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特色剖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宋以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0-92,共3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水浒传》中塑造的英雄好汉家喻户晓,但笔者却对作品中的几十个女性形象给予了更多关注。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有效烘托了男性人物形象,而且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生动、丰满,更有思想性、可读性和艺术性。笔者着眼于作品中的女... 在中国文学史上《,水浒传》中塑造的英雄好汉家喻户晓,但笔者却对作品中的几十个女性形象给予了更多关注。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有效烘托了男性人物形象,而且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生动、丰满,更有思想性、可读性和艺术性。笔者着眼于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对其艺术塑造特色作了深入剖析,深化了对当时社会心理和女性生活世俗状态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女性人物 塑造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特色空间 提升空间地位——徐州九里山片区概念规划
2
作者 钱静 钱锋 《规划师》 2007年第3期59-61,共3页
徐州市九里山片区概念规划针对九里山片区作为一个边缘化的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一个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的传统矿区、一个生态环境亟待整治的塌陷地,从资源、产业、空间三个角度确定了能提升九里山片区地位、塑造特色空间、促进资源整合... 徐州市九里山片区概念规划针对九里山片区作为一个边缘化的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一个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的传统矿区、一个生态环境亟待整治的塌陷地,从资源、产业、空间三个角度确定了能提升九里山片区地位、塑造特色空间、促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三大战略—城市品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九里”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塑造 空间提升 产业调整 概念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文化特色塑造路径--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
3
作者 付洋 王惠 +1 位作者 陈诚 潘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在公园城市建设的新阶段,人文关怀、绿色生态、场景营城等价值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得到审视与关注。作为兼具生态、生活、生产等复合要素的有机体,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还是孕育文... 在公园城市建设的新阶段,人文关怀、绿色生态、场景营城等价值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得到审视与关注。作为兼具生态、生活、生产等复合要素的有机体,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还是孕育文化活动、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名片,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研究梳理都市核心区大尺度绿色空间的主要特征,从体系构建、设施布局和场景营造等维度明确绿色空间文化特色塑造的方法路径,助力环城生态区建设实现由总量控制到品质优化再到品位提升的升级,以期为类似区域的生态价值转化和文化魅力彰显提供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核心区 大尺度绿色空间 文化特色塑造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村规划中的特色塑造研究——以睢宁县两个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闾海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1,共5页
以睢宁县完全新建的两个村庄规划为例,在进行主题策划和功能策划的基础上,探讨新建村庄从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农村地域习俗等方面塑造空间特色的有效设计途径,从而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观。
关键词 新村规划 主题策划 空间特色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竖向轮廓风貌特色塑造研究——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邱强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山地城市竖向轮廓是山地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从城市竖向轮廓特色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如何在协调市场开发与景观风貌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山地城市竖向轮廓风貌特色。
关键词 山地城市 竖向轮廓 特色塑造 重庆 渝中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特色塑造研究——以空港新城庙店优美小镇规划为例 被引量:24
6
作者 段亚琼 侯全华 《华中建筑》 2013年第8期125-129,共5页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特色塑造存在的问题,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庙店优美小镇规划为例,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下探索了乡村旅游存在的文化资源,并将其重点从建立特色的总体空间布局、策划特色感知的旅游项目、营造特色的实体景观环境三个方面融入...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特色塑造存在的问题,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庙店优美小镇规划为例,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下探索了乡村旅游存在的文化资源,并将其重点从建立特色的总体空间布局、策划特色感知的旅游项目、营造特色的实体景观环境三个方面融入到乡村旅游的特色塑造中,从而提供了一种乡村旅游特色塑造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特色塑造文化传承优美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小城镇的特色塑造与绿化设计——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殷海华 束长春 张苇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1期84-85,共2页
如何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塑造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城镇建筑与环境设计师重点研究和讨论的课题。越来越多的生态绿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被引入到小城镇特色塑造与设计领域。由此本文重点以江苏盐城为案例阐述了随着盐城市城镇化的快... 如何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塑造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城镇建筑与环境设计师重点研究和讨论的课题。越来越多的生态绿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被引入到小城镇特色塑造与设计领域。由此本文重点以江苏盐城为案例阐述了随着盐城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盐城小城镇的特色塑造力求富有本土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视觉传达个性成为盐城这个小城镇发展建设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风貌 特色塑造 绿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的更新机制及特色塑造--评《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丛书:城市景观环境更新的理论与方法》
8
作者 焦洋 乔莹欣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03-I0003,共1页
城市景观是人们在其聚居环境中创造的自然景观艺术,可为城市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城市景观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们的活动,城市空间中的各种景观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风貌。本文参考由陈烨编著,东南大学... 城市景观是人们在其聚居环境中创造的自然景观艺术,可为城市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城市景观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人们的活动,城市空间中的各种景观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风貌。本文参考由陈烨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丛书:城市景观环境更新的理论与方法》一书,深度阐述城市景观的更新理论,为人们研究其更新机制与方法、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现代风景园林 景观艺术 理论与实践 更新机制 特色塑造 聚居环境 自然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地域文化元素与城市景观特色塑造研究
9
作者 薛洁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1-44,27,共5页
景观艺术是以文化价值为出发点的城市环境的营造,是通过物质载体实现对城市人文精神构建的重要途径。特色景观的塑造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胶东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现状的分析,探索两者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胶东地区景观设... 景观艺术是以文化价值为出发点的城市环境的营造,是通过物质载体实现对城市人文精神构建的重要途径。特色景观的塑造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胶东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现状的分析,探索两者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胶东地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景观 特色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湖泊水域空间规划中特色塑造方法探索——以厦门市筼筜湖水域空间规划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赤彪 张安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101,共4页
目前,城中湖水域空间存在文化灵魂及景观特色缺失的问题,应以融入自然、延续文脉、以人为本作为空间规划中的特色塑造方法。厦门市湖水域空间规划形成"一楔,两轴,五片,十点"的结构,使水域空间融入自然;恢复"渔火"... 目前,城中湖水域空间存在文化灵魂及景观特色缺失的问题,应以融入自然、延续文脉、以人为本作为空间规划中的特色塑造方法。厦门市湖水域空间规划形成"一楔,两轴,五片,十点"的结构,使水域空间融入自然;恢复"渔火"的意向,划分特色分区,设计游线串联各景点,延续湖区历史文脉;以游人心理感受与切身体验为出发点设计各旅游项目,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域空间规划 特色塑造 融入自然 延续文脉 以人为本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生态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特色塑造研究——以宁波柴桥大河洋美丽小镇规划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佩 《华中建筑》 2016年第7期105-109,共5页
该文针对当前我国出现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美丽乡村旅游特色逐渐丧失的问题,以宁波柴桥大河洋美丽小镇规划为例,从绿色生态的视角下探索乡村特有的生态资源,充分挖掘乡村旅游依托绿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潜力,并将其重点从建立特色... 该文针对当前我国出现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美丽乡村旅游特色逐渐丧失的问题,以宁波柴桥大河洋美丽小镇规划为例,从绿色生态的视角下探索乡村特有的生态资源,充分挖掘乡村旅游依托绿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潜力,并将其重点从建立特色的总体空间布局、策划特色的生态产业、营造特色的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融入到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的特色塑造中,从而提供一种乡村旅游特色塑造与绿色生态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小镇 绿色生态 特色塑造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风貌特色塑造策略研究——以淮安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秋颖 樊雨蒙 丁晓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农村风貌特色塑造是当今农村调查研究的热点,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对农村建筑风貌的特色塑造与提升是重中之重。基于农村建筑所处的地域,文章以淮安地区为例,研究淮安地... 农村风貌特色塑造是当今农村调查研究的热点,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对农村建筑风貌的特色塑造与提升是重中之重。基于农村建筑所处的地域,文章以淮安地区为例,研究淮安地区农村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从三种不同性质的农村出发,分析其风貌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地区农村特色风貌塑造的策略,以期能有效促进乡村建筑风貌的继承与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风貌 特色塑造 策略 淮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文化导向下的老城区特色塑造与活力复兴--以浦江县城西区块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宦漳 卢锐 +2 位作者 陈桂秋 陆磊 童心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20-128,共9页
本土文化是地方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具有地域独特性与原生性特征,是城市设计编制中重要的分析内容与设计切入点。老城区作为城市地方本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与集中展现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其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与街巷肌... 本土文化是地方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具有地域独特性与原生性特征,是城市设计编制中重要的分析内容与设计切入点。老城区作为城市地方本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与集中展现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其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与街巷肌理频遭破坏,导致特色缺失、活力不足。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将是未来城市设计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从本土文化视角出发,分析了浦江县老城的特色空间格局与街巷肌理,提炼其本土文化价值。以《浦江城西区块城市设计项目》为例,分别从城门画卷再现、蛇街肌理延续、历史信息转译、风貌冲突修复、功能业态更新等多个维度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原有古城风貌肌理与空间格局,展现老城文化与艺术底蕴。本文旨在探索本土文化的空间作用效应与规划修复路径,为老城区特色塑造与活力复兴提供城市设计编制的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文化 老城区 城市设计:特色塑造 活力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特色塑造到地方营造——城市更新中设计的地方性表述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延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6-65,共10页
在塑造城市特色的背景下,设计的地方性表述至关重要。城市更新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常态”,经历了从“特色塑造”到“地方营造”的视角转变,但究其根本都是要维持或重塑地方性,体现为视觉体验层面的景观更新。将这种设计现象称为历史... 在塑造城市特色的背景下,设计的地方性表述至关重要。城市更新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常态”,经历了从“特色塑造”到“地方营造”的视角转变,但究其根本都是要维持或重塑地方性,体现为视觉体验层面的景观更新。将这种设计现象称为历史景观,一方面延续了城市历史景观(HUL)的概念,另一方面立足于景观含义的双重指向。这种景观是利益团体相互平衡的产物。在此背景下,对“地方”的理解也很关键。在人文地理学中,“地方”是物质、功能与意义的综合体,以此视角观之,“特色塑造”集中于物质层面,“地方营造”则在前者的基础上更加关照居民的生活图景。因此,后者并不是对前者的否定,而是对其外延和内涵的拓展。另外,历史景观作为地方性表述的一种表征,其隐含着一个他者的位置,这种经由他者参与的地方性实际上大部分已经变成了一种被展示的文化。基于此,“地方营造”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作一种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街区 地方性 景观 特色塑造 地方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特色空间建构与塑造——以冶山老镇区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幸 陈卓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2期175-178,共4页
在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之下,生态环境保育、民俗文化传承、乡镇特色塑造成为时代命题。关于城镇特色塑造的理念层出不穷,有文脉特色保护再生的,有城市空间设计引导特色塑造的。文章以南京市苏皖交界处一个2平方千米的小... 在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之下,生态环境保育、民俗文化传承、乡镇特色塑造成为时代命题。关于城镇特色塑造的理念层出不穷,有文脉特色保护再生的,有城市空间设计引导特色塑造的。文章以南京市苏皖交界处一个2平方千米的小镇为例,介绍了在镇区城市设计过程中特色塑造的具体过程和思路方案,阐述了从特色挖掘到特色功能产业策划,再到特色空间塑造的过程,探讨了从文化到文创产业的构思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资源空间整合融入区域旅游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塑造 功能策划 城镇规划 城市设计 冶山老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塑造:理论思考与实践策略
16
作者 赵生龙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8期12-19,共8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特色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西安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存在"古城风格丧失""元素消失过快""名片不够响亮"等问题。文章分析认为,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塑造需从两方面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特色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西安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存在"古城风格丧失""元素消失过快""名片不够响亮"等问题。文章分析认为,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塑造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解决"城市开发与文化保护""战略规划与分步实施""局部塑造与整体协调""建设速度与工程质量""古城特色与现代风情""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对矛盾;二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法治保障、科学运作、公众参与"多方治理机制。结合西安城市建设现状,建议从城市景观格局、特色内涵载体、标识符号系统、形象标志、文化名片等方面改进和提升历史文化特色的塑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城市特色 历史文化特色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建筑风貌特色塑造及导控研究——以南江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海慧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3期62-63,共2页
建筑对于城市风貌来说是其重点构成要素,建筑风貌特色的塑造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意义重大,也为南江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强县"的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撑。文章从城市建筑风貌特色的塑造和城市的导控设计[1]出发,在充分分... 建筑对于城市风貌来说是其重点构成要素,建筑风貌特色的塑造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意义重大,也为南江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强县"的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撑。文章从城市建筑风貌特色的塑造和城市的导控设计[1]出发,在充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宏观-中观-微观建筑风貌要素的管控,为城市管理者推动城市良好风貌的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江县 建筑风貌 特色塑造 风貌导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分析
18
作者 刘天旻 江润滋 《戏剧之家》 2017年第5期205-205,共1页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重要名片,也是目标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因素,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城市的风貌特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城市风貌设计的实际需求,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城市风貌 特色塑造 环境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公共环境艺术设施特色塑造研究——以南江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泺枫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9期109-110,共2页
山地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施具有地域性、适用性、文化性、景观性等多重属性,文章以南江县环境设施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山地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探究我国山地公共艺术设施特色塑造方式,并提出三大适合南江县城市环境艺术设施... 山地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施具有地域性、适用性、文化性、景观性等多重属性,文章以南江县环境设施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山地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探究我国山地公共艺术设施特色塑造方式,并提出三大适合南江县城市环境艺术设施特色塑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公共环境艺术设施 特色塑造 山地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特色塑造的建筑文化遗产更新利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晓雯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2期167-168,共2页
随着城市发展向后工业时代迈进,一批近代的工厂因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不再经营。然而,其厂房建筑展现出的是近代工业时期的特有风格,代表着一个时代,极具纪念价值;并且厂房建筑大都质量优良,值得保留和加以利用。如何才能既发挥这... 随着城市发展向后工业时代迈进,一批近代的工厂因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不再经营。然而,其厂房建筑展现出的是近代工业时期的特有风格,代表着一个时代,极具纪念价值;并且厂房建筑大都质量优良,值得保留和加以利用。如何才能既发挥这些老厂房利用价值,又留住特色,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讨。文章以"大华1935"老厂房更新改造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评论,总结其值得学习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良的建议,最终得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保护 城市特色塑造 老厂房改造 大华19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