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式太阳能定日镜控制系统综述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孝红 刘化果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2-307,共6页
概述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定日镜硬件设计及控制方式研究现状。通过对镜场控制系统分析,论述定日镜场控制方案优缺点,指出现有定日镜控制中,最大难点在于通过何种方式使定日镜实现对太阳实时、有效跟踪,诸如镜场中定日镜以何种方式排列... 概述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定日镜硬件设计及控制方式研究现状。通过对镜场控制系统分析,论述定日镜场控制方案优缺点,指出现有定日镜控制中,最大难点在于通过何种方式使定日镜实现对太阳实时、有效跟踪,诸如镜场中定日镜以何种方式排列、不同天气情况下如何控制定日镜等;提出以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 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主体的定日镜控制整体思路,并对未来塔式太阳能定日镜控制系统研究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镜 塔式发电系统 太阳能热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设计与运行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斌 李岩 +5 位作者 张玉斌 贾亚晴 张辉彬 褚晓亮 付玉玲 杨天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9-1737,共9页
针对某350MW国产亚临界燃煤机组,设计了塔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锅炉)自高压加热器出口引出5%左右的给水将其加热至与燃煤锅炉相同的出口蒸汽参数后,与燃煤锅炉产生的蒸汽一同送入汽轮机做功。采用模... 针对某350MW国产亚临界燃煤机组,设计了塔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锅炉)自高压加热器出口引出5%左右的给水将其加热至与燃煤锅炉相同的出口蒸汽参数后,与燃煤锅炉产生的蒸汽一同送入汽轮机做功。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构建塔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实时动态仿真模型,根据某地春分日的太阳能数据,模拟了该系统从第1天太阳能锅炉冷态启动开始的全天运行工况,以及太阳能锅炉在停炉后经过1夜的自然冷却在第2天早晨开始的热态启动工况。结果表明,在太阳能锅炉的启动初期会对燃煤机组的运行产生扰动,但在燃煤机组控制系统的自动调节下可以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为了保证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出口蒸汽参数与燃煤锅炉出口蒸汽参数匹配,太阳能的蒸汽流量随太阳能辐射强度变化,在正午达到最大值。太阳能锅炉热态启动时间与冷态启动相比大幅缩短,若能保证该系统连续运行,可为燃煤机组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由太阳能的间歇性决定的太阳能锅炉的频繁启停,会加剧太阳能锅炉金属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太阳能系统 辅助燃煤发电 仿真 模型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再压缩循环的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关键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周昊 裘闰超 李亚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4451-4458,共8页
建立了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模型,对基于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吸热器效率、吸热面积、镜场面积、供能比率等参数和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布雷顿循环效率随着涡轮机入口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着涡轮... 建立了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模型,对基于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吸热器效率、吸热面积、镜场面积、供能比率等参数和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布雷顿循环效率随着涡轮机入口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着涡轮机入口温度的升高,吸热器效率降低,镜场效率提高,全厂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750℃左右达到最大;涡轮机入口温度从500到800℃,吸热器的吸热面积减小了21.7%,镜场面积也减小22.2%;基于超临界CO2循环的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在夏至日光热系统供能比率最高,能到达50%,在冬至日光热系统供能比率最低,只有27.4%,平均供能比率在39.7%左右;典型日的逐时吸热器和全厂效率是先升后降的曲线,夏至日白天的全厂平均效率略高于春分和秋分0.8个百分点;冬至日的效率低于春分和秋分5.5个百分点;4个典型日的平均效率在20.3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布雷顿循环 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 模拟研究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式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兴 王志峰 +3 位作者 杨铭 郭明焕 余强 华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3-210,共8页
为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发电机组冷凝器余热利用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依据延庆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构成,搭建太阳能热电联供瞬态模型及仿真软件,并进行实验验证。利用仿真软件对延庆电站的热电联供系统进... 为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发电机组冷凝器余热利用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依据延庆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构成,搭建太阳能热电联供瞬态模型及仿真软件,并进行实验验证。利用仿真软件对延庆电站的热电联供系统进行模拟和系统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塔式热电联供系统 余热回收 动态仿真 吸收式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压缩S-CO_(2)塔式光热发电系统模拟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智 闫锐鸣 +2 位作者 刘亚丽 张玲 陶鸿俊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2-426,共5页
建立了再压缩S-CO_(2)布雷顿循环模型,对S-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的镜场效率、吸热塔效率、冷源损失等指标进行模拟以及对分流比、压比、透平入口温度等参数进行研究,同时计算得出储热所需时长随全年各月的变化曲... 建立了再压缩S-CO_(2)布雷顿循环模型,对S-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的镜场效率、吸热塔效率、冷源损失等指标进行模拟以及对分流比、压比、透平入口温度等参数进行研究,同时计算得出储热所需时长随全年各月的变化曲线。通过时间序列,得出两分两至日镜场系统与储热系统的供能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镜场遮挡效率和余弦效率随塔高的增加而增大,大气衰减效率和截断效率随塔高增加而减小;储热时长随日均辐射总量和日照时长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春秋分以及夏至日储热系统可以保证系统在无光照情况下实现满发,但冬至日储热系统无法蓄满热,则要想使系统持续运行,则夜里发电功率仅为17.34MW。最后根据压比(2~3.6)、分流比、透平入口温度(500℃~800℃)对于系统循环效率的影响曲线,计算得出系统的参数优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_(2) 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 时间序列 储热 参数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塔式锚泊系统初步设计图谱
6
作者 高捷 谭家华 陈小红 《海洋工程》 CSCD 1997年第1期13-15,18,共4页
本文提供了一套设计图谱,用于转塔式锚泊系统的初步设计。图谱包含的水深范围为100~600m。锚泊线的布置形式分别为4根、6根、8根和10根均匀分布。锚泊线的构成有全链和索链组合二种方式。每种构成方式又对应着二种规格的... 本文提供了一套设计图谱,用于转塔式锚泊系统的初步设计。图谱包含的水深范围为100~600m。锚泊线的布置形式分别为4根、6根、8根和10根均匀分布。锚泊线的构成有全链和索链组合二种方式。每种构成方式又对应着二种规格的索或链。从图谱中,设计者可以根据水深和定位浮体的运动及受力情况,方便地选择锚泊线的构成、尺寸及系统的布置状况,或对已选定的与图谱中参数相近的系统估算回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锚泊系统 设计图谱 初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式太阳能聚热发电系统镜场天空云运动估计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军 张鹏 +2 位作者 聂立 赵跃 刘涵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2-138,共7页
塔式太阳能聚热发电系统中的吸热器由于云层遮挡及离开会产生热应力损伤,因此对镜场天空的云层运动进行实时监测以及运动趋势判断、对保证系统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已有技术存在维护周期短、成本高且不能对云层分块处理等弊端,对云层... 塔式太阳能聚热发电系统中的吸热器由于云层遮挡及离开会产生热应力损伤,因此对镜场天空的云层运动进行实时监测以及运动趋势判断、对保证系统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已有技术存在维护周期短、成本高且不能对云层分块处理等弊端,对云层运动的预测效果不佳。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云层运动估计方法,采用特征点匹配的方法得到云层的运动趋势,结合卡尔曼滤波器得到在理想天空条件下云层运动的最优估计,为镜场提供有效前馈信息的同时降低了监测系统的成本,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太阳能系统 运动预测 SURF算法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杨竞择 杨震 段远源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100,共8页
本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在典型天气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光热电站通过灵活调控出力,从而辅助间歇性出力的光伏电站发电并网的能力;分析光伏电站的接入对光热电站运行性能的影响... 本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系统及光伏-光热混合系统在典型天气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光热电站通过灵活调控出力,从而辅助间歇性出力的光伏电站发电并网的能力;分析光伏电站的接入对光热电站运行性能的影响;对比S-CO2布雷顿再压缩和部分冷却循环所组成的光热电站在不同运行场景下的热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光热电站可与光伏电站良好地配合,实现混合电站高效发电并网;光伏电站的接入会导致光热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如晴天时,为辅助光伏电站并网,再压缩循环光热电站的运行效率由20.23%降至18.34%;在光热电站独立发电的运行场景下,再压缩循环光热电站性能更优,而在混合电站联合发电的运行场景下,部分冷却循环光热电站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塔式光热系统 光伏-光热混合系统 再压缩循环 部分冷却循环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白雪平 李达 +2 位作者 范模 易丛 邹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2,48,共8页
以南中国海恩平24-2油田开发工程为背景,针对南中国海海域恶劣环境条件,提出了新建单点系泊系统的总体方案规划与设计方法,为工程总承包(EPCI)提供技术支持,并确定了适用于恩平24-2油田开发的单点形式——带解脱装置内转塔式永久单点系... 以南中国海恩平24-2油田开发工程为背景,针对南中国海海域恶劣环境条件,提出了新建单点系泊系统的总体方案规划与设计方法,为工程总承包(EPCI)提供技术支持,并确定了适用于恩平24-2油田开发的单点形式——带解脱装置内转塔式永久单点系泊系统。首先针对恩平24-2油田海域特征,规划出最适宜的单点总体布置,然后根据油田环境参数,提出了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包括浅水系泊系统、动态立管和动态电缆)的设计方法并对其系泊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设计方法对于环境恶劣海况下的单点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并能为国内单点的技术发展积累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中国海 内转塔式系泊系统 总体规划 设计方法 恩平24-2 F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_(2)混合工质动力循环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四季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娅冉 蔺新星 +2 位作者 苏文 欧少端 邢令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7-263,共7页
为高效转换塔式太阳能系统的聚光热量,将混合工质(CO_(2)/R290、CO_(2)/R600a和CO_(2)/R601a)应用于再压缩动力循环,建立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热力模型,并基于典型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辐照条件对系统热力性能进行分析比较。... 为高效转换塔式太阳能系统的聚光热量,将混合工质(CO_(2)/R290、CO_(2)/R600a和CO_(2)/R601a)应用于再压缩动力循环,建立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热力模型,并基于典型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辐照条件对系统热力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混合工质不可燃的质量分数范围内,随着CO_(2)质量分数的增加,3种混合工质的系统热效率、效率和发电量均先升高后降低,最优质量分数分别为0.7/0.3、0.8/0.2和0.8/0.2。在3种混合工质中,CO_(2)/R290(0.7/0.3)的系统性能最佳,春分的系统热效率为18.99%,发电量为17.1 MWh。在不同典型日下,夏至系统热效率和效率略低于冬至,但其发电量最高。基于3种混合工质探究透平进口温度、循环最低温度、高温熔盐温度和分流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存在最佳分流比使热效率和发电量最高,相应分流比的范围为0.70~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CO_(2)混合工质 再压缩动力循环 热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O2分流再热式布雷顿循环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恺祺 蒲文灏 +3 位作者 张豪 宋张扬 杨晨辉 岳晨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0-197,共8页
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能的消耗量急速增加,与此同时化石能源却越来越少,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潜力逐渐显现。建立了以熔融盐为传热介质、超临界CO2分流再热式布雷顿循环为动力循环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模型。深入分析了... 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能的消耗量急速增加,与此同时化石能源却越来越少,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潜力逐渐显现。建立了以熔融盐为传热介质、超临界CO2分流再热式布雷顿循环为动力循环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模型。深入分析了分流系数及压比、回热度及压差和腔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温度对系统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压比存在不同的最优分流系数,使S-CO2循环效率最大;随着回热度的提升,对系统性能的提升效果越来越明显;存在最优集热器温度,使整体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效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再热式布雷顿循环 超临界CO2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循环热效率 腔式集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二次反射塔式太阳集热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晓凯 代彦军 林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09-1914,共6页
提出基于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二次反射塔式太阳集热器的设计原理,设计一个由3组定日镜组成的小型塔式集热器,分析塔式集热器的光学性能,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其光学效率可达65%。搭建基于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二次反射塔式集热系统实验台。测... 提出基于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二次反射塔式太阳集热器的设计原理,设计一个由3组定日镜组成的小型塔式集热器,分析塔式集热器的光学性能,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其光学效率可达65%。搭建基于线性菲涅尔反射镜的二次反射塔式集热系统实验台。测试结果表明,入口温度110℃时,热效率为51.6%;工质进口温度110℃时,热损失系数为38.6 W/(m^2·℃),热损失为583.4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利用 二次反射塔式系统 菲涅尔反射镜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式太阳能热力发电技术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廖葵 龙新峰 《广东电力》 2007年第4期6-11,共6页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是当今世界新能源技术革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太阳能热力发电对人类环境的改善和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将成为本世纪一种重要能源产业。为此,在比较3种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性能的基础上,阐述了...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是当今世界新能源技术革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太阳能热力发电对人类环境的改善和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将成为本世纪一种重要能源产业。为此,在比较3种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性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塔式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介绍了塔式热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及其示范电站的技术进展,着重分析了塔式热力发电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太阳热能定日镜、受热器和高温热能储存技术。通过对关键技术的分析,指出大规模高温热能储存是实现太阳能热力发电需优先解决的关键技术,同时提出了发展中国塔式太阳能热力发电技术所需相关基础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 热力发电 塔式发电系统 储能 定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明也 唐美玲 +1 位作者 关多娇 盛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0-144,共5页
为确定光煤互补系统中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的适配容量,通过计算得到在不同光热流量占比下光煤互补系统的全厂热耗量,对2个热源耦合输入系统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耦合及解耦后运行时的双源输入焓,确定互补方案下不同运行模式下光热辅助系统... 为确定光煤互补系统中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的适配容量,通过计算得到在不同光热流量占比下光煤互补系统的全厂热耗量,对2个热源耦合输入系统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耦合及解耦后运行时的双源输入焓,确定互补方案下不同运行模式下光热辅助系统的发电热耗量及其储热系统所需的熔融盐需求量,通过Ebsilon软件仿真模拟得到不同光热流量占比中,与互补系统解耦运行后的单一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的估计最大装机容量为16.965 MW,最后得到互补系统在节煤型方案3种工况运行下所能达到的节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煤互补 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 节省煤耗 塔式光热发电系统 储热系统 电站系统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线耦合聚焦塔式太阳能线菲定日镜追踪角时空变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玄 代彦军 +1 位作者 李显 王如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33-1840,共8页
介绍一种新型的点、线耦合菲涅尔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推导该系统定日镜追踪太阳光线的理论追踪角(俯仰角βh和滚转角βm)公式,利用理论追踪角公式计算上海地区一年中4个典型日系统线菲定日镜追踪角的时空变换特性。以夏至日... 介绍一种新型的点、线耦合菲涅尔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推导该系统定日镜追踪太阳光线的理论追踪角(俯仰角βh和滚转角βm)公式,利用理论追踪角公式计算上海地区一年中4个典型日系统线菲定日镜追踪角的时空变换特性。以夏至日定日镜H3为例,详细计算其子镜与中心子镜的理论俯仰角差Δβ(h,id)和理论滚转角差Δβ(m,id)。该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菲涅尔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定日镜理论追踪角的时空变换特性,确定系统定日子镜追踪太阳的实际滚转角差,并利用Soltrace软件模拟系统在夏至日实际追踪和理论追踪时的光学效率,差值最大为8.20%,最小为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线耦合菲涅尔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 理论俯仰角公式和理论滚转角公式 理论俯仰角差和理论滚转角差 实际滚转角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现状及在我国应用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伟 张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1,共4页
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CSP)是可能实现太阳能大规模利用的形式之一,其技术可行性已得到证明,并在个别国家进入了预商业化阶段。文章对目前世界上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障碍进行了阐述,针对我国发展CSP技术进行了风险分析... 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CSP)是可能实现太阳能大规模利用的形式之一,其技术可行性已得到证明,并在个别国家进入了预商业化阶段。文章对目前世界上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障碍进行了阐述,针对我国发展CSP技术进行了风险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 槽式系统 碟式系统 塔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最新进展与前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德胜 陈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6-858,共3页
对目前各种先进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对现有各种系统的技术特点、竞争优势和改进趋势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新的推广途径进行探讨。对太阳能热发电有关的配套技术如储热、反射器、吸收器等的新的研究点进行... 对目前各种先进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对现有各种系统的技术特点、竞争优势和改进趋势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新的推广途径进行探讨。对太阳能热发电有关的配套技术如储热、反射器、吸收器等的新的研究点进行分析,并对适于我国情况的CHP系统的应用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槽式系统 塔式系统 CHP 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