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向表面裂纹压力管道塑性垮塌失效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塑性垮塌失效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兆吉 叶颖 +2 位作者 谭志洪 李鸣 李培宁 《压力容器》 2002年第10期8-12,共5页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探索了石油化工行业周向表面裂纹管的塑性垮塌失效特征 ,结果表明 :周向表面裂纹管在发生净截面塑性垮塌前将发生裂纹前沿韧带的局部塑性垮塌。对于裂纹深度较浅的周向表面裂纹管 ,其塑性垮塌失效形式呈...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探索了石油化工行业周向表面裂纹管的塑性垮塌失效特征 ,结果表明 :周向表面裂纹管在发生净截面塑性垮塌前将发生裂纹前沿韧带的局部塑性垮塌。对于裂纹深度较浅的周向表面裂纹管 ,其塑性垮塌失效形式呈现为裂纹净截面塑性垮塌失效 ,净截面垮塌 (NSC)准则能较好地预测其韧带局部塑性垮塌失效载荷 ;对于短且深的周向表面裂纹管 ,裂纹前沿韧带的局部塑性垮塌失效相当明显 ,此时净截面垮塌准则 (NSC)预测其韧带局部塑性垮塌失效载荷则表现为非保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管道 周向表面裂纹管 结构安全评定 塑性垮塌失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塑性垮塌的新准则 被引量:7
2
作者 陆明万 段成红 孙禹 《压力容器》 2017年第1期41-44,40,共5页
介绍了作者最新提出的防止塑性垮塌的新准则,并与ASMEⅧ-2规范和EN 13445标准中的相应准则进行比较。新准则吸收了ASME和EN标准的优点,并能较好地处理屈强比较低或几何强化较明显的情况。
关键词 防止塑性垮塌 极限载荷分析 塑性应力分析 分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向表面裂纹压力管道塑性垮塌失效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三)——塑性垮塌失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兆吉 谭志洪 +2 位作者 李鸣 屈亚嘉 李培宁 《压力容器》 2002年第12期16-19,35,共5页
对 6根碳钢周向表面裂纹管进行了四点弯加载实验 ,研究了周向表面裂纹管的塑性垮塌失效特征。根据ASME规范的塑性极限载荷确定方法 ,由实验测得的载荷—加载点位移 (P -Δ)曲线及载荷—裂纹嘴张开位移 (P -CMOD)曲线 ,确定了周向表面裂... 对 6根碳钢周向表面裂纹管进行了四点弯加载实验 ,研究了周向表面裂纹管的塑性垮塌失效特征。根据ASME规范的塑性极限载荷确定方法 ,由实验测得的载荷—加载点位移 (P -Δ)曲线及载荷—裂纹嘴张开位移 (P -CMOD)曲线 ,确定了周向表面裂纹管的整体塑性垮塌失效载荷及韧带局部塑性垮塌失效载荷。实验结果与作者建立的周向表面裂纹管净截面垮塌 (NSC)模型与韧带局部塑性垮塌 (LC)模型的预测载荷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垮塌失效 周向表面裂纹管 结构安全评定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碟形封头塑性垮塌压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唐保威 徐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41,共8页
塑性垮塌是内压碟形封头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失效模式之一,精准预测塑性垮塌压力有助于避免碟形封头发生塑性垮塌事故。考虑材料应变硬化的影响,从有限元分析、公式计算、试验验证三方面开展内压碟形封头塑性垮塌压力预测方法研究。采用... 塑性垮塌是内压碟形封头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失效模式之一,精准预测塑性垮塌压力有助于避免碟形封头发生塑性垮塌事故。考虑材料应变硬化的影响,从有限元分析、公式计算、试验验证三方面开展内压碟形封头塑性垮塌压力预测方法研究。采用基于弧长法的非线性有限元技术,建立考虑应变硬化的碟形封头塑性垮塌压力预测数值模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推导出碟形封头塑性垮塌压力计算公式。汇总文献中16个碟形封头爆破试验数据,对提出的预测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式计算、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碟形封头塑性垮塌压力的有限元模型和公式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建立考虑材料应变硬化的防止碟形封头塑性垮塌的设计方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形封头 塑性垮塌 有限元 支撑环 应变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5
作者 李克明 沈涛 +3 位作者 金泽霖 郭晓 元少昀 马圆圆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43,共12页
为了探讨国内外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的适应性,对GB/T 150.3—2024,JB 4732—1995,GB/T 4732.3—2024,ASME BPVC.Ⅷ.1—2023,ASME BPVC.Ⅷ.2—2023和BS EN 13445-3:2021等标准的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基于拉... 为了探讨国内外压力容器标准中内压球壳强度设计方法的适应性,对GB/T 150.3—2024,JB 4732—1995,GB/T 4732.3—2024,ASME BPVC.Ⅷ.1—2023,ASME BPVC.Ⅷ.2—2023和BS EN 13445-3:2021等标准的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基于拉美公式的壁厚计算公式比中径公式确定的计算厚度小,当径比K=1.356时,相对误差为9.5%;而中径公式与基于极限压力的壁厚计算公式确定的厚度差异很小,基于一次总体薄膜应力的方法比基于极限压力的公式确定的计算厚度小,当径比K=1.5时,相对误差为4.0%。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弹塑性分析的抗塑性垮塌分析设计理念,提出了考虑材料应变硬化和大变形效应影响的球壳厚度计算新公式。此新公式对于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比现有标准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保守;对于奥氏体型不锈钢,基于许用应力的公式比现有标准方法得到的结果更保守,而基于抗拉强度的公式可以显著减小球壳壁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压球壳 规范标准 弹性失效 塑性失效 塑性垮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缺陷韧性金属材料的失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铁萍 王庆 张春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68-971,共4页
以韧性较好的核电站用结构钢S355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紧凑拉伸试样的断裂韧性试验,试验中发现随着拉力的增大,裂尖塑性垮塌代替了裂纹扩展,且失效载荷对应有限的塑性屈服范围。随后采用Gurson模型模拟了该试样受拉伸载荷时的失效过程,计... 以韧性较好的核电站用结构钢S355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紧凑拉伸试样的断裂韧性试验,试验中发现随着拉力的增大,裂尖塑性垮塌代替了裂纹扩展,且失效载荷对应有限的塑性屈服范围。随后采用Gurson模型模拟了该试样受拉伸载荷时的失效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裂纹尖端的塑性垮塌现象。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建立了1条适用于S355钢的通用失效评估曲线,并确定了塑性失效载荷与裂纹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韧性 塑性垮塌 Gurson模型 失效评估曲线 塑性失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极限载荷分析评定方法与结果讨论 被引量:13
7
作者 左安达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探讨了极限载荷分析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实现方法,并针对载荷系数法、塑性垮塌载荷法、两倍弹性斜率法、双切线相交法和零曲率法关于极限载荷值的确定和评定方法进行了对比讨论,载荷系数法的评定准则不需要直接确定极限载荷值,在工程... 探讨了极限载荷分析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实现方法,并针对载荷系数法、塑性垮塌载荷法、两倍弹性斜率法、双切线相交法和零曲率法关于极限载荷值的确定和评定方法进行了对比讨论,载荷系数法的评定准则不需要直接确定极限载荷值,在工程应用中最易于操作和实现;塑性垮塌载荷法在载荷增量步设置较小的情况下,可计算得到最为精确的极限载荷值;其余三种方法均基于载荷-位移曲线本身来确定极限载荷值。在计算精度方面,塑性垮塌载荷法可获得最高精度,零曲率法次之,双切线相交法在可接受范围内,两倍弹性斜率法最差。极限载荷分析可替代应力分类法中一次应力极限的校核,但不能替代考虑循环加载安定失效模式的一次+二次应力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载荷分析 载荷系数法 塑性垮塌载荷法 两倍弹性斜率法 双切线相交法 零曲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