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祁连山石居里一带塞浦路斯型铜矿床岩矿石物性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宋忠宝 杨合群 +5 位作者 谢春林 李新科 栗亚芝 王兴安 李文明 李长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对石居里一带岩矿石物性测量,可知块状矿石视极化率最高,视电阻率最小,为明显低阻高极化显示。碳质板岩、网脉状矿石、含矿碧玉岩视极化率次之,视极化率6%~9%,视电阻率较高。其余硅质岩、碧玉岩、细碧岩、凝灰质砂岩为高阻低极化,... 通过对石居里一带岩矿石物性测量,可知块状矿石视极化率最高,视电阻率最小,为明显低阻高极化显示。碳质板岩、网脉状矿石、含矿碧玉岩视极化率次之,视极化率6%~9%,视电阻率较高。其余硅质岩、碧玉岩、细碧岩、凝灰质砂岩为高阻低极化,视极化率一般在1%~3%。由物性参数看出,该区实施激电测量,寻找铜硫化物矿产的物性前提是具备的。碧玉岩磁化率为最高,变化值在1030×4π×10-6SI^17515×4π×10-6SI,平均值达4521×4π×10-6SI,次为细碧岩、凝灰质砂岩,磁化率平均为1000×4π×10-6SI,~2000×4π×10-6SI左右,其余碳质板岩、硅质岩、次生石英岩、不纯碧玉岩、矿石均为弱磁性,在几十至几百之间变化。由于矿体与碧玉岩紧密相关,且高纯度的碧玉岩更是比其他岩性见矿率高,故对于以碧玉岩为标志,以磁性寻找碧玉岩以达到间接找矿,物性前提是具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极化率 视电阻率 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石居里 北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塞浦路斯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周平 李文渊 +2 位作者 贾群子 宋忠宝 高永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4,共9页
北祁连奥陶纪典型的塞浦路斯型铜矿床均产出于北祁连山弧后盆地的蛇绿岩中,西段石居里矿床赋存的蛇绿岩带生成环境为近弧的弧后盆地扩张脊环境,东段猪嘴哑吧矿床赋存的蛇绿岩生成环境为近陆的弧后盆地扩张脊环境。东西段构造环境差异导... 北祁连奥陶纪典型的塞浦路斯型铜矿床均产出于北祁连山弧后盆地的蛇绿岩中,西段石居里矿床赋存的蛇绿岩带生成环境为近弧的弧后盆地扩张脊环境,东段猪嘴哑吧矿床赋存的蛇绿岩生成环境为近陆的弧后盆地扩张脊环境。东西段构造环境差异导致北祁连山东西段塞浦路斯型铜矿在矿体形态和成矿元素富集程度上存在差异。西段以柱状、似透镜状为主,东段以透镜状为主;成矿元素上东段相比西段更富锌和硫。硫同位素分析,两段均为海水中硫酸盐和玄武岩中硫酸盐混合沉淀结果,东段比西段海水混入程度低。Pb同位素研究显示,Pb主要来自幔源。流体包裹体成分显示西段石居里以海水成因为主,而东段猪嘴哑吧则为火山热液流体成因,成矿温度均为中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浦路斯型铜矿床 弧后盆地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直河塞浦路斯型铜矿含矿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辛敏 郭周平 +2 位作者 白赟 张江伟 燕洲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1-447,共17页
直河铜矿位于北祁连构造带中东段冷龙岭火山岩带内,铜矿化主要赋存在基性火山岩(细碧岩)中,并有喷流岩(碧玉岩)相伴生,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铜矿石,属于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赋矿细碧岩年龄为(457.1±... 直河铜矿位于北祁连构造带中东段冷龙岭火山岩带内,铜矿化主要赋存在基性火山岩(细碧岩)中,并有喷流岩(碧玉岩)相伴生,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铜矿石,属于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赋矿细碧岩年龄为(457.1±2.8)Ma,表明成岩时代为晚奥陶世。细碧岩T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1.12%~1.37%,介于岛弧拉斑玄武岩和洋脊玄武岩之间,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类似岛弧火山岩特征,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平坦型轻稀土元素亏损特征,与洋脊玄武岩(N-MORB)类似,其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岛弧和洋脊玄武岩之间,显示其产出于弧后盆地环境。直河铜矿含矿火山岩钠化较强(Na_(2)O含量大于4%),说明水-岩交换反应强烈,循环对流热液体系可从海底火山岩中溶滤出的金属成矿物质较多,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潜力。直河塞浦路斯型铜矿与同处于冷龙岭火山岩带的银灿黑矿型铜锌铅矿、浪力克次火山岩型铜矿、毛藏寺斑岩型铜钼矿共同构成了奥陶纪弧-盆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塞浦路斯型 铜矿 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塞浦路斯型硫化物成矿构造环境研究——与现代劳海盆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庆凯 李江海 +1 位作者 刘仲兰 贠晓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共11页
北祁连塞浦路斯型硫化物矿床形成于中-晚奥陶世弧后蛇绿岩的上部,成矿作用与区内火山活动、张性断裂活动和构造运动相关,热液循环通道主要有火山裂隙系统和熔岩冷却裂隙等,成矿位置与循环通道一致。区域性大断裂是深部高温热液的主要通... 北祁连塞浦路斯型硫化物矿床形成于中-晚奥陶世弧后蛇绿岩的上部,成矿作用与区内火山活动、张性断裂活动和构造运动相关,热液循环通道主要有火山裂隙系统和熔岩冷却裂隙等,成矿位置与循环通道一致。区域性大断裂是深部高温热液的主要通道,且东段矿化剂S的来源较西段更深,指示更大的断裂延展深度。北祁连塞浦路斯型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由火山活动和构造运动主导成矿,并对应北祁连弧后区东段和西段的塞浦路斯型矿床。劳海盆中南部的扩张历史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开裂,北祁连弧后区蛇绿岩的年龄变化则指示自西向东的开裂过程。劳海盆南部热液区仍处于裂谷环境,具黑矿型矿床的特点,向北逐渐向塞浦路斯型过渡;北祁连弧后区虽以发育塞浦路斯型矿床为特征,但其东段邻近弧后区仍发育大量同时期的黑矿型矿床,表明了东段奥陶纪裂谷的发育。另外,Ba/Nb等比值指示劳海盆由南向北受俯冲消减的影响逐渐减小,北祁连弧后区则同现代劳海盆一样,且东段受俯冲消减作用的影响较西段更为明显,表明开裂时间越早,受俯冲消减的影响越小,反之则受俯冲消减的影响越大。这些都证明了劳海盆与北祁连弧后区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劳海盆 塞浦路斯型硫化物矿床 海底热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莲花山塞浦路斯型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保广普 付军 +1 位作者 刘春娥 梁坤先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33-336,353,共5页
通过对祁连莲花山铜矿地质背景、岩石地球化学及含矿特征的分析研究,莲花山铜矿赋存在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构造环境为早古生代弧后裂谷拉张环境,其中发育蛇绿岩。矿体呈透镜状夹在两层枕状玄武岩之间,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铜... 通过对祁连莲花山铜矿地质背景、岩石地球化学及含矿特征的分析研究,莲花山铜矿赋存在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构造环境为早古生代弧后裂谷拉张环境,其中发育蛇绿岩。矿体呈透镜状夹在两层枕状玄武岩之间,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构造为块状构造、细脉状、浸染状,并伴有大量的绿帘石化。以上特征具有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铜的特征。早奥陶世阴沟群火山岩在大坂山结合带中分布较为广泛,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莲花山 裂谷拉张环境 铜矿 塞浦路斯型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肃南县雪泉铜(锌)矿床找矿勘查思路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赵东宏 李文渊 +4 位作者 宋忠宝 申少宁 李长安 王伟 张江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2-68,共7页
雪泉塞浦路斯型富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地处北祁连山西段奥陶纪弧后盆地火山岩带内,矿床的形成受火山热液喷流中心控制,每个喷流中心的成矿遵循"蘑菇"状的成矿模式,目前已发现矿区存在多个热液喷流中心,与此相对应的矿体表现... 雪泉塞浦路斯型富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地处北祁连山西段奥陶纪弧后盆地火山岩带内,矿床的形成受火山热液喷流中心控制,每个喷流中心的成矿遵循"蘑菇"状的成矿模式,目前已发现矿区存在多个热液喷流中心,与此相对应的矿体表现出呈群出现,分段集中的特点。结合矿区地形特点,笔者提出矿床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应按照"面上展开——利用地质测量、物探扫面进行探寻热液喷流中心;分段深入——在每个热液喷流中心主要利用硐探工程进行探矿验证"的思路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泉铜(锌)矿床 塞浦路斯型 找矿勘查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石居里铜矿硅、铅、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忠宝 杨合群 邬介人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3-86,共4页
石居里铜矿是北祁连山典型的塞浦路斯型铜矿,通过对矿石和围岩的硅、铅和硫同位素研究,作者认为,硅同位素组成δ30Si(-0.9‰~-0.2‰)与火山岩的δ30Si范围一致(落在火山岩范围内),由此可知是火山成因的产物。矿石中黄铁矿、黄铜矿的铅... 石居里铜矿是北祁连山典型的塞浦路斯型铜矿,通过对矿石和围岩的硅、铅和硫同位素研究,作者认为,硅同位素组成δ30Si(-0.9‰~-0.2‰)与火山岩的δ30Si范围一致(落在火山岩范围内),由此可知是火山成因的产物。矿石中黄铁矿、黄铜矿的铅同位素组成同各矿区范围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相近,以此为线索结合Rona(1983)的试验规律,推断本区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蚀变玄武岩。硫同位素δ34S值变化于1.5‰~8.88‰,矿化剂硫来源于火山岩源与海水源的不同比例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居里 塞浦路斯型矿床 稳定同位素 北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磊 刘秀英 李小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9-161,192,共4页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类型可见于前寒武纪至现代的各个地质时代,这种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板块拉张作用背景之下。建立的成矿模型反映出,热液成因的矿化模式下,含矿流体主要为加热的海水,可能有岩浆热液的参与。渗入火山岩层的海水在深...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类型可见于前寒武纪至现代的各个地质时代,这种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板块拉张作用背景之下。建立的成矿模型反映出,热液成因的矿化模式下,含矿流体主要为加热的海水,可能有岩浆热液的参与。渗入火山岩层的海水在深部热源作用下发生对流,并萃取了火山岩中的金属。这种含矿流体在海底喷溢,与海水混合反应,造成矿石沉淀。本文根据地质组合特征对海底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分类及成矿作用简要总结,通过双扩散对流循环成矿模型的简析,对含矿热液的运动趋势、反应过程及成矿作用等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S 矿床类 塞浦路斯型 乌拉尔 黑矿 别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祁连县东沟铜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研究
9
作者 武鹏 马彦青 +5 位作者 李向民 徐学义 余吉远 王国强 唐卓 韩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7-1349,共13页
通过对东沟铜矿床的成矿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以及矿床成因研究,获得了如下认识:①成矿环境为晚寒武世的大洋扩张脊环境,容矿岩石为蛇绿岩套上部的基性火山岩,矿床成矿金属组合为Cu—Zn(少量),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 通过对东沟铜矿床的成矿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以及矿床成因研究,获得了如下认识:①成矿环境为晚寒武世的大洋扩张脊环境,容矿岩石为蛇绿岩套上部的基性火山岩,矿床成矿金属组合为Cu—Zn(少量),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绿帘石化等,其中,硅化、绿泥石化与矿体的关系最为密切;②对不同类型矿石中黄铁矿、黄铜矿的电子探针分析均表明,具有低温或中低温热液成矿的特征;③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成矿期石英中包裹体类型简单,仅有纯液体包裹体和液体包裹体,气相分数低,液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032为主,液相成分主要为H20;矿床成矿流体温度为150~200℃,盐度叫(NaClcq)为13%~16%,密度为0.87~0.95g/cm^3;④矿床属于“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特征 流体包裹体 塞浦路斯型矿床 东沟铜矿 北祁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都库什—西昆仑成矿带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李宝强 姚文光 +4 位作者 李尚林 孟广路 张晶 吴亮 曹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32-433,共2页
关键词 西昆仑 塞浦路斯型铜矿 成矿带 碳酸盐岩 成矿地质条件 黄铁矿 双峰式火山岩 海相火山岩 海底喷流沉积 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