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塑性阶段有效宽度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聂建国 田春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3,共5页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翼级板中存在剪力滞后现象,设计中普遍采用翼缘有效宽度的概念。针对有端横梁的单向简支组合梁板体系,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全过程中翼缘有效宽度的变化,并对塑性极限阶段有效宽度的主要影响因...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翼级板中存在剪力滞后现象,设计中普遍采用翼缘有效宽度的概念。针对有端横梁的单向简支组合梁板体系,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全过程中翼缘有效宽度的变化,并对塑性极限阶段有效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宽跨比、荷载类型、剪力连接程度、钢梁和混凝土强度等进行参数分析,提出计算塑性极限阶段有效宽度的简化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单向组合梁-板体系 塑性阶段有效宽度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简化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气密封摩擦界面弹塑性接触刚度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翟霄 杨小成 +1 位作者 陈金林 丁雪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171,共7页
针对干气密封摩擦界面复杂多变的弹塑性变形阶段,基于微凸体在变形全过程满足连续性、光滑性和单调性的特点,通过余弦函数来探究接触面变形量与接触特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具有光滑连续特性的微凸体弹塑性接触模型,然后基于统计学理论,... 针对干气密封摩擦界面复杂多变的弹塑性变形阶段,基于微凸体在变形全过程满足连续性、光滑性和单调性的特点,通过余弦函数来探究接触面变形量与接触特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具有光滑连续特性的微凸体弹塑性接触模型,然后基于统计学理论,建立摩擦界面整体接触模型,最后将所建立的模型与GW模型、CEB模型、ZMC模型、KE模型和Li模型五种经典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求解得到干气密封摩擦界面的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微凸体在变形全阶段的连续性、光滑性和单调性;接触载荷、接触面积和接触刚度与无量纲接触变形量成正相关;与无量纲表面平均接触距离成负相关,且无量纲表面平均接触距离越小,其粗糙表面发生塑性变形的比重就越大;为使干气密封动环和静环更加可靠平稳地运行,应保证动环和静环的接触面尽量光滑平整,使其无量纲表面平均接触距离控制在2.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接触模型 塑性阶段 接触刚度 统计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框架-复合墙结构弹塑性内力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猛 姚谦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70,共6页
框架-复合墙结构是以框架和密肋复合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地震作用的新型组合式双重抗侧力体系,合理计算弹塑性阶段框架与复合墙的内力是决定大震下结构体系安全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6榀典型密肋复合墙试验数据,建立了复合墙体指数式... 框架-复合墙结构是以框架和密肋复合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地震作用的新型组合式双重抗侧力体系,合理计算弹塑性阶段框架与复合墙的内力是决定大震下结构体系安全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6榀典型密肋复合墙试验数据,建立了复合墙体指数式刚度退化模型,量化了墙体在各变形阶段的刚度退化系数.在对比复合墙与框架、混凝土墙、砌体墙刚度退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合墙刚度退化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弹塑性阶段框架-复合墙结构地震内力的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算例讨论了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弹塑性阶段,框架与密肋复合墙刚度退化速度比值呈非线性关系,框架分担总地震剪力的比例增加,但其绝对剪力值增加幅度并不明显;考虑弹塑性阶段复合墙的刚度退化,更好地符合了地震下框架-复合墙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复合墙结构 密肋复合墙体 刚度退化 塑性阶段 地震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力谱法中结构弹塑性性能的考虑方法
4
作者 杨克家 张茂雨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8期54-55,共2页
分析发现通过迭代方法可以获得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结构弹塑性阶段能力曲线,该曲线与需求谱曲线相交,即可得到地震作用下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的性能,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由迭代次数决定。
关键词 能力谱法 结构 塑性阶段 迭代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综述
5
作者 孟爱华 李玉莹 +1 位作者 赵晋 周文震 《山东水利》 2005年第9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分析 高层结构 综述 应用 抗震分析 塑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的塑性
6
作者 钟惠康 《广东土木与建筑》 1994年第4期44-45,共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承受水平作用时,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在地震过程中,当地面运动加剧时,结构反应呈现出明显的塑性。并通过塑性变形耗散能量,这对于抵御地震作用是极有利的。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除了必须按结构设计原理和有关规范进行...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承受水平作用时,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在地震过程中,当地面运动加剧时,结构反应呈现出明显的塑性。并通过塑性变形耗散能量,这对于抵御地震作用是极有利的。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除了必须按结构设计原理和有关规范进行“计算设计”外,还必须有符合实际的“概念设计”。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概念设计”比“计算设计”更为重要,更能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的“概念设计“,意指设法适当地增强框架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塑性阶段 概念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反应 承受水平 地震作用 抗震性能 耗散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梁抗弯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贾连光 徐晓霞 康小柱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蜂窝梁的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模,对相同跨度、相同开孔率及开孔数目的圆孔和六角孔两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蜂窝梁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不同截面形式和不同开孔率对蜂窝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蜂窝梁的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模,对相同跨度、相同开孔率及开孔数目的圆孔和六角孔两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蜂窝梁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不同截面形式和不同开孔率对蜂窝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对于两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蜂窝梁,在相同开孔率及开孔数目的情况下,圆孔梁的极限承载力要高于六角孔梁的极限承载力.结论利用有限元软件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开孔率及不同截面形式,对两种蜂窝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两种不同截面形式蜂窝梁,在开孔率相同时,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梁由弹性进入弹塑性进而达到塑性阶段,同时塑性向空腹截面及孔周边发展.腹板出现一定鼓曲现象,梁即达极限状态.同时梁中部出现较大侧弯扭变形,出现整体失稳,在孔角处存在应力集中.在开孔率不同时,随着开孔率的逐渐增大,圆孔梁的极限承载力明显高于六角孔梁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承载力 蜂窝梁 抗弯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软件 截面形式 极限状态 开孔率 ANSYS 有限元软件 塑性阶段 弯扭变形 应力集中 圆孔梁 塑性 孔数 周边 空腹 腹板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结构等效静载动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耿少波 葛培杰 +1 位作者 李洪 徐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88-2095,共8页
为研究爆炸荷载数学模型对结构等效静载动力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根据爆炸荷载等效单自由度结构体系弹性与弹塑性微分方程,以超压峰值、正超压冲量相等为对比条件,分别求解线性衰减荷载与指数型衰减荷载两种数学模式下延性比与等效... 为研究爆炸荷载数学模型对结构等效静载动力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根据爆炸荷载等效单自由度结构体系弹性与弹塑性微分方程,以超压峰值、正超压冲量相等为对比条件,分别求解线性衰减荷载与指数型衰减荷载两种数学模式下延性比与等效静载动力系数之间的隐式函数表达式;结合我国现行的抗爆设计规范及指数型衰减荷载形状调整参数a,完成了a取值为1.27、1.44及1.61的3种工况动力系数计算,并与相对应的线性衰减荷载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规范采用的线性衰减荷载计算模型更适用于延性比β<3.0的结构设计;指数型衰减荷载可涵盖工程设计延性比β≤5.0的所有范围,且更适用于β≥3.0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等效静载 动力系数 塑性阶段 抗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薄壁箱梁受弯剪力滞效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倩茹 吴定俊 李奇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0-26,共7页
首先对剪力滞效应的原理进行了综述,理清了概念,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进行数值分析,与相关文献数值解、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通过分析受弯箱梁本身受力特点,得到各影响因素对于其剪... 首先对剪力滞效应的原理进行了综述,理清了概念,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进行数值分析,与相关文献数值解、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通过分析受弯箱梁本身受力特点,得到各影响因素对于其剪力滞系数的影响,并总结剪力滞系数沿跨径纵向分布的规律。再进一步分析了仅轴力、纯弯作用下剪力滞系数的纵向分布和翼缘板剪力流的关系,然后结合工程实践中的恒载、活载和预应力三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全预应力结构有均衡剪力滞系数纵向分布及降低峰值的优点。最后对箱梁进入塑性状态后的剪力滞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结论,目的在于研究预应力作用下箱梁剪力滞特点及塑性状态箱梁剪力滞的变化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剪力滞系数 纵向分布 塑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限框支高层抗震墙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静涛 邹慕燕 赵宇鹏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1年第2期79-85,共7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超限框支结构设计原则进行简要论述。通过对设计探索过程的剖析,我们试图阐明:对于较为复杂的结构体系,在缺乏较为明确或常规的规范依据情况下,需要回归到结构设计最基本的原理上。先期针对结构不同部位、不同受力状态,... 结合工程实例,对超限框支结构设计原则进行简要论述。通过对设计探索过程的剖析,我们试图阐明:对于较为复杂的结构体系,在缺乏较为明确或常规的规范依据情况下,需要回归到结构设计最基本的原理上。先期针对结构不同部位、不同受力状态,分别设定出在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不同的抗震设防目标,并根据目标期望,进行有目的的结构分析,并取得相对应的、可靠的内力值。这样,才更能够最真实的反应出结构状态,从而确保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 框支结构 小震-中震-大震 结构弹性-弹塑性-塑性阶段 不屈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状态下煤层渗透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燕俊鑫 杨栋 +1 位作者 周昱坤 王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煤层渗透性与煤层气采收率息息相关,煤层渗透性能的好坏是煤层气是否可采的决定性因素。利用太原理工大学自制的三向应力反应釜和YRDPump70高精密驱替泵,针对煤样在高应力状态下的整个形变过程中渗透率变化情况,通过大量渗透率测定实验... 煤层渗透性与煤层气采收率息息相关,煤层渗透性能的好坏是煤层气是否可采的决定性因素。利用太原理工大学自制的三向应力反应釜和YRDPump70高精密驱替泵,针对煤样在高应力状态下的整个形变过程中渗透率变化情况,通过大量渗透率测定实验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向应力反应釜 驱替泵 高应力 塑性阶段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剪力滞后的组合梁极限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0
12
作者 聂建国 田春雨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22,共7页
根据规范中组合梁截面在正弯矩作用下塑性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新的塑性阶段有效宽度定义,根据混凝土翼缘中合力和合力作用点同时等效来计算有效宽度。采用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简支组合梁在极限状态下跨中截面混凝土翼... 根据规范中组合梁截面在正弯矩作用下塑性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新的塑性阶段有效宽度定义,根据混凝土翼缘中合力和合力作用点同时等效来计算有效宽度。采用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简支组合梁在极限状态下跨中截面混凝土翼缘内应变和应力分布规律,给出简化表达公式。针对各种参数情况下的组合梁,计算塑性极限阶段混凝土翼缘有效宽度和矩形应力块高度,根据简化的取值结果,提出塑性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塑性极限阶段 有效宽度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式双向板挠度变化规律的试验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亚涛 沈小璞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1-54,共4页
针对两种不同的双向板,即叠合式双向板和普通全现浇双向板进行施加竖向荷载试验。共做四组双向板试验,其中一块为全现浇,另三块为叠合板,研究四边简支叠合式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板开裂之前普通双向... 针对两种不同的双向板,即叠合式双向板和普通全现浇双向板进行施加竖向荷载试验。共做四组双向板试验,其中一块为全现浇,另三块为叠合板,研究四边简支叠合式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板开裂之前普通双向板和两拼式叠合板的荷载-挠度曲线基本相同,可以直接使用弹性薄板理论计算两拼式叠合板的挠度,且进入弹塑性阶段后全现浇板的刚度退化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式双向板 挠度 塑性阶段 刚度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幅循环荷载下胶凝砂砾石材料的动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虎 熊衍来 +1 位作者 曹克磊 张献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4,153,共5页
动强度是大坝稳定安全分析的重要参数,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大型动三轴仪,开展变幅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了不同围压和水泥含量对胶凝砂砾石(CSG)材料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影响;基于摩尔—库伦强度准则,以动应变为塑性内变量,研究... 动强度是大坝稳定安全分析的重要参数,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大型动三轴仪,开展变幅循环加卸载试验,探究了不同围压和水泥含量对胶凝砂砾石(CSG)材料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影响;基于摩尔—库伦强度准则,以动应变为塑性内变量,研究了CSG材料在经历塑性变形时其动强度参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动粘聚力和动内摩擦角随水泥含量增大而增加;随着动应变增加,动粘聚力下降较快,动内摩擦角增加,骨料间的剪切滑移产生的摩擦力起主导作用;达到峰值动应力时,骨料间的有效受力面明显减小,动粘聚力下降平缓,动内摩擦角减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动粘聚力随动应变变化的规律符合幂函数关系;动内摩擦角与动应变变化的规律符合二次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CSG坝的抗震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砂砾石材料 变幅循环荷载 塑性阶段 动粘聚力 动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混凝土置缝装置的研究与分析
15
作者 纪风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多功能混凝土置缝机一次作业,可完成构造缝和伸缩缝的振动置缝成型,并在置缝的同时将止水带植入缝内,可用于全断面、半断面等任意形状的渠道衬砌混凝土的自动置缝和分缝止水带材料的植入。
关键词 混凝土 塑性阶段 置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组合结构厂房阻尼比分析
16
作者 范晓斌 《山西建筑》 2020年第7期63-65,共3页
为探讨组合结构体系中阻尼比选用,先运用MIDAS/GEN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结构的薄弱位置,然后通过改变组合结构中钢结构层数分别建立4个三维空间模型,考虑不同材料对阻尼比的影响,并按照单一阻尼比和组阻尼比下分别计算的组合结构弹性阶... 为探讨组合结构体系中阻尼比选用,先运用MIDAS/GEN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结构的薄弱位置,然后通过改变组合结构中钢结构层数分别建立4个三维空间模型,考虑不同材料对阻尼比的影响,并按照单一阻尼比和组阻尼比下分别计算的组合结构弹性阶段到弹塑性阶段情况下层间角位移,通过分析对比,基本摸清了该体系结构下阻尼比的取值范围,为类似结构在地震作用计算时所采用的阻尼比提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阻尼比 层间角位移 塑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快硬水泥砂浆体积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贾恒琼 王涛 魏曌 《铁路技术创新》 2019年第2期46-50,共5页
聚合物乳液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砂浆已在众多维修工程中应用,研究该快硬砂浆的早期、长期的体积稳定性。结果显示:通过添加塑性膨胀剂,砂浆早期处于膨胀状态,能抵消一部分后期干燥收缩;对比3种养护制度对砂浆收缩率的影响,一定湿度养护既... 聚合物乳液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砂浆已在众多维修工程中应用,研究该快硬砂浆的早期、长期的体积稳定性。结果显示:通过添加塑性膨胀剂,砂浆早期处于膨胀状态,能抵消一部分后期干燥收缩;对比3种养护制度对砂浆收缩率的影响,一定湿度养护既有利于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后呈现微膨胀性,聚合物也能缓慢干燥成膜;随着聚合物用量增大,抗压强度有所降低,收缩率也呈增大趋势,聚灰比在0.2以下为宜;通过SEM观察砂浆微观形貌,聚合物薄膜与水泥结晶体形成互穿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快硬砂浆 体积稳定性 早期膨胀 塑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混凝土剪力墙板抗剪滞回性能研究
18
作者 江霍林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抗剪滞回性能直接关系着混凝土剪力墙板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为此,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行高速公路隧道混凝土剪力墙板抗剪滞回性能实验分析,选取四种混凝土剪力墙板作为试验试件,研究应变片和位移计检测荷载方案下的试件变化参数,并根... 抗剪滞回性能直接关系着混凝土剪力墙板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为此,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行高速公路隧道混凝土剪力墙板抗剪滞回性能实验分析,选取四种混凝土剪力墙板作为试验试件,研究应变片和位移计检测荷载方案下的试件变化参数,并根据数据绘制滞回曲线,分析混凝土剪力墙板试件抗剪滞回性能。结果表明:混凝土剪力墙板试件变化规律首先是弹性阶段,混凝土剪力墙板不会发生变形、裂缝等变化;然后是弹塑性阶段,发生轻微弯曲,并存在一定的残余变形;最后是破坏阶段,混凝土剪力墙板完全丧失承载力。抗剪滞回性能排序为试件4>试件3>试件2>试件1。抗剪滞回性能越好越能承受住来自山体的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越能保证隧道整体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混凝土剪力墙板 抗剪滞回性能 塑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弯钢梁整体稳定计算的讨论
19
作者 韩忠亮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14期19-20,共2页
受弯钢梁发生弯扭屈曲时,现有理论和现行规范的临界弯矩公式只适用于梁处在弹性工作阶段.实际上,钢梁发生弯扭屈曲常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国家标准以修正整体稳定系数φb'代替φb,而φb''和φb表达式为反比例线性关系,相对简... 受弯钢梁发生弯扭屈曲时,现有理论和现行规范的临界弯矩公式只适用于梁处在弹性工作阶段.实际上,钢梁发生弯扭屈曲常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国家标准以修正整体稳定系数φb'代替φb,而φb''和φb表达式为反比例线性关系,相对简单.建议在弹塑性阶段,以φb'为依据,在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中加入截面塑性发展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弯矩 整体稳定系数 弹性工作阶段 塑性工作阶段 截面塑性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