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弹性板模型的塔里木盆地北部新生代沉降模拟:对南天山隆升的启示 |
陈昌锦
程晓敢
林秀斌
李丰
田禾丰
屈梦雪
孙思瑶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储层和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为例 |
汪如军
王轩
邓兴梁
张银涛
袁敬一
谢舟
李婷
罗枭
马小平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0
|
|
3
|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层岩石力学特征及地质学意义 |
周新桂
陈永峤
孙宝珊
徐宏节
操成杰
段铁军
佘晓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4
|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储集性与储层评价 |
朱如凯
郭宏莉
高志勇
韩丹
张丽娟
孙玉善
程明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7 |
18
|
|
5
|
塔里木盆地北部志留系顶面不整合中陆相原油的成藏历史与油气富集机制 |
苏劲
杨海军
杨文静
王宇
张斌
刘永福
刘星旺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6
|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古近系—白垩系储层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
朱如凯
郭宏莉
高志勇
韩丹
张丽娟
孙玉善
程明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7
|
南天山造山带的同碰撞和碰撞后构造——塔里木盆地北部地震解释成果 |
李洪辉
李曰俊
马德波
文磊
李程
赵岩
刘亚雷
黄彤飞
赵甜玉
高艳艳
师斌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8
|
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靶区选择 |
云露
蒋华山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2 |
14
|
|
9
|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原油运移地球化学效应 |
钱志浩
曹寅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1 |
7
|
|
10
|
塔里木盆地北部跃南断裂带的形成演化 |
周慧
黄理力
龚洪林
刘亚雷
文磊
李曰俊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1
|
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前积体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探讨 |
祝贺
孟万斌
冯明石
王胜利
熊晓军
申鑫杰
肖伟桐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塔里木盆地北部北西向断裂的特征及地球动力学机制 |
严俊君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3
|
塔里木盆地中北部断裂体系划分及形成机制探讨 |
吕海涛
张哨楠
马庆佑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6
|
|
14
|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奥陶-志留系沉积成岩作用 |
郑冰
承秋泉
高仁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5
|
走滑断裂断控碳酸盐岩油气藏的特征与井位部署思路——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
邓兴梁
闫婷
张银涛
万效国
冯凯
袁安意
姚超
肖春艳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5
|
|
16
|
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
旷理雄
郭建华
黄太柱
肖秋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17
|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于奇地区哈拉哈塘组油气成藏机制 |
旷理雄
郭建华
黄太柱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18
|
面扫描和定年技术在古老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震旦系奇格布拉克组为例 |
杨翰轩
胡安平
郑剑锋
梁峰
罗宪婴
俸月星
沈安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2
|
|
19
|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周缘的晚新生代张扭性断层带 |
李曰俊
孙龙德
杨海军
张光亚
齐英敏
桑洪
王月然
刘亚雷
张强
文磊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3
|
|
20
|
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及主要岩溶期次 |
张学丰
李明
陈志勇
姜华
唐俊伟
刘波
高计县
赫云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