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付广 殷勤 杜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将断层分为砂质填充和泥质填充2种类型。通过不同填充形式断层断裂带特征分析,对其垂向封闭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泥质填充断层主要是通过泥岩塑性变形流动堵塞断层紧闭后遗留下来的渗漏空间形成垂向... 为了研究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将断层分为砂质填充和泥质填充2种类型。通过不同填充形式断层断裂带特征分析,对其垂向封闭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泥质填充断层主要是通过泥岩塑性变形流动堵塞断层紧闭后遗留下来的渗漏空间形成垂向封闭,而砂质填充断层则主要是通过SiO2和CaCO3沉淀胶结形成垂向封闭。通过断层面压力是否达到泥岩塑性变形极限和SiO2和CaCO3是否发生沉淀,分别建立了一套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Wu39号断层在南一段和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研究中,结果表明Wu39号断层在大一段内具较好的垂向封闭性,而在南一段垂向封闭性差。这一研究结果与该断裂附近油气分布有较好的吻合关系,表明该方法用于不同填充形式断层垂向封闭性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填充形式 垂向封闭 泥质填充 砂质填充 塑性变形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框架语义场景图的零形式填充方法
2
作者 王俞智 李茹 +2 位作者 苏雪峰 闫智超 李俊材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零形式填充是在篇章上下文中为给定句子中的隐式框架语义角色找到相应的填充内容。传统的零形式填充方法采用Pipeline模型,容易造成错误传播,并且忽略了显式语义角色及其填充内容的重要性。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零形式... 零形式填充是在篇章上下文中为给定句子中的隐式框架语义角色找到相应的填充内容。传统的零形式填充方法采用Pipeline模型,容易造成错误传播,并且忽略了显式语义角色及其填充内容的重要性。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零形式填充方法,该方法结合汉语框架网信息构建出框架语义场景图并利用GAT对其建模,得到融合了显式框架元素信息的候选填充项表示,增强了模型对句中隐式语义成分的识别能力。在汉语零形式填充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相较于基于BERT的基线模型、基于BART的生成式模型以及ChatGLM大语言模型均有较大的提升,证明了该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填充 框架语义场景图 G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篇零形式识别与填充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月平 李茹 +3 位作者 王元龙 柴清华 武宇娟 关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86,共8页
零形式识别与填充是在语篇上下文中为句中缺失的语义角色寻找填充项,然而采用分类思想预测集合中正确填充项的方法制约了零形式填充的性能。针对该问题,结合启发式规则与决策树算法识别出需要填充内容的零形式,将上下文中填充过框架元... 零形式识别与填充是在语篇上下文中为句中缺失的语义角色寻找填充项,然而采用分类思想预测集合中正确填充项的方法制约了零形式填充的性能。针对该问题,结合启发式规则与决策树算法识别出需要填充内容的零形式,将上下文中填充过框架元素的内容构成候选语集合,并通过改进的SMOTE算法对少数类样本数据进行扩展,解决了候选语集合数据的非平衡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汉语框架知识库提取语义相似性特征,利用框架元素间的映射关系提升零形式填充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层面对填充样本的非平衡性进行处理,可使最终的F值提高约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框架网 形式识别与填充 非平衡数据 语义特征 决策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不规则布置对RC框架抗震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郭子雄 黄群贤 +1 位作者 魏荣丰 刘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6-54,共9页
进行3榀单层两跨填充墙RC框架结构试件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砌体填充墙及其布置形式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填砌方式包括两跨均半高填砌和仅一跨全高填砌两种。通过试验结果对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 进行3榀单层两跨填充墙RC框架结构试件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砌体填充墙及其布置形式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填砌方式包括两跨均半高填砌和仅一跨全高填砌两种。通过试验结果对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耗能性能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填充墙对框架具有明显的刚度效应,其存在较大地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水平承载力;②填充墙对框架柱具有明显约束效应,其存在和布置方式对框架结构的破坏形态具有明显影响,带填充墙的框架柱最终均发生剪切破坏;③两跨均半高填砌的框架结构由于填充墙的约束效应,柱均发生"短柱"破坏,其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比对比框架差;④仅一跨全高填砌填充墙的框架,其填充墙的破损过程参与了框架结构的滞回耗能,虽然最终在填砌跨柱发生剪切破坏,仍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可为考虑填充墙和框架共同作用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填充 填充墙布置形式 试验研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