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弯剪耦合变形的矩形空心墩等效塑性铰模型
1
作者 漆启明 邵长江 +3 位作者 杨华平 庄卫林 崔皓蒙 王春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32,105,共11页
矩形空心墩因截面挖空导致抗剪性能削弱,塑性铰区弯剪裂缝显著,而既有等效塑性铰模型和等效塑性铰长度公式较少涉及弯剪耦合变形。为此,文章提出考虑弯矩梯度、拉伸漂移、应变渗透效应以及剪切变形的矩形空心墩曲率分布假定和墩顶位移... 矩形空心墩因截面挖空导致抗剪性能削弱,塑性铰区弯剪裂缝显著,而既有等效塑性铰模型和等效塑性铰长度公式较少涉及弯剪耦合变形。为此,文章提出考虑弯矩梯度、拉伸漂移、应变渗透效应以及剪切变形的矩形空心墩曲率分布假定和墩顶位移计算方法,基于墩底塑性转角相等原则推导包含弯矩梯度、拉伸漂移和应变渗透效应的等效塑性铰长度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并通过64个矩形空心墩试验数据对上述公式进行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规准等效塑性铰长度(L_(p)/h)随剪跨比、纵筋率及材料特性参数(f_(ul)/f_(yl)、f_(y1)d_(b)/√f'_(c))的增加而增大,与建议等效塑性铰长度经验公式的预测一致;规范和王震公式均高估了扣除剪切位移后的等效塑性铰长度,且会高估墩顶极限位移能力,使抗震设计偏于不安全;Berry公式计算的等效塑性铰长度略微保守,且能较准确地预测矩形空心墩的极限位移;而基于建议等效塑性铰长度经验公式和剪切位移占比系数经验公式的等效塑性铰模型,对矩形空心墩位移能力评估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更小的离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矩形空心墩 等效塑性铰模型 等效塑性长度 弯剪耦合变形 极限位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铰模型的煤层气完井筛管抗挤强度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同涛 闫相祯 杨秀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3-277,共5页
根据煤层气完井筛管受力特点建立了筛管受力的塑性铰模型,利用能量法推导出带有初始椭圆度筛管抗挤强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相位角、射孔直径、射孔密度、初始椭圆度、径厚比和屈服强度等影响因素对筛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对某煤矿使... 根据煤层气完井筛管受力特点建立了筛管受力的塑性铰模型,利用能量法推导出带有初始椭圆度筛管抗挤强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相位角、射孔直径、射孔密度、初始椭圆度、径厚比和屈服强度等影响因素对筛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对某煤矿使用的筛管抗挤强度进行了计算,与已有的实验数据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筛管抗挤强度的塑性铰模型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准确度,可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筛管抗挤强度随着射孔相位角、径厚比和初始椭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屈服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相位角和椭圆度对筛管抗挤强度影响比较显著;在射孔直径小于12mm、射孔密度小于120孔/m时,筛管抗挤强度随射孔直径和射孔密度增加变化不明显。建议在实际煤层气完井筛管设计过程中,采用小相位角,严格控制初始椭圆度,适当增加射孔直径和射孔密度,以达到提高筛管抗挤强度和增加过流面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铰模型 完井筛管 抗挤强度 初始椭圆度 相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铰模型的双肢薄壁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爱军 彭容新 +1 位作者 贺国京 王解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为研究基于塑性铰模型的双肢薄壁墩的抗震性能,结合 4种塑性铰模型、基底纵筋滑移模型及双肢薄壁墩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墩顶变形及抗推承载力。建立空间非线性模型,计算分析该桥墩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 为研究基于塑性铰模型的双肢薄壁墩的抗震性能,结合 4种塑性铰模型、基底纵筋滑移模型及双肢薄壁墩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墩顶变形及抗推承载力。建立空间非线性模型,计算分析该桥墩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同时,制作双肢薄壁墩的缩尺模型,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理论计算模型能够对该试验墩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推承载力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而且有限元模型可对破坏形态进行仿真;试验墩主要呈现以弯曲破坏为主的“弯剪破坏模式”,滞回曲线“捏缩”效应明显;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体积配筋率及混凝土强度对该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小,而纵筋率与轴压比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其中轴压比取5%时试验墩延性最差,取 10%时的延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连续刚构桥 双肢薄壁墩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抗推性能 延性性能 塑性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剪切和翘曲变形影响的空间钢框架塑性铰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连坤 王孟鸿 +1 位作者 郝际平 郭宏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4-520,共7页
采用更新的拉格朗日列式,推导了一种较为精确的用于空间钢框架非线性分析的集中塑性铰模型.利用考虑剪切变形效应的插值函数推导了空间钢框架结构梁柱单元二阶弹性分析的刚度矩阵.在矩阵推导的过程中,引入了基于薄壁构件的Kollbrunner-H... 采用更新的拉格朗日列式,推导了一种较为精确的用于空间钢框架非线性分析的集中塑性铰模型.利用考虑剪切变形效应的插值函数推导了空间钢框架结构梁柱单元二阶弹性分析的刚度矩阵.在矩阵推导的过程中,引入了基于薄壁构件的Kollbrunner-Hajdin修正约束扭转理论,应用此理论产生的翘曲扭转插值函数可计及二次剪应力对翘曲变形的影响;结合可以考虑残余应力影响的CRC切线模量,利用扩展的Orbison屈服面模型,推导了一种能反映塑性沿构件截面扩展的二阶非弹性分析的梁-柱单元,可用于多种空间钢框架结构的双重非线性分析,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本文提出梁-柱单元的精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钢框架 剪切变形 翘曲变形 塑性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宽K型间隙方管节点承载力计算的塑性铰线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武振宇 武胜 张耀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共6页
建立了考虑弦杆轴向压力影响的不等宽K型间隙方管节点的塑性铰线模型 ,并推出了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中包含了弦杆轴力影响 ,节点间隙g变化 ,节点两支杆间的张拉场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得出的节点承载力公式与实验结果、非线性有限... 建立了考虑弦杆轴向压力影响的不等宽K型间隙方管节点的塑性铰线模型 ,并推出了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中包含了弦杆轴力影响 ,节点间隙g变化 ,节点两支杆间的张拉场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得出的节点承载力公式与实验结果、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及CIDECT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吻合得较好 ,从而为K、N型不等宽间隙方管节点提供了一个新的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宽K型方管节点 塑性线模型 倾斜塑性线 非线性有限元 静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力作用下T型方管节点的塑性铰线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武振宇 张耀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4,共5页
在Murray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VonMises屈服准则 ,推导了在轴向压力影响下的倾斜塑性铰线承载力公式。建立了在弦杆轴向压力影响下 ,直接焊接T型方管节点抗轴压的塑性铰线模型。得出的节点承载力公式与规范 (IIW、欧洲推荐、AWS)采用的经... 在Murray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VonMises屈服准则 ,推导了在轴向压力影响下的倾斜塑性铰线承载力公式。建立了在弦杆轴向压力影响下 ,直接焊接T型方管节点抗轴压的塑性铰线模型。得出的节点承载力公式与规范 (IIW、欧洲推荐、AWS)采用的经验公式、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方管节点 塑性线模型 倾斜塑性线 非线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桥墩抗震性能分析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忠献 李杨 李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80,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塑性铰模型的墩柱构件模拟方法,采用Mander提出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和Kunnath等建议的钢筋本构模型构造不同的纤维截面,经过参数分析,对圆形截面和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RC)桥墩的拟静力试验以及足尺RC桥墩的振动台试验进行...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塑性铰模型的墩柱构件模拟方法,采用Mander提出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和Kunnath等建议的钢筋本构模型构造不同的纤维截面,经过参数分析,对圆形截面和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RC)桥墩的拟静力试验以及足尺RC桥墩的振动台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同时,分析了该模型在模拟RC桥墩时的一些关键参数及其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纤维截面塑性铰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合理反映RC桥墩的实际工作状态,对其抗震性能的模拟精度较高,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铰模型 纤维截面 RC桥墩 拟静力试验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柱滞回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笑然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73,共6页
采用纤维模型,基于刚度法、柔度法的非线性梁柱单元理论及塑性铰理论,分别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程序,通过3种方法模拟的分析结果与钢筋混凝土压弯柱反复加载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纤维模型的3种非线性分... 采用纤维模型,基于刚度法、柔度法的非线性梁柱单元理论及塑性铰理论,分别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程序,通过3种方法模拟的分析结果与钢筋混凝土压弯柱反复加载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纤维模型的3种非线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在强非线性阶段的计算效果优于基于刚度法和塑性铰模型的梁柱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纤维模型 刚度法 柔度法 塑性铰模型 反复荷载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尺及实桥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数值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贵乾 蔡汶秀 郑罡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98,共9页
为建立较可靠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数值分析模型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提出基于OpenSees集中塑性单元和材料本构的纤维截面等效塑性铰模型,对5个足尺及实桥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拟静力或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并就关键效应及参数对模拟结... 为建立较可靠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数值分析模型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提出基于OpenSees集中塑性单元和材料本构的纤维截面等效塑性铰模型,对5个足尺及实桥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拟静力或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并就关键效应及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截面等效塑性铰模型与桥梁抗震规范的集中塑性模型概念一致,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数值分析结果与拟静力及振动台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P-Δ效应、纵筋屈曲效应以及纵筋低周疲劳参数的合理取值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基于纤维截面等效塑性铰模型的截面层次及构件层次的数值模拟均可作为足尺及实桥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评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墩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振动台试验 等效塑性铰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型对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小雷 陈学伟 +1 位作者 梁崇 唐剑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7,共7页
本文分别采用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对一个四层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在三维空间非线性分析程序Perform-3D中进行动力非线性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研究两种模型应用于钢框架整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计... 本文分别采用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对一个四层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在三维空间非线性分析程序Perform-3D中进行动力非线性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研究两种模型应用于钢框架整体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计算精度。文中并讨论了纤维单元模型截面纤维的划分、塑性区长度的取值等问题。最后对采用组合梁的整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动力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模型的建模速度比塑性铰模型快,但塑性铰模型能模拟结构的倒塌时间。Perform-3D程序的纤维单元模型和塑性铰单元模型用于计算我国规范规定的7度和8度地震作用的多层钢框架结构,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而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单元模型 塑性单元模型 组合梁 振动台试验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杆系离散元理论考虑构件断裂的单层网壳结构倒塌破坏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继红 许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塑性铰模型计算效率高,可快速获得结构宏观破坏模式,韧性断裂损伤模型从微观机制揭示钢材的断裂机理,可较准确预测钢材的断裂行为。为此,该文基于杆系离散元理论,将两者联合建立构件断裂模拟算法,既具有计算效率高的优势又保证构件断裂... 塑性铰模型计算效率高,可快速获得结构宏观破坏模式,韧性断裂损伤模型从微观机制揭示钢材的断裂机理,可较准确预测钢材的断裂行为。为此,该文基于杆系离散元理论,将两者联合建立构件断裂模拟算法,既具有计算效率高的优势又保证构件断裂模拟的精度。首先介绍杆系离散元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宏观塑性铰模型和微观韧性断裂损伤模型具体计算流程;然后给出将两者联合分析的具体实施策略,即以接触截面边缘最不利点处的应力作为整个截面的应力状态,进而调用韧性断裂损伤模型。最后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相应的分析程序,并通过悬臂梁断裂算例和单层网壳振动台倒塌试验,验证该算法对模拟杆件断裂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杆系离散元法模拟构件断裂时,截面发生开裂,颗粒间发生脱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需其他任何修正即可实现结构由连续体状态向断裂后非连续体状态过渡,与有限元方法相比,不存在网格畸变重划分、迭代不收敛的问题,更具计算优势,为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倒塌破坏分析提供新的计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系离散元法 断裂 单层网壳结构 塑性铰模型 韧性断裂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泡沫填充薄壁圆管的轴压载荷-位移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子兴 赵亚斌 +1 位作者 陈伟 谢若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1218,共8页
将泡沫填充圆管的能量吸收视为泡沫与圆管两者之和,基于包含偏心率效应的直链塑性铰模型和Reddy等对Alexander模型的改进结果,对圆管的变形模式进行了更改,以此来反映管壁与金属泡沫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导出了金属泡沫填充圆管的静、动... 将泡沫填充圆管的能量吸收视为泡沫与圆管两者之和,基于包含偏心率效应的直链塑性铰模型和Reddy等对Alexander模型的改进结果,对圆管的变形模式进行了更改,以此来反映管壁与金属泡沫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导出了金属泡沫填充圆管的静、动态轴向平均压溃力的表达式.通过理论预测与实验的对比,发现理论预测偏低,但与实验曲线的趋势保持一致,比空管与金属泡沫的平均载荷之和略高一些.此外,泡沫填充圆管的平均压溃力随填充泡沫平台应力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与已有研究结果及实际情况一致,由此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泡沫填充薄壁圆管 单轴压缩 直链塑性铰模型 载荷-位移关系 偏心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钢裂纹扩展阻力曲线测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帅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8-174,共7页
采用多试样法测试X65和X80两种管材的R曲线、启裂韧性及撕裂模量,对比分析R曲线参量的塑性铰模型法和η因子法。结果表明:塑性铰模型法和基于载荷-裂纹嘴位移曲线的η因子法的测试结果比较接近,基于载荷-加载线位移曲线的η因子法与前... 采用多试样法测试X65和X80两种管材的R曲线、启裂韧性及撕裂模量,对比分析R曲线参量的塑性铰模型法和η因子法。结果表明:塑性铰模型法和基于载荷-裂纹嘴位移曲线的η因子法的测试结果比较接近,基于载荷-加载线位移曲线的η因子法与前两种方法的差别较大;对于中等强度的X65管材,塑性铰模型法、基于载荷-裂纹嘴位移曲线和载荷-加载线位移曲线的η因子法得到的R曲线较为一致,而对高强度的X80管材,这3种方法得到的R曲线偏差较大,特别是δ-R曲线的分散性较高;基于R曲线的撕裂模量趋于稳定,展现了裂纹的稳态扩展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钢 断裂韧性 阻力曲线 多试样法 η因子法 塑性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Δ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桥墩位移延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震 王景全 +1 位作者 郭大伟 修洪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5,61,共7页
为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桥墩位移延性,计人P—d效应,对传统的塑性铰模型进行修正。基于MATLAB程序,编制了计算钢筋混凝土桥墩截面弯矩.曲率曲线和水平荷载.位移曲线的程序;利用自编程序,计算了考虑和未考虑P—d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桥墩... 为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桥墩位移延性,计人P—d效应,对传统的塑性铰模型进行修正。基于MATLAB程序,编制了计算钢筋混凝土桥墩截面弯矩.曲率曲线和水平荷载.位移曲线的程序;利用自编程序,计算了考虑和未考虑P—d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的位移延性系数,并与基于塑性铰模型计算得到的位移延性系数进行比较;通过定义一个反映P—d效应对位移延性系数影响的修正系数,分析了轴压比、剪跨比和曲率延性系数3个参数对该修正系数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回归公式,并将回归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已有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编制的MATLAB程序计算结果可信;P—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桥墩位移延性有较大影响,而塑性铰模型本身不能很好地反映P—d效应,需要修正;修正系数随3个参数变化有明显规律性;对于具有良好延性的桥墩,回归公式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桥墩'一厶效应 位移延性 塑性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冲击作用下泡沫铝填充圆管吸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刚 吕志强 +1 位作者 何世平 赵应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1-164,170,共5页
基于金属圆管移动塑性铰理论,建立一种考虑偏心率效应和相互作用效应的泡沫铝填充圆管轴向冲击移动塑性铰分析模型,利用LS-DYNA软件对填充结构进行冲击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移动塑性铰模型和静态塑性铰模型相比,移动塑性铰模型计算的理... 基于金属圆管移动塑性铰理论,建立一种考虑偏心率效应和相互作用效应的泡沫铝填充圆管轴向冲击移动塑性铰分析模型,利用LS-DYNA软件对填充结构进行冲击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移动塑性铰模型和静态塑性铰模型相比,移动塑性铰模型计算的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泡沫铝填充圆管的平均压溃载荷与偏心率m有关,m存在最优值,冲击速度越大,m的最优值也越大。受轴向冲击载荷压溃时,泡沫铝与圆管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效应,在分析吸能特性时应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泡沫铝填充圆管 移动塑性铰模型 偏心率 相互作用 轴向冲击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正交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贵乾 唐光武 郑罡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为系统研究多参数组合对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较可靠的数值分析模型,开展了以墩高(剪跨比)、纵筋率、轴压比、配箍率为因素的四因素三水平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弯曲破坏正交试验,并基于OpenSees纤维模型及等... 为系统研究多参数组合对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较可靠的数值分析模型,开展了以墩高(剪跨比)、纵筋率、轴压比、配箍率为因素的四因素三水平圆形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弯曲破坏正交试验,并基于OpenSees纤维模型及等效塑性铰模型对试验桥墩的骨架曲线、滞回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桥墩位移延性为5.3~8.4,等效粘滞阻尼比为0.19~0.29,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置信度为0.1的水平下,墩高、纵筋率对极限位移有显著影响,剪跨比、纵筋率对最大侧荷载有显著影响,纵筋率对累计耗能有显著影响,剪跨比、轴压比对等效屈服弯曲刚度有显著影响,且除剪跨比与最大侧向荷载呈负相关关系外,其余均呈正相关关系;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等效塑性铰模型的截面层次及构件层次的数值模拟均可作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评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正交试验 等效塑性铰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自定义单元的半刚性梁柱节点抗震滞回性能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冰洋 刘永华 刘中宪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4,共7页
采用峰值指向滞回模型模拟半刚性连接在循环荷载下的非线性行为,建立了能同时考虑几何、材料和连接非线性的精细塑性铰法平面梁柱单元模型,利用ANSYS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对自定义单元进行编译并嵌入到ANSYS平台中。利用试验数据拟合... 采用峰值指向滞回模型模拟半刚性连接在循环荷载下的非线性行为,建立了能同时考虑几何、材料和连接非线性的精细塑性铰法平面梁柱单元模型,利用ANSYS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对自定义单元进行编译并嵌入到ANSYS平台中。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滞回模型参数,经自定义单元进行分析计算,得到节点的载荷-位移滞回曲线。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单元模型具有很大优势,可用于半刚性梁柱节点的滞回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连接 滞回性能分析 ANSYS二次开发 精细塑性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宽T型方钢管节点初始抗弯刚度计算 被引量:8
18
作者 武振宇 谭慧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7-1522,共6页
为了在结构分析中考虑节点抗弯刚度的影响,建立了节点初始抗弯刚度分析模型.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等宽T型方管节点的抗弯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支主杆宽度比、高宽比、主杆截面高度及壁厚对节点抗... 为了在结构分析中考虑节点抗弯刚度的影响,建立了节点初始抗弯刚度分析模型.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等宽T型方管节点的抗弯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支主杆宽度比、高宽比、主杆截面高度及壁厚对节点抗弯刚度的影响规律.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给出节点初始刚度计算公式.在计算节点强度的塑性铰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节点初始抗弯刚度计算模型,得到了节点抗弯刚度计算公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其他研究者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管节点 抗弯刚度模型 非线性有限元 塑性线模型 方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倒塌地震易损性评估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山锁 温桂峰 +3 位作者 董立国 杨威 刘巍 张艺欣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7-188,共12页
为系统评估RC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按照中国现行规范设计了66个典型RC框架结构,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考虑节点剪切变形的典型RC框架结构集中塑性铰模型,并采用IDA分析方法得到各典型结构的IDA曲线与倒塌点;分析设防烈度、层数及... 为系统评估RC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按照中国现行规范设计了66个典型RC框架结构,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考虑节点剪切变形的典型RC框架结构集中塑性铰模型,并采用IDA分析方法得到各典型结构的IDA曲线与倒塌点;分析设防烈度、层数及跨度对倒塌储备系数的影响,评估RC框架结构在大震及特大地震下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结果表明:按中国现行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的抗倒塌储备系数CMR与设防烈度和层数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跨度的相关性较弱;符合现行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但其抵御特大地震作用的能力明显不足,其中,7.5度设防RC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塑性铰模型 框架结构 倒塌储备系数 抗倒塌能力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钢管偏心相贯节点的平面外抗弯刚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必大 姜文澜 +1 位作者 柯珂 刘成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2-1127,1133,共7页
为了获得十字形矩形钢管偏心相贯节点的平面外抗弯刚度,本文采用理论模型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基于塑性铰线模型和节点变形特征,建立了用于节点抗弯刚度计算的三梁系模型,结合参数分析和回归分析,获得节点刚度参数化计算式。结果表明:节... 为了获得十字形矩形钢管偏心相贯节点的平面外抗弯刚度,本文采用理论模型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基于塑性铰线模型和节点变形特征,建立了用于节点抗弯刚度计算的三梁系模型,结合参数分析和回归分析,获得节点刚度参数化计算式。结果表明:节点刚度与主管壁厚三次方成正比、与支管宽度与主管高度之比呈线性关系、与支主管高度比近似指数函数关系,计算式所得节点抗弯刚度值与有限元结果的差异大部分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 偏心相贯节点 平面外抗弯刚度 塑性线模型 三梁系模型 回归分析 节点刚度参数化计算式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