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闪阵列探测器地面标定触发电路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惊蛰 孔洁 +5 位作者 余玉洪 周勇 赵红赟 杨海波 孙志宇 苏弘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7-1241,共5页
为测试暗物质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构建了塑闪阵列探测器地面标定系统,并研制了地面标定触发电路。该触发电路采用标准NIM插件,采用控制开关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具有输入输出可控、输出脉冲宽度及间隔可调、输出延时... 为测试暗物质卫星塑闪阵列探测器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构建了塑闪阵列探测器地面标定系统,并研制了地面标定触发电路。该触发电路采用标准NIM插件,采用控制开关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具有输入输出可控、输出脉冲宽度及间隔可调、输出延时小、逻辑功能易于更改等特点,适用于构建对输出脉冲信号有特殊要求的触发系统。经地面宇宙线和束流标定实验检验,研制的标定触发电路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物质 塑闪阵列探测器 地面标定系统 触发逻辑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闪阵列探测器读出ASIC阈值产生与调节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敬雅冉 千奕 +9 位作者 蒲天磊 赵红赟 杨鸣宇 孙志坤 张家瑞 孔洁 佘乾顺 颜俊伟 孙志朋 王长鑫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07,共6页
基于GF 0.18 u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ASIC芯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阈值产生与调节电路,包括DAC模块和基于SPI慢控接口模块的控制模块。为了有效减少ASIC芯片版图面积、降低功耗,同时提高调节精度,提出通过组合高、低两个4位的DAC实现一... 基于GF 0.18 u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ASIC芯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阈值产生与调节电路,包括DAC模块和基于SPI慢控接口模块的控制模块。为了有效减少ASIC芯片版图面积、降低功耗,同时提高调节精度,提出通过组合高、低两个4位的DAC实现一个8位DAC的阈值调节,其中多个通道复用一个高4位DAC进行阈值粗调,每通道各自包含一个低4位DAC进行阈值细调。SPI慢控接口模块不仅实现对8位DAC输入的控制来调节触发阈值,还能够控制前放的增益和成型时间的档位。测试结果表明:DAC模块的DNL<0.10 LSB;INL<0.18 LSB;阈值粗调范围约为900 mV;阈值细调范围约为60 mV,精度误差小于7%,可满足ASIC芯片中的甄别器对阈值调节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C DAC SPI慢控 塑闪阵列探测器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