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食品包装中受限物质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欣 隋玲 +2 位作者 候新彤 张寒凝 石红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20-30,共11页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食品安全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容易忽视却现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即食品接触材料,尤其是大量使用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对食用者造成的潜在危害无时不在。本文综述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食品安全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容易忽视却现实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即食品接触材料,尤其是大量使用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对食用者造成的潜在危害无时不在。本文综述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4大类添加剂,包括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荧光增白剂4类受限物质迁移至食品及食品模拟液中的风险及存在的安全问题、食品模拟物及迁移试验、受限物质检测研究现状,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关于食品接触材料受限物质的法律法规及迁移限量,提出制备受限物质质控标准品对受限物质检测准确性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等。本文对加强我国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受限物质的使用与监管、检测结果的方法学验证技术的开发,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及受限物质迁移限量值的制定,及对基于受限物质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均具有明确的参考意义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物质 迁移 塑料食品包装 标准质控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食品包装的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敏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3期95-97,共3页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是环保意识的觉醒和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而作为快节奏生活的重要“帮手”,塑料食品包装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不合格等风险,在流入市场后也可能会产生损害人们身体健康或者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对塑...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是环保意识的觉醒和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而作为快节奏生活的重要“帮手”,塑料食品包装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不合格等风险,在流入市场后也可能会产生损害人们身体健康或者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对塑料食品包装进行质量检测,不仅是防止塑料食品包装生产厂家生产不合格的塑料制品,也是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 质量检验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中柠檬酸酯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相娟 赵玉琪 +1 位作者 李伟 谢精精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7,共3页
建立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柠檬酸三丁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检测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该方法在0.5~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5mg/kg;回收率为109.5%~120%,RSD%为3.8%~6.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 建立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柠檬酸三丁酯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检测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该方法在0.5~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5mg/kg;回收率为109.5%~120%,RSD%为3.8%~6.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于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两种柠檬酸酯类增塑剂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 无毒增塑剂 柠檬酸三丁酯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食品包装容器不同使用条件下溶出物风险评估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林雨霏 纪雷 +3 位作者 高玫 林黎明 宋振乾 曹文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9-151,共3页
对塑料食品包装容器在水、乙酸、乙醇、正己烷浸泡条件下的蒸发残渣含量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样本在不同溶剂条件下蒸发残渣含量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特征向量的因子权重确定了影响不同溶剂条件下蒸发残渣含量特征的主要因素;使用因... 对塑料食品包装容器在水、乙酸、乙醇、正己烷浸泡条件下的蒸发残渣含量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样本在不同溶剂条件下蒸发残渣含量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特征向量的因子权重确定了影响不同溶剂条件下蒸发残渣含量特征的主要因素;使用因子分析确定了塑料食品包装容器在水、乙酸、乙醇、正己烷浸泡条件下的蒸发残渣的主要决定因素,塑料容器溶出物含量主要表现为酸性使用条件下溶出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 蒸发残渣 风险评估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DINCH迁移量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潇 芮光伟 陈祥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13-216,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DINCH)的迁移量。分别用水、3%乙酸溶液和15%乙醇溶液模拟水性食品,异辛烷模拟脂肪食品,水性食品模拟液浸泡样品后用正己烷...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DINCH)的迁移量。分别用水、3%乙酸溶液和15%乙醇溶液模拟水性食品,异辛烷模拟脂肪食品,水性食品模拟液浸泡样品后用正己烷进行萃取,脂肪食品模拟液浸泡样品后采用氮气吹干后正己烷定容直接进样。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400gg/mL,r=0.9999,在4种模拟物浸泡液中,DINCH的回收率为95.2%~103.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该方法定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DINCH迁移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增塑剂迁移量 环己烷-1 2 二甲酸二异壬基酯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塑料食品包装总迁移量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洪涛 张玉霞 +1 位作者 彭彦泽 张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48-552,共5页
总迁移量作为塑料包装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比较了中欧食品包装总迁移量检测方法,对其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进行研究,为改进我国食品包装卫生指标检验方法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以更大程度地保障食品... 总迁移量作为塑料包装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比较了中欧食品包装总迁移量检测方法,对其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进行研究,为改进我国食品包装卫生指标检验方法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以更大程度地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 总迁移量 试验方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双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娟 刘智敏 许志刚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98-600,627,共4页
双酚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作塑料的增塑剂,但环境中残留的双酚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双酚类化合物。采用溶剂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六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四种双酚类化合物,结果表... 双酚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作塑料的增塑剂,但环境中残留的双酚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双酚类化合物。采用溶剂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六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四种双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有两种样品中检出双酚A,含量分别为106.3μg/g和173.3μg/g,六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77.30%-119.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0%-4.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样品前处理 双酚A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3种抗氧化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12
8
作者 姚帮本 王道俊 储大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环己炕-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超声萃取,经固相萃取法富集和净化,采用气相色...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环己炕-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超声萃取,经固相萃取法富集和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剂质量浓度在0.05~2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BHT,BHA,TBHQ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0.01,0.03mg/k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8.7%~104.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5%(n=6)。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BHT,BHA,TBHQ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抗氧化剂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机锡 被引量:5
9
作者 蒋小良 黄慧贤 +3 位作者 闫剑勇 徐正华 易碧华 李达光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5年第6期15-18,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一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二甲基锡(DMT)、三甲基锡(TMT)、二丁基锡(DBT)和二苯基锡(DPhT)含量的方法。选择甲醇为溶剂,微波辅助萃取样品中的有机锡化合物,采用Eclipse Plus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一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二甲基锡(DMT)、三甲基锡(TMT)、二丁基锡(DBT)和二苯基锡(DPhT)含量的方法。选择甲醇为溶剂,微波辅助萃取样品中的有机锡化合物,采用Eclipse Plus C18反相柱,在流动相为甲醇一水一乙酸(体积比为65:3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05%的三乙胺溶液作为离子对试剂,流速为0.6mL/min时,4种有机锡化合物可达到有效分离。在4%盐酸溶液和2.5%硼氢化钠溶液的氢化反应条件下,4种有机锡化合物质量浓度在5—100μg/L范围内与对应吸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在0.35-0.50μg/L之间。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4%-94.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4%(n=7)。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机锡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4
10
作者 邵栋梁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0年第1期51-54,58,共5页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针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加工助剂、油墨和树脂自身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迁移物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分...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针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加工助剂、油墨和树脂自身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迁移物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为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安全 迁移 加工助剂 油墨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萃取溶剂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上有机污染物检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春莉 杨春瑜 +3 位作者 金东升 李丽 安丽娟 赫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385-1390,共6页
目的检测两种萃取溶剂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上有机污染物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正己烷和无水乙醇为萃取溶剂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上污染物进行超声提取,提取后用旋转蒸发浓缩,最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分析方法以离子化方式对... 目的检测两种萃取溶剂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上有机污染物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正己烷和无水乙醇为萃取溶剂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上污染物进行超声提取,提取后用旋转蒸发浓缩,最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分析方法以离子化方式对浓缩的污染物进行表征。结果正己烷作为萃取溶剂能萃取出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油墨生产中所用的溶剂正十六烷;乙醇作为萃取溶剂能萃取出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油墨生产中所用的溶剂正十六烷和正二十烷。结论正己烷作为萃取溶剂的提取效果要比乙醇作为萃取溶剂提取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有机污染物 增塑剂 抗氧化剂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五种有机醇胺残留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旻实 梁震 +3 位作者 李小晶 王巍 武敏建 赖佳佳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建立了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E-GC)同时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和N,N-二乙基乙醇胺等5种有机醇胺的方法。方法采用甲醇作... 建立了微波萃取-气相色谱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E-GC)同时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和N,N-二乙基乙醇胺等5种有机醇胺的方法。方法采用甲醇作为提取试剂,80℃微波萃取10min,然后将样液蒸发至近干,用甲醇复溶洗脱,洗脱液过滤膜直接上样。在优化条件下,5种目标物在50-350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检出限在2-12mg/L之间(S/N=3)。自制阳性样品后进行近等额添加,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9.9%-104%之间,重复性精密度在3.20%-4.84%(n=6)之间。结果表明,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气相色谱 有机醇胺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滴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浸出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聪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3-867,共5页
建立了基于单滴微萃取(SDME)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浸出液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新方法。研究了萃取溶剂、萃取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萃取的最佳条件:以1.4μL二甲苯为萃取剂,萃取时间为20min,萃... 建立了基于单滴微萃取(SDME)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浸出液中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新方法。研究了萃取溶剂、萃取时间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萃取的最佳条件:以1.4μL二甲苯为萃取剂,萃取时间为20min,萃取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200r/min。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检出限为0.01μg/mL,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113.9%。本法具有简单、快速和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滴液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塑料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迁移与危害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成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8-9,共2页
塑料包装材料具有重量轻、运输销售方便、化学稳定性好、易于加工,以及良好食品保护作用等优点,塑料食品包装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塑料包装材料与食品直接接触,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含有化学物向食品中迁移及安全性,近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塑料包装材料 化学物迁移 危害 塑料食品包装 化学稳定性 保护作用 直接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蔷 严燕 +1 位作者 柳洁 何碧英 《现代食品》 2019年第24期154-156,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DSD-FWAs)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水(40∶60,v/v)超声提取,Eclipse XDB-C18为分析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荧光检... 目的:建立检测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DSD-FWAs)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水(40∶60,v/v)超声提取,Eclipse XDB-C18为分析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5种荧光增白剂在0.5~2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1)。在1.0和5.0 mg·L^-1添加水平的回收率范围为81.5%~97.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1%。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选择性高,可用于快速检测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5种荧光增白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增白剂(DSD-FWAs)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居舟 尚光志 +3 位作者 蔡荟梅 陈贵杰 彭传燚 陶固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69-274,共6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用150 mg无水Mg SO4、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50 mg C18粉...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用150 mg无水Mg SO4、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50 mg C18粉末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外标法定量。9种光引发剂在0.02-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9种光引发剂在0.05,0.5和1 mg/L添加浓度下,回收率范围为82.9%-11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0.5%,方法的定量限为0.07-0.33 m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光引发剂检测的要求,适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剂 分散固相萃取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食品包装中对苯二酸向食品模拟物迁移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欢 李小梅 +2 位作者 李波平 林勤保 李惠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9-731,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中对苯二酸(TA)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量。对前处理净化技术及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联(UPLC—MS/MS)进行确证。该方法在0.3~3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中对苯二酸(TA)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量。对前处理净化技术及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联(UPLC—MS/MS)进行确证。该方法在0.3~3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3mg/L。食品模拟物中对苯二酸的加标回收率在89.0%~110.0%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45%~9.24%,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利用该方法对实际塑料包装制品中对苯二酸进行了迁移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酸 塑料食品包装 高效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检测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忠瑞 孙立文 +3 位作者 李洋洋 杨虹 郑鑫 王立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2350-2355,共6页
目的检测液体食品模拟物中源于塑料包装材料的双酚A(bisphenol A,BPA)的迁移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双酚A的方法学,通过液体食品模拟物探讨了时间、温度、酸度、乙醇浓度、微波加热时间、油脂6种因素对BPA迁移率的影响。结果 BPA... 目的检测液体食品模拟物中源于塑料包装材料的双酚A(bisphenol A,BPA)的迁移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双酚A的方法学,通过液体食品模拟物探讨了时间、温度、酸度、乙醇浓度、微波加热时间、油脂6种因素对BPA迁移率的影响。结果 BPA在0.0464~1.044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81%、1.42%、2.59%,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5.0%~96.9%,RSD为0.80%。通过对液体食品模拟物中BPA含量的检测,发现随着储存时间延长、温度升高、酸度和乙醇浓度增加、微波加热时间延长、油脂增加,BPA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转移到饮用品中的迁移率增加。结论正确使用塑料食品包装,对于减少BPA在体内蓄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液体饮品模拟物 双酚A 迁移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在橄榄油中的总迁移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兆凤 钟怀宁 +1 位作者 陈胜 李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0-654,共5页
选择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及聚乙烯(PE)材质的食品包装材料作为样品,在作为食品模拟物的橄榄油中浸泡一定时间,令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向食品迁移。样品在橄榄油中浸泡前后均须在干燥器中放置24h,取出后立即称量其质量m1(浸泡前)及m2(... 选择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及聚乙烯(PE)材质的食品包装材料作为样品,在作为食品模拟物的橄榄油中浸泡一定时间,令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向食品迁移。样品在橄榄油中浸泡前后均须在干燥器中放置24h,取出后立即称量其质量m1(浸泡前)及m2(浸泡后)。用正戊烷作为提取溶剂,用自动索氏提取仪提取吸附在样品上的橄榄油,经皂化-甲酯化获得其甲基酯化产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得所有生成的酯化产物的峰面积及其加和总面积。并计算此总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其相当于吸附在样品上的橄榄油的质量m4。由于所测定3种塑料的挥发性损失质量均<2.0mg,不需作质量校正,因而根据[m1-(m2-m4)]的值以及样品与食品接触部位的表面积(dm^2),即可算出样品在橄榄油中的总迁移量M,mg·dm^-2。应用此方法检测了几十批样品,除PVC旋开盖外,其他样品的总迁移量均低于规定限量。但由于PVC旋开盖的提取物酯化产物的色谱峰与橄榄油酯化产物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同,有严重干扰,故橄榄油不适宜于检测PVC旋开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总迁移量 橄榄油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分析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旭明 刘贵深 李丽卿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2期59-62,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和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HPLC/DAD)分别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BHA、BHT、TBHQ三种酚类抗氧化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用正己烷及乙腈超声提取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并对超声提取时...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和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HPLC/DAD)分别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BHA、BHT、TBHQ三种酚类抗氧化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别用正己烷及乙腈超声提取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并对超声提取时间、次数及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抗氧化剂添加量为6-30mg/kg范围内,气相色谱法测定BHA、BHT、TBHQ三种成分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5.8%-97.2%、93.1%-96.3%、91.5%-95.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5%-2.38%、1.95%-2.60%、2.35%-3.14%;检出限分别为0.40、0.32、0.72mg/kg。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BHA、BHT、TBHQ三种成分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5%-96.2%、90.5%-93.7%、88.2%-91.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7%-2.58%、2.05%-2.72%、2.62%-3.38%;检出限分别为0.30、1.25、0.90mg/kg。两种方法皆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