点"子项目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之一,属于"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计划项目。大坝站幅1:50 000地质图是依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2019-01)编制完成,在资料收集与数据准备、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成果过程中,均采用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DGSS)和MapGIS 6.7系统完成,有效实现了地质填图数值化。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标准》(DD 2006-06)等相关标准,在原始资料数据库基础上,建立了1:50 000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库有地质剖面(1:2 000)5条,钻孔6个,地质体156个,地质(界)线334条,产状340个,年代学样品41个,照片321个,素描图61个,河湖岸线与断层681个。数据容量约1.02 GB。本次地质图集中展示了测区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系统,填图工作探索了新构造-活动构造区地质填图思路、技术路线和成果表达方式,为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地质地貌试点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大坝站幅 1:50000 J48E012016 地质 宁夏回族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冀蒙交界东六马坊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济远 张家辉 +7 位作者 王惠初 田辉 任云伟 白春东 李杰 朱本鸿 康辰凯 周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6-184,共39页
东六马坊幅(K50E023002)位于晋冀蒙交界地区的恒山-桑干高压麻粒岩带内,属华北克拉通典型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东六马坊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新颁布的《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DD 2019-01)和行业其... 东六马坊幅(K50E023002)位于晋冀蒙交界地区的恒山-桑干高压麻粒岩带内,属华北克拉通典型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东六马坊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新颁布的《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DD 2019-01)和行业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采用现代变质岩区填图技术方法和数字填图采集系统编制完成。该图幅对区内新太古代-新生代地层、岩浆岩、变质作用以及构造等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厘定:建立了新太古代桑干岩群和古元古代集宁岩群4个构造–岩石地层单位以及中元古代-新生代13个地层单位;建立了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中生代(变质)侵入岩演化序列;识别出早前寒武纪3期变形构造样式和中-新生代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断裂构造形迹;识别出2类不同原岩性质的高压基性麻粒岩,并对变质作用期次进行了划分。图幅采用特殊线段及花纹表达了古老造山带深部地壳岩石塑性流变特征及构造变形样式,重塑了古元古代造山构造演化过程。该数据库为Map GIS格式,数据内容主要由1:50000地质图库、图饰部分及角图等组成,并包含9个锆石U–Pb年龄数据,数据量为53.8 MB。东六马坊幅1:50000地质图创新了高级变质岩区填图和图面表达方法,为高级变质岩区填图工作提供了参考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六马坊幅 1 地质 数据库 华北克拉通 变质岩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冀交界怀安镇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
5
作者 张家辉 王惠初 +4 位作者 相振群 杨济远 田辉 任云伟 康辰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9-78,共10页
怀安镇幅(K50E022002)位于晋冀交界地区的恒山-桑干高压麻粒岩带内,属华北克拉通典型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怀安镇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新颁布的《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行业其他统... 怀安镇幅(K50E022002)位于晋冀交界地区的恒山-桑干高压麻粒岩带内,属华北克拉通典型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怀安镇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新颁布的《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行业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采用现代变质岩区填图技术方法和数字填图系统编制完成。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对测区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体进行了详细解体,划分出5个不同构造层次的变质深成岩体填图单元;新厘定出新太古界桑干岩群和古元古界集宁岩群2期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变质表壳岩单元,为晋冀蒙交界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系统总结出古元古代3期变质事件,重塑了古元古代造山构造演化过程。该图幅采用特殊线段直观地表达了古老造山带深部地壳岩石塑性流变构造变形样式,丰富了图面表达形式;建立了高级变质岩区变质深成岩和变质表壳岩的识别标志。该数据库为MapGIS格式,数据内容包括1:50 000地质图和图饰部分,并包含11个锆石U–Pb年龄数据,数据量为137 MB。本地质图数据库充分反映了晋冀交界地区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后续地质矿产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图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安镇幅 1:50000 K50E022002 地质 华北克拉通 变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