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文化思想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 1
-
-
作者
徐永富
-
机构
宁夏大学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2-43,共2页
-
文摘
塑造大学生的完善人格,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新背景,剖析社会文化思想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进而提出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方法.一、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新背景大学生人格是指大学生个人的心理特质、性格特点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大学生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再塑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又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在以往的经验中,大学生人格塑造多通过自我、家庭、学校这三条主要途径来实现.这三者或各自孤立、或两两结合、或三位一体.
-
关键词
大学生人格塑造
社会文化思想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完善人格
行为方式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重要内容
塑造方式
相对稳定性
两结合
-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作为政治认同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毛郭平
-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6,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编号:11&ZD078)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体验研究"(编号:2016266)
-
文摘
中国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学批评的政治认同效能。文学批评要实现这一效能,策略上要立足现实,自觉地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方式上主要是发掘过去、关注现实和设定政治理想等,发掘过去可以为政治认同找寻到连贯的历史轨迹,关注现实有利于增强政治认同的现实感召力,而对政治理想的设定有益于政治认同的未来期许。文学批评在实现政治认同的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征:重视审美标准在实现政治认同中的作用,批评话语存在范畴化倾向,文学批评在加强政治认同的同时又设定了自身的对立面。
-
关键词
政治认同
现实策略
塑造方式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音乐剧电影《魔法满屋》:母题叙事的多重话语解码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胡光华
-
机构
郑州经贸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60,共4页
-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莎士比亚戏剧接受史”阶段性成果(编号:2019BWX027)
2021年校级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英美文学课堂任务导向型教学改革”(编号:jg2127)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由杰拉德·布什、拜伦·霍华德、查里斯·卡斯特罗·史密斯执导的《魔法满屋》,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音乐剧。它颠覆了以往迪士尼的公主式选角,转而由一位戴眼镜的普通女孩担任女主角,讲述了一个关系复杂的魔法家庭的故事。本文将从去反派化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音乐空间构建下的蒙太奇式幻觉叙事模式以及影片的叙事主题等方面对该片进行探究。
-
关键词
塑造方式
叙事主题
杰拉德
迪士尼
卡斯特
音乐剧电影
奇幻色彩
魔法
-
分类号
J95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城市园林空间布局中的动态景观运用探析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陆咸顺
-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1期82-84,共3页
-
文摘
指出了城市园林动态造景是园林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法,通过剖析动态景观塑造的现状及园林动态景观在城市美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园林动态景观的运用类型,并以美学基础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动态景观塑造原理,论述了现代园林动态造景的塑造方式与手法,从而提出了园林动态景观营造的途径和路线。
-
关键词
城市
园林空间
动态景观
塑造方式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中国现代文学何以形成新型传统
- 5
-
-
作者
黄曼君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1,共1页
-
-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化因素
文学语言
文学形象
塑造方式
批评观念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扁平”人物与“园整”人物
- 6
-
-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1期45-45,共1页
-
文摘
杜书瀛在《“复杂性恪”与典型创造》(《文艺报》84年10期)一文中说: 我们总是喜欢把文学领域变成一个消过毒的无菌世界,岂不知,花这样的世界里任何生物都是不能生存的,任何典型也是产生不出来的。提倡按照人物性格本身固有的复杂内涵来描写他,带着他的优点和缺点,带着某些不可免除的“细菌”,这正是使典型人物鲜活起来的一个必要条件。“提纯”了的,“消毒”了的,“无菌”的所谓艺术形象,顶多不过是一个干枯的平面的形象;只有带着其固有复杂性的,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形象。
-
关键词
人物性格
典型人物
内心世界
塑造方式
复杂性格
文学
扁平人物
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
必要条件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