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0
1
作者 郭子雄 吴毅彬 黄群贤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177,共6页
针对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结合国内外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围绕填充墙的刚度退化规律和不同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评述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 针对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结合国内外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围绕填充墙的刚度退化规律和不同性能水平的层间位移角,评述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研究现状。最后,结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背景和禁用黏土实心砖提倡节能的政策背景,指出了今后应以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为目标,针对新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开展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性能抗震设计 新型砌体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晓洁 李忠献 +1 位作者 续丹丹 姜绪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通过5榀空心砌块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填充墙-框架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全墙填充和半墙填充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结构滞回特性、承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强度衰减、耗能能力及变形性能指... 通过5榀空心砌块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填充墙-框架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全墙填充和半墙填充框架结构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结构滞回特性、承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强度衰减、耗能能力及变形性能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柔性连接方案对结构承载力的提高低于刚性连接方案,但其他性能指标均优于刚性连接方案,说明柔性连接方案减小了墙-框相互作用,有效改善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砌块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刚性连接 柔性连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墙-框连接方式的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有限元计算及试验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晓洁 陈培奇 王玉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8-195,共8页
墙-框柔性连接可减小墙-框相互作用,减轻填充墙破损程度,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针对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有限元建模问题,本着简单高效的原则,提出了一种考虑墙-框连接方式的有限元建模方法:采用平面应力单元模拟填充墙,... 墙-框柔性连接可减小墙-框相互作用,减轻填充墙破损程度,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针对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有限元建模问题,本着简单高效的原则,提出了一种考虑墙-框连接方式的有限元建模方法:采用平面应力单元模拟填充墙,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填充墙与框架梁、柱的连接。在粉煤灰空心砌块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水平往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结构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建模方法计算得到的滞回曲线和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较好,能够有效模拟填充墙开裂及破坏过程,反应不同连接方案时墙-框相互作用的特点,为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刚性连接 柔性连接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特性与损伤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田洁 周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填充墙采用基于光滑滞回模型的等效斜压杆模拟,建立了填充墙与框架协同工作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基于疲劳损伤模型,分析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滞回反应和损伤特性及结构的屈服机制.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填充墙和框架能够分阶段释放地震能... 填充墙采用基于光滑滞回模型的等效斜压杆模拟,建立了填充墙与框架协同工作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基于疲劳损伤模型,分析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滞回反应和损伤特性及结构的屈服机制.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填充墙和框架能够分阶段释放地震能量,填充墙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塑性破坏机制和抗倒塌能力;填充墙设置的位置的不同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非线性地震反应 滞回耗能与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连接新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晓洁 姜绪亮 +2 位作者 续丹丹 宋金可 杨承昊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8,共11页
通过5榀钢筋混凝土填充墙框架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填充墙-框架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墙端设置芯柱和不设置芯柱结构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对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比、累积耗能、强度衰减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进... 通过5榀钢筋混凝土填充墙框架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填充墙-框架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墙端设置芯柱和不设置芯柱结构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对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比、累积耗能、强度衰减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柔性连接方案对结构承载力的提高低于刚性连接方案,但其他性能指标均优于刚性连接方案。例如,提高了结构初始刚度,且刚度退化现象减缓;提高了结构位移延性比和累积耗能;填充墙破损程度减轻;减小或消除了填充墙对框架柱的附加剪力影响等。同时,填充墙内芯柱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结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刚性连接 柔性连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砌填充墙框架结构抗侧性能及简化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坤 刘红军 Totoev Yuri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7,共7页
利用拟静力试验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对干砌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并联模型和等效斜支撑模型后,把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干砌填充墙抗侧力贡献单独分析,研究填充墙内砌块密度、摩擦系数及砌块层数等对结构抗侧力的影响。... 利用拟静力试验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对干砌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并联模型和等效斜支撑模型后,把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干砌填充墙抗侧力贡献单独分析,研究填充墙内砌块密度、摩擦系数及砌块层数等对结构抗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平面应力单元及界面单元能够模拟干砌填充墙的受力性能。根据该模型,试验对应工况下,无浆填充墙框架最终失效由框架破坏产生;2)无浆填充墙抗侧力贡献主要源于内部砌块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且该抗侧力分为恒定段、加强段以及极限承载力3段;3)提出了无浆填充墙抗侧力分段公式并得到了试验及有限元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浆填充墙框架结构 有限元分析 并联模型 等效斜撑模型 抗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武 孟少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2期20-23,共4页
大量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在使用着,而且正在和将被建造。本文分析了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为填充墙框架结构的荷载路径、填充墙布置、填充墙对框架柱和梁的附加作用、填充墙开洞时框架柱可能形成“短柱”等几种力学模型... 大量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在使用着,而且正在和将被建造。本文分析了砌体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为填充墙框架结构的荷载路径、填充墙布置、填充墙对框架柱和梁的附加作用、填充墙开洞时框架柱可能形成“短柱”等几种力学模型,给出了结论和建议,供抗震设计、鉴定、改造和加固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填充砌体抗震 抗震性能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墙-框连接方式影响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强 范村莹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9,共12页
在结构设计中,填充墙通常被当作非结构构件,不参与结构抗震计算。在实际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和框架成为整体,共同抵抗地震作用,合适的墙-框连接方式可以减轻二者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首先,运用ABAQUS软件对前人已开展的... 在结构设计中,填充墙通常被当作非结构构件,不参与结构抗震计算。在实际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和框架成为整体,共同抵抗地震作用,合适的墙-框连接方式可以减轻二者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首先,运用ABAQUS软件对前人已开展的考虑墙-框不同连接方式的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基于某典型框架结构,建立三种墙-框连接方式的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模态分析表明,墙-框连接方式对框架结构的振型及周期影响较小,结构动力特性趋于一致。通过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各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滞回耗能及构件震害特征等可知,合理的墙-框连接方式可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针对本文框架结构工程实例,采用墙-框脱开密封材料封缝,构造柱加水平系梁的连接方式时其抗震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连接方式 拟静力试验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弹簧单元的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周晓洁 陈培奇 崔金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32,共10页
针对当前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数值模拟中缺乏简单有效的填充墙建模方法,缺少对填充墙-框架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的考虑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等效弹簧单元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将填充墙框架结构拆分成空框架和等效约束填充墙... 针对当前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数值模拟中缺乏简单有效的填充墙建模方法,缺少对填充墙-框架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的考虑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等效弹簧单元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将填充墙框架结构拆分成空框架和等效约束填充墙,其中等效约束填充墙综合考虑了填充墙对框架柱的侧向约束,以及主体框架对填充墙的闭合约束;其次,在粉煤灰空心砌块墙体及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水平往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墙-框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情况下等效约束填充墙的力学性能,提出了填充墙的滞回曲线模型及等效弹簧有限元分析模型;最后,分别进行了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结构水平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试验拟合。计算结果表明:等效弹簧单元能够有效模拟等效约束填充墙的工作,且建模方式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砌体填充墙框架整体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刚性连接 柔性连接 等效弹簧单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墙-框连接刚度影响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村莹 周强 孙柏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7-903,968,共8页
历史震害表明,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刚度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建议"框架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但对二者的具体连接刚度,规范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运用ABAQU... 历史震害表明,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刚度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建议"框架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但对二者的具体连接刚度,规范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运用ABAQUS软件,对前人开展的考虑填充墙与框架连接影响的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填充墙框架结构破坏特征及滞回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某典型框架结构,建立不考虑填充墙、考虑填充墙与框架不同连接刚度的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表明,连接刚度对框架结构的频率影响较小,结构的动力特性趋于一致;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表明,合适的连接刚度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可为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连接刚度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晓洁 程昌恽 +2 位作者 杜金鹏 陈康 陈培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7,共12页
为进一步改善框架结构平面内和平面外抗震性能,本文提出带X形斜撑的新型砌体填充墙构造方案,并进行了4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试验,以研究墙体构造措施和墙-框连接方式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进行平面内水平低... 为进一步改善框架结构平面内和平面外抗震性能,本文提出带X形斜撑的新型砌体填充墙构造方案,并进行了4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试验,以研究墙体构造措施和墙-框连接方式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进行平面内水平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随后进行历经平面内损伤的平面外单调静力加载试验,最后进行承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墙-框柔性连接方案下,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平面内及平面外水平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均小于刚性连接方案,而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位移延性等性能指标均比刚性连接表现更好;墙-框柔性连接且填充墙带X形斜撑框架结构的平面内及平面外抗震性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更有利于抗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 X形斜撑 平面外抗震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爆炸作用下含填充墙RC框架结构破坏分析
12
作者 陈公轻 吴昊 +2 位作者 欧渊 王帆 吕晋贤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9-301,共13页
爆炸作用下地面建筑目标的破坏分析对制定实战打击策略和工程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已有含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的近区爆炸试验进行复现,充分验证了所采用的精细化数值... 爆炸作用下地面建筑目标的破坏分析对制定实战打击策略和工程防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已有含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的近区爆炸试验进行复现,充分验证了所采用的精细化数值仿真方法的适用性。结合建筑结构混合单元建模方法,对典型三层含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在典型战斗部(100 kg和200 kg TNT当量)爆炸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开展了仿真分析,考察了爆炸波在结构内部的传播和结构损伤特性。基于等效单自由度(single-degree-of-freedom,SDOF)方法预测了爆炸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梁、柱、板和填充墙等构件的损伤等级,建立了内爆炸作用下建筑目标的破坏简化分析方法,并通过与精细化数值仿真结果对比检验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在100 kg和200 kg TNT爆炸工况下,精细化数值仿真分析中建筑物整体功能性和结构性毁伤等级均为中度和轻度,等效SDOF简化分析得到的相应毁伤等级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此外,从各构件的毁伤等级可以看出,相比于板、梁和柱等承重构件,砌体填充墙更易发生破坏,从而导致爆炸波在层内水平方向房间的毁伤破坏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爆炸 填充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精细化数值仿真 等效单自由度(SDOF)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耗能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13
作者 杨守猛 孙柏涛 陈相兆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2-1150,1171,共10页
为了降低填充墙与框架柱在地震中发生的不利相互作用(如短柱破坏),提出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作为耗能墙布置在填充墙与框架柱接触区域,减缓框架柱的损伤;结合现有试验,对耗能墙-RC框架进行模拟,选取模型参数与材料本构关系,划分各构件单... 为了降低填充墙与框架柱在地震中发生的不利相互作用(如短柱破坏),提出将高性能泡沫混凝土作为耗能墙布置在填充墙与框架柱接触区域,减缓框架柱的损伤;结合现有试验,对耗能墙-RC框架进行模拟,选取模型参数与材料本构关系,划分各构件单元类型,设置构件之间相互作用形式,建立高性能泡沫混凝土耗能墙精细有限元模型;并对耗能墙-RC框架进行滞回加载模拟,以获取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模拟结果表明,在层间位移角较小时,耗能墙耗能效果不明显,随着层间位移角的增大其耗能能力逐渐显现;当层间位移角为1/109时,耗能墙相比于普通填充墙,耗能能力增加了约30.20%;层间位移角为1/48时,其耗能能力增加了约21.54%。相较于普通填充墙,在相同的位移下,耗能填充墙与框架柱的接触压力最大值减小了约2/3。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提出的组合墙体对于地震高烈度区填充墙框架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泡沫混凝土 抗震性能 填充墙框架结构 耗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管民生 陈伟 +1 位作者 杜宏彪 冯文贤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5,共6页
采用三支杆模型建立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力学模型,分别对两类填充墙框架结构和纯框架结构进行了两种常规侧向力加载模式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结构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曲线、性能点处结构的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以及塑性铰的发展... 采用三支杆模型建立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力学模型,分别对两类填充墙框架结构和纯框架结构进行了两种常规侧向力加载模式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结构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曲线、性能点处结构的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以及塑性铰的发展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填充墙的加入使结构抗侧移能力和承担的剪力显著增大,填充墙的不合理布设使结构出现薄弱层,易导致结构整体倒塌。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刚度 抗震性能 静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永兵 郭新华 +1 位作者 朱腾飞 郝西见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6-1176,共11页
为了探究以烧结页岩空心砖作为新型填充砌体材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开展了3榀1/2缩尺的单层单跨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指标... 为了探究以烧结页岩空心砖作为新型填充砌体材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开展了3榀1/2缩尺的单层单跨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指标,研究纯框架、完全填充墙框架和开洞填充墙框架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烧结页岩空心砖砌体填充墙的存在提高了结构的侧向承载力、侧向刚度,有利于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变形控制和抵抗荷载的能力;相较于完全填充墙框架,开洞填充墙框架减缓了结构的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速度;烧结页岩空心砖砌体填充墙参与了结构的滞回耗能,且表现出较好的耗能能力,同等位移幅值下,填充墙试件的耗能能力均大于纯框架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页岩空心砖 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刚度的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祝岳 杨伟松 +1 位作者 李海生 何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5,共12页
针对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同阶段填充墙提供的刚度不同,收集了国内外相关计算公式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公式拟合,得到了填充墙不同阶段的抗侧刚度计算方法。通过增设翼墙来解决填充墙框架结构楼层内各榀框架刚度不平衡的情况,设计... 针对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同阶段填充墙提供的刚度不同,收集了国内外相关计算公式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公式拟合,得到了填充墙不同阶段的抗侧刚度计算方法。通过增设翼墙来解决填充墙框架结构楼层内各榀框架刚度不平衡的情况,设计了4个数值模型(1个原型结构与3个分别基于弹性阶段、屈服阶段、承载力峰值阶段实现刚度平衡设计的翼墙加固结构),通过IDA分析对4个模型进行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考虑填充墙刚度进行刚度平衡设计后的3个模型较原型结构相比:各层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小,离散性降低,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提高。对比分析4个模型结构可得,基于填充墙屈服阶段刚度平衡进行翼墙刚度需求设计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框架结构 刚度平衡 IDA分析 抗地震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平面内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孔璟常 翟长海 +1 位作者 李爽 谢礼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37-141,共5页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历次地震震害表明填充墙的刚度效应和约束效应改变了主体结构的传力机理,导致整体结构的严重破坏。为了分析其砌体填充墙RC框架侧向承载力和刚度,研究砌体填充墙与RC框架之间...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历次地震震害表明填充墙的刚度效应和约束效应改变了主体结构的传力机理,导致整体结构的严重破坏。为了分析其砌体填充墙RC框架侧向承载力和刚度,研究砌体填充墙与RC框架之间的相互协同工作机理和砌体填充墙的开裂模式以及砂浆层的滑移,该文利用三维实体单元和基于表面的粘性接触面模型和摩擦原理,建立一种能够较好地模拟其平面内抗震性能的分离式有限元模型。对一个已有试验分别建立普通有限元模型和分离式有限元模型,二者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分离式有限元模拟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侧向承载力和刚度,并且可以有效地模拟出砌体填充墙的开裂模式,通过塑性应变可以判断出RC构件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RC框架结构 平面内抗震性能 分离式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Sees的填充墙RC框架结构数值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永兵 陈挚 +1 位作者 周明军 郝西见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65-1169,共5页
基于Open Sees软件建立填充墙RC框架结构数值模型,钢筋混凝土梁柱单元采用集中塑性单元,其中梁柱中部采用弹性梁柱单元,梁柱端部采用零长度弹簧单元来模拟塑性铰,采用改进的Ibarra-Medina-Krawinkler退化模型模拟塑性铰的非线性,采用两... 基于Open Sees软件建立填充墙RC框架结构数值模型,钢筋混凝土梁柱单元采用集中塑性单元,其中梁柱中部采用弹性梁柱单元,梁柱端部采用零长度弹簧单元来模拟塑性铰,采用改进的Ibarra-Medina-Krawinkler退化模型模拟塑性铰的非线性,采用两对等效角撑模型(仅受压)模拟填充墙,采用Ibarra-Medina-Krawinkler退化模型模拟填充墙的非线性,建立了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数值模型,与单层单跨填充墙RC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建立的填充墙RC框架结构数值模型的正确性,为建立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评估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RC框架结构 改进的Ibarra-Medina-Krawdnkler退化模型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MK恢复力模型的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永兵 周明军 郑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5,共9页
为了对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在设防大震下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数值模型,其中,梁柱构件采用基于改进IMK恢复力模型的集中塑性铰单元进行建模,填充墙用双对角斜撑受压杆模拟,并采用基于Cloug... 为了对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在设防大震下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数值模型,其中,梁柱构件采用基于改进IMK恢复力模型的集中塑性铰单元进行建模,填充墙用双对角斜撑受压杆模拟,并采用基于Clough模型的桁架单元建模。以填充墙的不同布置方式作为参数,设计了4种模型,对模型进行了44条地震波下的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和倒塌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底层不布置填充墙的模型和底部两层各有一跨布置填充墙的模型不满足我国规范中"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运用此类型的框架结构,需要对已有的此类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Modified Ibarra-Medina-Krawinkler模型 填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柔性连接开洞填充墙RC框架结构平面外抗震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茂花 丁俊男 +1 位作者 金薇 丁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5,共9页
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容易损伤破坏,我国规范建议填充墙与框架之间采用彼此脱开或柔性连接做法,但这也增加了填充墙平面外倒塌的风险。基于此对一种新型柔性连接开洞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 砌体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容易损伤破坏,我国规范建议填充墙与框架之间采用彼此脱开或柔性连接做法,但这也增加了填充墙平面外倒塌的风险。基于此对一种新型柔性连接开洞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进行了平面外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失效过程、受力特征和破坏模式。结果表明: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平面外承载能力主要依靠于拱承载机制,槽钢轨道可以有效提高框架对填充墙两侧的约束作用,防止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相对滑动,有利于水平拱承载机制的形成。对比普通柔性连接开洞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采用新型柔性连接的开洞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平面外的峰值承载力和峰值承载力处割线刚度分别提高了44.14%和9.70%;新型柔性连接开洞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在峰值承载力状态下和极限承载力状态下,其罕遇地震作用加速度相比于普通柔性连接开洞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分别提高了81.03%和77.36%。因此,采用新型柔性连接构造可有效提高开洞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改善开洞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平面外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开洞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平面外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RC框架结构 柔性连接 开洞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