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西南缘新元古代辉绿岩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裂解的证据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传林 叶海敏 +2 位作者 王爱国 郭坤一 董永观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3-482,共10页
塔里木西南缘(西昆仑北带)发育新元古代辉绿岩及玄武岩,辉绿岩侵入青白口系而被南华系超覆,玄武岩发育在南华系下部。初步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辉绿岩及玄武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解背景,来自EMI型地幔源区。结合对本区格林威尔期造山... 塔里木西南缘(西昆仑北带)发育新元古代辉绿岩及玄武岩,辉绿岩侵入青白口系而被南华系超覆,玄武岩发育在南华系下部。初步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辉绿岩及玄武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解背景,来自EMI型地幔源区。结合对本区格林威尔期造山事件的确定以及新元古代815Ma左右的A型片麻状花岗岩的发现,表明新元古代玄武岩喷发、辉绿岩岩墙侵入等是古塔里木板块作为Rodinia超大陆的一员在新元古代发生裂解的岩浆事件,我们推测超大陆裂解与地幔柱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西南 新元古代玄武岩 新元古代辉绿岩 地球化学 超大陆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西南拗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望水 刘学锋 +2 位作者 陈毓遂 肖安成 刘生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4-251,共8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是长期发展演化的复合前陆拗陷。它在新生代经历了早第三纪构造宁静期、中新世构造主要发展期、上新世构造宁静期和第四纪构造定型期.构造变形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及幕式推挤为背景,以发育冲断-褶皱和...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是长期发展演化的复合前陆拗陷。它在新生代经历了早第三纪构造宁静期、中新世构造主要发展期、上新世构造宁静期和第四纪构造定型期.构造变形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及幕式推挤为背景,以发育冲断-褶皱和快速沉降为特征.自后陆向前陆,构造变形由强到弱.不同构造单元构造的变形也有其特点。盆地沉降是构造负载与沉积负载共同作用的结果。喜山构造运动不仅加速了烃源岩热演化,而且还产生了大量与断层相关的褶皱,为油气运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构造演化 油气聚集 塔里木西南拗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寒武系充填层序及沉积样式演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少辉 王蓉英 +5 位作者 岳勇 李斌 魏华动 金仙梅 姜忠正 曹杨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6,共13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寒武系存在的古隆起陆棚相分歧,利用锆石U-Pb(铀-铅同位素测年)年龄、井-震联合开展了寒武系层序充填与沉积演化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巴楚隆起,寒武系直接覆盖在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寒武系沉积充填与前寒武系结构呈... 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寒武系存在的古隆起陆棚相分歧,利用锆石U-Pb(铀-铅同位素测年)年龄、井-震联合开展了寒武系层序充填与沉积演化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巴楚隆起,寒武系直接覆盖在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寒武系沉积充填与前寒武系结构呈“镜像”关系。受前寒武系地形、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控制,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寒武系发育4个Ⅱ级层序,分别为寒武系层序1(玉尔吐斯组—肖尔布拉克组)、寒武系层序2(吾松格尔组—沙依里克组)、寒武系层序3(阿瓦塔格组)、寒武系层序4(下丘里塔格群),共包含7个沉积相、10个沉积亚相。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寒武系层序1—寒武系层序3早、中寒武世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塔西南坳陷沉积相为台地—缓坡—斜坡—深水陆棚相沉积,表现为向海凝缩减薄的沉积特征并发育寒武系烃源岩;寒武系层序4晚寒武世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主体演化为局限台地,塔里木盆地西台东盆沉积格局正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 寒武系 前寒武系 层序充填 沉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边沿沙地的植被与种子库属性研究
4
作者 周乐 《江西农业》 2024年第6期187-189,共3页
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沙地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究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经过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沙地共有52种植物和42种土壤种子库,其中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导。此外,研究发现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 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沙地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究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经过研究发现,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沙地共有52种植物和42种土壤种子库,其中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导。此外,研究发现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与沙丘的流动性和坡位呈负相关。当沙丘流动性增加时,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物种相似性和多样性指数也会提高,但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却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边沿 沙地 地上植被 土壤种子库 物种多样性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达景 胡健民 +2 位作者 蒙义峰 郑孟林 付茂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74,共9页
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喀什凹陷与叶城凹陷之间的齐姆根凸起上,由3个与盆地边缘大体平行的次级逆冲构造带组成,即阿尔塔什推覆构造带、科克然达坂-希根纳孜吉勒嘎推覆构造带、库斯拉甫推覆构造带。3个次级逆冲构造带分别将石炭系—... 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喀什凹陷与叶城凹陷之间的齐姆根凸起上,由3个与盆地边缘大体平行的次级逆冲构造带组成,即阿尔塔什推覆构造带、科克然达坂-希根纳孜吉勒嘎推覆构造带、库斯拉甫推覆构造带。3个次级逆冲构造带分别将石炭系—二叠系推覆在侏罗系、白垩系及古近系—新近系之上,将泥盆系推覆在石炭系—二叠系之上,将元古宙变质岩及古生代花岗岩逆冲在泥盆系及泥盆系之上不整合覆盖的侏罗系之上。根据推覆体地层的叠置关系及逆冲断层的发育特征,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是由北向南演化的、后展式发展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其间发育横向调节的走滑断层。逆冲推覆体系的主体断裂沟通了源岩与储层,推覆体下盘发育的大型背斜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运聚条件的合理配置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 齐姆根凸起 推覆构造带 断层 油气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凹陷古新统巨厚海相石膏岩沉积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高超 曹养同 +2 位作者 刘成林 焦鹏程 徐海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7-1229,共13页
塔里木盆地(简称塔,下同)西南凹陷古新世阿尔塔什组发育巨厚层海相石膏岩,夹薄层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是塔西南凹陷断续海侵环境下多期次蒸发沉积的产物。野外调查显示,该层海相石膏岩出现于皮拉里、阿尔塔什、麻扎塔格及大山口地区的阿... 塔里木盆地(简称塔,下同)西南凹陷古新世阿尔塔什组发育巨厚层海相石膏岩,夹薄层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是塔西南凹陷断续海侵环境下多期次蒸发沉积的产物。野外调查显示,该层海相石膏岩出现于皮拉里、阿尔塔什、麻扎塔格及大山口地区的阿尔塔什组露头剖面。石膏岩在凹陷内分布广泛,在西昆仑山前、南天山山前及麦盖提斜坡带均有发育且沉积厚度比较稳定。石膏岩中主要盐类矿物为石膏、硬石膏。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石膏岩中尚含石盐、钙芒硝及含钾镁的硫酸盐等;石膏岩样品中石盐、石膏、硬石膏等多呈细晶或自形微晶,推测阿尔塔什组沉积期,古盐湖曾出现过富钾卤水;通过对皮拉里剖面石膏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揭示该地区古新世古盐湖演化过程中出现2个相对富钾峰值。在古盐湖演化过程中,由于多期次特提斯海水的侵入,凹陷内部阿尔塔时期发育了碎屑岩—巨厚层石膏岩—碎屑岩的沉积韵律,古盐湖卤水表现为淡—咸—淡的变化规律。伴随着阿尔塔时期4次大规模的海侵,石膏岩沉积从西昆仑山前扩展到麦盖提斜坡地带,海侵范围也逐渐扩大。在阿尔塔什组顶部发育中厚层灰岩,显示在阿尔塔什组沉积晚期,塔西南凹陷沉积环境从●湖相逐渐向浅海相环境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古新世 石膏岩 沉积特征 环境意义 塔里木盆地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淑萍 成晶晶 +2 位作者 阎平 姜洁 马占仓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4,共6页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表明,该区共有187种药用植物,隶属43科118属,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30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数的16.04%;全草类、根类和根茎类药材分别占48.13%、13.90%和6.24%;清热药类、补益药类、解表药类分别... 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表明,该区共有187种药用植物,隶属43科118属,其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30种,占本区药用植物总数的16.04%;全草类、根类和根茎类药材分别占48.13%、13.90%和6.24%;清热药类、补益药类、解表药类分别占23.53%、14.97%和13.90%;药用植物集中分布于单种属内,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兼具灌木和乔木类型;区系性质以北温带及旧世界温带成分为主,与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联系紧密,东亚分布与泛热带分布类型有微弱渗入。药用植物水平分布以塔什库尔干县阿克陶县西南山区为中心,由南向北,自西向东渐少;垂直分布集中于海拔3500~4500 m的亚高山及高山草甸草原带,该范围为研究区药用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核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资源 多样性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发现晚新生代伸展构造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洪安 李曰俊 +7 位作者 白忠凯 杜治利 赵岩 文磊 张强 赵甜玉 高艳艳 朱湘松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8-1067,共10页
通过认真、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 我们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首次发现晚新生代正断层。 这些正断层发育于西南坳陷的东北部, 走向 NE-SW, 剖面上组合成堑垒构造, 个别剖面上显示负花状构造特征。 正断层主要发育于新生界, 向上断至... 通过认真、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 我们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首次发现晚新生代正断层。 这些正断层发育于西南坳陷的东北部, 走向 NE-SW, 剖面上组合成堑垒构造, 个别剖面上显示负花状构造特征。 正断层主要发育于新生界, 向上断至的最高层位是第四系更新统下部。 倾向相反的正断层向下交汇后断距消失, 断层继续向下延伸的情况不清楚。 根据断距 变化和生长指数计算, 正断层形成于上新世晚期, 持续演化至更新世早期。 正断层的形成演化过程与以往在阿瓦提凹陷、巴楚隆起和塘沽孜巴斯坳陷发现的晚新生代正断层基本一致, 正断层活动时间为 ca. 3~2 Ma。 它们形成于一个区域性弱伸展构造应力场, 代表印度—亚洲碰撞远程效应下, 塔里木盆地脉式挤压冲断过程中的一个构造间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 伸展构造 正断层 印度-亚洲碰撞的脉动式远程效应 构造间歇期 西南坳陷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状况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洁 阎平 +4 位作者 杨淑萍 徐文斌 刘鸯 黄刚 杜珍珠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8,共9页
采取线路调查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数、习性、分布特征及濒危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共有珍稀濒危植物67种,隶属31科40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13种,被子植物28科37属53种;被子植物... 采取线路调查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数、习性、分布特征及濒危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共有珍稀濒危植物67种,隶属31科40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13种,被子植物28科37属5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25科32属48种,单子叶植物有3科5属5种。景天科(Crassulaceae)的红景天属(Rhodiola Linn.)和麻黄科(Ephedraceae)的麻黄属(Ephedra Tourn ex Linn.)种类均较多(10种以上)。从习性看,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种类较丰富(分别为31和26种),乔木、寄生植物和一年生草本种类依次有7、2和1种。从垂直分布看,该区域珍稀濒危植物的海拔分布范围为1 500~5 600 m,种数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从水平分布看,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叶城县为中心向北或向东,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渐少;集中分布区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叶城县西南山区海拔2 000~4 500 m的中山带、亚高山带和高山带。在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2013版)收录的种类仅小斑叶兰[Goodyera repens(L.)R.Br.]1种;属于《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的种类有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Maxim.)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属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种类有46种,包括极危种2种、濒危种5种、易危种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的种类有裸果木和昆仑方枝柏(Sabina centrasiatica Kom.);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种类有43种,其中,新疆Ⅰ级、Ⅱ级和Ⅲ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有31、10和2种。总体上看,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由于生境和气候恶劣,加之部分种类的种群规模减小并具有间断分布的特点,这些种类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增加保护强度、优先保护受威胁种类及注重孑遗种的科学研究等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 珍稀濒危植物 种类构成 濒危状况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英吉沙与皮山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解巧明 王震亮 +4 位作者 尹成明 李清瑶 廖晓 赵子龙 张快乐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塔西南坳陷油气勘探程度整体较低,复杂的构造演化制约了该坳陷油气成藏和勘探效果。与已发现的柯克亚等油气田具有相似油气地质背景的英吉沙与皮山地区,目前尚无大的发现。以平衡剖面技术为主线,并以野外踏勘所见地质现象和单井埋藏史... 塔西南坳陷油气勘探程度整体较低,复杂的构造演化制约了该坳陷油气成藏和勘探效果。与已发现的柯克亚等油气田具有相似油气地质背景的英吉沙与皮山地区,目前尚无大的发现。以平衡剖面技术为主线,并以野外踏勘所见地质现象和单井埋藏史作为约束条件,分析英吉沙与皮山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英吉沙地区自二叠纪以来经历4期构造推覆,发育叠瓦状、三角带和断弯背斜等构造样式,在中新世推覆作用最强,地层缩短率22.4%;皮山地区自二叠纪以来经历4期构造推覆,发育叠瓦状、断弯背斜等构造样式,上新世推覆最为强烈,地层缩短率12.5%;中新世以来英吉沙与皮山地区构造运动发生时间和作用强度存在一定差异。新近纪以来,英吉沙与皮山地区强烈逆冲推覆使得前渊坳陷带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导致下伏烃源岩进入高—过成熟阶段,开始大规模生烃,生成的油气可沿断层、不整合面向上运移到背斜构造等圈闭形成油气藏。新近纪以来英吉沙与皮山地区构造作用的差异性,导致其成藏条件具有一定差别:英吉沙地区的油气起始充注时间、构造圈闭主要形成时间均为中新世,上新世原生油气藏遭受破坏的风险较大;皮山地区的油气起始充注时间、圈闭主要形成时间均为上新世,油气藏后期的破坏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恢复技术 构造演化 成藏条件差异性 英吉沙地区 皮山地区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阿克莫木气田白垩系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石 常志强 +2 位作者 徐艳梅 阳建平 初广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6-510,535,共6页
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常规物性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塔西南阿克莫木气田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 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常规物性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塔西南阿克莫木气田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有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微孔隙等;压汞曲线排驱压力较高,一般孔喉分选较差,总体具有小孔-细喉的孔隙结构特征。阿克莫木气田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发育程度与碎屑颗粒的粒度粗细、岩屑含量以及成岩阶段的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辫状水道控制下的碎屑颗粒越粗,岩屑含量相对越高,溶蚀作用越强,储层就越发育;压实作用及成岩后期的碳酸盐岩、粘土类、硅质矿物的胶结作用不利于储层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沉积相 砂岩 储层特征 阿克莫木气田 塔里木盆地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白云岩油气的发现及其勘探启示 被引量:11
12
作者 崔海峰 田雷 +1 位作者 刘军 张年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51,共10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简称塔西南坳陷)罗斯2井在奥陶系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成为麦盖提斜坡近20年来最重大的油气发现。为了明确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根据麦盖提斜坡及周缘的油气发现历程,分析了奥陶系已钻井的成...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简称塔西南坳陷)罗斯2井在奥陶系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成为麦盖提斜坡近20年来最重大的油气发现。为了明确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根据麦盖提斜坡及周缘的油气发现历程,分析了奥陶系已钻井的成功、失利因素,研究了奥陶系石灰岩风化壳和内幕白云岩储层的分布特征,厘清了油气成藏与构造圈闭形成、演化的关系,明确了该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讨论了油气分布与新元古代裂谷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白云岩比石灰岩储层更发育,中奥陶统鹰山组上段石灰岩风化壳储层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储层空间主要为高角度未充填裂缝,下奥陶统鹰山组下段和蓬莱坝组内幕白云岩储层横向分布稳定,储层空间主要为小型溶蚀孔洞,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反射特征;②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断裂带,构造围斜部位奥陶系白云岩岩溶储集体形成的岩性圈闭是下一步的主要勘探目标;③寒武系烃源岩的分布状况是决定该区奥陶系油气勘探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受塔西南坳陷新元古代裂谷控制,坳陷中段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发育奥陶系—上寒武统白云岩与石炭系泥岩、下寒武统白云岩与中寒武统膏盐层等多套油气生储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 麦盖提斜坡 奥陶纪 内幕白云岩 石灰岩风化壳 构造圈闭 岩性圈闭 寒武纪烃源岩 新元古代裂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碳酸盐岩型矿床成矿元素共生、分异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沈能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30-831,共2页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的西昆仑地区,晚古生代(中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碳酸盐岩地层中存在一个铅、锌、铜等多金属成矿带,且资源潜力较大,找矿前景乐观(祝新友等,1999)。目前在该矿带已发现约30个矿床(点),分布在走向NNW-SSE,长约100km,宽...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的西昆仑地区,晚古生代(中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碳酸盐岩地层中存在一个铅、锌、铜等多金属成矿带,且资源潜力较大,找矿前景乐观(祝新友等,1999)。目前在该矿带已发现约30个矿床(点),分布在走向NNW-SSE,长约100km,宽约10km的范围内。该矿带内铅、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型 影响因素 成矿元素 金属元素 矿床 晚古生代 塔里木盆地西南 多金属成矿带 元素共生分异机制 早石炭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吉斯阿莱依盆地含油气远景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童晓光 肖坤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9-122,共4页
阿莱依盆地是特提斯北缘盆地群中的一个,晚三叠世—古近纪与相邻的塔吉克盆地、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基本连通,中新世以后才成为分隔的周缘前陆盆地。该盆地现今面积约5500km^2,推测沉积岩最厚达8km,地层北薄南厚,推测南侧出露的地层为外... 阿莱依盆地是特提斯北缘盆地群中的一个,晚三叠世—古近纪与相邻的塔吉克盆地、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基本连通,中新世以后才成为分隔的周缘前陆盆地。该盆地现今面积约5500km^2,推测沉积岩最厚达8km,地层北薄南厚,推测南侧出露的地层为外来的推覆体,北侧出露的是原地体,其形成与帕米尔北地块由南向北俯冲有关。根据与相邻盆地的类比,结合该区十分有限的资料推测,阿莱依盆地可能存在2套成熟烃源岩(古近系暗色泥岩,白垩系灰岩、泥灰岩和泥岩),可能发育的合煤侏罗系也是可能烃源岩;至少存在2套成藏组合(白垩系和古近系),新近系也可能形成次生油气藏;油气藏类型主要是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油气藏,以带气顶的油藏或凝析气藏为主。1991年在盆地内阿莱依1号构造钻探的阿莱依-1井未发现油层,认为该井钻在油水过渡带,阿莱依1号构造可能是一个背斜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莱依盆地 塔吉克盆地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 周缘前陆盆地 烃源岩 背斜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学报,2010年,第84卷,总目次
15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59-1870,共12页
关键词 地质意义 SHRIMP 碎屑锆石 组构特征 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西南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 碳酸盐岩 化学岩 鄂尔多斯盆地 地质学报 目次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