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隔夹层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刘海磊
戴俊生
尹鹤
贾开富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121-126,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煤层气开发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编号:2011ZX05042)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依据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地质特点,处理了该区37口井的测井、地质资料,并对分布于研究区内的隔夹层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共划分出3个油层组、11个小层、10个层间隔层和26个层内夹层。该文对小层间的隔层及小层内夹层的平面展布和横向展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隔夹层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主力储层间的隔层延伸较长,厚度稳定,底部剩余油富集;主力储层内的夹层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值较高,剩余油富集程度高。
-
关键词
隔夹层展布
剩余油
三叠系
塔河油田1区
-
Keywords
interbeds distribution
remaining oil
Triassic
block one of Tahe oilfield
-
分类号
TE121.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王珂
戴俊生
贾开富
刘海磊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3期119-124,130,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及剩余油赋存方式研究"(编号:2011ZX05011-001)及"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1ZX05042-001)联合资助
-
文摘
流动单元研究是深化和发展油藏表征的关键,对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建立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流动单元类型划分标准以及判别式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油藏的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研究了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流动单元与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的关系。结果表明,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储层流动单元可划分为E(极好)、G(好)、M(中等)和P(较差)4种类型,其中E型和G型流动单元分布面积较大,M型和P型流动单元分布面积较小,同时流动单元的层间差异和井间差异明显。E型流动单元与横向砂坝分布范围一致,G型流动单元与河道沉积及纵向砂坝分布相对应,表明储层构型与流动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E型和G型流动单元剩余油较富集,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M型流动单元是剩余油挖潜的次要方向,P型流动单元剩余油地质储量有限,挖潜潜力较小。
-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储层构型
剩余油
三叠系
塔河油田1区
-
Keywords
flow units
reservoir arehiteeture
remaining oil
Triassie
block-1 ofTahe Oilfield
-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