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有轨电车路基塑性累积变形及换填厚度的确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栋梁 徐正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62-66,81,共6页
为计算循环荷载作用下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地基土的累积变形,采用某文献提出的改进指数模型对有关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对部分模型参数进行了改进。设计人员可根据地基土静极限偏应力,查图确定不同的路基换填厚度时的塑性累积沉降,... 为计算循环荷载作用下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地基土的累积变形,采用某文献提出的改进指数模型对有关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对部分模型参数进行了改进。设计人员可根据地基土静极限偏应力,查图确定不同的路基换填厚度时的塑性累积沉降,并与固结沉降叠加,按路基不均匀沉降标准确定需要的换填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路基 循环荷载 塑性累积变形 换填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荷载下路基黄土累积塑性变形及刚度软化研究
2
作者 庄心善 杨端 +1 位作者 张博文 陈卓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6-1588,共13页
路基填料受到的动荷载由列车运行期间的连续荷载及无列车通过的间歇荷载组成,以往关于路基的研究大多忽略间歇效应的影响,不能合理评估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为探究路基黄土在间歇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征,开展一系列动三... 路基填料受到的动荷载由列车运行期间的连续荷载及无列车通过的间歇荷载组成,以往关于路基的研究大多忽略间歇效应的影响,不能合理评估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为探究路基黄土在间歇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征,开展一系列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黄土在不同围压、循环应力比和加载方式下的累积塑性变形及刚度软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大,土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呈现为近似黏弹性变形,表现为滞回曲线不闭合程度逐渐减小、滞回曲线的形状逐渐由较为饱满的“梭形”转变为“反S形”、斜率向轴向应变方向倾斜;在间歇荷载作用下路基黄土的累积塑性变形呈“阶梯状”递增,在第1阶段产生变形最大,可达到最终累积变形的2/3,经过停振排水作用,应变增长速率明显降低,可将试样在连续加载条件下的破坏状态转变为间歇荷载下的稳定状态;间歇阶段的排水作用降低了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土颗粒间相互作用增强,累积塑性变形减少;软化指数反映了路基黄土的刚度软化程度,在间歇荷载作用下软化指数总体呈现先急剧下降然后维持在稳定水平的趋势;循环应力比加快了刚度软化的速度,围压限制了刚度软化的发展。该研究可为路基黄土在间歇性交通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变形及刚度软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荷载 动三轴试验 路基黄土 累积塑性变形 软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高度和加筋对软土地基累积塑性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仕传 凌建明 黄琴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358,共6页
运用有限单元法对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进行隐式动力分析,基于累积塑性变形的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路堤高度对交通荷载引起的软土地基累积塑性变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地基中动偏应力分布的角度,揭示了土工格栅加筋对于减小交通... 运用有限单元法对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进行隐式动力分析,基于累积塑性变形的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路堤高度对交通荷载引起的软土地基累积塑性变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地基中动偏应力分布的角度,揭示了土工格栅加筋对于减小交通荷载引起的软土地基累积塑性变形的意义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当路堤高度1 m左右时,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地基中会产生显著的累积塑性变形;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加,地基中由交通荷载引起的累积塑性变形迅速减小.对于受交通荷载影响显著的软土地基,土工格栅加筋改善地基表面的压应力分布,减小传递到地基表面的剪应力,加筋后地基土累积塑性变形明显减小,主要是由于加筋减小了地基土的上部由交通荷载引起的动偏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累积塑性变形 数值分析 软土地基 加筋 路堤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荷载作用下粉性路基土累积塑性变形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董城 冷伍明 +1 位作者 李志勇 邹静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37-3442,共6页
为研究不同含水率、压实度和应力水平下路基压实粉性路基土累积塑性变形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开展了系列动三轴试验。根据累积塑性应变随加载次数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不同含水率、压实度下粉土的临界动应力。研究表明,粉性路基土临界动应... 为研究不同含水率、压实度和应力水平下路基压实粉性路基土累积塑性变形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开展了系列动三轴试验。根据累积塑性应变随加载次数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不同含水率、压实度下粉土的临界动应力。研究表明,粉性路基土临界动应力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为避免路面结构的破坏,路基土应力状态应控制在临界应力界限范围内。鉴于此,针对路基土临界应力范围内的试验数据,建立了路基土累积塑性变形预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应力和加载次数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即模型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为基于力学经验法的路基累积塑性变形计算提供了参数。最后以典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例,获得了不同轴载、轴型作用下粉土路基累积塑性变形,为进一步研究路基累积塑性变形对路面结构的影响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性路基土 动三轴试验 累积塑性变形 临界动应力 预估模型 路基工作区 分层总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累积塑性变形及孔压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奇 王晓雅 +3 位作者 聂如松 陈琛 陈缘正 徐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1682,1694,共13页
长期列车荷载作用会引起砂土地基和填料的强度衰减、累积沉降过大甚至沉陷等病害问题,严重者危及行车安全。揭示病害机制需探明间歇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累积塑性变形及孔压特性。对此开展了不同围压、动力幅值下连续加载与间歇加载的动... 长期列车荷载作用会引起砂土地基和填料的强度衰减、累积沉降过大甚至沉陷等病害问题,严重者危及行车安全。揭示病害机制需探明间歇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累积塑性变形及孔压特性。对此开展了不同围压、动力幅值下连续加载与间歇加载的动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饱和砂土累积塑性变形-振次曲线呈现锯齿状发展。间歇效应导致卸荷回弹,并显著降低了后加载阶段砂土累积塑性变形,可使连续加载条件下的破坏型“转换”为稳定型。(2)对于塑性安定和塑性蠕变型,孔压-振次关系曲线呈台阶状,第1加载阶段的孔压随振次迅速累积增长,而间歇阶段排水,孔压消散接近或降至0,土体趋密实;在后续加载阶段,孔压累积幅值大幅降低。对于增量破坏型,孔压在第1加载阶段快速增大,试样破坏。(3)建立了表征间歇加载下砂土累积塑性应变两阶段发展特征的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4)间歇效应提高了砂土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连续加载会高估砂土累积塑性应变和低估其动强度。该研究结果对深刻认识间歇循环荷载下饱和砂土的累积变形特性和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间歇荷载 动三轴试验 饱和砂土 累积塑性变形 超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动载作用下改良土路基累积塑性变形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邓天天 吴斌 周援衡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了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花岗岩全风化物改良土路基的累积塑性变形特性,引入路基变形的弹塑性循环蠕变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与现场试验实测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循环蠕变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路基的累积塑性变形;在200万次的... 为了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花岗岩全风化物改良土路基的累积塑性变形特性,引入路基变形的弹塑性循环蠕变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与现场试验实测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循环蠕变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路基的累积塑性变形;在200万次的循环动载作用下,花岗岩全风化物改良土路基的累积塑性变形很小,所以,花岗岩全风化物经过改良以后可以用作高速铁路的路基填料,从而可以解决工程中常常遇到的弃方、借土、占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动载 累积塑性变形 循环蠕变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砂土受载累积变形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唯唯 顾亮 黄雪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4-256,295,共4页
基于经典弹塑性本构模型框架和双硬化模型,选用两种不同屈服面,建立了一种无黏性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能计算履带车辆行驶工况下,地面无黏性砂土受反复载荷作用下的累积变形;另外针对砂土材料在剪切条件下发生剪胀现象,结合剑桥模... 基于经典弹塑性本构模型框架和双硬化模型,选用两种不同屈服面,建立了一种无黏性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能计算履带车辆行驶工况下,地面无黏性砂土受反复载荷作用下的累积变形;另外针对砂土材料在剪切条件下发生剪胀现象,结合剑桥模型的剪胀公式,模型引入无黏性砂土的剪胀性参数,以描述土壤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形.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无黏性砂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累积塑性变形,便于计算机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本构模型 剪胀性 累积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OFS累积塑性变形能的理论研究与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屠冰冰 赵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4-160,共7页
为了研究多自由度体系(MDOFS)累积塑性变形能的分布规律,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多模态等效单自由度体系(ESDOFS)的概念,推导了MDOFS累积塑性变形能需求量及其沿结构各层的分配系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地震作用下结构局部破坏或损伤情况,... 为了研究多自由度体系(MDOFS)累积塑性变形能的分布规律,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多模态等效单自由度体系(ESDOFS)的概念,推导了MDOFS累积塑性变形能需求量及其沿结构各层的分配系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地震作用下结构局部破坏或损伤情况,进行了16种工况下的敏感性分析,得出结构各层参数对累积塑性变形能分布的敏感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累积塑性变形能分配系数主要由质量(mi)、屈服剪力系数(αi)、刚度(ki)和累积延性系数(ηi)四个因素决定;顶层参数变化对累积塑性变形能分布无明显影响;逐层递减和中间层薄弱情况下,各层分配的累积塑性变形能与αi和ηi呈正相关,与ki呈反相关;中间薄弱层释放的累积塑性变形能按其相邻两层原累积塑性变形能大小之比进行重新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OFS ESDOFS 累积塑性变形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循环累积变形特性 被引量:192
9
作者 黄茂松 李进军 李兴照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1-895,共5页
在上海地区典型饱和软粘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软粘土塑性累积变形的主要因素:循环荷载的作用次数,初始静偏应力和循环加载动偏应力。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引入了相对偏应力水平参数,考虑初始静应力、循环动应力... 在上海地区典型饱和软粘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软粘土塑性累积变形的主要因素:循环荷载的作用次数,初始静偏应力和循环加载动偏应力。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引入了相对偏应力水平参数,考虑初始静应力、循环动应力和不排水极限强度的相互影响,研究了不同静、循环动应力组合应力历史影响下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循环累积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塑性累积变形 初始静偏应力 动偏应力 相对偏应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地基动力响应及长期累积变形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捡平 陈页开 +1 位作者 匡月青 许俊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37-143,共7页
为了研究地铁列车荷载反复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地基的动力响应和长期累积变形,通过进行室内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得到了地基累计变形计算参数,并建立了车辆-轨道相互作用动力学模型,对列车反复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的动力响应和累积塑性变... 为了研究地铁列车荷载反复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地基的动力响应和长期累积变形,通过进行室内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得到了地基累计变形计算参数,并建立了车辆-轨道相互作用动力学模型,对列车反复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的动力响应和累积塑性变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体中的累积塑性应变随深度逐渐减小,同样的深度位置,累积塑性应变随荷载作用次数增加而增加;在车辆荷载作用的早期,累积变形的增长速率最大,随着荷载次数的增加,累积变形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且累积变形曲线有明显的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荷载 室内循环三轴试验 轮轨力 塑性累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塑性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培蓁 聂瑞锋 叶列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9-614,622,共7页
提出了允许部分柱屈服的混合型屈服机制,允许部分方钢管混凝土柱屈服耗能,但要求柱不丧失承载力以避免层倒塌,为考察方钢管混凝土柱屈服后的力学性能,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轴压比、含... 提出了允许部分柱屈服的混合型屈服机制,允许部分方钢管混凝土柱屈服耗能,但要求柱不丧失承载力以避免层倒塌,为考察方钢管混凝土柱屈服后的力学性能,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轴压比、含钢率、长细比等参数对方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曲线、刚度曲线、延性系数、塑性变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方钢管混凝土柱屈服后承载力无明显下降,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且随含钢率的增加,钢管混凝土柱的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提高;而随轴压比和长细比的增大,钢管混凝土柱的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却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低周反复荷载 耗能能力 延性系数 累积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广州软土长期累积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5-210,219,共7页
软土长期累积变形特性对软土地区地铁和高铁等地基沉降变形控制至关重要。以广州地铁隧道附近的淤泥质黏土和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GDS循环三轴仪,在考虑土体性质和荷载频率两种影响因素下对广州软土进行循环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循... 软土长期累积变形特性对软土地区地铁和高铁等地基沉降变形控制至关重要。以广州地铁隧道附近的淤泥质黏土和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GDS循环三轴仪,在考虑土体性质和荷载频率两种影响因素下对广州软土进行循环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广州软土的长期累积塑性变形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同一荷载频率下广州地区淤泥质黏土的长期累积塑性变形量约为淤泥质粉质黏土的1.6倍;基于试验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广州软土地区淤泥质黏土和淤泥质粉质黏土的临界循环应力值不超过30 kPa;此外,分析了现有常用的土体累积塑性应变计算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推荐给出了适合广州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长期变形控制与计算的模型。该研究成果可为广州软土地区地铁隧道变形控制与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循环荷载 动三轴试验 荷载频率 累积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铁路冻结粗粒土填料长期变形特性研究
13
作者 董亮 田爽 +3 位作者 苏永华 韩笑 王柯 吴贻珂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34,共9页
振动列车荷载长期循环往复作用下土体产生的变形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变累积,依托某寒区铁路,开展不同温度下冻结粗粒土填料长期动三轴试验,探究填料长期变形、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并对试样累积塑性变形进行安定性分析,将累积塑性... 振动列车荷载长期循环往复作用下土体产生的变形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变累积,依托某寒区铁路,开展不同温度下冻结粗粒土填料长期动三轴试验,探究填料长期变形、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并对试样累积塑性变形进行安定性分析,将累积塑性变形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状态。在黏弹性模型的基础上串联塑性弹簧提出一种计算应力-应变关系的简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越低,动弹性模量越高,阻尼比越低。在动应力水平较低时,土体处在塑性安定阶段,累积塑性变形随振动次数的增加趋于稳定,动弹性模量略有增加,阻尼比则逐渐减小;当动应力水平超过塑性蠕变界限时,土体刚度迅速降低,累积塑性变形急剧增加,试样呈现破坏的趋势;当动应力水平处于塑性安定和塑性蠕变界限之间时,累积塑性变形虽然增加,但仍然处在可控范围。提出的弹塑性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冻结粗粒土填料的滞回特性和累积塑性变形规律。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填料长期动力性能的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温度 循环荷载 安定分析 累积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几何形位变形的力学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扬 练松良 段桂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7-1501,共5页
首先,确定轮载分布图、道床变形模量—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和道床塑性累积变形百分率—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其次,利用有限元模型、变形模量—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和塑性累积变形百分率—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得出了随机荷载作用下... 首先,确定轮载分布图、道床变形模量—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和道床塑性累积变形百分率—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其次,利用有限元模型、变形模量—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和塑性累积变形百分率—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曲线得出了随机荷载作用下轨道塑性累积变形随线路里程的变化图和道床塑性累积变形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图;最后,给出道床顶面和深度方向的垂向应力分布图和道床密实度与变形模量的关系曲线,并讨论了道床顶面应力和轨枕下垂向应力的分布及其与位移的关系,分析了道床密实度和变形模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荷载大小和作用次数及其密实度是引起道床变形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几何形位变形 预测模型 有限元方法 变形模量曲线 塑性累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地层桥台偏斜机理动力数值分析
15
作者 叶朝良 孔祥凯 +1 位作者 冯怀平 米俊峰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9,共7页
研究目的:列车动荷载作用是软土地基桥台偏斜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探究列车荷载作用下淤泥地层桥台偏斜机理,本文以广珠铁路某特大桥桥台偏斜病害为背景,基于PLAXIS岩土软件,建立三维动力数值分析模型,考虑列车到达前、到达时、通过后三... 研究目的:列车动荷载作用是软土地基桥台偏斜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探究列车荷载作用下淤泥地层桥台偏斜机理,本文以广珠铁路某特大桥桥台偏斜病害为背景,基于PLAXIS岩土软件,建立三维动力数值分析模型,考虑列车到达前、到达时、通过后三阶段和间歇加载条件,以及淤泥强度软化等因素,研究桥台桩土受力变形规律,揭示桥台偏斜机理,为类似地质条件下桥梁墩台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论:(1)列车通过桥台三个阶段中,台前(临河侧)角桩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到达前减速制动状态时,桥台变形、淤泥超孔压、桩身变形最为显著;到达时,随淤泥土层强度降低,淤泥超孔压、桩身水平位移均呈现增大的趋势;通过后,仍存在部分残余的超孔压和桩身塑性水平变形,且随淤泥土层强度降低而增大;(2)列车荷载间歇作用下,随着加-卸载次数的增多,桩顶塑性水平变形出现累积现象,但累积速率逐渐减缓;桩顶累积塑性水平变形随淤泥土层强度降低而增大,且强度越低,变化速率越快;(3)列车荷载作用下,淤泥强度软化导致的桥台累积塑性水平变形是引发淤泥地层桥台偏斜的主要因素;(4)本研究对淤泥地层桥梁墩台设计与加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地层 桥台偏斜 列车荷载 强度软化 累积塑性水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振动作用下残积土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尹松 孔令伟 +2 位作者 杨爱武 穆坤 王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4-231,共8页
为研究压实残积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对不同含水率压实残积土进行改变围压及轴向动应力幅值条件的动三轴试验,得到了不同物理力学条件下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滞回曲线、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曲线及骨干曲线,分析了动弹性模量随... 为研究压实残积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对不同含水率压实残积土进行改变围压及轴向动应力幅值条件的动三轴试验,得到了不同物理力学条件下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滞回曲线、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曲线及骨干曲线,分析了动弹性模量随应变的衰变规律,探究了含水率、围压及动应力幅值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累积塑性应变达到一定值时,压实残积土变形随动应力幅值σ_d的增大增幅明显,但最终表现为弹性安定行为,该特性随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减弱;含水率增加不利于土样变形稳定,而提高围压可抑制该趋势。另外,增湿会加快模量的衰减,并降低残余模量,围压对衰变规律的影响随应变的增大逐渐减小。研究可为花岗岩残积土作为路基填料的施工过程及土体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循环荷载 含水率 累积塑性变形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机场土质道面疲劳变形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军忠 翁兴中 +3 位作者 张俊 李宪鹏 纪东明 郭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2-418,共7页
为分析应急机场快速修建工程的合理道面结构形式,采用人工加载和道面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加载2种方式,对由压实土基、稳定土基层(底基层)和功能性面层组成的典型道面结构疲劳变形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了土质道面结构的累积塑性... 为分析应急机场快速修建工程的合理道面结构形式,采用人工加载和道面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加载2种方式,对由压实土基、稳定土基层(底基层)和功能性面层组成的典型道面结构疲劳变形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了土质道面结构的累积塑性变形、回弹弯沉和弯沉盆曲线随飞机荷载、施加荷载频率和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情况及其平面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累积塑性变形随加载频率增大而增大,累积塑性变形与加载次数呈对数关系;弯沉盆曲线形状类似“S”型曲线,可采用四次曲线方程进行拟合;道面结构的早期整体回弹模量增长较快,7~60d龄期内整体回弹模量可达200—500MPa,在数万次通行次数下,土质道面的回弹弯沉小于1mm,表明提出的土质道面结构形式能够满足应急机场强时效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工程 应急机场土质道面 疲劳特性 整体回弹模量 累积塑性变形 弯沉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累积耗能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冬芳 赵均海 +1 位作者 张常光 张玉芬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8,共10页
为研究外方内圆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累积耗能性能,对6个组合节点试件和1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对比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和参数分析,探讨了节点的各项耗能指标及影响参数。结果表明:此类组合节点试件具... 为研究外方内圆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累积耗能性能,对6个组合节点试件和1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对比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和参数分析,探讨了节点的各项耗能指标及影响参数。结果表明:此类组合节点试件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能力,其中锚固腹板加肋和竖向肋板外伸长度120mm的节点试件累积耗能能力较好,且累积损伤对节点滞回耗能影响不明显;其余节点试件的梁端位移角达到1/23时,试件开始有累积损伤,滞回耗能下降幅度不超过10%,累积损伤对其影响不严重;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累积耗能各项指标均优于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节点试件的累积耗能随着梁柱弯矩比的增大而有所提高,随竖向肋板外伸长度和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大也有所提高,但有一定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累积耗能 累积塑性变形 累积损伤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下土工格栅加筋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仕传 凌建明 黄琴龙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2-456,共5页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交通荷载作用下的(软土)地基进行隐式动力分析,再基于地基应力响应分析和变形响应分析,研究了土工格栅加筋减小交通荷载引起的地基累积塑性变形的机理.结果表明:路堤高度为1m左右时,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地基会产生显著的...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交通荷载作用下的(软土)地基进行隐式动力分析,再基于地基应力响应分析和变形响应分析,研究了土工格栅加筋减小交通荷载引起的地基累积塑性变形的机理.结果表明:路堤高度为1m左右时,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地基会产生显著的累积塑性变形;土工格栅加筋改善地基表面的最大压应力分布,减小传递到地基表面的剪应力;土工格栅加筋降低了地基上部由交通荷载引起的动偏应力,从而致使地基的累积塑性变形明显减小;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加,由交通荷载引起的地基累积塑性变形迅速减小,加筋效果相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软土地基 数值分析 累积塑性变形 土工格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加筋土路基残余变形减小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仕传 凌建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交通荷载作用下加筋土路基进行隐式动力分析,并基于累积塑性变形的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揭示加筋减小路基土残余变形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级配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加筋改善路基表面的压应力分布,减小传递到路...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交通荷载作用下加筋土路基进行隐式动力分析,并基于累积塑性变形的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揭示加筋减小路基土残余变形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级配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加筋改善路基表面的压应力分布,减小传递到路基表面的剪应力,加筋后路基土上部80cm范围内动偏应力大大减小,而动偏应力是引起路基残余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土的累积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路基上部100cm范围内。因此,加筋后路基土累积塑性变形的减小,主要是由于加筋减小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土上部的动偏应力;土工格栅刚度越大,动偏应力减小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加筋土路基 动偏应力 累积塑性变形 交通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