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功能区生态价值、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分析——以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工程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军 张娟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2期34-36,共3页
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之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国家西北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该地区森林及动... 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之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国家西北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该地区森林及动植物资源、维护国家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在过去长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影响,该区域植被衰退、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发生严重,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本文分析认为,人为因素(诸如:过牧、土地粗放型开发、樵采、滥挖药材和水资源利用不科学)是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 生态价值 生态问题 天然植被退化 土地沙漠化 土壤盐碱化 问题 成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邂水平
2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2-922,共1页
2006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示范”,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为研究内容,通过... 2006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示范”,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为研究内容,通过五年的研究示范推广,获得了多项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其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前景广阔,能有效地解决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以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小雷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通过五年的科学研究,主要完成了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建立了荒漠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模式,为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2、建立了塔里木河中下游土地利用的5种模式和适宜性评价体系;3、创立了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经济型植被的模式和结构优化配置方案;4、提出了6项绿洲灌溉农业节水节肥和棉花高产技术,获得了棉花节水65.3%、节肥46.7%、增产34.86%的显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中下游 生态系统管理 荒漠化防治 创新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试验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3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6-366,共1页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试验示范”,2005年5月10日通过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组织的验收。专家们认为:项目圆满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塔里木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试验示范”,2005年5月10日通过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组织的验收。专家们认为:项目圆满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考核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中下游 生态系统管理 中国科学院 荒漠化防治 试验示范 地理研究所 通过验收 绿洲 新疆 知识创新工程 资源环境科学 2005年 重大项目 综合计划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 考核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支撑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修复及可持续管理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亚宁 李卫红 +1 位作者 陈亚鹏 朱成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1-907,共7页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新疆,面积约102×10~4km^2,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在过去50 a里,塔里木河流域经历了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隐忧日益加...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新疆,面积约102×10~4km^2,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在过去50 a里,塔里木河流域经历了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隐忧日益加剧,已威胁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严重影响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长期的生态监测与科学研究,基于多年监测调查数据,解析了塔里木河荒漠河岸林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揭示了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和机理,提出了塔里木河下游合理/胁迫/临界地下水位与流域生态需水量,研发提出的退化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关键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提出的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方案,被纳入《南疆水利规划》;提出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被国家采纳并实施。科技支撑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修复及可持续管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河岸林 生态保育与修复 荒漠化防治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以贵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旭东 戴全厚 +1 位作者 丁贵杰 史东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面临的任务,探讨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提出了“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力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从能力、素质、知识3个方面分析了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论]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需要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环节,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措施入手,完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能力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培养新时期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一流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生态文明 西南岩溶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市荒漠化综合防治实践和对策
6
作者 李春莲 周学海 《甘肃林业》 2024年第3期24-25,共2页
一、基本情况。武威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是石羊河流域的发源地、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中部绿洲区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菜畜生产基地,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 一、基本情况。武威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是石羊河流域的发源地、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中部绿洲区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菜畜生产基地,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全市荒漠化土地3117万亩,沙漠化土地2267.2万亩,分别占国土面积的64.2%、46.7%,境内长达654公里风沙线上有危害严重的风沙口286个,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面积 巴丹吉林沙漠 防治实践 生态安全屏障 沙漠化土地 荒漠化土地 水源涵养 全国荒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第七框架研究项目——土地生态系统退化与荒漠化防治措施评价正式启动
7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共1页
关键词 生态系统退化 荒漠化防治 评价 土地 框架 欧盟 自然资源 生态脆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中下游荒漠化防治与绿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6-796,共1页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中下游 生态系统管理 荒漠化防治 创新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水土保持学报》专刊序言
9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提出五年来,沿黄各省区积极行动,在生态保护、荒漠化防治、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绿色发... 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提出五年来,沿黄各省区积极行动,在生态保护、荒漠化防治、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地理学、生态学、林学、作物学等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乡村振兴 沿黄各省 荒漠化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土地荒漠化 助力脱贫攻坚战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龙 《内蒙古林业》 2018年第7期1-1,共1页
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沙区既是全国生态脆弱区,又是深度贫困地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改善生态与发展经济的任务都十分繁重。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脱贫 生态脆弱 防治 人口分布 贫困地 生态建设 贫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北部山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形成因素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孔繁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52-54,共3页
秦皇岛北部山区水土流失较严重 ,且滑坡、泥石流较多 ,多发生在洪水期 ,主要分布在阳坡 ,其形成原因有地形、岩性、气候和人为因素等 ;为保持水土应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抢救性保护 ,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关键词 秦皇岛 水土流失 封山育林 退耕还林 特点 成因 防治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Ⅴ)
12
作者 何方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2期23-27,共5页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 划分 评价 保护 建设 生态环境 地面景观 二级分类系统 荒漠化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被引量:1
13
作者 布小林 《内蒙古林业》 2017年第10期5-5,共1页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以"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为主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景和应对挑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成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里程碑。内蒙古自治区被习近平主席誉为中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草原、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以"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为主题,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景和应对挑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成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里程碑。内蒙古自治区被习近平主席誉为中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草原、森林面积均居中国第一位,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人类 内蒙古自治 生态功能 森林面积 风景线 中国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 打好沙区精准脱贫与生态修复攻坚战
14
《国土绿化》 2018年第6期1-1,共1页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旨在倡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加快发展沙区绿色产业,实现治沙增绿和致富脱贫协调发展。土地荒漠化是全球...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旨在倡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加快发展沙区绿色产业,实现治沙增绿和致富脱贫协调发展。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20多年来,全球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生态修复 脱贫 治沙 荒漠化防治 土地荒漠化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绿色壮举——攀枝花市扎实推进生态脆弱区生态治理
15
《国土绿化》 2017年第8期25-28,共4页
2017年6月,攀枝花正值雨季。在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四川省绿化委员会、林业厅以攀枝花市米易县为主会场,组织开展了四川省大规模绿化全川暨生态脆弱区植绿惠民——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活动。攀枝花市以此... 2017年6月,攀枝花正值雨季。在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四川省绿化委员会、林业厅以攀枝花市米易县为主会场,组织开展了四川省大规模绿化全川暨生态脆弱区植绿惠民——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活动。攀枝花市以此为契机,掀起了又一轮绿化国土、开展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新高潮。年复一年,岁岁如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 生态治理 金沙江干热河谷 防治荒漠化 省绿化委员会 林业厅 米易县 石漠化土地 蓝花楹 林业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不同类型植被恢复对土壤结皮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蒙仲举 任晓萌 高永 《内蒙古林业》 2014年第4期10-11,共2页
土壤结皮包括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物理结皮指的是外力作用使土壤孔隙堵塞而成型的一层土表硬壳;生物结皮是指低等生物与土壤颗粒作用发育形成的复合生物土壤层.在荒漠化地区,地表出现生物结皮是固定沙丘形成的重要标... 土壤结皮包括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物理结皮指的是外力作用使土壤孔隙堵塞而成型的一层土表硬壳;生物结皮是指低等生物与土壤颗粒作用发育形成的复合生物土壤层.在荒漠化地区,地表出现生物结皮是固定沙丘形成的重要标志.已有研究表明:土壤结皮能够固定流沙,促进土壤发育和沙区植被恢复,对改良土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针对生物结皮展开了大量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结皮的微生物特征、结皮理化性质定量分析、生物结皮的水文生态功能、生物结皮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皮 植被恢复 采煤沉陷 类型 生物结皮 水文生态功能 土壤发育 荒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六大体系
17
《内蒙古林业》 2013年第2期1-1,共1页
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我国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63%,在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中承担着主要任务。要编制《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完善森林增长和国土绿化空间... 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我国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63%,在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中承担着主要任务。要编制《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完善森林增长和国土绿化空间规划、湿地空间规划、全国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规划、林业专项规划,形成科学系统的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空间规划体系 国家林业局 国土面积 荒漠化土地 生态功能 石漠化治理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分类指导 强化关键措施 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18
作者 高锡林 《内蒙古林业》 2005年第12期4-5,共2页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建设 京津风沙源治理 保护生物多样性 天然林保护 分类 强化 荒漠化治理 自然保护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开展飞播治沙 加快荒漠治理步伐
19
作者 王森 霍俊清 孙和国 《国土绿化》 1999年第4期30-31,共2页
伊克昭盟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境内有毛乌素、库布其两大沙漠。解放初,全盟沙化面积为5.4万平方公里,然而到沙化最严重的70年代发展到7.4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80%多。沙化速度的加快,生态环境恶化给伊盟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危害。
关键词 飞播造林 飞播治沙 荒漠治理 毛乌素沙地 生态环境恶化 防治荒漠化 开花结实 内蒙古自治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阶段性成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永泉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10期4-7,共4页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沙化土地遍布全区12个盟市92个旗县。全区荒漠化土地8.89亿亩、沙化土地5.97亿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土地 荒漠化土地 巴丹吉林 阶段性成果 科尔沁 生态功能 乌兰布和 浑善达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