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西部深层微幅构造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葛善良 王英 +1 位作者 曹阳 于雷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4期63-67,72,共6页
塔河油田西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发育了一系列受北东—南西向雁行式断裂带牵引所形成的微幅构造圈闭群。通过油气运聚方向综合分析与多属性识别流体性质相结合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利用地质力学模型分析等定性化圈闭识别手段与地震时间... 塔河油田西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发育了一系列受北东—南西向雁行式断裂带牵引所形成的微幅构造圈闭群。通过油气运聚方向综合分析与多属性识别流体性质相结合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利用地质力学模型分析等定性化圈闭识别手段与地震时间切片、相干体分析技术以及变速构造成图等定量化圈闭解释技术相结合评价圈闭的落实程度,形成了一套针对微幅构造的综合评价技术,有效指导了研究区油藏的滚动评价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油藏的油气具有"垂向调整、侧向运移、断裂控藏"的特点,微幅构造圈闭的闭合幅度与断裂的发育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弧长属性异常可作为判别圈闭内富集流体性质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储层 微幅构造 综合评价 库姆格列木群 塔河油田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动态成藏过程 被引量:23
2
作者 赵永强 云露 +4 位作者 王斌 耿峰 李海英 顾忆 刘永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766,共9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资源类型多样,纵向整体含油,成藏过程极其复杂。从多元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动态配置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典型油藏解剖、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古构造演化、成藏期和输导体系等研究,以古构造与走滑断裂叠加...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资源类型多样,纵向整体含油,成藏过程极其复杂。从多元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动态配置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典型油藏解剖、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古构造演化、成藏期和输导体系等研究,以古构造与走滑断裂叠加控储、控藏、控聚的思路重新认识塔河油田中西部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复式成藏模式。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烃源岩长期生排烃、多期充注成藏及混合改造、古构造控制运聚方向、走滑断裂垂向输导与侧向调整、多类型缝洞储集体大规模发育。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具有早期“垂向输导、侧向汇聚、古隆控富”,晚期“原地烃源、纵向运聚、断裂控富”的特征。不同期次、不同性质的油气混合成藏,造就了奥陶系现今复杂的油气面貌。重质油区以早期成藏为主,与加里东中晚期古构造高部位有关,后期充注较弱;而轻质油区以晚期成藏为主,主要受走滑断裂垂向输导和近距离侧向调整控制,在NNE向断裂带及与NNW向断裂的交会部位最为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期 成藏模式 动态成藏过程 奥陶系 塔河油田西部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9区西部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及溶蚀作用期次
3
作者 邓翔 李国蓉 +3 位作者 罗韵 任钟立 刘文仅 黄棋棽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6期69-73,共5页
有关钻井揭示塔河油田9区西部岩溶储层发育,通过对研究区内相关井段的岩心、薄片观察,结合对阴极发光、碳和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物性等资料的分析结果,研究岩溶储层特征及溶蚀作用期次。结果表明:区内储集空... 有关钻井揭示塔河油田9区西部岩溶储层发育,通过对研究区内相关井段的岩心、薄片观察,结合对阴极发光、碳和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物性等资料的分析结果,研究岩溶储层特征及溶蚀作用期次。结果表明:区内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隙、岩溶缝孔洞、岩溶洞穴、构造裂缝4类;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的强非均质岩溶储层;储层经历了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加里东中期岩溶作用、海西早期岩溶作用以及海西晚期热液溶蚀作用等4期溶蚀作用。其中受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影响,主要沿斜交和垂直层面的缝合线发育的海西早期岩溶作用及主要受海西晚期构造运动影响与断裂活动及二叠系玄武岩发育相关的海西晚期热液溶蚀作用是最主要的溶蚀作用期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作用期次 奥陶系 塔河油田9区西部 海西早期岩溶 海西晚期热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