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对塔里木东南缘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辜平阳 徐学义 +5 位作者 何世平 赵惠博 庄玉军 查显锋 陈锐明 郭亚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9-570,共22页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斜长石(Pl)+磁铁矿(Mt)等组成,具有典型中-低压麻粒岩相岩石的矿物组合特征。LA-ICP-MS锆...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斜长石(Pl)+磁铁矿(Mt)等组成,具有典型中-低压麻粒岩相岩石的矿物组合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镁铁质麻粒岩原岩形成时代可能为2 561±29 Ma,与塔里木东南缘2.6~2.5 Ga岩浆作用时代基本一致,说明新太古代晚期是塔里木东南缘重要的陆壳增生期。此外,通过测年还获得了~1.95 Ga、~1.86 Ga两期变质年龄。其中,~1.95 Ga的峰期变质年龄是塔里木克拉通东南缘古元古代晚期强烈构造—热事件的地质记录。~1.86 Ga的变质年龄可能与该地区古元古代末期构造—岩浆事件密切相关。镁铁质麻粒锆石176Hf/177Hf比值均<0.281 621,εHf(t)值为-14.08~3.12,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主要集中在~2.65 Ga,指示其原岩岩浆起源于新太古代富集岩石圈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麻粒岩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安南坝地区 塔里木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的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2
2
作者 辜平阳 徐学义 +5 位作者 何世平 陈锐明 庄玉军 赵慧博 查方勇 郭亚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1-823,共13页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元素与Zr相关性较好,表明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原岩属于拉斑玄武质岩系列,Si O_2、Ti O_2、Al_2O_3、P_2O_5含量相对较低,Ca O、Mg O含量相对较高。Mg~#值为41.52~43.09,低于原生玄武质岩石的Mg~#值,Fe_2O_3~T、Mg O、Ca O与Si O_2含量呈负相关性,指示原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辉石、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的分异结晶作用。镁铁质麻粒岩∑REE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Eu/Eu~*=0.91~1.01)。岩石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显生宙典型岛弧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镁铁质麻粒岩原岩源自富集地幔,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原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在俯冲作用机制下,俯冲板片流体交代使地幔楔发生富集,形成富集地幔,随着(弧后)伸展作用的加强,进一步诱发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镁铁质岩浆,最终岩浆就位形成辉长岩或辉绿岩脉,后期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变质为镁铁质麻粒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麻粒岩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安南坝地区 塔里木东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南缘早二叠世角闪石岩的发现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东晓 王玉玺 +6 位作者 王金荣 李通国 陈万峰 张渊 何兆祥 张兵兵 贾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甘肃大红山北角闪石岩体是塔里木板块东部新发现的一类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通过野外观察、岩矿鉴定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岩浆分异不明显、岩石类型单一、组分为角闪石岩、全岩,w(SiO_2)=41.64%~50.83%、w(K_2O)/w(Na_2O)=0.45... 甘肃大红山北角闪石岩体是塔里木板块东部新发现的一类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通过野外观察、岩矿鉴定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岩浆分异不明显、岩石类型单一、组分为角闪石岩、全岩,w(SiO_2)=41.64%~50.83%、w(K_2O)/w(Na_2O)=0.45~0.66、w(K_2O)+w(Na_2O)=1.02%~2.81%,属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岛弧环境地球化学特征.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年龄为273.6土4.8Ma.反映早二叠世受北侧古亚洲洋的汇聚碰撞,塔里木板块东南缘处于汇聚碰撞的岛弧环境向相对稳定的后造山环境方向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岩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 早二叠世 塔里木东南缘 大地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程晓敢 廖林 +5 位作者 陈汉林 陈立锋 杨树锋 王步清 肖中尧 罗俊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5-654,共10页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变形特征研究对探讨阿尔金构造带新生代的活动特征及阿尔金构造带与西昆仑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和沉积学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新生代变形及演化特征...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变形特征研究对探讨阿尔金构造带新生代的活动特征及阿尔金构造带与西昆仑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和沉积学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新生代变形及演化特征。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受西昆仑构造带、阿尔金构造带和车尔臣断裂带的控制,且变形由西向东减弱。西南部的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受西昆仑向北冲断作用控制的冲断构造;东南部为受阿尔金断层走滑作用控制的走滑-冲断构造;而北部则为受车尔臣断层走滑作用控制的基底卷入走滑-冲断构造。中新世,盆地东南缘受西昆仑构造带大规模的冲断活动影响,导致民丰山前盆地挠曲沉降和冲断层发育,而车尔臣断裂仅有微弱活动;上新世开始,构造变形扩展到整个研究区,不仅西昆仑构造带和车尔臣断裂带表现出强烈变形,而且阿尔金断层走滑作用强烈,导致北侧次级断层的强烈走滑冲断作用和若羌山前挤压挠曲盆地的形成。新生代时期,西昆仑构造带北向冲断作用要早于阿尔金构造带的走滑变形,阿尔金构造带的走滑作用对西昆仑构造带北向冲断构造有强烈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新生代 塔里木盆地南缘 西昆仑构造带 阿尔金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南缘多坝沟金矿区花岗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玉玺 第鹏飞 +4 位作者 陈万峰 王金荣 张渊 沙鑫 王怀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34-150,共17页
多坝沟金矿是近年来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发现的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矿床,矿区内出露的英云闪长岩侵入闪长岩中,金矿体主要赋存在英云闪长岩体内部的构造蚀变带中。笔者对矿区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金矿石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闪... 多坝沟金矿是近年来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发现的一处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矿床,矿区内出露的英云闪长岩侵入闪长岩中,金矿体主要赋存在英云闪长岩体内部的构造蚀变带中。笔者对矿区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金矿石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闪长岩具有埃达克型花岗岩特征,英云闪长岩具有喜马拉雅型花岗岩特征,全岩δ^(18)O_(V-SMOW)‰为11.0‰~13.4‰。通过金矿石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具有多期峰值的变质年龄,^(206)Pb/^(238)U年龄值在422~1 284 Ma,这组年龄显示出闪长岩形成年龄为(497±13)Ma,英云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35.9±6.6)Ma,伴随构造热液活动的年龄,成矿年龄稍晚于英云闪长岩的年龄,矿区的2期岩浆活动与塔里木东南缘—阿尔金北缘早古生代2期主要成矿阶段一致,多坝沟金矿成矿阶段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表明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寻找与早古生代形成的埃达克型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有关金铜矿床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坝沟金矿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找矿意义 塔里木盆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树锋 陈立峰 +5 位作者 肖中尧 罗俊成 陈汉林 王步清 程晓敢 廖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结合野外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并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塔东南新生代断裂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体系:阿尔金断裂体系、车尔臣断裂体系和西昆仑断裂体系。阿尔金北缘断层在存在... 结合野外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并通过对地震、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资料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塔东南新生代断裂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体系:阿尔金断裂体系、车尔臣断裂体系和西昆仑断裂体系。阿尔金北缘断层在存在走滑性质的同时,更多的表现为向北西的强烈冲断;车尔臣断裂体系由车尔臣断裂及次级断层和一系列反冲断层组成,除表现为向北西冲断外,还具有左行走滑特征;西昆仑断裂体系主要由自南向北的冲断的逆冲断层组成,在与阿尔金断裂交汇处,受阿尔金左行走滑的影响呈弧形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体系 车尔臣断裂体系 西昆仑断裂体系 塔里木盆地南缘 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红枣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云飞 周金龙 +4 位作者 胡艳 曾妍妍 王松涛 杜江岩 孙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29-3639,共11页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红枣产地为研究区,采集土样及对应红枣样品73组,分析了土壤-红枣系统中八种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Cu、Ni、Zn)的含量特征、生物富集程度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利用Crystal ball软件拟合土壤和红枣中重...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红枣产地为研究区,采集土样及对应红枣样品73组,分析了土壤-红枣系统中八种重金属元素(Cd、Hg、As、Pb、Cr、Cu、Ni、Zn)的含量特征、生物富集程度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利用Crystal ball软件拟合土壤和红枣中重金属含量分布模型,实现在经口摄入的暴露途径下的基于蒙特卡洛不确定性模拟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未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Hg、As、Cr和Ni元素含量均值高于新疆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38,属于安全状态,且末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指数最高.研究区8种重金属元素生物富集能力表现为Cu>Zn>Hg>Cd>Ni>Pb>As>Cr,其中Cu的平均富集系数为0.1242.研究区红枣重金属在经口摄入的暴露途径下的非致癌健康综合指数为0.01(HI<1),不存在非致癌风险,致癌因子As和Hg对人体没有构成致癌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红枣产地 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蒙特卡洛模拟 塔里木盆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