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拆分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蕾 韩蕙阑 +2 位作者 都荣强 谢建春 孙宝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1-1045,共5页
研究了填充柱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手性拆分外消旋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的方法。在筛选固定相种类及改性剂种类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柱温、柱压、改性剂含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出较佳的分析... 研究了填充柱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手性拆分外消旋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的方法。在筛选固定相种类及改性剂种类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柱温、柱压、改性剂含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出较佳的分析型拆分条件:固定相Chiralcel OD-H,柱温31℃,柱压12 MPa,改性剂为乙腈-甲醇(体积比7∶3),在流动相中体积分数2.0%,流动相流速1.0 mL/min,分离度2.00。利用较佳条件,在流速8mL/min下进行制备规模放大,320 min内进样10 mg得6.6 mg两对映体产品,回收率66%,光学纯度(e.e%)均为100%,表明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效率高,可作为茉莉内酯mg级对映体纯品快速制备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 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 CHIRALCEL OD 手性拆分 茉莉内酯 6-[(3E)-己烯基]-2H-四氢吡喃-2-酮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枳实中辛弗林的含量 被引量:5
2
作者 陆晓峰 王如健 +1 位作者 彭国平 邓云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223,共2页
目的:建立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枳实中辛弗林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Berger PYR(乙基吡啶柱,250mm×4.6mm,6μm),流动相:超临界CO2-0.2%异丙胺甲醇(77:23),压力:100bar,温度:35℃,流速:2.0mL/min.... 目的:建立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枳实中辛弗林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Berger PYR(乙基吡啶柱,250mm×4.6mm,6μm),流动相:超临界CO2-0.2%异丙胺甲醇(77:23),压力:100bar,温度:35℃,流速:2.0mL/min.检测波长:225nm。结论:辛弗林在0.71~11.3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7%.RSD=1.6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结果准确,且流动相不需加入表面活性剂,辛弗林分离度高,可作为枳实中辛弗林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填充 枳实 辛弗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酮和酱油酮的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对映体拆分
3
作者 孙蕾 都荣强 +1 位作者 谢建春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7-82,共6页
采用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对外消旋呋喃酮和酱油酮进行手性拆分。首先在分析型条件下,考察手性柱种类、改性剂种类和含量、柱温、柱压、流速等参数对容量因子、选择性因子、分离度的影响,获得拆分呋喃酮的较佳条件为手性柱Chiralpak AD-... 采用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对外消旋呋喃酮和酱油酮进行手性拆分。首先在分析型条件下,考察手性柱种类、改性剂种类和含量、柱温、柱压、流速等参数对容量因子、选择性因子、分离度的影响,获得拆分呋喃酮的较佳条件为手性柱Chiralpak AD-H、柱温30℃、柱压10MPa、改性剂1.0%(V/V)甲醇、流速1.5mL/min,得到分离度1.54;拆分酱油酮的较佳条件为手性柱Chiralpak AD-H、柱温33℃、柱压13MPa、改性剂1.5%(V/V)乙醇、流速1.5mL/min,得到分离度1.51。利用较佳条件进行制备规模放大,获得呋喃酮和酱油酮的对映体产品,光学纯度(对映体过量,e.e,%)均≥90%,回收率≥70%。对映体产品的获得可为探讨手性呋喃酮和酱油酮应用于食品加香的可行性提供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 呋喃酮 酱油酮 手性拆分 对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中的溶剂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峰 刘荔荔 吴玉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考察了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FC)中的样品溶剂及连续进样等因素对化合物保留行为变化的影响规律。以超临界 CO2 或含低体积分数甲醇的 CO2 为流动相时 ,氨基柱上组分的保留时间随着样品溶剂的极性增大而增大 ,而溶剂对 C1 8柱上组... 考察了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FC)中的样品溶剂及连续进样等因素对化合物保留行为变化的影响规律。以超临界 CO2 或含低体积分数甲醇的 CO2 为流动相时 ,氨基柱上组分的保留时间随着样品溶剂的极性增大而增大 ,而溶剂对 C1 8柱上组分的保留时间影响不大 ;在 C1 8柱上 ,溶剂对连续进样的后续效应不强 ;而在氨基柱上 ,甲醇溶液的后续效应比丙酮、氯仿溶液的后续效应强。当甲醇的体积分数大于 1 .0 %时 ,溶剂的效应明显减弱。这种变化规律对填充柱 SFC的合理进样并获得重现性良好的色谱数据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溶剂效应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在中药中的分析与制备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金灯萍 彭国平 陆晓峰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3期541-542,共2页
介绍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的概况、优点、在中药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和展望。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填充 分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及其在石油产品上的应用 被引量:1
6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9-219,共1页
超临界流体可以用作色谱的流动相,使混合物质在色谱柱上得到分离,这种分离方法被称为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n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简称SFC)。作为色谱流动相的超临界流体,其作用与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 超临界流体可以用作色谱的流动相,使混合物质在色谱柱上得到分离,这种分离方法被称为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n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简称SFC)。作为色谱流动相的超临界流体,其作用与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类似,超临界流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远比一般气体大的多,其溶解能力可以相当于有机溶剂但是它比有机溶剂的扩散速度快、粘度低、表面张力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石油产品 填充 临界流体萃取 应用 溶解能力 有机溶剂 分离方法 扩散速度 表面张力 流动相 物质 类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法测定生姜中4种姜酚类物质
7
作者 娄凤华 黄国培 +2 位作者 杨军 田弋夫 余德顺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3-918,共6页
该研究建立了快速测定生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醇的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SFC-MS)方法。使用HSS C_(18)SB(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0.2%(体积分数)甲酸甲醇为改性剂,与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混合进行梯度洗脱,柱温... 该研究建立了快速测定生姜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醇的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SFC-MS)方法。使用HSS C_(18)SB(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0.2%(体积分数)甲酸甲醇为改性剂,与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混合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0℃,背压为13.79 MPa(2000 psi),进样量为1μL,流速为1 mL/min,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对目标物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在17 min内完成分析,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05~0.08μg/mL,定量下限为0.5~0.8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1%~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47%~3.5%,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采用SFC-MS法对生姜样品进行分析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较,两者定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具有可比性。所建方法的显著优点为分析时间缩短一半,可作为生姜中姜酚类物质的高效快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生姜 姜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流体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烟叶农药残留筛查
8
作者 周妍 罗辰 +3 位作者 吴达 王先颖 李俊杰 戚大伟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3-1272,共10页
建立了一种用于烟叶农残筛查的超临界流体色谱-高分辨质谱(SFC-HRMS)联用方法,系统考察了SFC柱类型、改性剂组成、补偿泵流速等关键色谱参数,HRMS检测采用数据非依赖采集模式以获取农残的母离子、同位素峰及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和丰度比... 建立了一种用于烟叶农残筛查的超临界流体色谱-高分辨质谱(SFC-HRMS)联用方法,系统考察了SFC柱类型、改性剂组成、补偿泵流速等关键色谱参数,HRMS检测采用数据非依赖采集模式以获取农残的母离子、同位素峰及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和丰度比。通过对60种农药残留进行空白基质加标实验,考察了方法的筛查能力和定量下限。当回收率在70%~120%范围时,53种农残的定量下限低至10μg/kg,1种农药的定量下限为25μg/kg,满足中国烟草总公司对烟叶农残最大残留限量管控的检测需求。所建方法的定量检测能力与反相色谱-高分辨质谱(RPLC-HRMS)联用法整体差别不大,但对部分农残的分离效果优于RPLC,可用于烟草及烟草制品中农残的快速筛查及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农药残留 临界流体 高分辨质 数据非依赖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乳液中α,β-不饱和醛
9
作者 王曙 魏世肖 +2 位作者 张浩 孙尚德 毕艳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3-313,共11页
为有效提高乳液中α,β-不饱和醛的风险检测水平,本研究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FC-MS/MS),建立高效、灵敏的同时测定乳液中8种α,β-不饱和醛的检测方法。通过对SF... 为有效提高乳液中α,β-不饱和醛的风险检测水平,本研究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FC-MS/MS),建立高效、灵敏的同时测定乳液中8种α,β-不饱和醛的检测方法。通过对SFC-MS/MS参数和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超临界CO_(2)流体和乙腈作为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4 min内便可实现对8种α,β-不饱和醛的同时检测,且α,β-不饱和醛在各自样品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均低于1.8μg/kg,加标回收率为85.8%~106.7%,测定准确度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7.86%。优化后的前处理条件为2,4-二硝基苯肼添加量1.25 mg、衍生化时间30 min、乙腈提取4次,二氯甲烷复提3次。此外,利用建立的方法评价了3种多酚型抗氧化剂——水溶性没食子酸、水油两亲型没食子酸丙酯以及水油不溶的槲皮素对亚麻籽油水包油乳液贮藏过程中α,β-不饱和醛的减控作用,发现乳液贮藏过程中α,β-不饱和醛快速积累,主要为丙二醛、4-羟基-2-己烯醛和4-羟基-2-壬烯醛,且3种抗氧化剂对α,β-不饱和醛具有显著减控作用,效果最强的为没食子酸丙酯。本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高效、环境友好,可用于对乳液食品体系加工、贮藏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α,β-不饱和醛进行灵敏、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串联质 乳液 亚麻籽油 油脂氧化 α β-不饱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的对映异构体
10
作者 冯秀珍 孙鹏 +6 位作者 陈立茹 蔡建光 阳凯 邱林松 阮荷玲 和燕玲 邵伍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60-62,共3页
建立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SFC)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对映异构体杂质的方法。采用CHIRALPAK^(?)IC-3(4.6 mm×150.0 mm,3μm)色谱柱,以CO_(2)为流动相A,流动相B为混合液(750 mL异丙醇+250 mL乙腈+2 mL氨水),梯度洗脱,检测器为紫外检测... 建立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SFC)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对映异构体杂质的方法。采用CHIRALPAK^(?)IC-3(4.6 mm×150.0 mm,3μm)色谱柱,以CO_(2)为流动相A,流动相B为混合液(750 mL异丙醇+250 mL乙腈+2 mL氨水),梯度洗脱,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流速为2.5 mL/min。结果显示,对映异构体在0.498 5~5.981 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6,方法的检测限浓度为0.149 6μg/mL,定量限浓度为0.498 5μg/mL,加样回收率为94.97%~102.74%。结果提示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可以准确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对映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富马酸贝达喹啉 对映异构体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柱超临界流体制备色谱分离极性化合物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锁奇 石铁磐 +1 位作者 王仁安 杨光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建立了一套克级的制备型超临界流体色谱 ,采用全多孔空白硅胶为固定相 ,二氧化碳加极性携带剂及酸碱改性剂为三元流动相 ,在该设备上对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混合物进行了分离 ,讨论了分离条件对分离组分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分离 硅胶 极性化合物 黄酮类物质 生物碱 三元流动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A和DHA在超临界流体色谱柱中的传质动力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其龙 苏宝根 +1 位作者 熊任天 吴平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88-792,共5页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 (SFC)法研究了EPA和DHA在C18上的吸附和传质性能 .建立了色谱动力学模型并获得了模型参数 ,较好地拟合了实验流出曲线 .结果表明吸附平衡、轴向弥散。
关键词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临界流体 传质动力学 分离 鱼油 EPA D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微柱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熙中 H-C.Karen Chang L.T.Taylor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5-157,共3页
得力于气相和液相色谱的进步,一种新的色谱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异军突起,而各种柱技术又推动了这种技术的发展速度。在SFC中开管柱和填充柱都在使用,且各具特色。但除了单位柱长具有较大的压降、柱子使用长度受到限制外,填充柱显... 得力于气相和液相色谱的进步,一种新的色谱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异军突起,而各种柱技术又推动了这种技术的发展速度。在SFC中开管柱和填充柱都在使用,且各具特色。但除了单位柱长具有较大的压降、柱子使用长度受到限制外,填充柱显示出更多的优点。 微柱,即填充石英毛细管柱,内径小于1mm。它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作为柱管,管内填充色谱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微 临界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对吴茱萸中吲哚类生物碱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振宇 傅青 +2 位作者 李奎永 梁图 金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6-512,共7页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色谱快速分析吴茱萸中吲哚类生物碱的方法。以标准品混合物和复杂样品为对象比较4种色谱柱的分离效果,进行色谱柱的筛选;考察了进样体积、改性剂、添加剂、温度和背压对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样体积对峰形影响显...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色谱快速分析吴茱萸中吲哚类生物碱的方法。以标准品混合物和复杂样品为对象比较4种色谱柱的分离效果,进行色谱柱的筛选;考察了进样体积、改性剂、添加剂、温度和背压对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样体积对峰形影响显著;添加剂对保留时间和色谱峰形影响有限;改变改性剂能使保留时间显著改变;降低温度,升高背压,保留时间减小。经过优化,确定采用Waters ACQUITY UPC2 BEH色谱柱,以甲醇为改性剂,在35℃柱温和2.07×107 Pa背压条件下,15 min内完成复杂样品的分析。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完成复杂样品的快速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色谱可用于天然产物的高效快速分析,同时该方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在分离选择上的差异有助于天然产物分析方法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吲哚类生物碱 吴茱萸 快速分析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醇异构体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志敏 赵锁奇 +1 位作者 王仁安 杨光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进行了黄酮醇异构体的分离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流动相组成、柱条件等对分离的影响。在实验的温度范围40~60℃和压力范围15~30MPa内,这组化合物都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流动相组成是影响色谱分离的最...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进行了黄酮醇异构体的分离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流动相组成、柱条件等对分离的影响。在实验的温度范围40~60℃和压力范围15~30MPa内,这组化合物都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流动相组成是影响色谱分离的最显著的因素,磷酸的加入大大改变了各物质的保留行为;考察了三种硅胶基质键合相对分离的影响,发现苯基柱用于这组异构体的分离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黄酮醇异构体 S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与吴茱萸碱含量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敏 周萍 +2 位作者 徐路 马银海 郭亚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3-746,共4页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影响因素。使用Kromasil Slica填充柱,流动相为含13%甲醇的CO2,流速2.0 mL.min-1,柱温60℃,背压2.0×107Pa,检测波长225 nm,测得吴茱萸次碱和吴...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影响因素。使用Kromasil Slica填充柱,流动相为含13%甲醇的CO2,流速2.0 mL.min-1,柱温60℃,背压2.0×107Pa,检测波长225 nm,测得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3~8.25μg(r=0.999 3)、0.68~17μg(r=0.999 8),平均加标回收率均为100%。与传统方法相比,超临界流体色谱可在简单的流动相条件下对吴茱萸中的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碱进行良好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吴茱萸 吴茱萸次碱 吴茱萸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质谱联用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书成 章超桦 +1 位作者 洪鹏志 吉宏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8-52,共5页
对油脂的分析,国内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其中的脂肪酸组成,而对甘油酯的分离和检测报道较少,国外研究者利用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甘油三酯的分离和检测做了大量的研究。超临界流体色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分... 对油脂的分析,国内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其中的脂肪酸组成,而对甘油酯的分离和检测报道较少,国外研究者利用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甘油三酯的分离和检测做了大量的研究。超临界流体色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它保留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优点,但在一些方面更有优势。对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分离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质谱联用(SFC-MS)技术在甘油三酯的分离和检测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将是未来甘油三酯分离和检测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甘油三酯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手性化合物的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晶 陈晓东 +3 位作者 李丽群 贺建峰 范军 章伟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26,共6页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分离具有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溶剂消耗少等优点,近年来在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得到诸多应用。本文对比研究了涂覆型多糖手性色谱柱在SF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上拆分24种手性化合物的差异。通过比较这些化合物在...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分离具有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溶剂消耗少等优点,近年来在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得到诸多应用。本文对比研究了涂覆型多糖手性色谱柱在SF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上拆分24种手性化合物的差异。通过比较这些化合物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和选择因子等发现多数化合物在SFC上的分离效率要高于其在HPLC上的分离效率,但HPLC对轴手性化合物的分离效率要优于SFC。SFC和HPLC的分离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随着苯环侧链烷基的碳数增加,化合物在SFC上的保留逐渐增强,而在HPLC的保留却逐渐减弱。叶菌唑在使用SFC和HPLC分析时出现了洗脱顺序反转的现象。这些结果为SFC手性拆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高效液相 多糖手性固定相 手性分离 洗脱顺序反转 对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制备高纯度EPA-EE和DHA-EE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亦文 吴彩娟 +2 位作者 王宪达 黄梅 任其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以二氧化碳作流动相,分别以极性相反的C18柱和硅胶柱为固定相,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比较C18柱和硅胶柱分离EPA-EE和DHA-EE的机理和分离效果,提出结合C18柱和硅胶柱的超临界流... 以二氧化碳作流动相,分别以极性相反的C18柱和硅胶柱为固定相,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比较C18柱和硅胶柱分离EPA-EE和DHA-EE的机理和分离效果,提出结合C18柱和硅胶柱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制备高纯度EPA-EE和DHA-EE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体 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EE) 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DHA-EE)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结合柱色谱分离萝芙木生物碱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雪晴 冯玉红 +1 位作者 张冲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5,161,共3页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从海南催吐萝芙木中提取利血平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60℃,夹带剂为100 g样品用25 mL乙醇,萃取时间2 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产物中的利血平...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从海南催吐萝芙木中提取利血平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60℃,夹带剂为100 g样品用25 mL乙醇,萃取时间2 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产物中的利血平含量进行了测定。将萃取所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进一步分离提纯,得到了质量分数为99.8%的利血平针状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萃取 利血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