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出全集:严肃的大事难事——中文版《塞万提斯全集》编后谈 |
胡真才
|
《出版广角》
|
1997 |
1
|
|
2
|
同日殒落的两颗文坛巨星——纪念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 |
蒋福泉
|
《远程教育杂志》
|
1996 |
0 |
|
3
|
贬值了的塞万提斯的遗产 |
米兰.昆德拉
艾晓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6
|
|
4
|
北京塞万提斯学院第三届中国西班牙语教师培训班开幕 |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5
|
存在的探索者——米兰·昆德拉 |
张志庆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6
|
“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的堂吉诃德” |
禹权恒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堂吉诃德的中国接受 |
刘武和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4
|
|
8
|
谈中西“续书” |
陶嘉炜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9
|
堂吉诃德形象多义接受现象探究 |
刘武和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10
|
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巨翅老人》 |
杨天舒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1
|
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两个滑稽、荒唐的精神胜利者 |
张德超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2
|
“极自然而必要的夸张”——《解放了的董·吉诃德》的翻译与《采薇》 |
张芬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3
|
堂吉诃德与桑丘形象的对比效应 |
刘建军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3
|
|
14
|
悲喜交融的艺术典型——浅谈唐吉诃德与阿Q的异同 |
何之璠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4
|
|
15
|
第二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6
|
探索·批判·瞻望——狄更斯文学创作历程 |
肖砚良
|
《理论学刊》
CSSCI
|
1997 |
1
|
|
17
|
有开创性——影片《龙年警官》 |
王振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8
|
《城市与狗》中的结构现实主义 |
刘芳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19
|
恰空舞曲考源 |
邵丽霞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8 |
2
|
|
20
|
忆冯斯和他的长城书店 |
阎晓宏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