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塑闪阵列探测器地面标定触发电路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惊蛰
孔洁
+5 位作者
余玉洪
周勇
赵红赟
杨海波
孙志宇
苏弘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7-1241,共5页
为测试暗物质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构建了塑闪阵列探测器地面标定系统,并研制了地面标定触发电路。该触发电路采用标准NIM插件,采用控制开关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具有输入输出可控、输出脉冲宽度及间隔可调、输出延时...
为测试暗物质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构建了塑闪阵列探测器地面标定系统,并研制了地面标定触发电路。该触发电路采用标准NIM插件,采用控制开关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具有输入输出可控、输出脉冲宽度及间隔可调、输出延时小、逻辑功能易于更改等特点,适用于构建对输出脉冲信号有特殊要求的触发系统。经地面宇宙线和束流标定实验检验,研制的标定触发电路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
塑闪阵列探测器
地面标定系统
触发逻辑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塑闪阵列探测器读出ASIC阈值产生与调节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敬雅冉
千奕
+9 位作者
蒲天磊
赵红赟
杨鸣宇
孙志坤
张家瑞
孔洁
佘乾顺
颜俊伟
孙志朋
王长鑫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07,共6页
基于GF 0.18 u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ASIC芯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阈值产生与调节电路,包括DAC模块和基于SPI慢控接口模块的控制模块。为了有效减少ASIC芯片版图面积、降低功耗,同时提高调节精度,提出通过组合高、低两个4位的DAC实现一...
基于GF 0.18 u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ASIC芯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阈值产生与调节电路,包括DAC模块和基于SPI慢控接口模块的控制模块。为了有效减少ASIC芯片版图面积、降低功耗,同时提高调节精度,提出通过组合高、低两个4位的DAC实现一个8位DAC的阈值调节,其中多个通道复用一个高4位DAC进行阈值粗调,每通道各自包含一个低4位DAC进行阈值细调。SPI慢控接口模块不仅实现对8位DAC输入的控制来调节触发阈值,还能够控制前放的增益和成型时间的档位。测试结果表明:DAC模块的DNL<0.10 LSB;INL<0.18 LSB;阈值粗调范围约为900 mV;阈值细调范围约为60 mV,精度误差小于7%,可满足ASIC芯片中的甄别器对阈值调节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C
DAC
SPI慢控
塑闪阵列探测器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塑闪阵列探测器地面标定触发电路设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惊蛰
孔洁
余玉洪
周勇
赵红赟
杨海波
孙志宇
苏弘
机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7-1241,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4040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52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1305233)资助
文摘
为测试暗物质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构建了塑闪阵列探测器地面标定系统,并研制了地面标定触发电路。该触发电路采用标准NIM插件,采用控制开关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具有输入输出可控、输出脉冲宽度及间隔可调、输出延时小、逻辑功能易于更改等特点,适用于构建对输出脉冲信号有特殊要求的触发系统。经地面宇宙线和束流标定实验检验,研制的标定触发电路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暗物质
塑闪阵列探测器
地面标定系统
触发逻辑单元
Keywords
Dark Matter
plastic scintillator array detector
ground calibration system
trigger logic unit
分类号
TL8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塑闪阵列探测器读出ASIC阈值产生与调节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敬雅冉
千奕
蒲天磊
赵红赟
杨鸣宇
孙志坤
张家瑞
孔洁
佘乾顺
颜俊伟
孙志朋
王长鑫
机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核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0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11975293)。
文摘
基于GF 0.18 u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ASIC芯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阈值产生与调节电路,包括DAC模块和基于SPI慢控接口模块的控制模块。为了有效减少ASIC芯片版图面积、降低功耗,同时提高调节精度,提出通过组合高、低两个4位的DAC实现一个8位DAC的阈值调节,其中多个通道复用一个高4位DAC进行阈值粗调,每通道各自包含一个低4位DAC进行阈值细调。SPI慢控接口模块不仅实现对8位DAC输入的控制来调节触发阈值,还能够控制前放的增益和成型时间的档位。测试结果表明:DAC模块的DNL<0.10 LSB;INL<0.18 LSB;阈值粗调范围约为900 mV;阈值细调范围约为60 mV,精度误差小于7%,可满足ASIC芯片中的甄别器对阈值调节的需求。
关键词
ASIC
DAC
SPI慢控
塑闪阵列探测器
阈值
Keywords
ASIC
DAC
SPI slow control
the plastic scintillator array detector
threshold
分类号
TL82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塑闪阵列探测器地面标定触发电路设计
张惊蛰
孔洁
余玉洪
周勇
赵红赟
杨海波
孙志宇
苏弘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塑闪阵列探测器读出ASIC阈值产生与调节电路的设计
敬雅冉
千奕
蒲天磊
赵红赟
杨鸣宇
孙志坤
张家瑞
孔洁
佘乾顺
颜俊伟
孙志朋
王长鑫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