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老化机理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慧 王相鹏 +4 位作者 郑津 薛惠芸 丁玲 李志辉 邹友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0-377,共8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种表征方法 ,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在紫外光老化、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条件下的老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TPU的老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中,TPU有着...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种表征方法 ,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在紫外光老化、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条件下的老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TPU的老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老化和热氧老化中,TPU有着相同的老化机理,初期因热导致TPU样品的后熟化,使样品中残余的异氰酸酯与水解得到的伯胺反应生成脲基,并进一步反应生成缩二脲基团.延长微波老化时间至30min后,大部分的TPU硬段分解,主产物为TPU链段组成之一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微波老化可明显加快热氧老化进程,TPU在微波下老化15min等效于热氧老化600h.TPU在紫外光下老化,其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随老化时间的延长,氢键化的氨酯基增多,氢键含量增大,仅少量氨酯键断裂,生成烯胺,导致外观变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紫外光老化 微波老化 热氧老化 老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嵌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福泰 多英全 +2 位作者 罗善国 罗运军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7,共4页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和聚乙二醇混合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TEM、WAXD、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聚合物...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和聚乙二醇混合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TEM、WAXD、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聚合物具有微相分离的特征 ,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大 ,微相分离程度增加 ,拉伸强度和延伸率也随着增加。当 PEG分子量为 4 0 0 0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微相分离 PEG 嵌段结构 形态 电子透射显微镜 广角X射线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阻尼性能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凡 贺余兵 叶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2,共5页
以聚酯多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对硬段含量、软段种类和软段的分子量等分子结构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影响规律性,采用原子... 以聚酯多元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对硬段含量、软段种类和软段的分子量等分子结构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影响规律性,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软/硬段微相分离结构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聚酯多元醇 阻尼性能 力学性能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包覆CL-20及对NEPE推进剂性能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寅 罗运军 +3 位作者 酒永斌 杜美娜 吕勇 葛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8-362,373,共6页
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通过水-溶液悬浮法将其包覆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并对包覆后的CL-20分别进行了XPS、SEM、撞击感度和表面能测试;研究了弹性体包覆CL-20对含CL-20的NEPE推进剂常温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通过水-溶液悬浮法将其包覆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并对包覆后的CL-20分别进行了XPS、SEM、撞击感度和表面能测试;研究了弹性体包覆CL-20对含CL-20的NEPE推进剂常温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热塑性弹性体能有效包覆CL-20,在大幅度提高含CL-20的NEPE推进剂常温力学性能并改善"脱湿"的同时,改善高能低特征信号配方燃烧性能,σm最大提高了47%,εm最大提高了184%;燃速压强指数n降低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NEPE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插层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晓燕 鹿海军 +1 位作者 梁国正 颜红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本文对不同种类的层状硅酸盐粘土膨润土 (BEN)及累托石 (REC)进行有机改性 ,利用X射线衍射 (XRD)分析有机粘土的层间结构变化 ,研究不同有机粘土与聚氨脂弹性体熔融共混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改性后的有机粘土层间距均有不... 本文对不同种类的层状硅酸盐粘土膨润土 (BEN)及累托石 (REC)进行有机改性 ,利用X射线衍射 (XRD)分析有机粘土的层间结构变化 ,研究不同有机粘土与聚氨脂弹性体熔融共混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改性后的有机粘土层间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有机累托石补强的效果较好 ;有机粘土在添加两份时均表现出较大的拉伸强度 ,累托石在两份添加量时的拉伸强度由原来的 3 7 2MPa提高到 5 3 8MPa ,提高了 44 6% ;撕裂强度在所研究范围是增加的 ,8份时从纯基体的 92 8kN m提高到 13 8kN m ,提高了 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插层复合材料 制备 粘土 膨润土 累托石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对聚甲醛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鹏波 徐闻 +1 位作者 范萍 李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7-140,共4页
采用示差扫描热分析(DSC)、偏光显微分析(PLM)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研究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及增容剂Z对聚甲醛(POM)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PU及增容剂以后,POM的晶型保持不变,仍为六方晶系的结晶。随着TPU含量的增... 采用示差扫描热分析(DSC)、偏光显微分析(PLM)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研究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及增容剂Z对聚甲醛(POM)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PU及增容剂以后,POM的晶型保持不变,仍为六方晶系的结晶。随着TPU含量的增加,POM/TPU共混体系的球晶尺寸增大,熔点及结晶度降低;加入增容剂Z后,POM/TPU/Z体系的球晶尺寸变小,结晶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韩海军 丁雪佳 +3 位作者 张丽娟 张德强 褚文娟 袁圆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9-112,131,共5页
采用一步法合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分别对反应的时间、温度进行了考察,确定了合适的反应条件,讨论了不同含量扩链剂BDO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h,BDO的添加量为1.0份时,热塑性聚氨... 采用一步法合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分别对反应的时间、温度进行了考察,确定了合适的反应条件,讨论了不同含量扩链剂BDO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0h,BDO的添加量为1.0份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最佳,并兼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扩链剂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对高固体含量改性双基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姚楠 王江宁 +1 位作者 刘子如 张腊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6-200,共5页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拉伸强度测试方法研究了两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E)对改性双基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从微观上分析了TPUE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TPUE可明显改善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增强固体填...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拉伸强度测试方法研究了两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E)对改性双基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从微观上分析了TPUE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TPUE可明显改善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增强固体填料与粘结剂体系界面间的粘接强度,减少脱湿现象,使得推进剂高温(50℃)及常温(20℃)下的延伸率增加50%以上,低温下(-40℃)的抗拉强度增加15%,延伸率增加16%。从自由体积增大、活化能Eaα下降解释了α松弛的变化原因。同时认为推进剂的高温力学性能与α松弛tanδ的峰强度和活化能Eαa相关,低温力学性能与β松弛tanδ的活化能Eaβ或"脆化参数"m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改性双基推进剂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力学性能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混合聚醚为软段的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酒永斌 罗运军 +3 位作者 葛震 柴春鹏 肖娟 张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7-540,共4页
采用熔融二步法合成了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和聚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物(PET)为软段,以2,2-二叠氮甲基-1,3-丙二醇和HMDI为硬段,硬段含量为55%的混合聚醚型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ETPUE),通过FTIR、DSC、DMA及机械性能测试... 采用熔融二步法合成了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和聚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物(PET)为软段,以2,2-二叠氮甲基-1,3-丙二醇和HMDI为硬段,硬段含量为55%的混合聚醚型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ETPUE),通过FTIR、DSC、DMA及机械性能测试对该弹性体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发现所合成的ETPUE具有GAP含能弹性体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分离,ETPUE中PET的引入使GAP的Tg降低,在PET含量达到软段总质量的30%时,能观察到PET的玻璃化转变,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所合成ETPUE没有明显的结晶。同时结果表明,ETPUE中引入PET后,硬段的Tg具有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软段中PET的含量增加,ETPUE的拉伸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断裂延伸率有升高的趋势,当软段中PET的含量达到30%~40%时,其综合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二叠氮甲基-1 3-丙二醇 二环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 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ETPUE) 聚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ET) 端羟基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容剂对长玻纤增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道海 何敏 +1 位作者 秦舒浩 于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55,共6页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长玻纤增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乳酸(PLA)复合材料;以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作为相容剂,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作为增韧剂,聚乳酸为基体树脂,考察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长玻纤增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乳酸(PLA)复合材料;以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作为相容剂,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作为增韧剂,聚乳酸为基体树脂,考察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量对长玻璃纤维增强聚TPU/PL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能改善长玻璃纤维增强聚TPU/PLA复合材料的相容性;长玻璃纤维增强聚TPU/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等力学性能及储能模量随着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长玻璃纤维增强聚TPU/PLA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则随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增加呈现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通过复合材料的形态分析表明,加入相容剂的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与基体树脂界面强度增加,且玻璃纤维表面有一层包覆的树脂基体;通过分析得出,当相容剂添加量为6%时,长玻璃纤维增强聚TPU/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缺口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剂 聚乳酸 长玻纤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新鑫 王优 +2 位作者 李启强 罗四海 何小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29,共3页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改性塑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TPU与POM、PA、PP以及其他塑料共混改性研究。最后,对TPU改性塑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共混改性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团加和法估算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生成焓 被引量:8
12
作者 吕勇 罗运军 葛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采用基团加和法估算了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聚硝酸酯缩水甘油醚(PGN)、聚2,2-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PBAMO)、聚2-甲基-2-硝酸酯基氧杂环丁烷(PNIMMO)、2,2-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BAMO)2-叠氮甲基2-甲基氧杂环丁烷(AMMO)共聚物(PBAM... 采用基团加和法估算了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聚硝酸酯缩水甘油醚(PGN)、聚2,2-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PBAMO)、聚2-甲基-2-硝酸酯基氧杂环丁烷(PNIMMO)、2,2-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BAMO)2-叠氮甲基2-甲基氧杂环丁烷(AMMO)共聚物(PBAMO/AMMO)等为软段,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为硬段,1,4-丁二醇为扩链剂的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ETPE)的生成焓。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ETPE的生成焓降低,当硬段为MDI时,所制备的ETPE的生成焓高于其他硬段聚合物,叠氮化合物为软段的ETPE生成焓高于硝酸酯类化合物的。故通过对ETPE的能量预估和结构推断可以为设计具有高能量水平的ETPE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固体推进剂 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ETPE) 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的加工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青 刘滨 +2 位作者 李晓萌 孙超 罗运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1-1194,共4页
利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不同硬段质量分数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流变性能,表征了加工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工工艺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的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其平衡转矩随... 利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不同硬段质量分数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流变性能,表征了加工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工工艺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的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其平衡转矩随着加工温度和转速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加工工艺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加工温度和转速的提高使其拉伸强度降低,而延伸率则随着加工温度的提高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黏合剂 转矩流变仪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改性聚甲醛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程振刚 王琪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7-111,共5页
聚甲醛(POM)是一种高结晶性工程塑料,存在缺口敏感,冲击强度低、热稳定性差等缺点。用热塑性聚氨酯(TPU)改性POM,对多种TPU进行了优选,发现聚己内酯共聚酯型TPU综合力学性能比其它TPU好,硬度为80HA时,与POM在熔融加工中粘度匹配,利于共... 聚甲醛(POM)是一种高结晶性工程塑料,存在缺口敏感,冲击强度低、热稳定性差等缺点。用热塑性聚氨酯(TPU)改性POM,对多种TPU进行了优选,发现聚己内酯共聚酯型TPU综合力学性能比其它TPU好,硬度为80HA时,与POM在熔融加工中粘度匹配,利于共混,增韧效果优于其它TPU。当TPU含量为40%时,共混物形成双连续相结构,冲击性能发生突变,达75 kJ/m2。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随TPU含量增加而增大,含40%TPU时,断裂伸长率达到400%。共混物的杨氏模量和拉伸强度随TPU含量的增加而减小。TPU的加入使POM中的添加剂部分迁移到TPU相中,影响了聚甲醛结晶过程。同时发现,TPU可显著提高聚甲醛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增韧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氢键作用──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大俊 李瑶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4-846,共3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由聚四氢呋喃 (Mn=2 0 0 0 )、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 1 ,4 -丁二醇和 1 ,2 -丙二胺三种不同的扩链剂合成的 TPU中的氢键作用 .发现这种氢键作用符合 Arrhenius型的温度依...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由聚四氢呋喃 (Mn=2 0 0 0 )、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 1 ,4 -丁二醇和 1 ,2 -丙二胺三种不同的扩链剂合成的 TPU中的氢键作用 .发现这种氢键作用符合 Arrhenius型的温度依赖性 .从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氢键作用 物理交联 温度依赖性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亦云 庞素娟 +5 位作者 徐鼐 潘丽莎 刘晓娟 张武元 李明彪 胡连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以中等分子量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作为软段,并与过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生成预聚物,用1,4–丁二醇进行扩链制备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整个反应体系保持—NCO/—OH=1.2。研究了硬段含量变化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弹性体的拉... 以中等分子量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作为软段,并与过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生成预聚物,用1,4–丁二醇进行扩链制备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整个反应体系保持—NCO/—OH=1.2。研究了硬段含量变化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弹性体的拉伸性能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微相分离变化的结果;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可用于潮湿恶劣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多元醇 预聚物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汽车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方润 许乾慰 钟世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0-42,共3页
简述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的结构和性能特点,详细介绍了PUR-T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汽车保险杠、车内电缆包覆层、车内薄层蒙皮、车后窗、汽车保护膜、汽车防滑链等部件上的应用实例,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汽车 保险杠 电缆包覆层 薄层蒙皮 车后窗 保护膜 防滑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中相形态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程振刚 王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1-204,208,共5页
聚甲醛(POM)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于不同温度下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用扫描电镜(SEM)考察了共混试样的相形态,并对试样分散相粒径进行了统计,研究了分散相粒径随加工温度的变化。发现摩擦剪切机理可以很好地解释双螺杆挤出机共混... 聚甲醛(POM)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于不同温度下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用扫描电镜(SEM)考察了共混试样的相形态,并对试样分散相粒径进行了统计,研究了分散相粒径随加工温度的变化。发现摩擦剪切机理可以很好地解释双螺杆挤出机共混中TPU分散相粒径的形成过程,利用该机理可有效控制POM/TPU共混物相形态,得到了比母料法还好的共混效果,进一步提高了POM/TPU体系的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相形态 摩擦剪切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汽化法汽油脱硫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影飞 李海平 +3 位作者 刘恩杰 许杨 蒋驰 牛青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652,共7页
以自制聚偏氟乙烯(polyvinyl fluoride,PVDF)膜为底膜,制备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平板膜,将其应用于渗透汽化汽油脱硫。采用扫描电镜等表征TPU膜的表面性能。对TPU膜进行渗透汽化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TP... 以自制聚偏氟乙烯(polyvinyl fluoride,PVDF)膜为底膜,制备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平板膜,将其应用于渗透汽化汽油脱硫。采用扫描电镜等表征TPU膜的表面性能。对TPU膜进行渗透汽化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TPU膜的较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固含量9.1%,成膜温度40℃,刮膜厚度300μm,底膜PVDF;渗透汽化脱硫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操作温度80℃,渗透侧压力30~80 Pa,进料流量90 m L×min^(-1),此时测得膜通量达到5.49kg×m^(-2)×h^(-1),硫富集因子3.53。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膜可以同时达到较大的通量和较高的硫富集因子,在渗透汽化汽油脱硫的工业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渗透汽化 汽油脱硫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吉宇 刘所恩 +1 位作者 边小国 谭惠民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22,59,共3页
为了改善力学性能,合成了与硝化甘油(NG)、硝化纤维素(NC)具有良好相溶性的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E),并应用于改性双基推进剂研究中。研究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对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能量性能、力学性能、燃烧性能以及工艺性能的... 为了改善力学性能,合成了与硝化甘油(NG)、硝化纤维素(NC)具有良好相溶性的新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E),并应用于改性双基推进剂研究中。研究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对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能量性能、力学性能、燃烧性能以及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引入TPUE,推进剂的工艺性能、力学性能,尤其是低温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燃速和爆热会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固体推进剂 力学性能 工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