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效应力正负分解的木材三维弹塑性损伤模型
1
作者 王明谦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准确描述木材的损伤演化过程对于木结构的制造、施工和后期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反映木材不同方向损伤的相互影响,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的双标量弹塑性损伤模型。采用Hill屈服准则和Voce模型更新木材的有效应力和塑性应变。根... 准确描述木材的损伤演化过程对于木结构的制造、施工和后期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反映木材不同方向损伤的相互影响,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的双标量弹塑性损伤模型。采用Hill屈服准则和Voce模型更新木材的有效应力和塑性应变。根据有效应力正负分解和损伤能释放率识别受拉和受压不同的损伤起始点。通过2种标量形式的损伤变量分别追踪木材受拉和受压损伤演化过程。通过编写用户自定义子程序UMAT将本构模型嵌入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根据已有木材单轴和双轴受力试验结果对本构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能够准确表征木材的非线性受力行为。基于有效应力正负分解和能量释放率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合理表征木材在双轴受拉和双轴受压状态下的强度包络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塑性损伤模型 有效应力正负分解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裂缝缺陷拱损伤演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岳 田仲初 +2 位作者 戴业 史洪涛 王贵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开展悬浇拱施工期可开裂思想的后续研究,探明悬浇拱桥施工期初始裂缝缺陷下的拱桥结构受力情况。通过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打磨滩桥缩尺试验拱进行仿真模拟,并验证模型结果合理性;根据裂缝受力状态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裂缝缺口建立方式,... 开展悬浇拱施工期可开裂思想的后续研究,探明悬浇拱桥施工期初始裂缝缺陷下的拱桥结构受力情况。通过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打磨滩桥缩尺试验拱进行仿真模拟,并验证模型结果合理性;根据裂缝受力状态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裂缝缺口建立方式,分析不同位置、宽度、高度下的模型结构响应。在偏载作用下,近加载处拱脚下缘裂缝对于结构刚度影响较小,最大位移差值百分比小于2%;裂缝高度越接近于钢筋,则裂缝尖端混凝土更多表现为脆性受拉破坏;当裂缝宽度达到1 mm时,裂缝尖端损伤与高度无明显相关性。裂缝高度小于保护层厚度,宽度小于0.2 mm规范限制,其存在不影响结构初始破坏的发展,对于最终破坏形式影响也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悬浇拱施工期控制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拱桥 试验拱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裂缝缺陷 损伤演化 结构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坝基深埋混凝土防渗墙力学行为研究
3
作者 王兴辰 孙新建 李国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深厚覆盖层中的防渗墙在多荷载共同作用下易产生较大变形,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严重损伤或开裂。为探讨不同防渗墙材料性能对其变形及损伤的影响,基于Lee-Fenves塑性理论,建立了坝基深埋混凝土防渗墙塑性损伤模型,揭示了防渗墙损伤规律... 深厚覆盖层中的防渗墙在多荷载共同作用下易产生较大变形,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严重损伤或开裂。为探讨不同防渗墙材料性能对其变形及损伤的影响,基于Lee-Fenves塑性理论,建立了坝基深埋混凝土防渗墙塑性损伤模型,揭示了防渗墙损伤规律及机理,并以新疆某土石坝设置的186 m深防渗墙为例,研究了5种弹性模量和3种泊松比对防渗墙墙体竖向位移、向下游水平位移及损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渗墙的损伤主要集中于墙体与基岩接触区域;弹性模量对防渗墙的竖向位移、应力及损伤影响显著;泊松比仅对防渗墙的位移及应力状态有轻微影响,但对墙体损伤情况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工程中防渗墙的前期设计及后期维护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损伤模型 深厚覆盖层 防渗墙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田 侯正猛 +4 位作者 李晓琴 陈前均 张盛友 孙伟 张跃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0-1137,共8页
ABAQUS中的混凝土塑性损伤CDP(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模型的参数输入较多,且标定和验证过程比较复杂,模型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为提高数值模拟的效率和可靠性,本文使用MATLAB代码开发了一个高效的CDP模型... ABAQUS中的混凝土塑性损伤CDP(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模型的参数输入较多,且标定和验证过程比较复杂,模型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为提高数值模拟的效率和可靠性,本文使用MATLAB代码开发了一个高效的CDP模型参数求解器,该求解器包含了断裂能概念,能够自动校对不同混凝土强度f cu和有限元网格尺寸l eq下的模型参数。通过两组基准模拟(不同网格下的单轴拉伸模拟,单轴循环拉伸和压缩模拟)检验了求解器的可行性。最后,将求解器应用于单调和循环加载下的钢筋混凝土RC(Reinforced concrete)构件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CDP模型参数求解器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为工程结构模拟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损伤模型 CDP模型参数求解器 断裂能 钢筋混凝土构件 数值模拟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模型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的应用
5
作者 时述峰 孔祥振 +2 位作者 方秦 杨亚 高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3,共15页
为了将新型泡沫混凝土动态弹塑性损伤模型应用到防护结构中,首先开展组合式防护结构预制孔装药爆炸试验;随后利用新泡沫混凝土材料模型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并将新模型的模拟结果与LS-DYNA中Soil and Foam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 为了将新型泡沫混凝土动态弹塑性损伤模型应用到防护结构中,首先开展组合式防护结构预制孔装药爆炸试验;随后利用新泡沫混凝土材料模型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并将新模型的模拟结果与LS-DYNA中Soil and Foam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基于验证的数值模型,开展以梯度泡沫混凝土作为分配层的组合式防护结构预制孔装药爆炸的数值模拟,探讨梯度泡沫混凝土层界面层数和排列方式对组合式防护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泡沫混凝土材料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与Soil and Foam模型相比,新模型在应力波传播和损伤破坏方面预测更好,泡沫混凝土层界面层数和排列方式对作用在主体结构上的应力以及分配层的损伤破坏情况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塑性损伤模型 组合式防护结构 梯度分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轨道板损伤规律 被引量:11
6
作者 任娟娟 王吉 +3 位作者 李家乐 邓世杰 徐家铎 李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48-1456,共9页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CRTSⅠ型轨道板损伤分布计算模型,将Tekscan传感器测得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荷载输入,以轨道板竖向位移及拉伸损伤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客货共线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离缝状态时锚穴周边轨道板上表面...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CRTSⅠ型轨道板损伤分布计算模型,将Tekscan传感器测得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荷载输入,以轨道板竖向位移及拉伸损伤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客货共线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离缝状态时锚穴周边轨道板上表面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离缝长度的不断扩展,损伤产生及完全损伤的临界离缝高度均逐渐变小;当离缝长度扩展至第2、3锚穴时,客车荷载下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分别约为0.8、1.0mm,货车荷载下约为0.5、0.8mm;一旦超出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由于轨道板损伤的发展,轨道结构整体抗弯刚度迅速降低导致板端竖向位移迅速增大;对于客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0mm后,CA砂浆形成脱空,板端位移不再增长,对于货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3mm后,由于二次损伤带的产生,板端竖向位移随离缝高度的增大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客货共线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砂浆离缝 轨道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材料塑性损伤模型及拱坝的变形局部化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新 杨强 周维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5-870,共6页
常规的弹塑性模型难以模拟材料破坏时由于内部损伤累积引起的变形局部化带形成过程。将岩土材料抽象为含有孔洞的球形体胞单元的集合体,采用一个标量——孔洞体积百分比来刻划单元的损伤程度,基于细观损伤力学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岩土材料... 常规的弹塑性模型难以模拟材料破坏时由于内部损伤累积引起的变形局部化带形成过程。将岩土材料抽象为含有孔洞的球形体胞单元的集合体,采用一个标量——孔洞体积百分比来刻划单元的损伤程度,基于细观损伤力学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岩土材料的塑性损伤模型。将该模型通过用户子程序嵌入到大型有限元商业软件MRAC中,研究岩土材料的局部化剪切带形成过程。采用该模型,成功地对平面应力条件下岩土材料单轴受压和单轴受拉试件的局部化破坏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该模型,对拱坝在超水载作用下的变形局部化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上游坝踵处最先发生变形局部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孔洞体积百分比 塑性损伤模型 拱坝 变形局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软土结构性弹塑性损伤模型 被引量:21
8
作者 熊传祥 龚晓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5-397,403,共4页
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土结构性弹塑性损伤模型。该模型引入修正剑桥模型的屈服函数来描述损伤土特性,并建议了新的损伤演化规律。由于剑桥模型本身建立在大量重塑土试验的基础上,故能较精确地描述完全损伤土的特性;此外,其参数有较为完善的... 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土结构性弹塑性损伤模型。该模型引入修正剑桥模型的屈服函数来描述损伤土特性,并建议了新的损伤演化规律。由于剑桥模型本身建立在大量重塑土试验的基础上,故能较精确地描述完全损伤土的特性;此外,其参数有较为完善的测定方法,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该改进的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并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结构性 塑性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应力场模型的ABAQUS二次开发及其与塑性损伤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正 吕志涛 涂永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49,共10页
扰动应力场模型(DSFM)由于考虑了裂缝间的剪切滑移效应,融合了转动裂缝模型和固定裂缝模型的思想,可以更真实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性能。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接口,开发了基于DSFM模型思想的用户子程序UMAT,重... 扰动应力场模型(DSFM)由于考虑了裂缝间的剪切滑移效应,融合了转动裂缝模型和固定裂缝模型的思想,可以更真实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性能。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接口,开发了基于DSFM模型思想的用户子程序UMAT,重点介绍将剪切滑移应变从总应变中分离出来的算法,并给出能够适应UMAT开发要求的编程方法和流程。利用所开发的UMAT子程序和ABAQUS内置的塑性损伤(CDP)模型对多伦多大学完成的多块钢筋混凝土平板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子程序能够准确反应不同配筋形式的钢筋混凝土单元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响应,而ABAQUS内置的CDP模型由于无法反应钢筋混凝土单元斜裂缝出现后的剪应力强化效应,不能用于钢筋混凝土的受剪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应力场模型(DSFM) 受剪性能 ABAQUS用户子程序UMAT 塑性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混合物理论的非饱和岩土类材料的弹塑性损伤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松岩 俞茂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8-63,共6页
在混合物理论的框架内,提出了一个处理饱和与非饱和的岩土类材料变形和强度本构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多相工程材料看成由两个层次的三种混合物模型组成。针对非饱和岩土类材料的特点,应用该方法,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方... 在混合物理论的框架内,提出了一个处理饱和与非饱和的岩土类材料变形和强度本构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多相工程材料看成由两个层次的三种混合物模型组成。针对非饱和岩土类材料的特点,应用该方法,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可描述材料性质的劣化过程(即损伤和软化)以及非饱和程度对材料变形强度特性的影响,并编制了专用的有限元程序。作为算例,对常规三轴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一些具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 岩土类材料 混合物理论 塑性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弹塑性损伤模型的钢筋混凝土高桥墩地震损伤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正 李忠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76,共6页
Faria-Oliver损伤本构模型是一种模型参数少、标定方便、计算效率较高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但此模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受拉行为的描述略有不足;针对此点提出了修正模型,并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编制了修正模型的用户材... Faria-Oliver损伤本构模型是一种模型参数少、标定方便、计算效率较高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但此模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受拉行为的描述略有不足;针对此点提出了修正模型,并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编制了修正模型的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对钢筋混凝土高桥墩进行了地震损伤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修正Faria-Oliver损伤模型对高桥墩进行地震损伤分析,能有效识别高桥墩在地震作用下的典型损伤破坏过程。并进而发现高桥墩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多处损伤,且损伤位置以及损伤演化过程对地震动频谱特性具有敏感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梁 高桥墩 地震损伤分析 本构模型 修正弹塑性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三点弯曲梁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雨 黄山 +2 位作者 聂宏涛 周诗博 胡淼珍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70-1178,共9页
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三点弯曲梁动态破坏规律,采用塑性损伤模型,运用拉格朗日算法模拟了含偏置裂纹三点弯曲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破坏过程,通过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横向偏置裂纹位置对裂纹扩... 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三点弯曲梁动态破坏规律,采用塑性损伤模型,运用拉格朗日算法模拟了含偏置裂纹三点弯曲梁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破坏过程,通过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横向偏置裂纹位置对裂纹扩展倾角和破坏总时长均有影响,裂纹扩展倾角、试件破坏总时长随着横向偏置裂纹与加载点间距离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横向偏置裂纹宽度对裂纹扩展倾角有影响,对试件破坏总时长无影响,偏置裂纹宽度越大,裂纹扩展倾角也越大;纵向偏置裂纹长度对裂缝扩展没有影响;纵向偏置裂纹的位置对裂纹扩展倾角无影响,对试件破坏总时长有影响,当纵向偏置裂纹与加载点间距离的增大时,破坏总时长也增大;偏置裂纹高度对裂纹扩展路径有影响,当偏置裂纹高度增加时裂纹扩展倾角减小;弹性模量取值对裂纹扩展路径无影响但对破坏时长有影响,总时长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塑性损伤模型 拉格朗日算法 三点弯曲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各向异性损伤的统一弹塑性损伤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文 闫芙蓉 俞茂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11,318,共9页
采用基于连续介质热力学与连续介质力学的宏观唯象理论的研究方法,引入俞茂宏相当应力,建立了各向异性损伤的统一弹塑性损伤模型和损伤演变相当应力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材料的拉压异性与中间主应力效应,并将静水应力效应与偏应力效应分开... 采用基于连续介质热力学与连续介质力学的宏观唯象理论的研究方法,引入俞茂宏相当应力,建立了各向异性损伤的统一弹塑性损伤模型和损伤演变相当应力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材料的拉压异性与中间主应力效应,并将静水应力效应与偏应力效应分开考虑,符合从岩土到金属等各种材料实际,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统一弹塑性损伤模型 各向异性损伤 俞茂宏相当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损伤模型模拟准超塑性单轴拉伸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艳青 张克实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69,共5页
发展了Chaboche粘塑性本构模型的大变形隐式算法 ,用损伤 (DM )和无损伤 (NDM )模型模拟准超塑性单轴拉伸。发现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均匀变形、颈缩发展、断裂破坏阶段。DM可准确模拟前两个阶段变形 ,NDM只能较好地模拟均匀变形阶... 发展了Chaboche粘塑性本构模型的大变形隐式算法 ,用损伤 (DM )和无损伤 (NDM )模型模拟准超塑性单轴拉伸。发现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均匀变形、颈缩发展、断裂破坏阶段。DM可准确模拟前两个阶段变形 ,NDM只能较好地模拟均匀变形阶段 ,表明DM可以较精确地描述稳定发展的动态过程。由于有限元方法只能描述连续介质 ,因此对于断裂破坏阶段 ,NDM模拟载荷大于试验结果 ,DM的载荷小于试验结果 ,这是由高应变速率敏感性造成。DM能够描述试验中出现地多处颈缩现象 ,局部应变速率分布随时间演化反映了颈缩发展程度。严重颈缩部位的距离代表着超塑性变形能力 ,距离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损伤模型 准超塑性 有限元模拟 均匀变形 颈缩发展 断裂破坏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的塑性损伤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姬慧 李雁英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2,共5页
地震作用下,结构会遭受损伤。为了对结构进行损伤评估,本文基于经典塑性模型与连续损伤模型,根据广义应力空间塑性力学确定塑性变形的演化法则,建立了一种塑性损伤模型,用来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将塑性损伤的本构关系运用于在... 地震作用下,结构会遭受损伤。为了对结构进行损伤评估,本文基于经典塑性模型与连续损伤模型,根据广义应力空间塑性力学确定塑性变形的演化法则,建立了一种塑性损伤模型,用来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将塑性损伤的本构关系运用于在两端具有塑性铰的梁模型,模拟框架结构的梁柱。同时该模型的损伤指数可以确定结构各单元和整体的地震时性能,确定结构极限荷载,算例表明该模型具有可靠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损伤模型 非线性动力分析 整体损伤指数 钢筋混凝土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加锚弹塑性损伤模型在溪洛渡地下厂房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强勇 向文 朱维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5-482,共8页
本文根据断续裂隙岩体的损伤机制 ,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反映裂隙岩体的损伤变形特性。考虑断续裂隙岩体的岩锚支护效应 ,建立了空间损伤锚柱单元模型模拟锚杆的支护效果。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 ,进行了... 本文根据断续裂隙岩体的损伤机制 ,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反映裂隙岩体的损伤变形特性。考虑断续裂隙岩体的岩锚支护效应 ,建立了空间损伤锚柱单元模型模拟锚杆的支护效果。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 ,进行了洞室群开挖弹塑性损伤及岩锚支护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 ,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工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续裂隙 岩锚支护 三维有限元 三维加锚 地下厂房 塑性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弹塑性损伤模型的小净距隧道施工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伟宏 姜谙男 +1 位作者 许梦飞 虢新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3-853,共11页
为了确定考虑围岩损伤作用下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开挖进尺及中夹岩柱加固方案,以福建苏桥隧道为工程依托,基于Hoek-Brown(H-B)弹塑性损伤模型,对开挖进尺分别为0.5、1.0、1.5、2.0 m工况下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不同开挖进尺... 为了确定考虑围岩损伤作用下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开挖进尺及中夹岩柱加固方案,以福建苏桥隧道为工程依托,基于Hoek-Brown(H-B)弹塑性损伤模型,对开挖进尺分别为0.5、1.0、1.5、2.0 m工况下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不同开挖进尺下的后行洞LDP曲线及拱腰收敛的变化规律。同时,从围岩损伤的角度对中夹岩柱加固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对穿锚杆”、“拱腰注浆”、“拱腰-拱肩注浆”和“拱腰-拱肩-拱脚注浆”4种方案,研究围岩损伤值大小、损伤范围和最大主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开挖进尺的增加,洞周位移量逐渐增大,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为了保证施工进度,现场开挖进尺宜选为1.5 m。由不同加固方案围岩损伤范围、损伤值以及最大主应力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加固效果从强到弱依次是“拱腰-拱肩-拱脚注浆”“拱腰-拱肩注浆”“拱腰注浆”和对穿锚杆,考虑加固成本,宜选用“拱腰-拱肩注浆”的加固方案。基于H-B准则的弹塑性损伤模型和现场监测值拟合较好,并且比一般的H-B弹塑性模型更能表征现场实际位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ek-Brown弹塑性损伤模型 围岩损伤 开挖进尺 中夹岩柱加固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重力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凡 胡志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92-96,共5页
根据Lee和Fenves提出的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相关算法,自行开发了模拟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损伤发展过程的计算程序。其特点在于针对拉损伤程度较大时所出现的宏观裂纹张开,引入临界受拉损伤变量作为判断依据修正刚度退化变量,限制拉伸塑... 根据Lee和Fenves提出的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相关算法,自行开发了模拟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损伤发展过程的计算程序。其特点在于针对拉损伤程度较大时所出现的宏观裂纹张开,引入临界受拉损伤变量作为判断依据修正刚度退化变量,限制拉伸塑性变形过度增加,以求合理反映裂纹张开、闭合所引起的刚度退化和恢复现象。同时,对模型进行黏塑性正则化,以减小计算结果对网格尺寸的依赖性。通过对试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响应和Koyna大坝的地震损伤发展过程的模拟,较好地验证了所采用本构模型和自行开发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塑性损伤模型 塑性 大开裂 重力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和非饱和介质的弹塑性损伤模型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松岩 俞茂宏 范寿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8-206,共9页
针对饱和和非饱和工程材料变形和强度特点,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该本构方程可以描述材料性质的劣化过程(即损伤和软化)以及饱和程度对材料变形强度特性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该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的有限元实施方法... 针对饱和和非饱和工程材料变形和强度特点,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该本构方程可以描述材料性质的劣化过程(即损伤和软化)以及饱和程度对材料变形强度特性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该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的有限元实施方法,编制了专用的有限元程序.对常规三轴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损伤 软件 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中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应用
20
作者 项凯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1-801,共1页
比利时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的几个数值模拟模型,说明了将该模型用于基于性能化的结构抗火分析的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常温时采用提出的混凝土模型可以成功模拟素混凝土的开裂模式以及... 比利时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的几个数值模拟模型,说明了将该模型用于基于性能化的结构抗火分析的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常温时采用提出的混凝土模型可以成功模拟素混凝土的开裂模式以及钢筋混凝土板的荷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损伤模型 钢筋混凝土板 数值模拟模型 非线性有限元法 应用 火灾 混凝土模型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