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全集:严肃的大事难事——中文版《塞万提斯全集》编后谈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真才 《出版广角》 1997年第4期14-14,共1页
今年是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诞辰45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文版《塞万提斯全集》(八卷本),无疑是对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的最好纪念。这里刊出该全集责任编辑胡真才的编后杂谈,可使读者对这部全集的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 今年是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诞辰45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文版《塞万提斯全集》(八卷本),无疑是对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的最好纪念。这里刊出该全集责任编辑胡真才的编后杂谈,可使读者对这部全集的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知道出好一部作家全集需要做怎样严肃细致的工作,并不是任何一家出版社或任何一名编辑都可以随意为之。当前一些全集文集出版质量令人失望,首先是出版者本身不具备从事这类重要工程的素质和条件。因而上级主管实行资格许可制度,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胆大妄为者“釜底抽薪”,不许胡来,实在是标本兼治的明智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万提斯 中文版 全集 翻译出版 短篇小说 堂吉诃德 西班牙语 出版社 文学翻译 译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日殒落的两颗文坛巨星——纪念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
2
作者 蒋福泉 《远程教育杂志》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1616年4月23日,对世界文坛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同时殒落了两颗巨星:一位是塞万提斯。因水肿病逝世于马德里;另一位是莎士比亚,在故乡斯特拉福度52岁生日时猝然辞世。今年4月23日是这两位大师逝世380周年纪念日,也是莎士... 1616年4月23日,对世界文坛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同时殒落了两颗巨星:一位是塞万提斯。因水肿病逝世于马德里;另一位是莎士比亚,在故乡斯特拉福度52岁生日时猝然辞世。今年4月23日是这两位大师逝世380周年纪念日,也是莎士比亚诞生432周年纪念日。这样的双重巧合并不多见。我们愿同西班牙人民和英国人民一道。深切怀念这两位不朽的伟大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哈姆莱特》 周年纪念日 人文主义 现实主义 西班牙人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贬值了的塞万提斯的遗产 被引量:6
3
作者 米兰.昆德拉 艾晓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9-94,共6页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了告别的聚会》已由作家出版社发行了中文译本,作品丰富深邃的内涵和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引起文学界、知识界的作家、评论家和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米兰·昆德拉是捷克人,现移居...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了告别的聚会》已由作家出版社发行了中文译本,作品丰富深邃的内涵和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引起文学界、知识界的作家、评论家和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米兰·昆德拉是捷克人,现移居法国,一九八五年以来连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本文译自一九八六年出版的论文集《小说的艺术》,文中表述了昆德拉对小说史、小说的精神、小说在现时代的命运等问题的思考,相信它会有益于对昆德拉作品的理解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小说 塞万提斯 胡塞尔 小说史 米兰·昆德拉 小说家 集中注意 作品 卡夫卡 生命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塞万提斯学院第三届中国西班牙语教师培训班开幕
4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10-110,共1页
8月23日,由北京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驻华教育部、Sino ELE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中国西班牙语教师培训班开幕式正式举行。今年培训班的主题为“中国西班牙语教学课堂中对话技能的综合运用:困难和实际应用建议”,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就经... 8月23日,由北京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驻华教育部、Sino ELE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中国西班牙语教师培训班开幕式正式举行。今年培训班的主题为“中国西班牙语教学课堂中对话技能的综合运用:困难和实际应用建议”,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就经验、教学手法、未来前景等进行了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班 西班牙语 塞万提斯 中国 学院 北京 综合运用 教学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的探索者——米兰·昆德拉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志庆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49,共3页
小说是什么?怎样看待小说的发展与演变?这似乎已有定论。半个世纪前,法国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和娜塔丽·萨洛特呼吁人们创作“新小说”,他们为经过了陀思妥也夫斯基、卡夫卡、詹姆斯·乔伊斯等人的努力但流行的小说... 小说是什么?怎样看待小说的发展与演变?这似乎已有定论。半个世纪前,法国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和娜塔丽·萨洛特呼吁人们创作“新小说”,他们为经过了陀思妥也夫斯基、卡夫卡、詹姆斯·乔伊斯等人的努力但流行的小说创作依然没有脱离巴尔扎克式的旧的车辙而感到焦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卡夫卡的小说 探索者 迫害者 卡夫卡式 《生活在别处》 塞万提斯 托马斯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的堂吉诃德” 被引量:2
6
作者 禹权恒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34,共6页
一、契合与译介:“堂吉诃德在中国”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全名为《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共分两部,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 一、契合与译介:“堂吉诃德在中国”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全名为《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共分两部,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堂吉诃德》在中国的翻译可谓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1908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吉诃德》 中国 西方文学史 塞万提斯 现代小说 世界文学 史料记载 代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堂吉诃德的中国接受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武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从堂吉诃德独特的性格所引起的特殊接受现象说起 ,追溯、梳理了堂吉诃德在我国的接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国读者对其看法、评价出现了三次明显变化。文章对出现不同看法的时代社会原因也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文学接受 中国 堂吉诃德形象 《堂吉诃德》 小说 塞万提斯 特殊形象 翻译 理解接受 喜剧性 悲喜剧性 悲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西“续书” 被引量:2
8
作者 陶嘉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5-67,共3页
文学批评最通常采用的形式是评论性文章。然而对于长篇小说,特别是对某部长篇小说的思想倾向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们,有时还采用一种特殊的论争方式——续书。续书者接过小说原作业已展现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按照他自己对原作故事中人物... 文学批评最通常采用的形式是评论性文章。然而对于长篇小说,特别是对某部长篇小说的思想倾向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们,有时还采用一种特殊的论争方式——续书。续书者接过小说原作业已展现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按照他自己对原作故事中人物情感的好恶,按照他自已对社会生活理解得来的逻辑,在原小说的基础上接续一个“后来的故事”,将原作的思想拨转到另外一个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上去。这种小说式的批评方式由于形象化而使人觉得后续的情节“顺理成章”,其说服力和影响力因借着文学的感染力而甚于一般的评论性文章。西方的《堂·吉诃德》和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身上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并一度成为文坛喧哗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万提斯 骑士小说 续书 古典长篇小说 《堂·吉诃德》 西班牙 文学批评 思想倾向 金圣叹 红楼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堂吉诃德形象多义接受现象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武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本文首先列举了堂吉诃德形象的多义接受现象 ,继而从两个方面 ,即形象本体的特殊和读者自身与所处时代的不同 ,来探究其中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 :吉诃德形象本身具有超出一般形象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性格结构 ,因而给读者提供了特殊的接... 本文首先列举了堂吉诃德形象的多义接受现象 ,继而从两个方面 ,即形象本体的特殊和读者自身与所处时代的不同 ,来探究其中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 :吉诃德形象本身具有超出一般形象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性格结构 ,因而给读者提供了特殊的接受契机 ,由此造成这一特殊的接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吉诃德形象 多义接受现象 批评史 文本 读者 阅读经验 文学评论 小说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巨翅老人》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天舒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马尔克斯 加西亚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60年代 老人 诺贝尔文学奖 《百年孤独》 西班牙语 塞万提斯 世界性 拉美 小说 创作 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两个滑稽、荒唐的精神胜利者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德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95-197,共3页
西班牙文学巨擘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和中国现代文坛泰斗鲁迅笔下的阿Q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两个不朽的典型形象,两个人物形象同中存异、异中有同。虽阶级出身、社会地位、生存环境、教育程度、情感信念等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但在这两... 西班牙文学巨擘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和中国现代文坛泰斗鲁迅笔下的阿Q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两个不朽的典型形象,两个人物形象同中存异、异中有同。虽阶级出身、社会地位、生存环境、教育程度、情感信念等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但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典型中,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二人的经历和结局及其悲剧原因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鲁迅 阿Q 精神胜利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自然而必要的夸张”——《解放了的董·吉诃德》的翻译与《采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芬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57,共10页
一、翻译过程《解放了的董·吉诃德》是卢那察尔斯基根据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的经典人物和情节所改写的讽喻现实的戏剧作品,1922年在苏联印行。剧本最早在中国由鲁迅翻译,根据德、日译本译成。在《北斗》(1931年11月20日... 一、翻译过程《解放了的董·吉诃德》是卢那察尔斯基根据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的经典人物和情节所改写的讽喻现实的戏剧作品,1922年在苏联印行。剧本最早在中国由鲁迅翻译,根据德、日译本译成。在《北斗》(1931年11月20日)上发表了第一场。后来因为鲁迅发现了德、日译本的删节问题,又找到了俄文原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采薇》 夸张 自然 《堂吉诃德》 1931年 戏剧作品 塞万提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的对比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43-47,共5页
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作为两个艺术符号,它们分别承载着当时西班牙人文主义思想家和农民群众两种社会力量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特征。两者间的对比,实际上是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当时社会关系的真实感悟与刻画。人物之间外貌和肖像的对... 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作为两个艺术符号,它们分别承载着当时西班牙人文主义思想家和农民群众两种社会力量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特征。两者间的对比,实际上是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当时社会关系的真实感悟与刻画。人物之间外貌和肖像的对比,显示了人文主义者与贫苦农民眼界的差异以及形象本身所指代的各自社会集团人数的多寡。主仆身份的对比展示了当时农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历史地位和与之的特殊关系。而性格差异则显示出了人文主义者与农民完全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塞万提斯正是在对当时社会关系独特理解的基础上,在两个形象的塑造中体现了高妙的对比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吉诃德 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者 西班牙 塞万提斯 特定历史时期 丰富内涵 作家 文艺复兴时期 社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喜交融的艺术典型——浅谈唐吉诃德与阿Q的异同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之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49-151,共3页
唐吉诃德是十七世纪初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艺术典型,阿Q则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作家鲁迅笔下的艺术典型,两者相隔三百余年之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决定了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具有各自的民族性格和意识特点。但是,如果我们对... 唐吉诃德是十七世纪初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艺术典型,阿Q则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作家鲁迅笔下的艺术典型,两者相隔三百余年之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决定了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具有各自的民族性格和意识特点。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作深入的剖析和比较,便不难发现在这两个各具特征的艺术形象中,存在着许多既相似又相异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吉诃德 艺术典型 《阿Q正传》 悲喜交融 精神胜利法 艺术形象 塞万提斯 喜剧性 骑士制度 二十世纪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被引量:1
15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共3页
陈众议的文学批评,因其长期瞩目世界文学,而呈现出天马行空般的洒脱、浩瀚和典雅。他是国内西班牙文学与拉美文学研究界的杰出学者,对塞万提斯、马尔克斯、略萨、博尔赫斯的文学世界的研究卓尔不凡,而他同时又对中国文学有着独特的... 陈众议的文学批评,因其长期瞩目世界文学,而呈现出天马行空般的洒脱、浩瀚和典雅。他是国内西班牙文学与拉美文学研究界的杰出学者,对塞万提斯、马尔克斯、略萨、博尔赫斯的文学世界的研究卓尔不凡,而他同时又对中国文学有着独特的阐释。近期的《评莫言》大开大阖,收放自如,不为贤者讳,其间的学术想象力与艺术洞察力,以及衡量作品高下的判断力,均与专事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当代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世界文学 塞万提斯 马尔克斯 文学世界 博尔赫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批判·瞻望——狄更斯文学创作历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砚良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80-82,共3页
探索·批判·瞻望——狄更斯文学创作历程肖砚良查理·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文学史上又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为千万人所熟知和喜爱。应该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探索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瞻望,是狄更斯全部... 探索·批判·瞻望——狄更斯文学创作历程肖砚良查理·狄更斯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文学史上又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为千万人所熟知和喜爱。应该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探索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瞻望,是狄更斯全部文学创作的主题。由此,我们可以把狄更斯一生的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资本主义 《艰难时世》 文学创作 《远大前程》 资产阶级 未来社会 塞万提斯 荒凉山庄 工人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开创性——影片《龙年警官》
17
作者 王振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21,共1页
别林斯基曾盛赞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把严肃与可笑、悲剧性与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与庸俗和伟大的美丽交织在一起”(《答莫斯科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影片《龙年警官》的成功也在于编导基于对特定环境与特定人物的把握,赋予... 别林斯基曾盛赞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把严肃与可笑、悲剧性与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与庸俗和伟大的美丽交织在一起”(《答莫斯科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影片《龙年警官》的成功也在于编导基于对特定环境与特定人物的把握,赋予影片多向度的风格和趣味,开创性地把主旋律片的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年警官 喜剧性 莫斯科人 特定人物 公民凯恩 中国电影 别林斯基 说不尽 塞万提斯 傅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与狗》中的结构现实主义
18
作者 刘芳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4期77-82,共6页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1**是当代秘鲁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是拉美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蜚声世界文坛。自1959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首领们》问世以来,略萨先后获得过包括"塞万提斯奖&qu...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1**是当代秘鲁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是拉美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蜚声世界文坛。自1959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首领们》问世以来,略萨先后获得过包括"塞万提斯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并于2010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巴尔加斯·略萨著作等身,文学作品体裁广泛,既有长短篇小说,又有文学评论,还有剧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现实主义 巴尔加斯 短篇小说集 塞万提斯 文学评论 略萨 作品体裁 小说叙事 阿尔贝托 叙事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恰空舞曲考源 被引量:2
19
作者 邵丽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8年第1期25-25,共1页
在音乐领域内几乎无人不晓恰空chaconne 舞曲这一体裁.这种以三拍为节奏的舞曲,大约在16世纪末由墨西哥传入西班牙.习惯上用变奏套曲的形式写成,或根据一个固定低音写成,或根据一个程式化的和声进行写成……所憾的是人们所了解的或各种... 在音乐领域内几乎无人不晓恰空chaconne 舞曲这一体裁.这种以三拍为节奏的舞曲,大约在16世纪末由墨西哥传入西班牙.习惯上用变奏套曲的形式写成,或根据一个固定低音写成,或根据一个程式化的和声进行写成……所憾的是人们所了解的或各种音乐辞书所提供的信息都限于音乐的范畴而且也不够完全和准确.表演艺术时至今日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器乐的演奏文献中都能见到这种恰空舞曲的体裁,许多教师与学生普遍地意识到要更深刻的理解这一舞曲体裁仅局限音乐领域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它本质上毕竟是一种舞蹈,因此它究竟怎样地去跳,怎样舞,又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变迁,给人以怎样的视觉感受等等方面的知识会比纯音乐的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空舞曲 舞蹈 塞万提斯 和声进行 固定低音 纯音乐 表演艺术 发展变迁 西班牙 教师与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忆冯斯和他的长城书店
20
作者 阎晓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4-25,共2页
这是一个萦绕心头、一直想写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我和拙文中的主人公也仅有短暂的交往。要写的是一位比利时老人,他叫冯斯(音译),当时的年龄至少有70岁。冯斯个头高、年纪大,但背却笔直。令人难忘的是,在他爬满皱纹的面庞上有... 这是一个萦绕心头、一直想写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我和拙文中的主人公也仅有短暂的交往。要写的是一位比利时老人,他叫冯斯(音译),当时的年龄至少有70岁。冯斯个头高、年纪大,但背却笔直。令人难忘的是,在他爬满皱纹的面庞上有一双充满好奇和童稚的眼睛,尤其是在灰白头发的映衬下更显清澈。不知为何,想起他那双充满真挚天真烂漫的眼睛,总会让人联想起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书店 眼睛 比利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