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塞罕坝地区油松繁育及移栽技术
1
作者 郭跃超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2期61-62,共2页
油松属于松科常绿树种,树冠呈塔状或宽椭圆状,成年后高度可达30 m以上、胸径达1.5 m以上,其生长周期相较于其他速生树种较长。本文主要对塞罕坝地区油松繁育、移栽以及移栽后管护技术进行重点分析,通过持续总结技术经验,提升苗木繁育效... 油松属于松科常绿树种,树冠呈塔状或宽椭圆状,成年后高度可达30 m以上、胸径达1.5 m以上,其生长周期相较于其他速生树种较长。本文主要对塞罕坝地区油松繁育、移栽以及移栽后管护技术进行重点分析,通过持续总结技术经验,提升苗木繁育效率,以满足改善生态环境与提供生产加工用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油松 繁育技术 移栽技术 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
2
作者 王衔皎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57-58,共2页
落叶松是松科落叶松属乔木,是常用加工木材,其树皮可用于制革及印染。落叶松具备喜光喜水特性,环境适应性强,是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落叶松适合生长于土壤肥沃且湿润的区域,为保障塞罕坝地区落叶松造林效果... 落叶松是松科落叶松属乔木,是常用加工木材,其树皮可用于制革及印染。落叶松具备喜光喜水特性,环境适应性强,是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落叶松适合生长于土壤肥沃且湿润的区域,为保障塞罕坝地区落叶松造林效果,提高落叶松成活率,本文从育苗技术、苗期管理技术、造林技术3个方面展开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的应用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落叶松 人工林采伐迹地 更新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塞罕坝地区土壤养分质量的影响(2002-2022年) 被引量:3
3
作者 钱甲龙 孙鹤嘉 +1 位作者 刘强 张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33,共8页
以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和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交界处(116°32′~118°14′E、41°35′~42°40′N,海拔1 010.0~1 939.9 m)的森林-草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交错带为研究区域,于2022年8月下旬在冀蒙界河两岸以2 km... 以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和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交界处(116°32′~118°14′E、41°35′~42°40′N,海拔1 010.0~1 939.9 m)的森林-草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交错带为研究区域,于2022年8月下旬在冀蒙界河两岸以2 km×2 km为基本网格单元进行机械布点,选取63个网格交点为取样点,按2022年植被恢复类型进行分类(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天然林(自然恢复的次生阔叶森林,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主)、放牧草地、封育草地);在每个取样点使用土钻法采集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每次取样以网格交点为中心,按东西走向间隔10 m设置3次重复,所取同样点3份土样风干过筛后等量混合均匀,检测土壤的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速效磷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碱解氮质量分数、有机碳质量分数;以土壤质量指数为评价指标,以7项土壤养分指标为影响土壤质量指数的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多重比较法,分析2002年与2022年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近20 a植被恢复对塞罕坝地区土壤养分的影响、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储量,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均对土壤养分总量有所消耗。以樟子松人工林消耗量最大,其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与2002年森林相比分别下降了68.07%、60.87%、81.38%、25.87%,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均能提升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的碳质量分数∶氮质量分数(w(C)∶w(N))、碳质量分数∶磷质量分数(w(C)∶w(P))明显下降)。土壤质量指数分析表明,不同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比2002年均有所下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维持土壤养分质量方面效果最佳,其土壤质量指数为0.54,与2002年森林土壤养分质量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考虑乡土树种的重要性,建议制定针有对性的养分管理措施以优化植被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土壤质量指数 塞罕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樟子松幼林抚育及管护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柏涛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69-70,共2页
樟子松是塞罕坝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材质优良,但是由于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比较特殊,需开展专业科学的抚育及管护技术,从而提升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文章主要对塞罕坝地区樟子松幼林的抚育技术及管护技术进行研究,以期达... 樟子松是塞罕坝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材质优良,但是由于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比较特殊,需开展专业科学的抚育及管护技术,从而提升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文章主要对塞罕坝地区樟子松幼林的抚育技术及管护技术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优质高产的造林目标,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樟子松幼林 抚育技术 管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落叶松林营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春龙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落叶松属于落叶乔木、喜光、耐寒、耐旱,适应能力较强,是塞罕坝地区的主要树种。主要对塞罕坝地区落叶松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重点介绍,通过科学合理的管护方法,提升落叶松营造林成活率,进一步实现林区经济价值及生... 落叶松属于落叶乔木、喜光、耐寒、耐旱,适应能力较强,是塞罕坝地区的主要树种。主要对塞罕坝地区落叶松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重点介绍,通过科学合理的管护方法,提升落叶松营造林成活率,进一步实现林区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落叶松 营造林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落叶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6
作者 李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8期77-78,共2页
落叶松属落叶乔木,喜阳,适应能力及抗逆性较强,是塞罕坝地区重要的针叶用材树种。本文结合塞罕坝地区地理条件及气候环境,总结了落叶松育苗、造林及苗期管护技术,以期为当地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落叶松 育苗 造林 苗期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油松繁育及造林技术
7
作者 何文龙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9期63-64,共2页
油松属于松科常绿树种,树冠呈塔状或者宽椭圆状,树高可达30 m,相较于其他速生树种,油松生长周期较长。本文主要对塞罕坝地区油松繁育技术、造林及管护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不断总结技术经验,提升苗木繁育效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 油松属于松科常绿树种,树冠呈塔状或者宽椭圆状,树高可达30 m,相较于其他速生树种,油松生长周期较长。本文主要对塞罕坝地区油松繁育技术、造林及管护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不断总结技术经验,提升苗木繁育效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生产加工用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油松 繁育技术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白桦苗木移栽和抚育技术
8
作者 郭志远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0期87-88,共2页
白桦为桦木科桦木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5 m,胸径达50 cm,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塞罕坝地区进行造林可以克服地域条件限制,达到优质高产造林目标。本文总结了塞罕坝地区白桦苗木移栽及抚育技术要点,以期提升苗木造林效果。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白桦苗木 移栽技术 抚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云杉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9
作者 刘畅畅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7期49-50,共2页
云杉属常绿乔木,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防沙耐尘的特点,是塞罕坝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文章总结了塞罕坝地区云杉育苗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有效解决云杉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云杉 育苗种植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樟子松高效造林及覆土防寒技术
10
作者 袁春龙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3期157-159,共3页
樟子松是塞罕坝地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林,树形美观、材质较好,能够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的作用。对塞罕坝地区高效育苗技术、高效造林技术及覆土防寒技术进行重点介绍,以期实现寒冷干旱环境下的速生丰产目标,进一步提升林业产... 樟子松是塞罕坝地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林,树形美观、材质较好,能够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的作用。对塞罕坝地区高效育苗技术、高效造林技术及覆土防寒技术进行重点介绍,以期实现寒冷干旱环境下的速生丰产目标,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樟子松 高效造林 覆土防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落叶松人工育苗造林及抚育技术
11
作者 刘阳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6期165-167,共3页
落叶松生长周期短、抗寒性能强、耐腐蚀性强、木质较好,用于人工用材林种植具有较好的生态及经济价值。结合塞罕坝地区气候特征及落叶松生长特性,从人工林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管护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分析及种植要点介绍,同时做好... 落叶松生长周期短、抗寒性能强、耐腐蚀性强、木质较好,用于人工用材林种植具有较好的生态及经济价值。结合塞罕坝地区气候特征及落叶松生长特性,从人工林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管护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分析及种植要点介绍,同时做好各个环节的管护工作,以便提升落叶松人工种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落叶松人工林 育苗造林 抚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常绿阔叶林多树种混交造林技术
12
作者 王衔皎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8期79-80,共2页
塞罕坝地区的人工林树种结构较为单一,为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该地区需要对林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实施常绿阔叶林多树种混交造林策略。本文分析了塞罕坝地区常绿阔叶林多树种混交造林的选地修整方法,阐述了采伐迹地... 塞罕坝地区的人工林树种结构较为单一,为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该地区需要对林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实施常绿阔叶林多树种混交造林策略。本文分析了塞罕坝地区常绿阔叶林多树种混交造林的选地修整方法,阐述了采伐迹地、荒山荒滩、火烧迹地、病虫害迹地的清理方式及整地造穴施肥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阔叶树种搭配方案及混交林抚育管理技术,旨在培育速生丰产阔叶混交林,构建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常绿阔叶林 混交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落叶松栽培技术要点
13
作者 张亮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57-58,共2页
落叶松是塞罕坝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本文结合落叶松的生理特点以及塞罕坝地区的气候条件,详细介绍了该地区落叶松的育苗、移栽及移栽后管理等技术要点,以期为落叶松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落叶松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桦树育苗及造林技术
14
作者 赵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0期75-76,共2页
桦树树形挺拔优美,叶片颜色多变,树皮表面光滑、质地柔韧、防腐耐潮,具有美化环境及实用性价值,是塞罕坝地区常见的造林树种。本文主要对塞罕坝地区桦树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重点分析,采用科学的技术进行栽培及管护,以期克服塞罕坝地区恶... 桦树树形挺拔优美,叶片颜色多变,树皮表面光滑、质地柔韧、防腐耐潮,具有美化环境及实用性价值,是塞罕坝地区常见的造林树种。本文主要对塞罕坝地区桦树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重点分析,采用科学的技术进行栽培及管护,以期克服塞罕坝地区恶劣气候条件,实现桦树高效造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桦树造林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塞罕坝地区落叶松造林技术
15
作者 宋波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9期143-145,共3页
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乔木,树皮呈深褐色,树冠呈卵状圆锥形,具有外形美观、材质良好、长速较快等优势,甚至能够适应-50℃的酷寒环境,生命力极其旺盛,不仅能够涵养水土、净化空气,还是良好的用材林和景观林,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建... 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乔木,树皮呈深褐色,树冠呈卵状圆锥形,具有外形美观、材质良好、长速较快等优势,甚至能够适应-50℃的酷寒环境,生命力极其旺盛,不仅能够涵养水土、净化空气,还是良好的用材林和景观林,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能够有效发挥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利用合理的造林技术培育落叶松林资源,能够促进林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塞罕坝地区 落叶松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生物量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晓莎 楚聪颖 +5 位作者 许中旗 梅琳 张岩 吴强 程顺 崔同祥 《河北林果研究》 2016年第3期230-234,共5页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大小,给该地区樟子松林的经营及生态功能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该地区樟子松生物量模型,并对樟子松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最...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大小,给该地区樟子松林的经营及生态功能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该地区樟子松生物量模型,并对樟子松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形式均为CAR类型,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别为W_干=0.026 8 D^(2.643 6)、W_枝=0.061 2 D^(1.862 7)、W_叶=0.112 4 D^(1.542 9)、W_果=0.000 04 D^(3.311)和W_整=0.093 D^(2.342 9);I地位级樟子松平均单株生物量明显高于II地位级,但林分总生物量则相反;与其他分布地区相比,该地区樟子松林生物量处于较高水平;樟子松生物量分配由高到低依次为干、枝、叶、果,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0.87%~80.66%、10.76%~23.54%、7.31%~24.28%和0.34%~1.25%;树干生物量所占比重随林分年龄及胸径的增加而增加,枝和叶所占比例则随林分年龄和胸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生物量 生物量模型 生物量分配 塞罕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5—2011年河北塞罕坝地区降水量变化规律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任艳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8-924,共7页
采用Morlet复小波函数对河北省塞罕坝地区1965—2011年降水变化规律进行了小波分析,揭示了塞罕坝地区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47年来该地区月降水量、年降水量与生长季降水量距平值变化主要表现在两种尺度上:一种是4年左右... 采用Morlet复小波函数对河北省塞罕坝地区1965—2011年降水变化规律进行了小波分析,揭示了塞罕坝地区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47年来该地区月降水量、年降水量与生长季降水量距平值变化主要表现在两种尺度上:一种是4年左右的年际尺度振荡,这是经过高频滤波后的年际变化中的低频部分;另一种是18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年代际振荡。由于塞罕坝地区生长季降水平均占年降水量的83.1%,通常二者的变化趋势相同,但也不完全一致。由典型尺度小波系数过程线图可预测,2012—2015年塞罕坝地区的降水量仍然偏多,但距平值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多时间尺度 小波分析 MORLET小波 塞罕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3个树种径向生长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磊 于沛 +1 位作者 许中旗 贾彦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82,共9页
为了明确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云杉(Picea meyeri)3个树种径向生长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了3个树种的年轮宽度年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塞罕坝地... 为了明确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云杉(Picea meyeri)3个树种径向生长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了3个树种的年轮宽度年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塞罕坝地区气候具有暖干化的变化趋势;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同时受气温、降水和SPE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显著影响,樟子松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的显著影响,云杉主要受降水和SPEI的显著影响,受气温的影响较小;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10月份和当年6、7月份气温,以及当年生长季(5—9月份)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樟子松与当年6、7月份的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但与8月份呈正相关关系;华北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均受前一年和当年降水的共同影响,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明显滞后性。综合3个树种的年表波动以及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来看,华北落叶松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更易受到高温和干旱的双重胁迫,在塞罕坝暖干化的气候变化趋势之下,更容易出现衰退现象;其次为樟子松,云杉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最低,而稳定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树种 宽度年表 径向生长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云杉立木材积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立华 张菲 +3 位作者 张岩 吴梦宇 程顺 许中旗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3期275-281,共7页
森林蓄积是森林生物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类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指标,为了准确估算塞罕坝地区云杉蓄积量,指导该地区云杉林的经营,本研究基于塞罕坝地区云杉样木实测数据,建立了该地区云杉林的二元材积模型和一元材积模型,根据以上2个... 森林蓄积是森林生物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类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指标,为了准确估算塞罕坝地区云杉蓄积量,指导该地区云杉林的经营,本研究基于塞罕坝地区云杉样木实测数据,建立了该地区云杉林的二元材积模型和一元材积模型,根据以上2个模型构建了塞罕坝地区云杉林的二元立木材积表和一元立木材积表,并分析了经营措施对云杉林高径比的影响,比较了2个立木材积表的适用性,得出以下结论:(1)云杉林的高径比随抚育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2)塞罕坝云杉林最优的二元、一元材积模型分别为V=0.00008506D 1.969 H 0.684,V=0.000140D 2.400;(3)应用t检验证明在塞罕坝地区,以上2个材积模型建立的材积表均有良好的适用性;(4)一元材积表计算出的未抚育林分蓄积量比二元材积表偏低,而抚育后计算出的云杉林蓄积量则略高于二元材积表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云杉 立木材积表 间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地区樟子松立木材积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晴 李晓莎 +4 位作者 许中旗 张岩 张菲 程顺 崔同祥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2,共6页
基于塞罕坝地区的实测数据建立了该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二元材积模型、一元胸径立木材积模型和一元地径立木材积模型,分别为V=0.00006938D^(1.763)H^(1.037)(R^2=0.997)、V=0.000123D^(2.494)(R^2=0.970)和V=0.00001235D^(3.017)(R^2=0.9... 基于塞罕坝地区的实测数据建立了该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二元材积模型、一元胸径立木材积模型和一元地径立木材积模型,分别为V=0.00006938D^(1.763)H^(1.037)(R^2=0.997)、V=0.000123D^(2.494)(R^2=0.970)和V=0.00001235D^(3.017)(R^2=0.950)。通过以上模型建立了该地区的二元立木材积表、一元胸径立木材积表和一元地径立木材积表。t检验表明,以上材积表在该地区有良好的适用性。该地区的二元立木材积模型与大兴安岭地区及辽宁地区的樟子松立木材积模型有明显差异,对于分布于不同地区的相同树种应分别建立不同的材积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二元立木材积表 一元立木材积表 塞罕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